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猫》
在这个春天,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的项目经理曹维显得特别兴奋。这位正忙忙碌碌地为世界经典音乐剧《猫》做全面推广活动的职业经理,见人就问:“你‘猫了’吗?”
对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来说,《猫》只是一个探路石。他们斥资250万美元引进《猫》,属意长远。美国最富的400家公司中,有72家文化企业,其中就有音乐剧企业。白老汇一部优秀音乐剧,年收入可达4000万美元。这是一个高附加值的高端市场。面对《今日东方》记者,曹维对《猫》的赢利预期做了一个保守的估计——“打平没有问题,可能略有盈余”。他们期望,《猫》之后,会有一个音乐剧市场在中国逐渐成长。
2002年10月文化部颁布实施了新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取消了过去对演出公司的国有民营的一些区别政策、等级划分,还放宽了以前的一些限制条件和名额。这大大激发了国内外演出商们的热情,也引爆了演出市场的潜在激情。
去年,仅北京市就有大大小小的13000场演出,2003年的演出场次可能更加令人兴奋。被内地人熟知的齐秦、赵传、林忆莲等港台艺人已经早早敲定了演出时间。有关英国老牌摇滚乐队“滚石”要来华演出的消息,则令披头士拥趸们无限憧憬。
在《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出台之前,有关部门对海外演出有着非常严格的名额限制,观众每年只能看到有限的几场海外演出,还有一些海外艺术团体的演出都是扛着文化交流的牌子。显然,现在情况已大为改观。据《今日东方》了解,国有公司正企望引进或组织更多海外演出,参与演艺市场的民营企业也已跃跃欲试。
隐忧
热潮之下,九洲传播公司的田京泉先生却是一脸的严肃。他甚至认为所有演出公司即将或已经面临的是“生存还是死亡”。
“我总觉得咱们这几年的演出市场有一点的虚假繁荣”,田京泉说。比如票价,台湾孙燕姿的演唱会最高票价是1200台币,合300元人民币,梅艳芳香港演唱会最贵是380港币,而去年张惠妹杭州演唱会,最贵票价竟达1980元人民币。英国滚石乐队的露天演唱会,最高票价则达到了6000人民币!内地人均收入比这些地区的人要低,却要花费高的多的代价欣赏演出,“这种现象究竟还能持续多久”?
中国演出市场常令浸淫行业多年的人士也手足无措。在1995、1996年的世界音乐潮中,以空灵的西藏风格的《阿姐鼓》唱惊四座的朱哲琴,是很多国外观众的宠儿,但在国内演唱却遭遇了尴尬。朱在内地的代理人黄丽娟说,不少资深专家也无法准确预测内地市场,很多被看好的项目,花了大力气做宣传推广,但结果可能会是赔得很惨,而有时候不怎么看好的演出,市场反映却不错。黄丽娟直言,如果要纯粹地拼票房,把所有的投资都押在票房上,那么只能做快餐文化、大众演出。
对演出经营公司而言,演出成本不仅包括项目的包装、推广以及艺人的出场费和差旅费等,还有许多“中国特色”的东西。譬如,报批程序,“跑公安、消防、税务”等等,哪一个环节卡了都不行。“如果需要在外地联合演出,报批手续几乎是一场马拉松”,一位演出经纪人说。诸多关卡的存在,是演出市场“赠票”的温床,一场十几万票房的演出送出3000张以上的赠票,不足为奇。在深圳,一场演出仅担任“保安”的警察的“出场费”,有时就高达40万。这其中积累的成本,演出公司当然要转嫁给观众,这也是票价高昂的原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新《细则》的出台是一个进步。如简化审批手续,放开一些名额限制以及地域性的壁垒等等,为演出公司甩了一部分包袱。而以前少数靠买卖批文就能过得很滋润的国有演出公司,现在不得不另寻“新的利润增长点”。
“机会就是给有准备的人预备的”,田京泉说,“以前的制度是保护庸人(一批靠国家政策的保护买卖批文的公司),而这次改革‘革’的就是这批庸人。”对于那些一直在研究市场、并且积累了很多经验的演出公司,现在机会来了。
国际惯例
没办法,中国演出市场也要与国际惯例接轨。
多次参与朱哲琴在国外演出并屡屡引起轰动的黄丽娟说,很多到国外演出的团体和个人,实际上还是演给中国人或者说是当地的华人看的,像朱哲琴直接打入外国主流市场的人少之又少。
黄丽娟说,“我们在国外和香港的演出都非常轻松”。这就是国际惯例。艺术家只需负责创作和演出,很单纯。演出商邀请歌手来演出,“就是买你一个show”,一旦演出协议达成之后,艺术家和演出团体到当地的差旅接待、器械运输、出场费、场租以及宣传、票务等等都不用操心,只要好好演出就行了。但国内是怎样呢?很多到演出公司要让到国内演出的外国演出团体自带“干粮”,即使该团体拿着从自己国内带来的赞助来演出,国内演出公司只负责部分的接待和宣传、场租等费用。黄丽娟认为,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国内公司很少能拿到赞助,必须用票房来支撑。
田京泉告诉《今日东方》,百老汇有2/3的演出是亏本的,但是“它的背后有强大企业在支撑”。“如果说,以前我们很多企业家们没有文化意识,那么我觉得现在这个条件已经成熟了,或者在趋于成熟”,新兴的企业家许多都是很有文化并且有想法,不少人也愿意投资到文化领域中来,这也是近几年演出市场看起来火爆的一个原因。
黄丽娟最近组织的一次演出,曾经得到大众汽车公司的赞助。开始还担心企业要谋求一些回馈,会提很多过分的要求,但是大众仅仅是要求艺术家自己尊重自己的东西,不用为了突出大众而破坏了艺术的和谐。“但与国外那么多年积淀下来的演出运作模式相比,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2000年的朱哲琴的“天唱人间”演唱会,一个演出商好容易拉到一笔赞助,结果那家后来竟然说企业要收回投资。
是不是演出场次多了,票价自然就会下降?中演公司的曹伟断然否定,“现在演出的成本居高不下,大制作大投入才能大产出,可是,到哪里去找大制作所需要的大资金?”
希望通过市场竞争来降低票价的想法是“此路不通”,那就还是寻找赞助。在国外和港台地区,赞助纯艺术演出和公益演出的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引导了一批资金注入了文化艺术以及其他一些领域。但中国目前在这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政策,因此,企业在这种赞助上往往带的很强的功利色彩就不足为奇。因此田京泉说,目前中国演出市场的出路只能是与好的企业联姻,否则,“你面对的很可能是一种演出虚火”。
据介绍,国外的很多艺术家如果收到演出邀请函,往往可以向一些艺术基金申请差旅费等基本费用的支持,我国现在没有类似的基金,无论是政府的或民间的都没有。
又是一年春来花开早。但中国演出市场的春天似乎还在我们期待的视野之外徘徊。
在这个春天,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的项目经理曹维显得特别兴奋。这位正忙忙碌碌地为世界经典音乐剧《猫》做全面推广活动的职业经理,见人就问:“你‘猫了’吗?”
对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来说,《猫》只是一个探路石。他们斥资250万美元引进《猫》,属意长远。美国最富的400家公司中,有72家文化企业,其中就有音乐剧企业。白老汇一部优秀音乐剧,年收入可达4000万美元。这是一个高附加值的高端市场。面对《今日东方》记者,曹维对《猫》的赢利预期做了一个保守的估计——“打平没有问题,可能略有盈余”。他们期望,《猫》之后,会有一个音乐剧市场在中国逐渐成长。
2002年10月文化部颁布实施了新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取消了过去对演出公司的国有民营的一些区别政策、等级划分,还放宽了以前的一些限制条件和名额。这大大激发了国内外演出商们的热情,也引爆了演出市场的潜在激情。
去年,仅北京市就有大大小小的13000场演出,2003年的演出场次可能更加令人兴奋。被内地人熟知的齐秦、赵传、林忆莲等港台艺人已经早早敲定了演出时间。有关英国老牌摇滚乐队“滚石”要来华演出的消息,则令披头士拥趸们无限憧憬。
在《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出台之前,有关部门对海外演出有着非常严格的名额限制,观众每年只能看到有限的几场海外演出,还有一些海外艺术团体的演出都是扛着文化交流的牌子。显然,现在情况已大为改观。据《今日东方》了解,国有公司正企望引进或组织更多海外演出,参与演艺市场的民营企业也已跃跃欲试。
隐忧
热潮之下,九洲传播公司的田京泉先生却是一脸的严肃。他甚至认为所有演出公司即将或已经面临的是“生存还是死亡”。
“我总觉得咱们这几年的演出市场有一点的虚假繁荣”,田京泉说。比如票价,台湾孙燕姿的演唱会最高票价是1200台币,合300元人民币,梅艳芳香港演唱会最贵是380港币,而去年张惠妹杭州演唱会,最贵票价竟达1980元人民币。英国滚石乐队的露天演唱会,最高票价则达到了6000人民币!内地人均收入比这些地区的人要低,却要花费高的多的代价欣赏演出,“这种现象究竟还能持续多久”?
中国演出市场常令浸淫行业多年的人士也手足无措。在1995、1996年的世界音乐潮中,以空灵的西藏风格的《阿姐鼓》唱惊四座的朱哲琴,是很多国外观众的宠儿,但在国内演唱却遭遇了尴尬。朱在内地的代理人黄丽娟说,不少资深专家也无法准确预测内地市场,很多被看好的项目,花了大力气做宣传推广,但结果可能会是赔得很惨,而有时候不怎么看好的演出,市场反映却不错。黄丽娟直言,如果要纯粹地拼票房,把所有的投资都押在票房上,那么只能做快餐文化、大众演出。
对演出经营公司而言,演出成本不仅包括项目的包装、推广以及艺人的出场费和差旅费等,还有许多“中国特色”的东西。譬如,报批程序,“跑公安、消防、税务”等等,哪一个环节卡了都不行。“如果需要在外地联合演出,报批手续几乎是一场马拉松”,一位演出经纪人说。诸多关卡的存在,是演出市场“赠票”的温床,一场十几万票房的演出送出3000张以上的赠票,不足为奇。在深圳,一场演出仅担任“保安”的警察的“出场费”,有时就高达40万。这其中积累的成本,演出公司当然要转嫁给观众,这也是票价高昂的原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新《细则》的出台是一个进步。如简化审批手续,放开一些名额限制以及地域性的壁垒等等,为演出公司甩了一部分包袱。而以前少数靠买卖批文就能过得很滋润的国有演出公司,现在不得不另寻“新的利润增长点”。
“机会就是给有准备的人预备的”,田京泉说,“以前的制度是保护庸人(一批靠国家政策的保护买卖批文的公司),而这次改革‘革’的就是这批庸人。”对于那些一直在研究市场、并且积累了很多经验的演出公司,现在机会来了。
国际惯例
没办法,中国演出市场也要与国际惯例接轨。
多次参与朱哲琴在国外演出并屡屡引起轰动的黄丽娟说,很多到国外演出的团体和个人,实际上还是演给中国人或者说是当地的华人看的,像朱哲琴直接打入外国主流市场的人少之又少。
黄丽娟说,“我们在国外和香港的演出都非常轻松”。这就是国际惯例。艺术家只需负责创作和演出,很单纯。演出商邀请歌手来演出,“就是买你一个show”,一旦演出协议达成之后,艺术家和演出团体到当地的差旅接待、器械运输、出场费、场租以及宣传、票务等等都不用操心,只要好好演出就行了。但国内是怎样呢?很多到演出公司要让到国内演出的外国演出团体自带“干粮”,即使该团体拿着从自己国内带来的赞助来演出,国内演出公司只负责部分的接待和宣传、场租等费用。黄丽娟认为,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国内公司很少能拿到赞助,必须用票房来支撑。
田京泉告诉《今日东方》,百老汇有2/3的演出是亏本的,但是“它的背后有强大企业在支撑”。“如果说,以前我们很多企业家们没有文化意识,那么我觉得现在这个条件已经成熟了,或者在趋于成熟”,新兴的企业家许多都是很有文化并且有想法,不少人也愿意投资到文化领域中来,这也是近几年演出市场看起来火爆的一个原因。
黄丽娟最近组织的一次演出,曾经得到大众汽车公司的赞助。开始还担心企业要谋求一些回馈,会提很多过分的要求,但是大众仅仅是要求艺术家自己尊重自己的东西,不用为了突出大众而破坏了艺术的和谐。“但与国外那么多年积淀下来的演出运作模式相比,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2000年的朱哲琴的“天唱人间”演唱会,一个演出商好容易拉到一笔赞助,结果那家后来竟然说企业要收回投资。
是不是演出场次多了,票价自然就会下降?中演公司的曹伟断然否定,“现在演出的成本居高不下,大制作大投入才能大产出,可是,到哪里去找大制作所需要的大资金?”
希望通过市场竞争来降低票价的想法是“此路不通”,那就还是寻找赞助。在国外和港台地区,赞助纯艺术演出和公益演出的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引导了一批资金注入了文化艺术以及其他一些领域。但中国目前在这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政策,因此,企业在这种赞助上往往带的很强的功利色彩就不足为奇。因此田京泉说,目前中国演出市场的出路只能是与好的企业联姻,否则,“你面对的很可能是一种演出虚火”。
据介绍,国外的很多艺术家如果收到演出邀请函,往往可以向一些艺术基金申请差旅费等基本费用的支持,我国现在没有类似的基金,无论是政府的或民间的都没有。
又是一年春来花开早。但中国演出市场的春天似乎还在我们期待的视野之外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