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明的决定

来源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i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可真是怪事连连!自从上个星期,李小明就不断地被信件“狂轰滥炸”。谁会给他写信呢?李小明可没有挨个拆开来读信的耐心,干脆全扔了。可扔掉一封,就会飞过来两封,扔掉两封,又变出四封来,最后信堆得屋子都放不下了。
  李小明无奈地抽了一封,忐忑不安地拆开来。信封鼓鼓的,里面却是空的。他把手伸进信封里仔细地翻找,忽然,一股神秘的力量将他整个吸进了信封中……
  第一封信
  你好!我是二氧化碳朵朵。上个星期,我刚从烟囱里冒出来,看到广袤的自然界,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可你却皱着眉头说:“讨厌的二氧化碳,没有用处的废气!”
  我的满腔热情,被浇上了一盆冷水,心里别提多难受了!我任随风吹,四处飘荡……突然,一阵亲热的招呼唤醒了我:“二氧化碳妹妹!”
  我低头一看,原来是菜地里,圆圆的西红柿,嫩绿的黄瓜,青青的豆角,全都向我露出了热情的笑脸。我惭愧地向他们说:“我是没有用处的废气!”
  西红柿姐姐却说:“二氧化碳妹妹,你是我们绿色植物的营养。我们吸收了二氧化碳和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才能制造出养料,茁壮地成长。”
  豆角弟弟也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了,我们会长得更快!”
  卷心菜也搶着说:“听说,将来呀,粮食和蔬菜都不用在地里种了,只要有二氧化碳、水和阳光,就可以在工厂里合成了。”
  小明,你还说我是“没用的废气”吗?
  第二封信
  我是米米,上个星期听了你的话,我可真不服气!
  听炼油厂的工人叔叔说,工业、农业、国防、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样样离不开石油。没料到,石油大哥告诉我:“我们都是古代生物埋在地层深处,长期变化形成的,是古代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怎么少得了二氧化碳呢?可以说,我们身体里的碳,都是来自二氧化碳!”
  我想,你也应该听听石油大哥的这番话。
  第三封信
  没有想到吧?我住在灭火器里。我们二氧化碳可是灭火能手,责任可大了!
  这可不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因为我们身体重、体积大,又不会燃烧,碰上了烈火,能严严实实地把它盖住,不让它跟氧气接触。别看火舌那样凶猛,没有了氧气,一会儿就给闷死了。为人类灭火除灾,多光荣的工作啊!
  不止如此, 汽水里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就不叫汽水啦!人们把汽水喝进肚子里,我们在那儿待不住,还会跑出来,顺便就会带走很多热量,使人觉得又清凉、又解渴,所以小朋友才个个喜欢我们。
  还有,有我们待在发面里,蒸出来的馒头才又松又软。靠我们帮忙,刷过石灰的墙壁才又白又硬……我们的用处这么大,你怎么能说我们是废气呢?
  第四封信
  一架银色的飞机在云层里穿插飞行,尾巴上不断播撒出白色冰粒。不一会儿,云就变成了雨,落到地面。 地里的禾苗抬起了头,人们
  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要知道,这里已经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了。
  其实,这些冰粒也是二氧化碳!只不过换了一件衣裳。人们把我们放在机器里,加上压力,降低温度,我们就变成了冰粒的模样。如果温度升高,我们还会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一点水迹也不会留下,这时大家就叫我们“干冰”。
  干冰不仅能人工降雨,还可以做冷冻剂,防止鱼、肉腐烂;蔬菜、水果在我们的保护下,也能四季常鲜。有我们守卫着,细菌就不敢胡作非为了。到了电影制片厂,我们还能帮助摄影师拍那些云雾缭绕的镜头呢!
  现在,我就已经变成了“干冰”,正在为人类服务!
  氧气乐乐讲历史
  你好,李小明,让我来给你讲讲空气的历史吧。30多亿年前,我们的地球还很年轻,也还没有我呢,包围在它的原始大气中,几乎全是二氧化碳。
  后来,在温暖的原始海洋里,出现了最早的生物——蓝藻,它们依靠体内的叶绿素,在阳光的照射下,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就是这“光合作用”,才在大气中诞生了我。
  现在,我们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越来越多,已超过二氧化碳700多倍了!但我可从来不敢说二氧化碳是没用的“废气”。因为它有个特殊本领,能让太阳的光芒穿过自己,来温暖大地。而从地面反射出去的热,又被它吸收、储存起来,像温室玻璃的作用一样,为地表保温。要是没有二氧化碳,我们的地球将变得十分寒冷。
  在空气这个大家庭中,氮气最多,我们氧气居老二,再其次是水蒸气,二氧化碳虽然是老四,大家却十分敬重它。你把它当成废物,肯定是大错特错啦!
  李小明的决定
  小明读完了这些信,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可他不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想来想去,最后决定把这些信寄给全世界的小朋友们。他想让所有小朋友都体验一下信件中的奇妙旅程,了解二氧化碳的作用。他还在信封上加了一句话:聪明的小朋友会改正自己的错误,走向真理。
其他文献
你想成为NASA宇航员吗?
“天真热!我们去极地馆吧!那儿不但凉快,还可以看企鹅呢!”  “等会儿,我渴了,让我先喝口雪碧再走!”  每天听到这样的对话,我都好想哭。因为——我是一棵植物。  我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所以,无论天气多热,我都只能站在院子里,哪怕我的叶子都被晒干了,也没有办法躲起来凉快一下。有时,连续的干旱让我脚下的土地都干裂了,我也只能忍受着,静静地等待雨水来缓解我的干渴。  很多人都忘记了,我们也是有生命的
圭表是中国古老而简单的一种天文仪器,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为正南正北平放的尺,叫做圭;一为垂直立于圭南端的标杆或石柱,汉以后改为铜制,叫做表。根据正午表影投射在圭面上的影长,可以推定冬至日、夏至日与二十四节气;从表影长短的周期性变化,可以确定一年的天数。表影正北的瞬间(即一天中表影最短的时刻),就是当地的正午时间,古代用来校正漏壶等计时工具。  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就有一件清代圭表的缩小复制
你能想象没有橡胶的世界吗?自行车、汽车、飞机……所有轮子都将变回木头模样,因为全世界的轮胎都是由橡胶制成的。然而,橡胶并不是天生就具备改变世界的本领……  执着的固特异  1834年,一个刚刚破产的青年来到当时规模最大的橡胶公司,踌躇满志地想要推广自己改进的橡胶产品,可是经理满脸无奈地带着他参观了公司产品的储藏室。储藏室里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琳琅满目的橡胶制品,全因高温而粘作一团。  这个青年名
2016年3月9日,谷歌研发的围棋机器人“阿尔法狗”(AlphaGo)与世界围棋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展开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开始并不被外界看好的“阿尔法狗”取得首胜,并连胜三轮,在第四轮时才败给了人类。  面对精彩的“人机大战”,人们不禁要问:将来机器人会取代人类,成为地球的主人吗?或者,机器人有一天会造反,奴役人类?  想象固然有道理,但那一天实在遥不可及。从近期看,机器人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巧舌如簧    有许多与说话的词都带“舌”字,如说人会说话,称他有“三寸不烂之舌”;称爱传闲话的人为“长舌妇”;称辩论为“唇枪舌战”;称说话滔滔不绝的人为“巧舌如簧”等等。  确实。说话和唱歌离不开舌头。正如“巧舌如簧”这个词所形容的,舌头好比乐器中的簧片。舌头灵活柔软,可以调节音调。使声音起伏多变。有些声调中的卷舌音,更离不开舌头的卷曲。有的人声音发不清。就说他有“大舌头”,也是这个道理,舌头大
1820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有一个教授名叫奥斯特。他发现当导线上有电流通过时,导线旁的磁针就会发生偏转。消息传来,立刻震动了英国的科学界:这说明电和磁是有关系的!这个发现就像一个小杠杆.撬动了电力世界的精密大厦……  轻轻飘动的软木  此时,在英国皇家学会里,一位名叫华拉斯顿的会员受到奥斯特的启发,突发奇想:既然电能让磁动,磁为何不能让电动?于是,他找到举世闻名的戴维教授,还设计了一个实验,在
19世纪,电灯、电话、电报、电唱机等相继被发明出来。这些电器的问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欢乐。  然而,这些电器都是要用电的。没有了电,它们就毫无利用价值,成了一堆废物。  电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由发电机发电,二是由蓄电池供电。蓄电池比发电机便于携带,有了它,哪怕是深山或是再偏僻的地方,也可以有电灯照明。于是,各路“英雄”为了发明更好的电池前赴后继……  “短命蓄电池”  1836年,英国科
你知道吗?地球上海洋的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占了地球表面积的71%。其中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能吞下整个珠穆朗玛峰。  今天的问答挑战,一起来探寻了解深海的秘密吧!  就知道你选不对!  1.一般来说。我们将深度超过( )米的狭长的海底凹地称为海沟。  A.1000  B.5000  C.9000  2.被称为海上交通“咽喉”的是( )。  A.海盆 B.海峡 C.海带  3.下列关于海
大海里的鱼多种多样,它们各怀绝技,有些鱼还是天生的音乐家呢!  不信你瞧,鼓鱼就是相当出色的鼓手。听,“叮叮咚咚”,它发出的声音是不是很像鼓声呢?鼓鱼是好“鼓手”,螃蟹也不差,它的几只脚,常会拨弄出类似竹板发出的敲击声,这两位要是凑到一起,还真就成了一个小小的打击乐队!  海洋里的风琴演奏家当属比目鱼,它的声音时高时低,就像风琴在轻声低吟。有了好鼓手,好琴手,那好歌手是谁呀?是赛音鱼。它们发出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