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罪犯改造的思考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h3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对罪犯改造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代以来,国家对罪犯改造提出了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的新要求。面对日益复杂的监管形势,利用传统文化的精华,加强罪犯的思想教育,使罪犯在改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品质,摒弃恶习,转变自身行为,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改造罪犯质量,推动形成“五大改造”新格局。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罪犯改造 五大改造新格局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精华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世、做事做人的道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人们的行动准则。然而有部分人却价值扭曲,行为失范,触犯法律,锒铛入狱,沦为犯罪分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罪犯改造目标在某些方面具有契合度,对罪犯改造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代以来,国家对罪犯改造提出了“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统筹推进监管改造、教育改造、文化改造、劳动改造”的五大改造新格局的新要求。面对日益复杂的监管形势,利用传统文化的精华,加强罪犯的思想教育,使罪犯在改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品质,摒弃恶习,转变自身行为,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改造罪犯质量,推动形成“五大改造”新格局。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在、精神所在、气魄所在,是体现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1]张岱年先生说:“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有丰富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两个基本思想观点:一是人际和谐,二是天人协调。”“这类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阐扬。”[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罪犯改造的可行性
  (一)贯彻落实司法部《教育改造罪犯实施纲要》的必然要求。司法部《教育改造罪犯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使罪犯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品质、优秀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和良好的民族礼仪;要使罪犯科学认识世界,明确人生目的,反思人生教训,端正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失败与挫折;教育罪犯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从小事做起,敢于自我解剖,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3]优秀传统文化在罪犯改造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应用。在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五大改造新格局的提出,拓宽了改造手段,也丰富了罪犯改造理论,也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罪犯改造内容更加广泛。
  (二)罪犯改造自身需要
  通过调查统计,大部分罪犯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较大,这部分罪犯在社会主流价值取向上存在偏差。大部分罪犯入监后,能够认罪悔罪,希望通过有效地教育改造转变自身。而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够满足罪犯内在需要,通过不断“外学内修”的方式来转变罪犯之前的陋习,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使其行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成为遵纪守法公民。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罪犯改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文以载道、文以化人。通过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等,充分挖掘罪犯内心深处潜藏的亮光,不断挖掘罪犯内需,感应时代的脉搏,改变原来枯燥乏味的说教,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五大改造新格局及关系
  2018年6月28日司法部召开全国监狱工作会议,司法部部长傅政华强调,监狱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政法思想为指导,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守安全底线,践行改造宗旨,统筹推进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奋力开创新时代监狱工作新局面。五大改造新格局的提出,是新时代下,结合监狱工作发展实际应运而生。“五大改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機统一整体,他们的最终目标具有一致性,通过改造着力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五大改造是一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共同发力促进罪犯改造的统一整体,对促进罪犯改造相互支撑又各有侧重。因为监狱改造罪犯工作本身的政治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多向发力、多策并举。[4]
  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罪犯改造、推动形成五大改造新格局的路径选择
  (一)政治改造引领,安心服刑,重塑思想观。要主动发挥好政治引领作用,更加自觉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旗帜、纲领和灵魂,引领监狱工作开辟新境界。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罪犯的国家意识,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近年来,监狱始终以“讲政治、敢担当、有作为”的核心价值理念,不断探索教育改造新模式。通过建设政治文化走廊,唱红歌弘扬主旋律,营造爱国主义改造氛围。组织观看新闻联播,了解祖国发展变迁等形式,增强罪犯爱国情结,民族自豪感,转变自私自利思想,树立从头再来的思想,安心服刑改造。
  (二)监管改造筑基,诚心悔罪,辨别是非观。是非观是一个人的行为导向,有什么样的是非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罪犯在改造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辨别是非曲直,很容易一错再错,深陷迷途,不知悔改。古语云,“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欲知平直,则必准绳。”通过加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够认识到错误根源,真正做到诚心悔罪。监管改造运用奖惩机制,能够有效地鼓励罪犯向好发展,同时及时抑制罪犯向错误方向发展。监狱开展的入监忏悔演讲,学习《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培育向善之心,遏制从恶之念,积极引导罪犯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提高罪犯的辨别能力。   (三)教育改造固本,静心立德,转变价值观。一是加强干警教育,成立讲师团,利用周三教育日宣讲政策法规、优秀传统文化和安全生产等内容。通过干警的宣讲,能够尽最大限度地答疑解惑,满足基础地心理需求,逐步摒弃旧思想,重新积累新观念。二是调动罪犯自学。开展书法、绘画、阅读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在罪犯身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监区建立图书室,满足罪犯闲余时间学习,通过购进国学经典,名师解读等书籍,能够满足部分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人员的阅读需求,再通过现身说法,能够让更多的罪犯感同身受,深知过去错误观念带来的伤害,并促使其积极改正。
  (四)文化改造塑魂,用心学习,重构人生观。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积极倡导“仁义礼智信,温良谦恭让”等优秀传统思想,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逐渐改变罪犯错误思想,重构正确的人生观念,树立其改造信心,踏实改造,早获新生。监狱近年来,提出“五心”教育理念,以安心服刑为基础,诚心悔罪为动力,积极开展静心立德、用心学习、真心劳动,对罪犯的改造起到了积极地引导和教育作用。从入监教育的“六个一”教育,到监管改造中的“严管真爱”,到监狱的“五心”教育,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罪犯,使其牢记身份意识,塑心铸魂,树立底线思维,维护着监狱的安全稳定。
  (五)劳动改造正形,真心劳动,展现幸福观。《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劳动最美丽,奋斗最幸福。习总書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近年来,监狱认真统筹布局,积极转调发展,逐步退出机械加工行业,向做强劳务加工进军,给罪犯提供合适的劳动岗位。罪犯自身存在“好逸恶劳”的思想,通过劳动改造,树立“业广惟勤”的思想,利用劳动报酬的激励,使罪犯积极劳动,真心劳动。当罪犯拿出劳动报酬补贴家用时,家人的眼泪,罪犯的笑容,便是幸福时刻最好的见证。
  【参考文献】
  [1] 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学术研究》 2013年第11期。
  [2] 张岱年:《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转变》,《光明日报》1996年5月4日。
  [3] 陈书成:《优秀传统文化介入罪犯教育改造分析》,《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4] 余智明:《试论“五大改造”的逻辑关系》,《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
  作者简介:胡颖(1988-),男,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山东省淄博监狱八监区副教导员。
其他文献
【摘 要】 长期以来,邪教总是以宗教的面目出现,借以蒙蔽、吸引信徒。所以我们要对宗教和邪教进行充分地理解和辨别,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权利。本文主要从宗教是什么、邪教是什么以及宗教与邪教的本质区别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宗教 邪教 区别  一、宗教的范畴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传统的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理
期刊
【摘 要】 基于2005-2015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探讨了金融发展在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中的作用。结果发现,金融发展能够减少地区PM2.5排放,促进空气质量的改善。金融发展对空气质量改善的作用也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空气质量 PM2.5 固定效应模型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雾霾等空气环境事件的大量增加,空气污染恶化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公众的关注。根据
期刊
【摘 要】 近些年来,法律方法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重视,在法学理论界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法律方法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历史并不久远,法律方法的体系也并未完善,本文旨在从我国法律方法的运用现状切入,对法律方法的实践价值进行剖析,以此来探求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强化法律方法的科学运用。  【关键词】 法律方法 司法实践 实践价值  一、法律方法的基本理论  ( 一)
期刊
【摘 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分别对劳动者试用期的期限、工资、假期及社会保险等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可见国家对于保障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应当享有合法权益的重视程度。然而,在实践中,试用期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被剥夺、侵犯的现象依然存在。本文将对试用期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受到犯害的现象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实践提出作者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 试用期 
期刊
【摘 要】 财产保全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法院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有效执行、自己的合法权益免受损失,利害关系人在起诉前或者当事人在起诉后可以向法院申请对当事人财产或者争议标的物进行限制。财产保全制度对于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法院生效判决的有效执行、平衡诉讼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有重要的作用。当前主要采取的办法有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办法。但是由于我国的財产保全制度起步相对较晚,在司法实践
期刊
【摘 要】 我们所处的社会已经进入数字网络时代,个人信息资料甚至于个人隐私都极其易暴露、流传在互联网中,个人的隐私权遭到极大的威胁。而在处于大众视线中的公众人物更是岌岌可危。在涉及公众人物的隐私时,隐私权的保护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由于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可能对于公众人物而言属于秘密、隐私的事物,在许多普通人的认识里却是有趣的、理所当然应该被公开的。所以侵犯大众人物的隐私权的事情经常出现,这类事件不但
期刊
【摘 要】 目前中国人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食品的质量安全尤为看重。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着 14 亿人的生命安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对食品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仍然有部分问题是没有得到解决的,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所以我们还需要更好的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等制度,从根本上重视和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关键词】 食品安
期刊
【摘 要】 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决定与被决定、引起与被引起之间的关系。在刑法中,将某一结果归咎于某人的时候,往往需要查明其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因果关系在定罪中具有重要意义。要正确认识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应从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与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两方面进行考察。  【关键词】 犯罪客观方面 客观性 结果加重犯  一、案例介绍及问题的提出  甲某和乙某邻居,平时很友好,经常一
期刊
【摘 要】 公序良俗原则在大陆法系民法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尤其是在20世纪以来,公序良俗原则已经演变为现代私法之一般原则。其作为民法基本原则是因为不仅能统领民法具体规范,还因其弹性之大,可以作为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克服成文法局限性的工具。但是我国目前对于公序良俗原则的研究还处于较低的层次,该原则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从公序良俗原则的涵义、功能以及如何适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促进公序良俗原则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基于企业层面的微观面板数据,本研究分析了2011-2015年间中国城市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但普惠金融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和行业差异性。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企业经营绩效 面板数据  一.引言  普惠金融的发展目标在于促进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努力使全社会各群体都能够获得金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