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复兴传统文化”这一重大国策相呼应,已经近二十年难觅踪影的“文化常识”考点于2015年再度登陆全国高考试卷,随之江苏卷文言文考查悄然“变脸”,“文化常识”考题成为2017年江苏卷亮点题型之一。2018年《考试说明》(江苏版)明确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列为考点。毋庸置疑,在古诗文阅读中考查古代文化知识必将成为2018年高考的热门考题。
回溯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我们发现这一考点呈现“回到原点,回归教材,回扣文本”的新特点,“因文设题重语境,勾连教材巧拓展”或将成为命题的新常态。
新一轮高考命题改革与时下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相辅相成,“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之一,就文言文而言,如果对基本的文化常识不理解想要读懂文本无异于天方夜谭,高考文言文命题理性回到原点,上世纪文言文考查的亮点题型顺理成章地成为命题人参照的“母题”,但是并非机械照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与时俱进,创新命题理念,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因文设题而巧妙拓展,体现命题人的良苦用心及较高的命题素养。
下面举1997年高考题例,让我们穿越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重温全国卷经典考题。
(1997年高考文言文第15题)下列关于对话中人物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以此表示尊重。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后来用作臣下对君的自称。
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1997年高考第30题)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
(1)“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 、南岳衡山、西岳、北岳恒山、中岳。
(2)《四库全书》是乾隆年间纂修的一部丛书,共收古籍3503种,按照、、、四部分类,所以称为“四库”。
(3)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剧中人物分别由生、、、四种角色行当扮演。通常所说的“末”,归入“生”中。
同一份试卷,对文化常识考点的考查,一为客观题,一为主观题,分值合为4分,这在当年卷面分150分中所占比重还是比较突出的,但是以识记为主,考查基本是静态的,局限于教材,对能力要求不高,同学们只要死记硬背就能拿全分数。但是借助文言文这一“母题”而命制的新题型则体现新的特质,请看——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
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
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仔细揣摩以上全国卷及地方卷真题,当能初窥堂奥,试题呈现出这样的新变化:
题干表述中增加了“相关内容”这一关键词,命题者是把文言文阅读考点要求中的“辨析文句意义”和“古代文化知识”相结合来考查;强化了文化常识的语境意识,选择项内容表述正确的不一定是相关概念的语境义;源于教材,是教材相关内容的合理延伸;因文设题,取材范围更加广泛。新常态需要备考新思维,因此对这一考点的备考,我们要与时俱进,创新备考策略。
一、分类精准记忆
同学们要对史传类文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和语文必修及选修教材中(含附录及课文注释)出现的古代文化知识进行分类梳理,按照称谓、职官、科举、天文、历法、地理、风俗、饮食、音乐、文娱等方面进行精准记忆,这是解答“古代文化知识”类考题的基础和关键。
二、破解设误陷阱
以近几年高考原题及各大市调研试题为蓝本,探究命题者惯用的设误方式,并预测来年高考卷可能出現的新的设误方式,这样有利于识别陷阱,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常见的设误角度大致有:①扩大范围,如上文中将“朕”释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扩大到诸侯王。②缩小范围,如将“崩”释为仅指帝王的死,忽略了王后。③种属错位,如上文中“姻亲”和“血亲”的关系,“血亲”应是“姻亲”的一部分。④张冠李戴,如对“庙号”的解说误作对“谥号”的解说。⑤忽视语境,如上文中的“三代”,解说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不是文中的意义。⑥以今释古,如地理方位中的“中国”“山东”“河南”“河北”等。⑦故意曲解,如把“有司”说成“朝廷中的各级官员”,实际上指“官吏的通称”。此外,还可能出现“时空错位”“以偏概全”等。
三、因文顺延拓展
平时的模拟练习因命题的限制只能考查四个文化常识。因此,同学们可以挖掘平时每一篇练习中没有入题的陌生的文化常识,做到厚积薄发,有备无患。如常散见于史传类文本的勤王、河东、行在、庠序、杏林、鞭弭、会猎、从侄、定省、更衣、貤封、逊位、嫌名、国讳、部议、两造、三纪、三尺、五音、嗣位、郊祀、牺牲、受禅、服阙、束发、泰水、衅钟、乡试、六部、上舍、受命、移疾、两京、教坊、筮书、首相、视事、丹铅、建储、中宫、东宫、西宫、流官、下车、致仕等,同时注意一些文化常识词与成语的关联,江苏卷的这一新动向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命题人对于亮点题型常常互为借鉴,巧妙嫁接。
四、避生就熟排除
文化常识涵盖的内容虽然繁杂,但是由于近年来都是要求同学们选择误项,答题时同学们可以先锁定自己熟悉的区域,避生就熟,排除已知选项,最终推断正确答案。如此,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事半功倍。
总之,随着以“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为旨归的高考命题改革的逐渐深入,2018年高考命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将会逐渐升温。我们只有立足教材,回扣文本,精准识记,集腋成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贺洪湖,江苏省兴化中学)
回溯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我们发现这一考点呈现“回到原点,回归教材,回扣文本”的新特点,“因文设题重语境,勾连教材巧拓展”或将成为命题的新常态。
新一轮高考命题改革与时下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相辅相成,“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之一,就文言文而言,如果对基本的文化常识不理解想要读懂文本无异于天方夜谭,高考文言文命题理性回到原点,上世纪文言文考查的亮点题型顺理成章地成为命题人参照的“母题”,但是并非机械照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与时俱进,创新命题理念,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因文设题而巧妙拓展,体现命题人的良苦用心及较高的命题素养。
下面举1997年高考题例,让我们穿越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重温全国卷经典考题。
(1997年高考文言文第15题)下列关于对话中人物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以此表示尊重。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后来用作臣下对君的自称。
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1997年高考第30题)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
(1)“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 、南岳衡山、西岳、北岳恒山、中岳。
(2)《四库全书》是乾隆年间纂修的一部丛书,共收古籍3503种,按照、、、四部分类,所以称为“四库”。
(3)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剧中人物分别由生、、、四种角色行当扮演。通常所说的“末”,归入“生”中。
同一份试卷,对文化常识考点的考查,一为客观题,一为主观题,分值合为4分,这在当年卷面分150分中所占比重还是比较突出的,但是以识记为主,考查基本是静态的,局限于教材,对能力要求不高,同学们只要死记硬背就能拿全分数。但是借助文言文这一“母题”而命制的新题型则体现新的特质,请看——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
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
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仔细揣摩以上全国卷及地方卷真题,当能初窥堂奥,试题呈现出这样的新变化:
题干表述中增加了“相关内容”这一关键词,命题者是把文言文阅读考点要求中的“辨析文句意义”和“古代文化知识”相结合来考查;强化了文化常识的语境意识,选择项内容表述正确的不一定是相关概念的语境义;源于教材,是教材相关内容的合理延伸;因文设题,取材范围更加广泛。新常态需要备考新思维,因此对这一考点的备考,我们要与时俱进,创新备考策略。
一、分类精准记忆
同学们要对史传类文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和语文必修及选修教材中(含附录及课文注释)出现的古代文化知识进行分类梳理,按照称谓、职官、科举、天文、历法、地理、风俗、饮食、音乐、文娱等方面进行精准记忆,这是解答“古代文化知识”类考题的基础和关键。
二、破解设误陷阱
以近几年高考原题及各大市调研试题为蓝本,探究命题者惯用的设误方式,并预测来年高考卷可能出現的新的设误方式,这样有利于识别陷阱,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常见的设误角度大致有:①扩大范围,如上文中将“朕”释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扩大到诸侯王。②缩小范围,如将“崩”释为仅指帝王的死,忽略了王后。③种属错位,如上文中“姻亲”和“血亲”的关系,“血亲”应是“姻亲”的一部分。④张冠李戴,如对“庙号”的解说误作对“谥号”的解说。⑤忽视语境,如上文中的“三代”,解说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不是文中的意义。⑥以今释古,如地理方位中的“中国”“山东”“河南”“河北”等。⑦故意曲解,如把“有司”说成“朝廷中的各级官员”,实际上指“官吏的通称”。此外,还可能出现“时空错位”“以偏概全”等。
三、因文顺延拓展
平时的模拟练习因命题的限制只能考查四个文化常识。因此,同学们可以挖掘平时每一篇练习中没有入题的陌生的文化常识,做到厚积薄发,有备无患。如常散见于史传类文本的勤王、河东、行在、庠序、杏林、鞭弭、会猎、从侄、定省、更衣、貤封、逊位、嫌名、国讳、部议、两造、三纪、三尺、五音、嗣位、郊祀、牺牲、受禅、服阙、束发、泰水、衅钟、乡试、六部、上舍、受命、移疾、两京、教坊、筮书、首相、视事、丹铅、建储、中宫、东宫、西宫、流官、下车、致仕等,同时注意一些文化常识词与成语的关联,江苏卷的这一新动向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命题人对于亮点题型常常互为借鉴,巧妙嫁接。
四、避生就熟排除
文化常识涵盖的内容虽然繁杂,但是由于近年来都是要求同学们选择误项,答题时同学们可以先锁定自己熟悉的区域,避生就熟,排除已知选项,最终推断正确答案。如此,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事半功倍。
总之,随着以“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为旨归的高考命题改革的逐渐深入,2018年高考命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将会逐渐升温。我们只有立足教材,回扣文本,精准识记,集腋成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贺洪湖,江苏省兴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