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两山”重要思想,系统剖析了经济与生态在演进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自从摄影术进入中国的那一天起,拍摄者就将镜头对准了这广阔天地。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摄影成为普及的大众文化行为,“风光摄影”也成了人们最熟知的摄影类型。
《大众摄影》一直关注广大摄影人的“風光摄影”创作。党的十九大以来,杂志主办承办的各种摄影活动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本期专题呈现来自全国各地基层摄影人的数十幅佳作,选自2015年至今本刊主办的摄影活动获奖作品,不论宏伟自然还是人与自然的融合场景,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新时代对摄影创作者提出新要求,新的景观正在形成,透过这些影像内外的信息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正在这些摄影人心中扎根。
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包含的以人为本、自然可续的理念,是新时代中国人对这片国土自然景观的要求,是自然观念的回归。摄影作品的风格流变,反映人们自然观念的变化,也会影响现实中的自然景观。伴随建国以来的工业化进程,自然风景、传统文人色彩的诗意风景变为人工风景,影像记录了这一变化的过程,也展现出变化的结果。
从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初期,工业化、集体主义的阶段,到改革开放之后,直到新时代,不同的时代精神注入,摄影作品的内容和拍摄者的表现手段,也经历了观念变迁带来的种种变化。
建国初期,随着与国家“五年计划”同步的工业化进程,人们喊出“人定胜天”这样的口号,一段时期内,战胜自然、改造自然,是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从城市到乡镇,全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被大力改造,路桥搭建,水坝修筑,工厂落成,我们熟悉的典型人物、典型动作、典型角度,占据视觉中心,背景为田野或工地,随着其中人物数量的增加,更多集体劳作改天换地的场面层出不穷,在一些雄壮或秀美的风景中,人们已不再是仙人、高士、渔翁和牧童,而是一个充满激情的集体,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
改革开放初期,风景具有朝气,中华民族的“四化”愿景激励着人们对自然风景的新一轮观看与拍摄。对现代城市生活的想象,使城市成为新的浪漫化景观,一些现代主义时期的摄影手段也开始被大量使用,内容和语言都是在追求生产力,如同一种“补课”。90年代,对日常生活的观照多了起来,纪实摄影的潮流中,自然景观成为人们生活的背景,摄影拍摄对象也许是普通人,但“平民叙事”需要高超的能力,并仍然要通过视觉这一窄门进行传达。“风光摄影”在80年代技法实验的基础上逐步精致化,种种“流派”出现,对风景地的“发现”和景观化转换,成为“摄影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并一直影响着今天摄影组织活动的运作。
另一方面,80年代已露端倪,90年代逐渐具有影响的当代影像,受到观念艺术裹挟,其中的批判性和试验性,在风景这一主题中融合演变。随着当代艺术成为制造城市景观的一种“显学”,拍摄者们也在思考,如何让“风光摄影”重新成为大众的关注对象,这已不仅是这一类型所面对的问题了。拍摄对象的本地化,决定了作品必会经历融合的过程,同时,即使是最自信的制图者,也很难无视视觉艺术的这一潮流,唯有在创造过程中探索自己的融合方式。
作为一种制图术,中国人拍摄风景照片,在形式和功能上与我们自己视觉传统的承接几乎是天然的,“名家”、“素人”、以及更重要的观看者,一起完成了这些类型。现在可以想象,面前的一张风景照片,尺幅多大?距离远近?仰观或俯视?山水或原野?宏伟还是平凡?浓重或是清淡?清晰或是朦胧?原始的自然,还是有墙壁楼宇?人在哪里?浮出背景的正面形象,还是角落中骑驴行走的身影?那些连绵山峦,河流树木,笔墨堆叠,空旷境界……风景作为人物活动的舞台,作为直接的表现对象,将会与我们的视觉传统发生怎样的关系?摄影者仍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