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影片《转山》通过回归自然的成长仪式,人物形象塑造的成长叙事,骑行意义的符号化指代,构建了人在自然下生存与死亡的话题,宣扬了积极向上充满斗志的青年文化,成功表达了成长主题,进而也使其成为台湾成长主题电影的新突破。
[关键词] 回归自然 成长 符号化
《转山》曾经在第2 4 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艺术贡献奖”,电影是根据台湾作家谢旺霖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位帮助死去的哥哥完成骑行梦想的台湾青年——张书豪,从丽江骑车到拉萨的故事。在清秀壮丽的西藏风情中,张书豪走完了两千多公里的路程,怀着对死去哥哥的思念,经历千难万险达到拉萨,在生与死的挣扎中洗礼成长。
一、回归自然的成长仪式
(一)回归自然的地域环境
人的成长离不开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空间和地理位置始终与文化维持密切的相关,这些文化内容不仅仅涉及表面的象征意义,而且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1]与同样骑行题材的台湾电影《练习曲》不同,《转山》突破了本土成长的局限,把张书豪的成长设置在了一个风光秀美、人情朴实的西藏沿途。西藏有着浓郁的宗教文化信仰,到处弥漫着纯真原始的气息,是人与神交流最接近的地方。张书豪一路喝过地道的奶茶、吃过藏族特产糕点,受到了藏族老奶奶、盐井人家、转山母女的热情款待……纯朴的风土人情使得张书豪的成长有着更加真实的味道,也有人性回归自然的意蕴。
阳光下勤劳织网的蜘蛛、石桥下的青石流水、奋起直飞的鸽子、白雪皑皑的梅里十三峰、翱翔天空的老鹰等充满温馨的空镜头拼接成属于西藏的特定意象群。清秀俊朗的丽江、险峻陡峭的曲孜卡、曲折蜿蜒的邦达七十二道拐、天寒地冻的来古冰川、载歌载舞温暖庄严的拉萨等等的沿途风景组成了充满信仰意蕴的人文景观。这与影片开始繁杂的都市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远离城市的喧嚣,人与自然、万物近距离的接触,散发一种回归的情怀。这是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从而冲击他们的心灵,引发内心的向往。
影片描述的不单单是人回归了自然,而且进一步体现了回归后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片中时常出现动物如牛、羊、马、猪等游走在村落、公路、雪地,表现了自然环境是万物生灵共同的生存家园。尤其是在来古冰川上,茫茫雪地无边无际,两头牛一前一后和张书豪一同行走,带有强烈质感的笔触描绘了生命在自然中的生存,同时阐释了藏传佛教中万物平等的思想。
(二)转山仪式背后的意义
影片取名为“转山”,也使得成长过程回归为同“转山”那样有着神圣意蕴的一种仪式。“转山”是一种盛行于西藏等地区的庄严而又神圣的宗教活动仪式,在西藏许多地方都有转山的习俗,当地人认为山是有灵性的,并且极其虔诚的崇拜与敬畏山神。朝圣者相信转山能够洗脱生命的罪孽,可以求得心灵的平静。有的人只是绕山行走,而一些虔诚的信徒从故乡出发,手上和膝盖上戴着简易保护套,在路上每三步就磕一个和身体等长的头。张书豪的骑行有种转山的意味,但他不是洗脱罪孽,而是完成哥哥的梦想。事实上,经历了骑行后,也便是完成了转山,两者已经幻化成一体。完成梦想的经历同时也是自我成长的真实过程。在这一过程的背后,亦是张书豪生命的一种重生,他肩负着哥哥的信仰和自己的生命。
二、人物形象塑造的成长叙事
(一)成长叙事
影片采用的是单一线索叙事,张书豪一路骑行遇到的困难和风土人情构成了整个影片的叙事。虽然线索单一但这种叙事方式并不枯燥乏味,相反的衬托出整个影片基调的沉稳与厚重,彰显了成长作为人生重要历程的庄重与深远。
张书豪在路上经历的每个故事,都是对他成长的磨难。每个人物均是主人公所遇到的一种化身,这里面所折射出来的意思是要让张书豪感受到什么,那种感受应该是一种站在他的角度才会产生的。[2]仗义相助的李晓川是友谊的化身,孝顺勤劳的盐井姑娘是爱情的化身,朴实和蔼的藏族老奶奶和大智的老医生是善良的化身,饥饿凶残的狼狗是险恶的化身,虔诚向佛的转山女孩是神圣的化身……
故事是从哥哥的死亡开始的,在生存与死亡的挣扎中展开叙事,最后归于重生。掉入山崖、恶狗对峙、食物中毒等情节构建了生存与死亡的话题,其间穿插了盐井姑娘对张书豪的爱恋,藏族居民热情的帮助,李晓川意外摔下山坡等事件。最后与转山母女的相遇,张书豪虔诚的跪拜使得他的成长有了更深层的含义:在经历过生死劫数后得到了重生,产生了对人生的顿悟与对神灵的崇拜。影片结尾,研二的张书豪是在跨文化研究所读书,不得不说骑行的经历影响到了他之后的人生旅途,这一处理使得骑行的成长意义有了延续性。从完成哥哥的愿望到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这种成长的叙事空间被无限的扩展下去,呈现一种流畅化、延续化的叙事效果。
(二)人物塑造
影视作品是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传达主题,可以说,人物塑造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主题的表达。影片着重刻画了张书豪和李晓川两个主要人物,具有各自的性格特征,两者相辅相成烘托出成长意义。
张书豪的成长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过程,一次精神的洗礼。影片主要在他的骑行过程、衣着外貌和语言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当站在川藏最高点时,恰似生命奔腾的红色幡旗随风摆动,矗立在白色冰冷雪原上,张书豪回首看自己走过的路,茫茫雪花飞舞,被风吹得睁不开的眼睛,脸上的伤疤,干瘪的嘴唇,灰色的脸庞,单一个脸部的镜头描写就传达出二十五天旅途的艰辛。如果说这些是身体层面上的成长磨练,那么张书豪和转山女在半夜朝圣的情节设置可以说是精神层面上对生命顿悟的一种成长。在寂静的如同只有灵魂的草原,朦胧星光照耀下,两个人虔诚的动作,清脆空灵的声响,久久回荡,响彻观众耳畔,声与画的完美结合渲染了无比神圣的氛围,这是只有在西藏才能感受得到的,一种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净化。成长的过程是生与死痛苦的挣扎,而结果是脱胎换骨的心灵升华。
除此之外,衣着外貌和语言的转变使得张书豪更加接近充满信仰意蕴的藏族文化。当我们充分掌握某种语言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时,我们不仅把语词声音理解为纯粹声音模式,而且还应认为它传达或能够传达某种情感性质。[3]张书豪和李晓川在一起时,都是里晓川用藏语和当地人交流,张书豪只是这种对话的观看者。当李晓川因意外事故而终止骑行,张书豪不得不学会了藏语,掌握了话语的交流权,进而也使他的个体成长具有了主动性。因此,观众看到了在感谢转山母女时,张书豪用藏语说的“谢谢”。罗兰·巴尔特认为:“时装是一个象征系统:衣物既是实物必需品,又是表明一定的社会差别、社会意向和变化的一个表意系统。”[4]张书豪初到丽江时穿着大红色充满阳光的运动服,最终到达拉萨后身着破烂不堪的深蓝色藏族棉袄。他的发型也随着故事的发展改变,从充满学生稚气的长发,到标志着刚毅勇敢的小平头,再到读研究生时的毛寸。可以说,每次的发型改变都与人物的成长阶段有关。衣着外貌上的巨大反差使观众强烈感知张书豪的变化,这也是成长外在的显性标志。张书豪在经历二十八天的旅途后,给观众展示的是一个从内而外散发着坚强、勇敢、机智、充满毅力的台湾青年,人物形象具有立体感、真实感、穿透力。 如果说张书豪塑造的是个成功者话,那么李晓川则是个“失败”的成功者。李晓川这个有着丰富经验的骑行者,是成长旅途的指引者,在张书豪骑不动时有力的推了一把,也打消过张书豪放弃的念头。险峻的山路阻碍了李晓川前进的车轮,虽然只完成了一半的路程,但他对梦想执着的追求着实感染了观众。在梅里十三峰下,带有对“冰激凌大雪山”无限向往的李晓川赤身裸露,展示了他豪放的一面。而对糕点的着迷使李晓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向藏族老者学习制作糕点的方法,又显现了他细腻的感情。虽然骑行并未完成,但一路的收获足以是人生成长的硕果。片尾,李晓川的来信告诉观众,即便是身上七个钢钉走路一瘸一拐但他又出发了,有种“悲恸之而后生”的意蕴,愈是危险,愈要前行。李晓川说:“我热爱生命,所以必须走,必须走出去。”李晓川的形象设计使得骑行成长这一主题更加深刻与饱满。
三、骑行意义的符号指代
索绪尔认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即形式和意义构成。“能指”指的是语言符号的“音像形象”, 而“所指”指的是符号所表示的概念。故事中的两位骑行者张书豪和李晓川都有着自己的梦想,这种梦想在影片中转化成具有骑行意义的符号。
(一)哥哥的化身——独角兽
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独角兽可以说是哥哥的化身。张书豪因食物中毒昏迷,恍惚中看到了独角兽,也看到了哥哥。影片开始时,张书豪放到棺材里的哥哥最喜欢的东西就是一只独角兽模型。另外,哥哥的骑行者日志中的第一页画的也是独角兽。独角兽是纯白色的,象征着纯净的心灵和最原始最直接的骑行梦想,暗示着哥哥希望摆脱繁闹的都市生活通过骑行去寻找安静的环境来净化心灵,而它是一只兽,又预示着骑行需要勇敢的力量与坚定的决心。
(二)梦想的指代——冰激凌打火机
每个骑行者都有自己的梦想,云南的李晓川也是。他骑行完的梦想就是回去开个蛋糕店,做自己喜欢的冰激凌。李晓川的冰激凌打火机是他对梅里十三峰的向往,张书豪为了实现李晓川的愿望,特地回去看大雪山,把冰激凌打火机放在那里。影片结尾处,刚刚恢复体力的李晓川带着身上的七个钢钉又出发了,空白化的描叙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李晓川在路上……
结语
当下台湾成长主题电影多以亚健康环境下成长的人群为表现对象并且“同志”题材泛滥。在此环境下的《转山》成长主题叙事称得上是一种新的突破。另外,在商业片云集的时代,这种宣扬回归自然,经历生存与死亡挣扎的成长主题电影,不失为影坛里的新风,给在喧嚣的大都市生活的观众带来清新的充满神圣信仰意蕴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8
[2]杜家毅,陈墨.转山[C].当代电影,2011,(11):23-33
[3](波)罗曼· 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 陈燕谷,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19
[4](美)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M].徐建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1994:101-102
作者简介
康明慧,浙江师范大学,文化传播与创意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2012级研究生。
[关键词] 回归自然 成长 符号化
《转山》曾经在第2 4 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艺术贡献奖”,电影是根据台湾作家谢旺霖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位帮助死去的哥哥完成骑行梦想的台湾青年——张书豪,从丽江骑车到拉萨的故事。在清秀壮丽的西藏风情中,张书豪走完了两千多公里的路程,怀着对死去哥哥的思念,经历千难万险达到拉萨,在生与死的挣扎中洗礼成长。
一、回归自然的成长仪式
(一)回归自然的地域环境
人的成长离不开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空间和地理位置始终与文化维持密切的相关,这些文化内容不仅仅涉及表面的象征意义,而且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1]与同样骑行题材的台湾电影《练习曲》不同,《转山》突破了本土成长的局限,把张书豪的成长设置在了一个风光秀美、人情朴实的西藏沿途。西藏有着浓郁的宗教文化信仰,到处弥漫着纯真原始的气息,是人与神交流最接近的地方。张书豪一路喝过地道的奶茶、吃过藏族特产糕点,受到了藏族老奶奶、盐井人家、转山母女的热情款待……纯朴的风土人情使得张书豪的成长有着更加真实的味道,也有人性回归自然的意蕴。
阳光下勤劳织网的蜘蛛、石桥下的青石流水、奋起直飞的鸽子、白雪皑皑的梅里十三峰、翱翔天空的老鹰等充满温馨的空镜头拼接成属于西藏的特定意象群。清秀俊朗的丽江、险峻陡峭的曲孜卡、曲折蜿蜒的邦达七十二道拐、天寒地冻的来古冰川、载歌载舞温暖庄严的拉萨等等的沿途风景组成了充满信仰意蕴的人文景观。这与影片开始繁杂的都市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远离城市的喧嚣,人与自然、万物近距离的接触,散发一种回归的情怀。这是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从而冲击他们的心灵,引发内心的向往。
影片描述的不单单是人回归了自然,而且进一步体现了回归后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片中时常出现动物如牛、羊、马、猪等游走在村落、公路、雪地,表现了自然环境是万物生灵共同的生存家园。尤其是在来古冰川上,茫茫雪地无边无际,两头牛一前一后和张书豪一同行走,带有强烈质感的笔触描绘了生命在自然中的生存,同时阐释了藏传佛教中万物平等的思想。
(二)转山仪式背后的意义
影片取名为“转山”,也使得成长过程回归为同“转山”那样有着神圣意蕴的一种仪式。“转山”是一种盛行于西藏等地区的庄严而又神圣的宗教活动仪式,在西藏许多地方都有转山的习俗,当地人认为山是有灵性的,并且极其虔诚的崇拜与敬畏山神。朝圣者相信转山能够洗脱生命的罪孽,可以求得心灵的平静。有的人只是绕山行走,而一些虔诚的信徒从故乡出发,手上和膝盖上戴着简易保护套,在路上每三步就磕一个和身体等长的头。张书豪的骑行有种转山的意味,但他不是洗脱罪孽,而是完成哥哥的梦想。事实上,经历了骑行后,也便是完成了转山,两者已经幻化成一体。完成梦想的经历同时也是自我成长的真实过程。在这一过程的背后,亦是张书豪生命的一种重生,他肩负着哥哥的信仰和自己的生命。
二、人物形象塑造的成长叙事
(一)成长叙事
影片采用的是单一线索叙事,张书豪一路骑行遇到的困难和风土人情构成了整个影片的叙事。虽然线索单一但这种叙事方式并不枯燥乏味,相反的衬托出整个影片基调的沉稳与厚重,彰显了成长作为人生重要历程的庄重与深远。
张书豪在路上经历的每个故事,都是对他成长的磨难。每个人物均是主人公所遇到的一种化身,这里面所折射出来的意思是要让张书豪感受到什么,那种感受应该是一种站在他的角度才会产生的。[2]仗义相助的李晓川是友谊的化身,孝顺勤劳的盐井姑娘是爱情的化身,朴实和蔼的藏族老奶奶和大智的老医生是善良的化身,饥饿凶残的狼狗是险恶的化身,虔诚向佛的转山女孩是神圣的化身……
故事是从哥哥的死亡开始的,在生存与死亡的挣扎中展开叙事,最后归于重生。掉入山崖、恶狗对峙、食物中毒等情节构建了生存与死亡的话题,其间穿插了盐井姑娘对张书豪的爱恋,藏族居民热情的帮助,李晓川意外摔下山坡等事件。最后与转山母女的相遇,张书豪虔诚的跪拜使得他的成长有了更深层的含义:在经历过生死劫数后得到了重生,产生了对人生的顿悟与对神灵的崇拜。影片结尾,研二的张书豪是在跨文化研究所读书,不得不说骑行的经历影响到了他之后的人生旅途,这一处理使得骑行的成长意义有了延续性。从完成哥哥的愿望到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这种成长的叙事空间被无限的扩展下去,呈现一种流畅化、延续化的叙事效果。
(二)人物塑造
影视作品是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传达主题,可以说,人物塑造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主题的表达。影片着重刻画了张书豪和李晓川两个主要人物,具有各自的性格特征,两者相辅相成烘托出成长意义。
张书豪的成长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过程,一次精神的洗礼。影片主要在他的骑行过程、衣着外貌和语言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当站在川藏最高点时,恰似生命奔腾的红色幡旗随风摆动,矗立在白色冰冷雪原上,张书豪回首看自己走过的路,茫茫雪花飞舞,被风吹得睁不开的眼睛,脸上的伤疤,干瘪的嘴唇,灰色的脸庞,单一个脸部的镜头描写就传达出二十五天旅途的艰辛。如果说这些是身体层面上的成长磨练,那么张书豪和转山女在半夜朝圣的情节设置可以说是精神层面上对生命顿悟的一种成长。在寂静的如同只有灵魂的草原,朦胧星光照耀下,两个人虔诚的动作,清脆空灵的声响,久久回荡,响彻观众耳畔,声与画的完美结合渲染了无比神圣的氛围,这是只有在西藏才能感受得到的,一种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净化。成长的过程是生与死痛苦的挣扎,而结果是脱胎换骨的心灵升华。
除此之外,衣着外貌和语言的转变使得张书豪更加接近充满信仰意蕴的藏族文化。当我们充分掌握某种语言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时,我们不仅把语词声音理解为纯粹声音模式,而且还应认为它传达或能够传达某种情感性质。[3]张书豪和李晓川在一起时,都是里晓川用藏语和当地人交流,张书豪只是这种对话的观看者。当李晓川因意外事故而终止骑行,张书豪不得不学会了藏语,掌握了话语的交流权,进而也使他的个体成长具有了主动性。因此,观众看到了在感谢转山母女时,张书豪用藏语说的“谢谢”。罗兰·巴尔特认为:“时装是一个象征系统:衣物既是实物必需品,又是表明一定的社会差别、社会意向和变化的一个表意系统。”[4]张书豪初到丽江时穿着大红色充满阳光的运动服,最终到达拉萨后身着破烂不堪的深蓝色藏族棉袄。他的发型也随着故事的发展改变,从充满学生稚气的长发,到标志着刚毅勇敢的小平头,再到读研究生时的毛寸。可以说,每次的发型改变都与人物的成长阶段有关。衣着外貌上的巨大反差使观众强烈感知张书豪的变化,这也是成长外在的显性标志。张书豪在经历二十八天的旅途后,给观众展示的是一个从内而外散发着坚强、勇敢、机智、充满毅力的台湾青年,人物形象具有立体感、真实感、穿透力。 如果说张书豪塑造的是个成功者话,那么李晓川则是个“失败”的成功者。李晓川这个有着丰富经验的骑行者,是成长旅途的指引者,在张书豪骑不动时有力的推了一把,也打消过张书豪放弃的念头。险峻的山路阻碍了李晓川前进的车轮,虽然只完成了一半的路程,但他对梦想执着的追求着实感染了观众。在梅里十三峰下,带有对“冰激凌大雪山”无限向往的李晓川赤身裸露,展示了他豪放的一面。而对糕点的着迷使李晓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向藏族老者学习制作糕点的方法,又显现了他细腻的感情。虽然骑行并未完成,但一路的收获足以是人生成长的硕果。片尾,李晓川的来信告诉观众,即便是身上七个钢钉走路一瘸一拐但他又出发了,有种“悲恸之而后生”的意蕴,愈是危险,愈要前行。李晓川说:“我热爱生命,所以必须走,必须走出去。”李晓川的形象设计使得骑行成长这一主题更加深刻与饱满。
三、骑行意义的符号指代
索绪尔认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即形式和意义构成。“能指”指的是语言符号的“音像形象”, 而“所指”指的是符号所表示的概念。故事中的两位骑行者张书豪和李晓川都有着自己的梦想,这种梦想在影片中转化成具有骑行意义的符号。
(一)哥哥的化身——独角兽
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独角兽可以说是哥哥的化身。张书豪因食物中毒昏迷,恍惚中看到了独角兽,也看到了哥哥。影片开始时,张书豪放到棺材里的哥哥最喜欢的东西就是一只独角兽模型。另外,哥哥的骑行者日志中的第一页画的也是独角兽。独角兽是纯白色的,象征着纯净的心灵和最原始最直接的骑行梦想,暗示着哥哥希望摆脱繁闹的都市生活通过骑行去寻找安静的环境来净化心灵,而它是一只兽,又预示着骑行需要勇敢的力量与坚定的决心。
(二)梦想的指代——冰激凌打火机
每个骑行者都有自己的梦想,云南的李晓川也是。他骑行完的梦想就是回去开个蛋糕店,做自己喜欢的冰激凌。李晓川的冰激凌打火机是他对梅里十三峰的向往,张书豪为了实现李晓川的愿望,特地回去看大雪山,把冰激凌打火机放在那里。影片结尾处,刚刚恢复体力的李晓川带着身上的七个钢钉又出发了,空白化的描叙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李晓川在路上……
结语
当下台湾成长主题电影多以亚健康环境下成长的人群为表现对象并且“同志”题材泛滥。在此环境下的《转山》成长主题叙事称得上是一种新的突破。另外,在商业片云集的时代,这种宣扬回归自然,经历生存与死亡挣扎的成长主题电影,不失为影坛里的新风,给在喧嚣的大都市生活的观众带来清新的充满神圣信仰意蕴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8
[2]杜家毅,陈墨.转山[C].当代电影,2011,(11):23-33
[3](波)罗曼· 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 陈燕谷,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19
[4](美)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M].徐建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1994:101-102
作者简介
康明慧,浙江师范大学,文化传播与创意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2012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