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社会,就业单位对于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教育部对高职高专英语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中的一部分,英语教学在高职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涉及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的英语评定标准,一面要切合学生基础的实际,一面要结合国家考试的考纲,而且还要与专业技术英语相结合,做到日后在工作中学习致用,所以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将引领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应用能力;教学改革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基于这一模式的考虑,需要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通识类、以专业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高职院校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普通的各级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相比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层次性,它进一步强调了学生能力培养在课堂中的主导性,以及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性。如何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融入到平时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以考试为契机,让英语教学更加适应各行业的岗位需求,以致做到考、教、学、用为一体,这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但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与其要求相差甚远,其中教学内容仍然是大框“填鸭式”教学,职业院校讲究技术与能力的培养,而英语课的学习并不能和学生的专业紧密联系,忽略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知识教学严重分离,致使高职的英语教学不能“合二为一”的实现其整体功能,导致学生学了专业知识又忘基础英语知识,不能体现高职教育倡导的学以致用,教学评价也不能因学生的专业而异,导致学生就业时不能满足岗位对其专业英语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便孕育而生,并迅速成为衡量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较为统一的尺度。
  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探索以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引领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寻求英语技能和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最佳契合点,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将高职英语课堂设置成基础英语、专业英语与考试英语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势必带来高职院校英语课堂的创新式改革。
  二、以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
  1.规范和完善高职院校英语能力考试目标与评定标准。通过高职英语 专业英语 考试英语的渐进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与实施,将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高职院校英语能力考试的目标与评定标准,进而促进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高职类院校是专门培养技术、生产、管理、以及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摇篮,摒弃传统的参照全日制本科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组织教学的生搬硬套教学模式,适当降低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即由学术阅读向实用阅读转变),加强听说译能力的培养,以应用性写作替代论文写作,使英语与专业能够紧密的结合起来。
  2.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兴趣提升。全新教学模式的开展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针对英语成绩普遍偏低的高职类院校学生而言,正确的使用英文语法,读懂学术类文章,写得一篇思路清晰觀点明确的英文论文,也许与他们今后的职业道路完全没有交集,“学无所用”这也是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与兴趣的根本原因。相反,注重培养听说能力与专业英语相结合,使得学生可以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完成业务活动中需要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切切实实与学生今后顺利就业开展工作密切相关的。能够实际受益,学来的东西能够“学以致用”才是激发学习热情的最好动力。
  3.A/B级考试通过率的提高。一直以来,高职类院校由于生源的优劣不齐,英语水平普遍偏低的客观性因素的制约,在英语教学模式上难以得到创新发展,只得以英语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作为评判英语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衡量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高职英语教学应试教育的影响。通过引入三级式渐进教学模式,将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即从实用角度提升了个人英语能力,又兼顾了A/B级考试的针对性学习,进而提高了A/B级考试的通过率。
  4.专业英语业务能力的提高。专业英语的强化,将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增加了附加值。随着地球村效应的扩大,各行各业纷纷积极与国际接轨。校企合作是高职类院校解决学生就业率最有效的途径。
  三、新教学模式改革的重大意义
  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对学生们进行英语职业能力培养,需要明确其英语职业能力培养的出发点。高职英语职业能力培养需要以实践应用性为出发点,要以培养适应当前用人单位的岗位和职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因此在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把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化目标,让英语能够在学生就业方面得到充分的运用和发展。
  从以上看,如果能形成高职英语 专业英语 考试英语的教学模式,这不仅可以优化课程结构,还可以使高职英语和专业英语之间衔接自然而紧密地结合,将两者结合的同时,将英语考试辅导融入其中这更是锦上添花,从而真正突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职业化特色,也有助于推进校企合作,遵从就业导向,满足工作岗位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需求,为学生带来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张伟.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对英语教学的反拔作用[J].考试周刊,2017(11).
  [2]陈红莲.高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与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变得越来越高。学生们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的使用英语表达与交流,因此教师要采取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利用英语进行基本的交流。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学会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其中,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掌握英语知识。本文首先分析创设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教学情境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一些创设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教學情境的策略,
【摘要】笔者尝试将词块教学运用到英语写作中,引导学生积极运用词块,提高表达的正确度、流利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词块;词块教学法;词块写作实例研究  目前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因为多种因素,如对写作不感兴趣、教师的教学策略、学生的词汇不足、缺乏足够训练等原因处于较低的水平。为此,笔者尝试将词块教学运用到英语写作训练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词块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词块,是指出现频率较高,作为整体储
【摘要】我国在不断推行教育体制改革中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下,人们关注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英语教学情况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重视小学英语教学。小学教育是人 一生接受教育的开始,英语教学从这个时候起步,英语教学为学生一生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方式已经不满足目前教学的需要,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还需要改革创新,本文作者从自
【摘要】教育在时代的推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教育者紧追时代潮流,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学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参与的作用,避免出现传统课堂中教师自顾自地讲,学生无精打采地听的现象,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通过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来拉动教学效率的增长。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英语;有效结合  【作者简介】王国材,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亿利东方学校常青校区。  初中英语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教师该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口语教学,从口语教学的重要性、特点以及影响口语教学效果的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有助于教师和研究者在高职英语教学情境中考虑学习者的口语需求。  【关键词】口语教学;高职英语  【作者简介】梁潇源(1979-),女,壮族,湖北武汉市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在当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很多老师会发现口语教学
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人对语言的领悟感应能力,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巧的表现。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英语教学有它自身固有的特点,语感便是英语教学的支点。语感强的人理解力强,听别人说话抓得住要领,语言表达流畅得体,反应迅速,表现出来就是外语学习的高效率。目前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交际能力,但实际上能开口说英语的学生并不多。即便有少数学生能说几句,也缺乏英语语言的地道味,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
【摘要】掌握英语这门语言,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学习中对各种所需知识获取的能力,以及与校内外师生沟通的能力。有效营造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完全沉浸在英语氛围中,全方位培养英语思维,提高英语修养,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即从中外合作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着手,分析营造英语环境对提升英语能力的作用,并试图探讨如何营造英语环境
【摘要】在农村初中的日常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习惯存在众多的缺陷,如何培养农村初一学生英语学习习惯,为初中三年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实际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农村初一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现状和成因,結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培养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训练方法,对于深化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改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相对落后的现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村初一;英语学习;习惯
【摘要】语言作为最基本的交流工具,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中日之间的交流,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我国对日语的教育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学习日语的大学生日益增多。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的一些日语教学改革的情况却不尽人意,存在一些短板和弊端。怎么样解决这一现状也成了教育部、高校和众多老师和日语工作者共同注重的问题。本文简单分析了一些当下日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大学日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做一些简单
【摘要】朱虹,天津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历任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及外文所研究员、英美文学研究室主任及学术委员、外国文学系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及博士生导师。朱虹先生是我国第一代女性文学批评家,也是把我国当代文学介绍给英语世界的女翻译家,是当代少有的得到西方认可的本土翻译家之一。朱虹先生的译作屡获海外汉学家及《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巴黎评论》等主流媒体的好评,引起多家海外出版机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