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讲,要从小将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出来,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才能将阅读当作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阅读本身具有修身养性的功能,利用阅读能够让学生内心更加丰富,学生知识眼界则能够更加广阔,这样才能将学生基础知识储蓄增加,学生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才会提升,为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一定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有利于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喜欢阅读,并能够爱上阅读,这样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讲,便能够积累丰厚的语文知识,语文综合素质能力则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關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最根本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有自主阅读习惯,能够为学生未来学习之路奠定一定的基础。自主阅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任务完成的基础上,能够进行自主并主动的学习,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新课改背景下,自主阅读在教育界已经被广泛接受,但仍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及各类教育相关人员能够了解学生自主阅读的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问题提出帮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阅读的措施,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升。
一、创建教学情境
小学生学习过程中本身不具备较强的自主性及能动性,自制力并不是很强,要想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处于积极状态,教学过程中则应该创建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将学生积极性及能动性提升。例如《下雪的早晨》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提出相关问题,比如“同学们喜欢冬天下雪吗?”“同学们对雪花有什么感受呢?”这样的问题一旦提出,学生将会出现各种五花八门的答案,有的学生会说雪花非常美丽,有的学生会说雪花晶莹剔透,还有的学生会说雪花迷人。针对这样的回答,教师就可以说“现在有一位作家笔下的雪非常有滋味,我们来一起感受下是什么滋味吧?”这样就能让学生带着兴趣和思考对课文进行阅读,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注意力则会非常集中,利用情景能够让学生对雪花有更加直观性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效率的提升及阅读能力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需要在主动并愉悦的阅读环境中进行,在遇到问题时将困难第一时间排除,保证完成阅读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重要习惯。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有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主动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感受阅读习惯带给自己的成长。教师也要非常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时,学生肯定不熟悉诺曼底号。除此之外,学生并没有航海经历,这让学生很难理解课文中的相关内容,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在讲解课文之前,让学生能够从相关资料上对图片及信息进行搜集,并将这些材料充分利用在课堂上,这样才能保证课堂预期效果的实现。
三、加强小组合作
要想让学生一直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就需要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可以作为引导者,让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将学生学习欲望调动起来,发挥学习主动性。因此,应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出来,这一组织形式不能形式化,小组必须制定一个小组长,让小组长对整个小组进行组织,保证小组讨论结果。除此之外,小组长还需要给小组制定学习目标。例如,五年级上册中的《古诗二首》,可以制定类似于这样的目标:
1.朗读。可以自由朗读,也可小组合作朗读,朗读过程中需保证发音准确,朗读出感情。
2.理解。古诗词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一字一句地进行解释,学生可以利用相关资料自由理解。
3.绘画。根据课文后的要求,学生应发挥想象力,将其中一句诗词中的景象绘画出来。
四、提出具有趣味、启发及适宜性的问题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势必会出现相关问题,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决,避免学生出现思想误差。与此同时,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需要提出具有趣味性及其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将问题与阅读进行结合,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将学生的思维不断拓展,让学生自主阅读效率不断提升。例如,《包公审驴》这一文章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驴是不会说话的,包公好像审问犯人一般对驴进行审问,最终问出了小偷,包公是怎样审驴的呢?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教师提出这一问题之后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醒,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找出问题的答案,将自己阅读的感悟及对包公的做法进行分析。学生可以一边进行阅读,一边思考,这样才能保证阅读活动的有效进行,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
五、加强课外延伸
语文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还来源于生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学到手,还要对其知识能力进行拓展。学习完一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用在生活实践中,让知识变得更加有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及提高。例如学完《游园不值》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春天描写的诗词。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这些诗词介绍给大家,还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开展诗词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拓展学生知识面。因此,课外延伸对学生知识积累及阅读能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六、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良好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制定阅读目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自主阅读模式下,应从小学语文特点出发,让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阅读能力。新课改背景下,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的教学主题内容,需要对阅读情境进行创建,不断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阅读的有效性目的。
参考文献
[1]彭芳婷. 小学语文“课内海量阅读”教学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2]杨蓉. 瑞丽市傣族地区乡村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8.
[3]王纹纹.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吴智广, 1966年生,广东珠海人,大专,中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编辑:龙贤东)
【關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最根本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有自主阅读习惯,能够为学生未来学习之路奠定一定的基础。自主阅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任务完成的基础上,能够进行自主并主动的学习,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新课改背景下,自主阅读在教育界已经被广泛接受,但仍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及各类教育相关人员能够了解学生自主阅读的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问题提出帮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阅读的措施,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升。
一、创建教学情境
小学生学习过程中本身不具备较强的自主性及能动性,自制力并不是很强,要想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处于积极状态,教学过程中则应该创建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将学生积极性及能动性提升。例如《下雪的早晨》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提出相关问题,比如“同学们喜欢冬天下雪吗?”“同学们对雪花有什么感受呢?”这样的问题一旦提出,学生将会出现各种五花八门的答案,有的学生会说雪花非常美丽,有的学生会说雪花晶莹剔透,还有的学生会说雪花迷人。针对这样的回答,教师就可以说“现在有一位作家笔下的雪非常有滋味,我们来一起感受下是什么滋味吧?”这样就能让学生带着兴趣和思考对课文进行阅读,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注意力则会非常集中,利用情景能够让学生对雪花有更加直观性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效率的提升及阅读能力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需要在主动并愉悦的阅读环境中进行,在遇到问题时将困难第一时间排除,保证完成阅读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重要习惯。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有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主动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感受阅读习惯带给自己的成长。教师也要非常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时,学生肯定不熟悉诺曼底号。除此之外,学生并没有航海经历,这让学生很难理解课文中的相关内容,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在讲解课文之前,让学生能够从相关资料上对图片及信息进行搜集,并将这些材料充分利用在课堂上,这样才能保证课堂预期效果的实现。
三、加强小组合作
要想让学生一直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就需要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可以作为引导者,让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将学生学习欲望调动起来,发挥学习主动性。因此,应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出来,这一组织形式不能形式化,小组必须制定一个小组长,让小组长对整个小组进行组织,保证小组讨论结果。除此之外,小组长还需要给小组制定学习目标。例如,五年级上册中的《古诗二首》,可以制定类似于这样的目标:
1.朗读。可以自由朗读,也可小组合作朗读,朗读过程中需保证发音准确,朗读出感情。
2.理解。古诗词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一字一句地进行解释,学生可以利用相关资料自由理解。
3.绘画。根据课文后的要求,学生应发挥想象力,将其中一句诗词中的景象绘画出来。
四、提出具有趣味、启发及适宜性的问题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势必会出现相关问题,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决,避免学生出现思想误差。与此同时,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需要提出具有趣味性及其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将问题与阅读进行结合,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将学生的思维不断拓展,让学生自主阅读效率不断提升。例如,《包公审驴》这一文章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驴是不会说话的,包公好像审问犯人一般对驴进行审问,最终问出了小偷,包公是怎样审驴的呢?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教师提出这一问题之后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醒,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找出问题的答案,将自己阅读的感悟及对包公的做法进行分析。学生可以一边进行阅读,一边思考,这样才能保证阅读活动的有效进行,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
五、加强课外延伸
语文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还来源于生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学到手,还要对其知识能力进行拓展。学习完一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用在生活实践中,让知识变得更加有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及提高。例如学完《游园不值》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春天描写的诗词。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这些诗词介绍给大家,还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开展诗词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拓展学生知识面。因此,课外延伸对学生知识积累及阅读能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六、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良好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制定阅读目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自主阅读模式下,应从小学语文特点出发,让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阅读能力。新课改背景下,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的教学主题内容,需要对阅读情境进行创建,不断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阅读的有效性目的。
参考文献
[1]彭芳婷. 小学语文“课内海量阅读”教学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2]杨蓉. 瑞丽市傣族地区乡村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8.
[3]王纹纹.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吴智广, 1966年生,广东珠海人,大专,中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