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蜀道难》是唐朝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一部代表作品,通过描写景物而抒发感情的诗。《蜀道难》通过诗人出神入化的描写和展现,让人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山川之险。并且华丽而字字珠玑的辞藻让人荡气回肠、心神荡漾。它富有空间的想象和奔放的语言,字里行间充斥着熊健的笔调,都令人为之称赞。从这首诗中,我们能够看出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满腔热情,以至于在想起历史往事的时候都唏嘘不已。
[关键词]浪漫主义 山川之险 文辞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091-01
李白属于最为特色最鲜明的浪漫主义诗人,出生在盛唐时期的他,乐府、歌行以及绝句作品颇多。他的诗歌突破了传统和固有的模式,达到了变幻莫测、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的潇洒与飘逸和自然明快让读者深入其中而畅快淋漓。李白表现诗句的时候不仅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事物,在真实的基础上还能够充满想象,精妙的表达,不露痕迹。《蜀道难》中就能看出他的鲜明特色。相传贺知章在读《蜀道难》之时就曾说“读未尽,称叹者数思,号为嫡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正如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所盛称:“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可见《蜀道难》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笔锋凌厉,摄人心魄的《蜀道难》给每一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万变不离艰险“美”
《蜀道难》的通篇虽然辞藻多变,较为锋利,但是都在围绕山河壮丽的“美”。最开始把景色写的云里雾里一般好似仙境,让人产生无数遐想。虽然在表面上看去是潇洒、随性的性情,但是描写的景色那么的艰险、难以征服。给人一种摄人心脾的震撼。通过难、高、险的互相呼应和转换,达到了一种极致美的效果。文章最开始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一种高呼感叹为开始抒情的第一部分,都过很多间接描写的和对比手法来描写景观的壮丽和艰险。在这里诗人引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虽然富有同样的悲壮色彩,但是也让读者通过熟识的故事来对比感受到了蜀道的艰险,也给蜀道增添了几分神秘莫测的色彩。后来又情感递增,采用夸张的比喻手法让蜀道更加的出神入化。“太阳神的车子要绕行而过”“矫健的黄鹤无法穿越”“攀援的猿猴也是没有办法”的连续比喻来表现,非常地贴切、精妙,烘托出了山路的崎岖和难行。
接下来的部分作者用自己的感情色彩来赋予景色艰险的概念。也加入了大量的夸张比喻来进行渲染。作者用“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来表明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细节的描写来表现蜀道上的寂寥和苍凉的氛围。就连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怎么就艰险到了如此的地步!第三部分作者在描写景色的同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表达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对蜀道的称叹连绵不绝。而写景的过程中使用以“情”字贯穿。
二、艰险蜀道不如归去
诗篇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来结束对文章开头做一个相互呼应,增强了诗篇整体的气氛。《蜀道难》虽然在写景色,但是如果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自身经历来看,我们可以从诗中看出作者的情感波动。整篇文章表明了作者强烈的归去之意。那么作者的归去之意从何而来呢?表面上在写蜀道难行,其实也寓意了自己仕途的不顺。李白自诩有着鸿鹄之志和经天纬地之才华,有着自己高洁的追求,不屑于权贵的引诱。但是在官场上却不被重用,很多主见并不被采纳,有种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感。所以有了蜀道难的感叹。
作者政治理想破灭了,心中满是悲怆,所以写出的景色也有着同样的感情色彩。蜀道再难难不过宦海沉浮,也难不过人心叵测。所以对尘世才有几分悲凉的看法。作者在写这首诗时内心也是挣扎的,有过考量的。整首诗我们也能看出作者的傲气和不屈,对达官显贵透露着蔑视和不懈。但是最终被这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所折服,决定衣锦还乡。
三、结语
《蜀道难》从客观的景物与主题感受两个方面,用夸张比喻的描写手法,写出景色的迷人和友人不畏艰险的勇气。用多种角度的刻画和衬托使外景和内情良好地融合在一起。全篇结构完成,逻辑清晰,通过寓情于景给大家展现了一幅壮丽多彩的山水画卷。诗作最后感情是针对时局而发,寄予着诗人的淡淡隐忧。虽然表面写着蜀道的艰难,实则写着仕途的坎坷。反映了诗人长期漫游中怀才不遇的感慨。《蜀道难》没有沉重的讽刺于人,也没有严肃的寓意深刻。从绝美潇洒的挥毫中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同时隐隐地感受了作者的感叹与悲怆。脍炙人口又丰富多彩,浓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感染了每一位作者。虽然在写蜀道难,但是却给人以积极的力量和乐观的精神,激励着读者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黄仲舒.蜀道与青天,哪个更难上?——李白《蜀道难》之“难于上青天”解读[J].语文建设,2010(08).
[2]翁明鹏.仕途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寄托说”之史料新审视[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6).
[3]林剑剑.一唱三叹蜀道难——浅析《蜀道难》的三次咏叹[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06).
[关键词]浪漫主义 山川之险 文辞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091-01
李白属于最为特色最鲜明的浪漫主义诗人,出生在盛唐时期的他,乐府、歌行以及绝句作品颇多。他的诗歌突破了传统和固有的模式,达到了变幻莫测、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的潇洒与飘逸和自然明快让读者深入其中而畅快淋漓。李白表现诗句的时候不仅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事物,在真实的基础上还能够充满想象,精妙的表达,不露痕迹。《蜀道难》中就能看出他的鲜明特色。相传贺知章在读《蜀道难》之时就曾说“读未尽,称叹者数思,号为嫡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正如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所盛称:“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可见《蜀道难》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笔锋凌厉,摄人心魄的《蜀道难》给每一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万变不离艰险“美”
《蜀道难》的通篇虽然辞藻多变,较为锋利,但是都在围绕山河壮丽的“美”。最开始把景色写的云里雾里一般好似仙境,让人产生无数遐想。虽然在表面上看去是潇洒、随性的性情,但是描写的景色那么的艰险、难以征服。给人一种摄人心脾的震撼。通过难、高、险的互相呼应和转换,达到了一种极致美的效果。文章最开始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一种高呼感叹为开始抒情的第一部分,都过很多间接描写的和对比手法来描写景观的壮丽和艰险。在这里诗人引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虽然富有同样的悲壮色彩,但是也让读者通过熟识的故事来对比感受到了蜀道的艰险,也给蜀道增添了几分神秘莫测的色彩。后来又情感递增,采用夸张的比喻手法让蜀道更加的出神入化。“太阳神的车子要绕行而过”“矫健的黄鹤无法穿越”“攀援的猿猴也是没有办法”的连续比喻来表现,非常地贴切、精妙,烘托出了山路的崎岖和难行。
接下来的部分作者用自己的感情色彩来赋予景色艰险的概念。也加入了大量的夸张比喻来进行渲染。作者用“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来表明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细节的描写来表现蜀道上的寂寥和苍凉的氛围。就连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怎么就艰险到了如此的地步!第三部分作者在描写景色的同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表达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对蜀道的称叹连绵不绝。而写景的过程中使用以“情”字贯穿。
二、艰险蜀道不如归去
诗篇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来结束对文章开头做一个相互呼应,增强了诗篇整体的气氛。《蜀道难》虽然在写景色,但是如果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自身经历来看,我们可以从诗中看出作者的情感波动。整篇文章表明了作者强烈的归去之意。那么作者的归去之意从何而来呢?表面上在写蜀道难行,其实也寓意了自己仕途的不顺。李白自诩有着鸿鹄之志和经天纬地之才华,有着自己高洁的追求,不屑于权贵的引诱。但是在官场上却不被重用,很多主见并不被采纳,有种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感。所以有了蜀道难的感叹。
作者政治理想破灭了,心中满是悲怆,所以写出的景色也有着同样的感情色彩。蜀道再难难不过宦海沉浮,也难不过人心叵测。所以对尘世才有几分悲凉的看法。作者在写这首诗时内心也是挣扎的,有过考量的。整首诗我们也能看出作者的傲气和不屈,对达官显贵透露着蔑视和不懈。但是最终被这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所折服,决定衣锦还乡。
三、结语
《蜀道难》从客观的景物与主题感受两个方面,用夸张比喻的描写手法,写出景色的迷人和友人不畏艰险的勇气。用多种角度的刻画和衬托使外景和内情良好地融合在一起。全篇结构完成,逻辑清晰,通过寓情于景给大家展现了一幅壮丽多彩的山水画卷。诗作最后感情是针对时局而发,寄予着诗人的淡淡隐忧。虽然表面写着蜀道的艰难,实则写着仕途的坎坷。反映了诗人长期漫游中怀才不遇的感慨。《蜀道难》没有沉重的讽刺于人,也没有严肃的寓意深刻。从绝美潇洒的挥毫中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同时隐隐地感受了作者的感叹与悲怆。脍炙人口又丰富多彩,浓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感染了每一位作者。虽然在写蜀道难,但是却给人以积极的力量和乐观的精神,激励着读者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黄仲舒.蜀道与青天,哪个更难上?——李白《蜀道难》之“难于上青天”解读[J].语文建设,2010(08).
[2]翁明鹏.仕途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寄托说”之史料新审视[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6).
[3]林剑剑.一唱三叹蜀道难——浅析《蜀道难》的三次咏叹[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