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血压是危害人类的重要疾病,在我国估计现患高血压2亿人,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1000万,老年人是高血压的易感人群,在高血压人群中占有比较高的比例,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高血压对于老年人的危害较年轻人更为严重,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发生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死亡的危险性显著增高。
关键词:浅谈;老年人高血压;治疗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一种全身进展性疾病。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损害及周围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1]国际抗高血压治疗16万人病例资料的汇报总分析证明,降低血压水平是预防中风的根本。故治疗老年人高血压必须注意一下情况。
1、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必须降低达标
在临床上,有效控制高血压,可预防或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国内外研究均表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根本。降压治疗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脑卒中风险降低40%——50%;冠心病风险降低15%——30%。[1]国际上众多文献资料还证明,降压治疗高血压伴颈内动脉增厚患者,可明显减轻或阻抑颈动脉病变,有利于预防中风;降压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可降低患者眼底病变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生;降低治疗可减轻或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2、控制危险因素可降低发病率
世界公认的降压目标为140∕90mmHg,血压降到目标水平,以控制并减少与血压升高有关的心、脑、肾和周围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见于老年人血压轻度升高时没有症状,目前有数量巨大的高血压病人没有被发现,病人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已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较多,比较明确的是超重∕肥胖或腹型肥胖、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过度紧张。糖尿病可引起血管病变,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导致急性心脑肾事件发生,故降低的同时一定要定期检测血糖和血脂,把血糖降至空腹血糖<110mg∕dl,餐后血糖<140mg∕dl,糖化血红蛋白<7.0%;血脂降至胆固醇<100-120mg∕dl,甘油三酯<150mg∕dl。
3、软化血管稳定血压
大动脉弹性检测是早期发现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选择既能降压又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很重要。只有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才能有效地防治心、脑、肾、四肢血管病变的发生。
4、高血压的治疗目的
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目的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提高心脏排血量,保护肾功能,同时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及药物性低血压等危险,重视生存治疗,强调非药物治疗。老年人的肝脏和肾脏的功能较低,易造成药物的蓄积,同时对血容量的减少和交感神经的抑制敏感。压力反射敏感性降低等常易发生低血压反应,老年人心脏储备能力降低易发生心力衰竭,因此老年人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压用药量,使得血压的下降缓慢、稳步。在降压的过程中,要注意老年人高血压的心输出量降低、血管阻力异常的现象,减少各重要脏器由于血压的下降所导致的储备功能下降的现象,增加心脏、脑和肾脏的血流量,防止心肌缺血和脑梗塞的发生。
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大多与血压高低浮动大小稳定有关,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发生,故高血压特别是中一重度高血压伴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者,一定要保持24小时平稳降压治疗。一般在血压升高前1-2小时服药。只有保持24小时血压平稳,才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针对高血压的治疗,首要目的是降低过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有利于减少高血压并发症,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然而,仅仅控制血压仍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改善症状、锻炼体质和提高生活质量,这样才能得使患者生活得更轻松、更充实。
5、讨论
目前,随着人们经济与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运用药物控制血压的治疗已越来越被关注,许多患者已明确了长期降压的认识和观念,使高血压病的控制率显著上升。但不可忽视的是,在一部分高血压患者中,仅仅关注自己的血压高低,而对个人的生活质量高低则掉以轻心,结果是学要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身体状况及生活质量并未很好得到改善。
假如高血压患者能很好将药物降低与非药物调理治疗紧密结合起来,那么,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不仅能使近期和远期血压控制率提高,减少并发症,同时还可以减轻症状,改善体质和提高生活质量,只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真正做到血压控制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处于同步状态,需要患者一方面通过坚持用药使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血压波动;另一方面要十分重视针对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即康复运动、合理饮食和心理调节等三个基本环节。积极的康复运动不仅有助于降压和改善心血管功能,还可以调节情绪和心理状态,一举多得。合理饮食的原则是低盐、低脂肪和低胆固醇饮食、忌烟酒,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保持低盐饮食,每日摄取钠盐不应超过6g,这样可减轻机体钠潴留,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心理调节是一种自我精神与情绪的调整,通过积极调整,使自己心情平静、稳定、乐观和豁达,对生活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基层版.
关键词:浅谈;老年人高血压;治疗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一种全身进展性疾病。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损害及周围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1]国际抗高血压治疗16万人病例资料的汇报总分析证明,降低血压水平是预防中风的根本。故治疗老年人高血压必须注意一下情况。
1、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必须降低达标
在临床上,有效控制高血压,可预防或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国内外研究均表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根本。降压治疗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脑卒中风险降低40%——50%;冠心病风险降低15%——30%。[1]国际上众多文献资料还证明,降压治疗高血压伴颈内动脉增厚患者,可明显减轻或阻抑颈动脉病变,有利于预防中风;降压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可降低患者眼底病变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生;降低治疗可减轻或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2、控制危险因素可降低发病率
世界公认的降压目标为140∕90mmHg,血压降到目标水平,以控制并减少与血压升高有关的心、脑、肾和周围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见于老年人血压轻度升高时没有症状,目前有数量巨大的高血压病人没有被发现,病人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已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较多,比较明确的是超重∕肥胖或腹型肥胖、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过度紧张。糖尿病可引起血管病变,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导致急性心脑肾事件发生,故降低的同时一定要定期检测血糖和血脂,把血糖降至空腹血糖<110mg∕dl,餐后血糖<140mg∕dl,糖化血红蛋白<7.0%;血脂降至胆固醇<100-120mg∕dl,甘油三酯<150mg∕dl。
3、软化血管稳定血压
大动脉弹性检测是早期发现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选择既能降压又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很重要。只有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才能有效地防治心、脑、肾、四肢血管病变的发生。
4、高血压的治疗目的
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目的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提高心脏排血量,保护肾功能,同时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及药物性低血压等危险,重视生存治疗,强调非药物治疗。老年人的肝脏和肾脏的功能较低,易造成药物的蓄积,同时对血容量的减少和交感神经的抑制敏感。压力反射敏感性降低等常易发生低血压反应,老年人心脏储备能力降低易发生心力衰竭,因此老年人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压用药量,使得血压的下降缓慢、稳步。在降压的过程中,要注意老年人高血压的心输出量降低、血管阻力异常的现象,减少各重要脏器由于血压的下降所导致的储备功能下降的现象,增加心脏、脑和肾脏的血流量,防止心肌缺血和脑梗塞的发生。
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大多与血压高低浮动大小稳定有关,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发生,故高血压特别是中一重度高血压伴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者,一定要保持24小时平稳降压治疗。一般在血压升高前1-2小时服药。只有保持24小时血压平稳,才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针对高血压的治疗,首要目的是降低过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有利于减少高血压并发症,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然而,仅仅控制血压仍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改善症状、锻炼体质和提高生活质量,这样才能得使患者生活得更轻松、更充实。
5、讨论
目前,随着人们经济与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运用药物控制血压的治疗已越来越被关注,许多患者已明确了长期降压的认识和观念,使高血压病的控制率显著上升。但不可忽视的是,在一部分高血压患者中,仅仅关注自己的血压高低,而对个人的生活质量高低则掉以轻心,结果是学要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身体状况及生活质量并未很好得到改善。
假如高血压患者能很好将药物降低与非药物调理治疗紧密结合起来,那么,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不仅能使近期和远期血压控制率提高,减少并发症,同时还可以减轻症状,改善体质和提高生活质量,只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真正做到血压控制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处于同步状态,需要患者一方面通过坚持用药使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血压波动;另一方面要十分重视针对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即康复运动、合理饮食和心理调节等三个基本环节。积极的康复运动不仅有助于降压和改善心血管功能,还可以调节情绪和心理状态,一举多得。合理饮食的原则是低盐、低脂肪和低胆固醇饮食、忌烟酒,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保持低盐饮食,每日摄取钠盐不应超过6g,这样可减轻机体钠潴留,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心理调节是一种自我精神与情绪的调整,通过积极调整,使自己心情平静、稳定、乐观和豁达,对生活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基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