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多存在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参与程度不高,课堂实践不足与教学质量偏低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可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与任务开展课堂探究,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存在的客观性,采取分层针对式教学任务安排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寻与协作来完成任务,从而实现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本文在分析任务驱动式教学内涵基础上,重点对其教学方式的实现进行了探究,为中职计算机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 任务驱动 教学应用
无论是从生活层面,还是从工作层面来看,计算机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属于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必要部分。计算机的普及也对计算机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开展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时,为突破传统计算机教学困境,实现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提出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并对其内涵与应用实现的方式进行探究,以切实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一、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基本内涵的认知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任务驱动教学法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范畴,是一种以学生作为课堂中心,发挥任务导向作用,驱动学生学习并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环节,教师承担着引导与协调作用,而学生则围绕着某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带着问题,在任务导向下自主探究,不断搜集相关的任务资料,通过自主思考探究、小组协作等来最终完成任务目标。由此可以看出,任务驱动教学存在着显著的实践性特征。
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充分把握驱动任务教学的关键节点,即任务制定与创建,要求教师在任务目标下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开展自主探究与学习。中职计算机课程本身就具备显著的实践性与时代性特征,而任务驱动式教学,其更贴合计算机课程的实用性,能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感。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切实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问题,考虑到不同学生所具备的学习能力与基础知识不同,学习兴趣与喜欢倾向不同,采取针对性、层次化任务设计,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首先引导学生在任务难度较低的情境下学习,为学生完成更高难度的任务提供基础。
二、基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任务驱动应用及实现路径分析
以培养中职学生计算机整体素养为立足点,引入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充分关注学生学习实际与特征,做好任务驱动的任务创建、导入与实施控制,以实现其教学目标。
1.创建具备操作性与科学性的教学任务
在开展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其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关键问题在于任务创建。创建任务需要关注多个因素,以确保任务具备突出的操作性与科学性特征,具体应考虑以下三点。
其一,学生差异性。相对而言,中职学生计算机基础整体较为薄弱,而个体与个体之间基础差异程度较为明显。基于此,在进行计算机课堂任务创建时,需要切实关注学生特征、兴趣、基础水平、知识结构与学习能力等因素,充分尊重差异存在的客观性。为确保教学安排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求教师创建的任务具备层次性特征,即难易有别。具体来言,教师在充分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制定出基本任务与附加任务,依据对学生状况的调查开展针对性教学,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任务内容,引导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任务学习之中,从而获得任务完成的成功感。以EXCEL排序教学为例,以按照一个字段排序作为基本任务,而按照两个以上关键字排序作为附加任务,分层次针对性教学,有助于每个层次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之中并完成相应任务。
其二,驱动任务应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特性。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之中存在的厌学情绪。为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必须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如学生对课堂任务缺乏兴趣与参与积极性,任务驱动目标就无法实现。基于此,为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师创建任务时必须确保任务具备充分的吸引力。为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调查与了解学生兴趣与关注热点,立足于学生兴趣来编制驱动任务,从而引发学生共鸣。以Photoshop图像修复处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学生找一张损坏或霉变的老照片,通过扫描将老照片输入电脑并作为学生图像修复处理的对象。引导学生将霉变相片进行修复,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深度,且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加。
其三,任务制定应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在传统教学环境下,计算机教学突出“教”的问题,而学生处于被动“学”的位置,然而这种长时期的被动“学”却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固化,对学生个性发展与思维创新带来了限制性影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提升。而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其在任务制定时需要充分关注学生创新思维问题,在课堂中给学生预留出一定的探索与思考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寻问题与解决问题,支持并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如在Word图文混排教学中,在学生完成排版任务后,教师应支持学生进一步进行创新,通过自主操作与安排,加入学生自我的审美要素,最终获得多样化的排版结果,这样在排版过程中,学生也可发挥其个性与风格,在发展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其创新能力。
2.任务导入
在完成多层次驱动任务制定后,教师需要采取合适的任务导入方法,确保任务导入顺利高效,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一般而言,教师可以选择演示式导入方式,即将课堂任务制作为作品或课件,通过多媒体进行作品演示,并让学生在了解任务的同时,带着任务去学习课堂内容,在提高学生参与兴趣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探寻问题的内在积极性。以Dreamweaver网页制作为例,教师可以将一些其他班级的学生网页作品进行展示,并引出学生制作“班级网页”的任务。而班级网页制作的资料与信息都集中在学生群体之中,有助于学生在制作网页时充分交流,且能够为学生带来满足感与成就感。在心理上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支撑。
3.任务驱动的具体实施分析 任务驱动实施过程,直接影响着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质量与效果。具体实施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其一,构建学习情境并明确任务目标及要求。在计算机课程教学环节,教师应结合学习主题,合理设计较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走入到学习情境之中进行探索式学习。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进行情境学习任务描述,引导学生在情境条件下展开任务学习与任务探究,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力。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应对学生明确说明任务目标与具体要求,在学生接受任务后引导其进行案例讨论与分析,并找出案例中存在的关键知识点,教师则发挥引导作用,尽量让学生自己探寻出问题的疑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其二,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中职计算机教学需要关注学生学习主体性特征,重视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承担引导与协调作用。课堂应给时间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思考探究。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行探究,有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思维创新能力。
其三,任务作品评价。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应进行学生任务作品交流与展示,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进行任务作品展示,并让学生自己分析作品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让其他同学加以评论,教师做出最后点评。这种评价方式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教师评价则应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之中的发光点,鼓舞与肯定学生作品,为其学习提供动力支撑。
三、任务驱动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领域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能够切实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发挥任务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对于培养与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在实践教学中,还需要充分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第一,任务驱动不适用于理论知识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法进行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其效果突出,然而在理论知识学习时,则需要辅助以其他教学方式。第二,做好素材积累工作。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及效果实现的关键在于任务制定环节,为此,教师应依据学生特征与喜好倾向,做好任务素材收集与积累工作,在任务设计中融入实用性与趣味性等因素,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第三,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与总结。任务驱动教学关注于任务实施过程,缺乏对计算机知识完整性与系统性的整合,学生无法形成对计算机知识的逻辑性认识,容易割裂不同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此,教师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做好知识分析与归纳,明确认识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计算机知识体系,为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计算机素养奠定基础。
四、小结
提高学生计算机素养与计算机应用技能,是中职计算机课程开展的重要任务。在认知任务驱动教学法内涵的基础上,从任务制定、任务导入与任务实施三个层面对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应用与实现进行了探究。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十分适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能够切实发挥任务驱动与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在任务条件下开展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整体计算机素养。然而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的同时,还应做好注意事项,为实现计算机课程教学整体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杨静.中职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之“动力型任务”设计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
[2]徐俊彬.如何构建中职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6).
[3]陈兰.“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实践[J].决策与信息(上旬刊),2012(11).
[4]陈建光.运用任务驱动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21).(作者单位: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 任务驱动 教学应用
无论是从生活层面,还是从工作层面来看,计算机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属于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必要部分。计算机的普及也对计算机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开展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时,为突破传统计算机教学困境,实现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提出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并对其内涵与应用实现的方式进行探究,以切实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一、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基本内涵的认知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任务驱动教学法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范畴,是一种以学生作为课堂中心,发挥任务导向作用,驱动学生学习并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环节,教师承担着引导与协调作用,而学生则围绕着某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带着问题,在任务导向下自主探究,不断搜集相关的任务资料,通过自主思考探究、小组协作等来最终完成任务目标。由此可以看出,任务驱动教学存在着显著的实践性特征。
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充分把握驱动任务教学的关键节点,即任务制定与创建,要求教师在任务目标下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开展自主探究与学习。中职计算机课程本身就具备显著的实践性与时代性特征,而任务驱动式教学,其更贴合计算机课程的实用性,能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感。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切实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问题,考虑到不同学生所具备的学习能力与基础知识不同,学习兴趣与喜欢倾向不同,采取针对性、层次化任务设计,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首先引导学生在任务难度较低的情境下学习,为学生完成更高难度的任务提供基础。
二、基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任务驱动应用及实现路径分析
以培养中职学生计算机整体素养为立足点,引入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充分关注学生学习实际与特征,做好任务驱动的任务创建、导入与实施控制,以实现其教学目标。
1.创建具备操作性与科学性的教学任务
在开展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其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关键问题在于任务创建。创建任务需要关注多个因素,以确保任务具备突出的操作性与科学性特征,具体应考虑以下三点。
其一,学生差异性。相对而言,中职学生计算机基础整体较为薄弱,而个体与个体之间基础差异程度较为明显。基于此,在进行计算机课堂任务创建时,需要切实关注学生特征、兴趣、基础水平、知识结构与学习能力等因素,充分尊重差异存在的客观性。为确保教学安排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求教师创建的任务具备层次性特征,即难易有别。具体来言,教师在充分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制定出基本任务与附加任务,依据对学生状况的调查开展针对性教学,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任务内容,引导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任务学习之中,从而获得任务完成的成功感。以EXCEL排序教学为例,以按照一个字段排序作为基本任务,而按照两个以上关键字排序作为附加任务,分层次针对性教学,有助于每个层次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之中并完成相应任务。
其二,驱动任务应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特性。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之中存在的厌学情绪。为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必须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如学生对课堂任务缺乏兴趣与参与积极性,任务驱动目标就无法实现。基于此,为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师创建任务时必须确保任务具备充分的吸引力。为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调查与了解学生兴趣与关注热点,立足于学生兴趣来编制驱动任务,从而引发学生共鸣。以Photoshop图像修复处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学生找一张损坏或霉变的老照片,通过扫描将老照片输入电脑并作为学生图像修复处理的对象。引导学生将霉变相片进行修复,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深度,且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加。
其三,任务制定应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在传统教学环境下,计算机教学突出“教”的问题,而学生处于被动“学”的位置,然而这种长时期的被动“学”却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固化,对学生个性发展与思维创新带来了限制性影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提升。而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其在任务制定时需要充分关注学生创新思维问题,在课堂中给学生预留出一定的探索与思考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寻问题与解决问题,支持并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如在Word图文混排教学中,在学生完成排版任务后,教师应支持学生进一步进行创新,通过自主操作与安排,加入学生自我的审美要素,最终获得多样化的排版结果,这样在排版过程中,学生也可发挥其个性与风格,在发展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其创新能力。
2.任务导入
在完成多层次驱动任务制定后,教师需要采取合适的任务导入方法,确保任务导入顺利高效,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一般而言,教师可以选择演示式导入方式,即将课堂任务制作为作品或课件,通过多媒体进行作品演示,并让学生在了解任务的同时,带着任务去学习课堂内容,在提高学生参与兴趣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探寻问题的内在积极性。以Dreamweaver网页制作为例,教师可以将一些其他班级的学生网页作品进行展示,并引出学生制作“班级网页”的任务。而班级网页制作的资料与信息都集中在学生群体之中,有助于学生在制作网页时充分交流,且能够为学生带来满足感与成就感。在心理上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支撑。
3.任务驱动的具体实施分析 任务驱动实施过程,直接影响着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质量与效果。具体实施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其一,构建学习情境并明确任务目标及要求。在计算机课程教学环节,教师应结合学习主题,合理设计较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走入到学习情境之中进行探索式学习。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进行情境学习任务描述,引导学生在情境条件下展开任务学习与任务探究,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力。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应对学生明确说明任务目标与具体要求,在学生接受任务后引导其进行案例讨论与分析,并找出案例中存在的关键知识点,教师则发挥引导作用,尽量让学生自己探寻出问题的疑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其二,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中职计算机教学需要关注学生学习主体性特征,重视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承担引导与协调作用。课堂应给时间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思考探究。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行探究,有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思维创新能力。
其三,任务作品评价。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应进行学生任务作品交流与展示,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进行任务作品展示,并让学生自己分析作品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让其他同学加以评论,教师做出最后点评。这种评价方式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教师评价则应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之中的发光点,鼓舞与肯定学生作品,为其学习提供动力支撑。
三、任务驱动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领域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能够切实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发挥任务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对于培养与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在实践教学中,还需要充分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第一,任务驱动不适用于理论知识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法进行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其效果突出,然而在理论知识学习时,则需要辅助以其他教学方式。第二,做好素材积累工作。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及效果实现的关键在于任务制定环节,为此,教师应依据学生特征与喜好倾向,做好任务素材收集与积累工作,在任务设计中融入实用性与趣味性等因素,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第三,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与总结。任务驱动教学关注于任务实施过程,缺乏对计算机知识完整性与系统性的整合,学生无法形成对计算机知识的逻辑性认识,容易割裂不同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此,教师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做好知识分析与归纳,明确认识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计算机知识体系,为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计算机素养奠定基础。
四、小结
提高学生计算机素养与计算机应用技能,是中职计算机课程开展的重要任务。在认知任务驱动教学法内涵的基础上,从任务制定、任务导入与任务实施三个层面对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应用与实现进行了探究。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十分适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能够切实发挥任务驱动与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在任务条件下开展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整体计算机素养。然而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的同时,还应做好注意事项,为实现计算机课程教学整体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杨静.中职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之“动力型任务”设计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
[2]徐俊彬.如何构建中职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6).
[3]陈兰.“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实践[J].决策与信息(上旬刊),2012(11).
[4]陈建光.运用任务驱动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21).(作者单位: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