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互联网 ”人才培养现状及传统人才教学模式的不足,阐述了以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互联网 ”人才的可行性、培养目标、运行机制及特色。
关键词:工作室 职业教育“互联网 ”
2015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 ”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笔者学校从2014年开始,以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进入各行各业,熟练地运用互联网工具开展“互联网 ”业务。此案例对于“互联网 ”人才培养,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值得总结。
一、“互联网 ”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互联网 ”人才一方面要求从事人员有传统岗位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高超娴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呈现出与传统岗位人才相区别的显著特点。
“互联网 ”人才的关键特质是创新性,“互联网 ”行业一般生产和提供小批量、个性化产品或服务,如独具匠心的网络推广方案、独此一家的网络安全服务,这意味着对人才的要求是有创新能力;要有应对业务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互联网 ”行业,取得竞争关键性因素往往是时间和响应效率,对从业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业务的快速切换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有跨专业、跨领域的专业复合能力,在“互联网 ”行业中,设计师文化大行其道,对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提出了在工作中加强合作、增进了解的要求;“互联网 ”人才需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才能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变革中勇立潮头,胜任岗位要求。
由于“互联网 ”人才的特点,职业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较难满足“互联网 ”人才的培养要求,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对人才创新性培养不足。传统教学模式是大批量与标准化的模式,典型的特征如大班制、人才评价的标准化、考核采用统一试卷和统一考题,在培养实践中对思维与能力的创新性强调不多。
第二,对人才学习能力培养不足。传统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熟练,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当岗位要求变化了,需要快速掌握一个新的技能与工具,这时往往会暴露此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板,即人才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的不足。
第三,对人才复合能力培养不足。传统教学模式按学科与专业将人才的技能确定在某一专业方向上,如设计类專业、技术类专业。虽然也注重跨学科与跨专业的培养,设置了一些交叉性的课程,但缺乏综合性平台的训练,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融合与贯通,往往出现脱节情况。
第四,对互联网工具应用不足。传统教学模式虽然近几年也非常注重通过校企合作来打开困局,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仍有不少关节有待打通,企业要进入学校有国有资产使用阻碍,学生又囿于安全管理难以走出校门。借助于互联网工具不受空间与时间约束的特点,通过互联网工具来突破封门之困,在“互联网 ”人才培养中仍大有可为。
从以上的问题可以看出,要培养“互联网 ”人才,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提升改进,而职业教育工作室教学模式在近年已有较深入的研究,较具代表性的有名师工作室、设计工作室、发明工作室,其培养效果也证明了有利于教师个性发挥及学生创意发展。将工作室教学模式应用于注重创新性、快速反应、自我学习、复合型知识的“互联网 ”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基础。
二、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互联网 ”人才的机制
工作室教学模式建构于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模式之上,是对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发展。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已具有一定专项技术能力的学生,注重互联网工具与移动网络工具的运用,开展项目式的学习与实践,实现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笔者学校2015级三年制移动网络应用班,这个班有学生35人,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这个班的学生分别进入三个不同专业方向的工作室,进行作品创作、毕业设计、创业项目的实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了手机APP、手机网站等高质量作品,取得了良好的训练效果。此案例按“小班制、双导师、高年级、创新创意、合作企业”五要素运行机制,开展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互联网 ”人才。
第一,班级组织形式实行小班制。按目前的职业院校实际,为了节约办学成本,一般采用大班制,50~60人一个大班,要培养个性化、复合型人才,勉为其难。笔者学校采用折中的办法,在管理上,采用大班制管理,进入工作室时,全班学生按专业方向及个人特长分配2~3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的人数控制在10~20人之间,这是实施个性化培养的基础。
第二,教师队伍配备实行双导师制。工作室实行双导师制,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互相配合,指导学生实践。学校导师为固定配备,常态化驻点工作室,办公、教学与学生一起,是工作室得以常态运行的支柱与保障。企业导师由学校导师选任,依据项目不同,企业导师可进行动态调整。导师制,让教师从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转换到项目实训的指导,有利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三,课程体系按工学结合递进式构建,组织高年级学生进入工作室。第一学年实施传统教学模式,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及专项技能,第二学年进入工作室,培养综合技能。这兼顾了教学资源的效率与人才能力培养过程的递进。组织低年级学生进入工作室,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尚不具备,在工作室项目实践的环境下,专业能力尚不足以从事综合项目实践,并且学生低年级就进入,意味着在工作室的时间会拉长,会占用更多的教学资源与更高的教学成本,对不少学校而言难度太大。在高年级实施,学生可更快地进入企业项目实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复合能力。
第四,课程内容为创新、创意项目。在工作室内,开展创新、创意产品设计,为学生配备专用的场地、专用的设备、专用的互联网环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个性化、创新性的产品。这些产品,有些是教学项目的产品,导师根据合作企业的意见,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创意过程,对产品进行改良;有些是真实项目的产品,由合作企业提供,按客户的需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交货,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互联网进行沟通、搜索、接单,互联网应用技能大为提高。
关键词:工作室 职业教育“互联网 ”
2015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 ”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笔者学校从2014年开始,以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进入各行各业,熟练地运用互联网工具开展“互联网 ”业务。此案例对于“互联网 ”人才培养,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值得总结。
一、“互联网 ”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互联网 ”人才一方面要求从事人员有传统岗位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高超娴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呈现出与传统岗位人才相区别的显著特点。
“互联网 ”人才的关键特质是创新性,“互联网 ”行业一般生产和提供小批量、个性化产品或服务,如独具匠心的网络推广方案、独此一家的网络安全服务,这意味着对人才的要求是有创新能力;要有应对业务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互联网 ”行业,取得竞争关键性因素往往是时间和响应效率,对从业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业务的快速切换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有跨专业、跨领域的专业复合能力,在“互联网 ”行业中,设计师文化大行其道,对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提出了在工作中加强合作、增进了解的要求;“互联网 ”人才需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才能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变革中勇立潮头,胜任岗位要求。
由于“互联网 ”人才的特点,职业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较难满足“互联网 ”人才的培养要求,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对人才创新性培养不足。传统教学模式是大批量与标准化的模式,典型的特征如大班制、人才评价的标准化、考核采用统一试卷和统一考题,在培养实践中对思维与能力的创新性强调不多。
第二,对人才学习能力培养不足。传统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熟练,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当岗位要求变化了,需要快速掌握一个新的技能与工具,这时往往会暴露此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板,即人才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的不足。
第三,对人才复合能力培养不足。传统教学模式按学科与专业将人才的技能确定在某一专业方向上,如设计类專业、技术类专业。虽然也注重跨学科与跨专业的培养,设置了一些交叉性的课程,但缺乏综合性平台的训练,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融合与贯通,往往出现脱节情况。
第四,对互联网工具应用不足。传统教学模式虽然近几年也非常注重通过校企合作来打开困局,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仍有不少关节有待打通,企业要进入学校有国有资产使用阻碍,学生又囿于安全管理难以走出校门。借助于互联网工具不受空间与时间约束的特点,通过互联网工具来突破封门之困,在“互联网 ”人才培养中仍大有可为。
从以上的问题可以看出,要培养“互联网 ”人才,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提升改进,而职业教育工作室教学模式在近年已有较深入的研究,较具代表性的有名师工作室、设计工作室、发明工作室,其培养效果也证明了有利于教师个性发挥及学生创意发展。将工作室教学模式应用于注重创新性、快速反应、自我学习、复合型知识的“互联网 ”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基础。
二、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互联网 ”人才的机制
工作室教学模式建构于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模式之上,是对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发展。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已具有一定专项技术能力的学生,注重互联网工具与移动网络工具的运用,开展项目式的学习与实践,实现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笔者学校2015级三年制移动网络应用班,这个班有学生35人,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这个班的学生分别进入三个不同专业方向的工作室,进行作品创作、毕业设计、创业项目的实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了手机APP、手机网站等高质量作品,取得了良好的训练效果。此案例按“小班制、双导师、高年级、创新创意、合作企业”五要素运行机制,开展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互联网 ”人才。
第一,班级组织形式实行小班制。按目前的职业院校实际,为了节约办学成本,一般采用大班制,50~60人一个大班,要培养个性化、复合型人才,勉为其难。笔者学校采用折中的办法,在管理上,采用大班制管理,进入工作室时,全班学生按专业方向及个人特长分配2~3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的人数控制在10~20人之间,这是实施个性化培养的基础。
第二,教师队伍配备实行双导师制。工作室实行双导师制,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互相配合,指导学生实践。学校导师为固定配备,常态化驻点工作室,办公、教学与学生一起,是工作室得以常态运行的支柱与保障。企业导师由学校导师选任,依据项目不同,企业导师可进行动态调整。导师制,让教师从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转换到项目实训的指导,有利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三,课程体系按工学结合递进式构建,组织高年级学生进入工作室。第一学年实施传统教学模式,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及专项技能,第二学年进入工作室,培养综合技能。这兼顾了教学资源的效率与人才能力培养过程的递进。组织低年级学生进入工作室,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尚不具备,在工作室项目实践的环境下,专业能力尚不足以从事综合项目实践,并且学生低年级就进入,意味着在工作室的时间会拉长,会占用更多的教学资源与更高的教学成本,对不少学校而言难度太大。在高年级实施,学生可更快地进入企业项目实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复合能力。
第四,课程内容为创新、创意项目。在工作室内,开展创新、创意产品设计,为学生配备专用的场地、专用的设备、专用的互联网环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个性化、创新性的产品。这些产品,有些是教学项目的产品,导师根据合作企业的意见,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创意过程,对产品进行改良;有些是真实项目的产品,由合作企业提供,按客户的需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交货,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互联网进行沟通、搜索、接单,互联网应用技能大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