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弊端,接着从注重课堂导入、拓展学习空间、运用信息技术缩短时间周期、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降低学习难度等方面提出了新时期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成效的举措。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
科学是小学课程的一部分,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期,要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运用有效教学策略,激发小学生的科学知识学习的欲望,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成效。
1、传统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比较枯燥。一方面,课堂导入方式比较单一。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积累,小学科学教师都形成了独特的课前导入教学风格,有的是搜集相关资料的方式,有的是多媒体放映的方式,有的是提问的方式,但是,大部分教师都是会习惯性的选择同一种方式,不会结合科学课的具体内容进行变革,时间一长就让学生失去了新鲜感。另一方面,科学理论教学过程枯燥,按照课本要求制作大纲,展示教学内容,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照本宣科的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科学课存在着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的问题,也就是说,传统的教学评价相对比较单一,评价主体的局限性也比较强,没有重视学习过程,存在很强的主观性,这样的教学评价很难客观的看出学生知识学习的具体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小学科学教学成效。
2、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成效的策略
2.1注重课堂导入环节,提高教学有效性
新课导入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吸引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的法宝,而且“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保障”。小学科学教师要认清课堂导入设计在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方面的作用,遵守教学规律,拉近学生与小学科学课程的距离,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45分钟的课堂中得到最优化的教学成效。比如,在进行种子发芽的相关知识学习的时候,可以把种子发芽的细节做成flash动画的形式在课堂之初为学生展示,让学生对种子发言的过程、每个阶段的变化有个大致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操作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引入相应知识的学习,教学效率也自然得到了提高。
2.2拓展课堂空间,提高学习成效
因为小学科学跟其他学科性质不一样,其内容设计的范围比较广泛,需要小学生发散思维,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才能迎合学科教学需求,扩展课程的容量,让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彻底激发。比如,在学习《为什么一年有四季》的时候,假如教师只是靠口头解说、挂图解说等方式告诉学生这些相对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包括阳光直射、斜射等因素产生四季轮回,由于小学生的理解了有限,他们理解这些抽象问题比较困难。这就可以充分的运用信息技术这个教学手段,用动画或者视频等为学生展示地球自转、公转以及四季循环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演示的课件能够直观的理解文中的知识点,接着结合教材重点内容进行讲述,老师跟学生一起针对图片、动画以及教材知识进行互动,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点,找到学习科学这门课程的乐趣所在。
2.3运用信息技术缩短实验周期,规范实验操作
作为新型教育模式的一种,信息技术融入小学科学教育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属于新的教育理念在教育中的应用体现,推动了传统小学科学教育变革。课本中枯燥无味的科学理论知识,通过信息技术演示变得相对直观,也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为小学生展示科学知识的时候,把晦涩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变得高涨,学习动机不断内化。小学科学牵涉很多实验,通物理实验可以提出所学问题,这样能够直观的讲述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验情境创设的步骤主要是先让教师进行物理实验的演示,接着针对所做的实验提出一些不同层次的目标,通过一层一层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思考这些问题,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进而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由于小学科学课程中,实验教学的内容比较多,涉及到的周期也比较长,需要认真仔细的观察才能看得出实验的结果。如果按照这个时间节点,那么在规定的课时之内很难完成实验教学,对教学目标的实现非常不利。要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小学生的年龄不大,有的比较调皮,有的比较胆小,调皮的学生进行实验会故意损坏仪器,胆小的由于害怕导致他们不愿意进行实验。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视频软件来让学生感受相对比较“真实化”的实验从场景,也是能够取得跟动手实验一样的效果。比如,在让学生观看“热传递”实验的时候,就能够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如何操作酒精灯,边演示边告诉学生细节,明确需要注意的实验点,知晓实验的每个步骤,并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探究。
2.4运用生活化教学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成效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常识与经验,在生活中会发现一些蕴含着科学知识的现象,通过深入的观察与思考,找出这些现象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科学知识,还要在科学知识学习中找出生活的影子,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科学知识的前提下去认知生活中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认真的探究与思考。比如,在学习“我们的身体”中的人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知识点的时候,或者是学习“植物的生长变化”中种子的萌芽、光合作用等课程教学的时候,如果运用传统教学方式是难以达到预期成效的,可以结合生活化知识来破解这个尴尬的局面,通过语言讲解辅助挂图教学等来进行事物发展过程的展示,打破教学局限性。以“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为例,耳朵是我们身体器官的一部分,由于耳朵内部结果的复杂性,导致学习这类型的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想要肉眼看到内部结构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就可以运用挂图进行耳朵构造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耳朵的剖面图,接着用动畫的方式为学生演示声波的传递过程,在此基础上展示耳朵相连的器官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对耳朵这个身体部位有个清晰的认知。
结论
综上所述,纵观当前小学科学教学实际,影响教学成效的因素有很多,使得教学成效不明显。针对这种状况,小学科学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有重点、有选择的进行教学,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通过新型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在对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的时候,评估的对象有四个方面:一个是教师对于运用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自我评估,一个是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估,还有是教学教研室对教学方式的评估,最后一个是督导专家对此的评估。针对小学科学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是要求小学科学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要达到相关要求,能够具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理念,定期开展新型教学知识的培训,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周霞.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10):126-127.
[2]谢娜.新时期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研究[J].科技资讯,2016(21):154-156.
[3]董瑞芹.运用新型技术设计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反思情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31):68-69.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
科学是小学课程的一部分,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期,要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运用有效教学策略,激发小学生的科学知识学习的欲望,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成效。
1、传统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比较枯燥。一方面,课堂导入方式比较单一。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积累,小学科学教师都形成了独特的课前导入教学风格,有的是搜集相关资料的方式,有的是多媒体放映的方式,有的是提问的方式,但是,大部分教师都是会习惯性的选择同一种方式,不会结合科学课的具体内容进行变革,时间一长就让学生失去了新鲜感。另一方面,科学理论教学过程枯燥,按照课本要求制作大纲,展示教学内容,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照本宣科的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科学课存在着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的问题,也就是说,传统的教学评价相对比较单一,评价主体的局限性也比较强,没有重视学习过程,存在很强的主观性,这样的教学评价很难客观的看出学生知识学习的具体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小学科学教学成效。
2、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成效的策略
2.1注重课堂导入环节,提高教学有效性
新课导入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吸引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的法宝,而且“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保障”。小学科学教师要认清课堂导入设计在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方面的作用,遵守教学规律,拉近学生与小学科学课程的距离,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45分钟的课堂中得到最优化的教学成效。比如,在进行种子发芽的相关知识学习的时候,可以把种子发芽的细节做成flash动画的形式在课堂之初为学生展示,让学生对种子发言的过程、每个阶段的变化有个大致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操作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引入相应知识的学习,教学效率也自然得到了提高。
2.2拓展课堂空间,提高学习成效
因为小学科学跟其他学科性质不一样,其内容设计的范围比较广泛,需要小学生发散思维,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才能迎合学科教学需求,扩展课程的容量,让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彻底激发。比如,在学习《为什么一年有四季》的时候,假如教师只是靠口头解说、挂图解说等方式告诉学生这些相对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包括阳光直射、斜射等因素产生四季轮回,由于小学生的理解了有限,他们理解这些抽象问题比较困难。这就可以充分的运用信息技术这个教学手段,用动画或者视频等为学生展示地球自转、公转以及四季循环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演示的课件能够直观的理解文中的知识点,接着结合教材重点内容进行讲述,老师跟学生一起针对图片、动画以及教材知识进行互动,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点,找到学习科学这门课程的乐趣所在。
2.3运用信息技术缩短实验周期,规范实验操作
作为新型教育模式的一种,信息技术融入小学科学教育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属于新的教育理念在教育中的应用体现,推动了传统小学科学教育变革。课本中枯燥无味的科学理论知识,通过信息技术演示变得相对直观,也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为小学生展示科学知识的时候,把晦涩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变得高涨,学习动机不断内化。小学科学牵涉很多实验,通物理实验可以提出所学问题,这样能够直观的讲述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验情境创设的步骤主要是先让教师进行物理实验的演示,接着针对所做的实验提出一些不同层次的目标,通过一层一层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思考这些问题,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进而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由于小学科学课程中,实验教学的内容比较多,涉及到的周期也比较长,需要认真仔细的观察才能看得出实验的结果。如果按照这个时间节点,那么在规定的课时之内很难完成实验教学,对教学目标的实现非常不利。要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小学生的年龄不大,有的比较调皮,有的比较胆小,调皮的学生进行实验会故意损坏仪器,胆小的由于害怕导致他们不愿意进行实验。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视频软件来让学生感受相对比较“真实化”的实验从场景,也是能够取得跟动手实验一样的效果。比如,在让学生观看“热传递”实验的时候,就能够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如何操作酒精灯,边演示边告诉学生细节,明确需要注意的实验点,知晓实验的每个步骤,并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探究。
2.4运用生活化教学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成效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常识与经验,在生活中会发现一些蕴含着科学知识的现象,通过深入的观察与思考,找出这些现象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科学知识,还要在科学知识学习中找出生活的影子,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科学知识的前提下去认知生活中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认真的探究与思考。比如,在学习“我们的身体”中的人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知识点的时候,或者是学习“植物的生长变化”中种子的萌芽、光合作用等课程教学的时候,如果运用传统教学方式是难以达到预期成效的,可以结合生活化知识来破解这个尴尬的局面,通过语言讲解辅助挂图教学等来进行事物发展过程的展示,打破教学局限性。以“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为例,耳朵是我们身体器官的一部分,由于耳朵内部结果的复杂性,导致学习这类型的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想要肉眼看到内部结构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就可以运用挂图进行耳朵构造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耳朵的剖面图,接着用动畫的方式为学生演示声波的传递过程,在此基础上展示耳朵相连的器官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对耳朵这个身体部位有个清晰的认知。
结论
综上所述,纵观当前小学科学教学实际,影响教学成效的因素有很多,使得教学成效不明显。针对这种状况,小学科学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有重点、有选择的进行教学,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通过新型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在对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的时候,评估的对象有四个方面:一个是教师对于运用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自我评估,一个是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估,还有是教学教研室对教学方式的评估,最后一个是督导专家对此的评估。针对小学科学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是要求小学科学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要达到相关要求,能够具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理念,定期开展新型教学知识的培训,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周霞.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10):126-127.
[2]谢娜.新时期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研究[J].科技资讯,2016(21):154-156.
[3]董瑞芹.运用新型技术设计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反思情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3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