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助手被积极推广应用于课堂教学,它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它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改变,使得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并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公平性。
关键词:教学助手;课堂教学;高中生物
当下“互联网+”已成为推动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各行各业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均不断发生着新的变革,教育事业亦是如此。2018年4月18日,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中,其指导思想这样要求,因应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的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1]。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必将为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变革。本文以宁夏教育云平台的教学助手为例,浅析“互联网+”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变化。
1 教学助手使用方法及相关功能简介
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发的宁夏教育云平台,通过其教学助手,将电脑、智能移动终端置于同一无线网进行连接,就可实现移动讲台。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终端实现对电子白板、教学资源的控制,使其深度融合。
教学助手上的功能是非常齐全的,除了有控制幻灯片播放的按钮以外,还有随堂拍摄、随堂直播、拍摄视频、随机点名、计时器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能够很好的促进课堂教学,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信息技术、教师、学生角色发生转变
“互联网+”教育使得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作用已经由辅助教学转变为承载教学。在技术变革的推动下,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互联网)、教师、学生的定位发生了改变,多媒体技术由原来教师进行演示转变为师生共同操作;教师由原来的主导教学转变为组织教学,转变为服务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投入学习,转变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者。
3 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传统的应试教育、灌输教育模式将被打破,教育定位更加强调人的核心地位,围绕学生的兴趣、态度、需求设计教学策略[2]。以往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准备许多材料辅助教学,然而其中的一些材料对于学生而言是陌生的、是没有体验过的、甚至是抽象的,教师生搬硬套,有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当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收集互联网信息以及进行小调查,整理数据,得出结论。课堂上让学生走向讲台,利用电子白板进行讲解,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分享。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收集、辨别资料真伪的能力,突出社会责任,也锻炼了学生合作、表达的能力;这既可以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新内容的难度。高中生物有很多知识点是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如基因工程,笔者就曾安排学生对有关基因工程的安全性进行实践调查,课堂上与大家分享,效果非常好。
在课堂上每个学生的答题过程、操作细节等都可以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以往教师总是按照自己的备课内容进行授课,往往会忽略学生的认知基础。对于学生练习、操作出现的错误,并没有及时捕捉到,没有给予关注,最终这些教学资源几乎就被永久的埋没了。现在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助手上的随堂拍摄、拍摄视频等功能可以将学生在课堂练习、动手操作实验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抓拍,及时反馈,并将其上传至白板,放大播放,共所用学生和教师进行思考,进行深入的探讨。例如在高中生物学科中,遗传变异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教师就可以将学生解答遗传题的过程,拍照上传,分析学生出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以学生的易错点、认知冲突为基点构建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由于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学习是统一的,所以是一节高效的课堂。
4 促进课堂教学的公平性
课堂教学公平的主观方面主要体现在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教育对象,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感到教育资源对其是公平、公正的[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其实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公平的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高中生物学科均安排了许多实验,教师在讲台上会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距离较近的学生能清晰地观看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出现的现象,而距离较远的学生却不能清晰地观看实验操作和现象,教师对此进行的讲解,对于距离较远的这些学生来说几乎是无效的。现在可以利用教學助手的随堂拍摄等功能,可以将教师进行的实验操作全部投影到电子白板上,每一位学生都能清晰地观察到每一个细节、每一步操作。这带来的效果是非常震撼的,全体学生都能精准的把握实验操作及现象。这样的课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一节公平、公正的课堂。
又如同一个班级内,总有学优生与学困生,教师往往会潜移默化的将自身注意力放在班内的学优生身上。提问时,总是提问班级内的学优生,许多的教学内容只要学优生能听懂,就可以了,逐渐忽略了班级内的学困生,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两极分化。教学助手上的随机点名功能,避免了教师点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带入自身主观因素。随机点名功能不仅能够让全班学生,无论学优生、还是学困生均有等概率的机会被点名回答问题,这样能够做到有教无类。由于全体学生可能都会被点名回答问题,也能够使他们保持精力集中,持续高效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通知 [Z]. 教技 [2018]6 号,2018.
[2] 刘俊杰.“互联网+”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9):26-27.
[3] 李洪.多媒体课堂公平问题的实证研究[J].课程与教学,电化教育研究,2014,(4):94-98
关键词:教学助手;课堂教学;高中生物
当下“互联网+”已成为推动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各行各业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均不断发生着新的变革,教育事业亦是如此。2018年4月18日,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中,其指导思想这样要求,因应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的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1]。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必将为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变革。本文以宁夏教育云平台的教学助手为例,浅析“互联网+”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变化。
1 教学助手使用方法及相关功能简介
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发的宁夏教育云平台,通过其教学助手,将电脑、智能移动终端置于同一无线网进行连接,就可实现移动讲台。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终端实现对电子白板、教学资源的控制,使其深度融合。
教学助手上的功能是非常齐全的,除了有控制幻灯片播放的按钮以外,还有随堂拍摄、随堂直播、拍摄视频、随机点名、计时器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能够很好的促进课堂教学,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信息技术、教师、学生角色发生转变
“互联网+”教育使得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作用已经由辅助教学转变为承载教学。在技术变革的推动下,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互联网)、教师、学生的定位发生了改变,多媒体技术由原来教师进行演示转变为师生共同操作;教师由原来的主导教学转变为组织教学,转变为服务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投入学习,转变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者。
3 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传统的应试教育、灌输教育模式将被打破,教育定位更加强调人的核心地位,围绕学生的兴趣、态度、需求设计教学策略[2]。以往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准备许多材料辅助教学,然而其中的一些材料对于学生而言是陌生的、是没有体验过的、甚至是抽象的,教师生搬硬套,有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当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收集互联网信息以及进行小调查,整理数据,得出结论。课堂上让学生走向讲台,利用电子白板进行讲解,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分享。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收集、辨别资料真伪的能力,突出社会责任,也锻炼了学生合作、表达的能力;这既可以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新内容的难度。高中生物有很多知识点是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如基因工程,笔者就曾安排学生对有关基因工程的安全性进行实践调查,课堂上与大家分享,效果非常好。
在课堂上每个学生的答题过程、操作细节等都可以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以往教师总是按照自己的备课内容进行授课,往往会忽略学生的认知基础。对于学生练习、操作出现的错误,并没有及时捕捉到,没有给予关注,最终这些教学资源几乎就被永久的埋没了。现在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助手上的随堂拍摄、拍摄视频等功能可以将学生在课堂练习、动手操作实验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抓拍,及时反馈,并将其上传至白板,放大播放,共所用学生和教师进行思考,进行深入的探讨。例如在高中生物学科中,遗传变异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教师就可以将学生解答遗传题的过程,拍照上传,分析学生出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以学生的易错点、认知冲突为基点构建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由于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学习是统一的,所以是一节高效的课堂。
4 促进课堂教学的公平性
课堂教学公平的主观方面主要体现在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教育对象,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感到教育资源对其是公平、公正的[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其实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公平的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高中生物学科均安排了许多实验,教师在讲台上会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距离较近的学生能清晰地观看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出现的现象,而距离较远的学生却不能清晰地观看实验操作和现象,教师对此进行的讲解,对于距离较远的这些学生来说几乎是无效的。现在可以利用教學助手的随堂拍摄等功能,可以将教师进行的实验操作全部投影到电子白板上,每一位学生都能清晰地观察到每一个细节、每一步操作。这带来的效果是非常震撼的,全体学生都能精准的把握实验操作及现象。这样的课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一节公平、公正的课堂。
又如同一个班级内,总有学优生与学困生,教师往往会潜移默化的将自身注意力放在班内的学优生身上。提问时,总是提问班级内的学优生,许多的教学内容只要学优生能听懂,就可以了,逐渐忽略了班级内的学困生,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两极分化。教学助手上的随机点名功能,避免了教师点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带入自身主观因素。随机点名功能不仅能够让全班学生,无论学优生、还是学困生均有等概率的机会被点名回答问题,这样能够做到有教无类。由于全体学生可能都会被点名回答问题,也能够使他们保持精力集中,持续高效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通知 [Z]. 教技 [2018]6 号,2018.
[2] 刘俊杰.“互联网+”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9):26-27.
[3] 李洪.多媒体课堂公平问题的实证研究[J].课程与教学,电化教育研究,2014,(4):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