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有效教学课堂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lthbo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人为本的有效教学课堂,关键在于:一、课前准备——以人为本,既备教材,又备学生。二、课堂内外——和谐氛围。教师要善于倾听,让学生感到被重视,消除“恐惧感”。三、培养思维能力,唤起创新欲望。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慰,促进积极思维。四、差异策略——分层递进,提问分层,评价分层,作业分层。
  关键词:以人为本 有效教学 分层递进
  一、课前准备——以人为本
  有人说教学的“基本”要素有三:一是学生,二是教师,三是课程资源。其实,学生和教师本身就是很重要的课程人力资源,教学的准备工作必须围绕着人这个重要因素展开。所以,我们要在备课上下工夫,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让每个学生上了这节课后不仅知道这节课是学数学、学了数学的哪些知识,还要能够举一反三。
  1.备学生——找准教学起点。现代教学设计是“为学习而设计”,应当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经验储备和心理的实际出发,提出一个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会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
  2.备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所以教师必须客观地认识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教学加工。教学实践也已证明: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教学效果就不一样。
  二、课堂内外——和谐氛围
  1.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形形色色的舞台,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数学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对学生中具有的独特创新的想法要特别呵护、启发、引导,不轻易否定,切实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为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要善于倾听。倾听是一种容纳与尊重,会积极倾听的教师能够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学生身上,给予对方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能够用非口头语、口头的暗示来表达与学生的共鸣和对学生的关心。
  3.感到被重视。学生还需要在课堂上感到自己被重视。学生一但认为自己在课堂上是无关紧要的,他们就会放弃推动参与竞争和取得进步的动力。如课堂上的提问,老师还要经常选择学习较好或成绩中等或较差的同学回答,总之要做到普及化、大众化,让每位同学都感觉到被老师重视。
  4.消除“恐惧感”。作为人微言轻的教师,我们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在课堂中,教师有责任建立一种安全的、彼此接纳的情感氛围,特别是有些学生心理较脆弱,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触到他们的伤心处。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更要注意,并且在私下时间可以通过谈心打开他们的心结,消除学生心理的“恐惧感”。
  三、培养思维能力,唤起创新欲望
  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慰,促进积极思维。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盛,当他们正确回答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或解决了一道难题(特别是几何证明题)后,都会从心底升起一股兴奋感。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有满足感的机会,进而产生学习成功感,引发积极探索的兴趣和动机。设计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时,学生猜想提出:“要使两三角形全等,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对应相等。”我引导学生举例先初步验证,通过用画图、剪纸等操作实验,接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最后得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并且验证得出全等三角形判定里没有“SSA”的定理。在这样的环境中听不到呵斥和叹息的声音,看不到苦恼、僵持的状态,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习效率。要加强实践活动,增强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掌握观察、操作、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
  四、差异策略——分层递进
  1.提问分层。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成绩较差的学生来回答,如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可以进步的,从而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课堂充满生机。
  2.评价分层。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层次,进行适当的发展性和鼓励性评价。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错误时,要在充分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要给予激励性评价;在学生答错时,要鼓励学生保持探索的劲头。如当学困生答错时,主要在鼓励他们勇敢回答问题方面进行评价;中高层次学生答错时,主要在引导学生走出误区、更积极地进行探索方面进行评价。
  3.作业分层。在我带的班级中,练习本只有一本,这样才会促使我把当天的作业改完,能及时地发现学生当天的学习情况。在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当天的作业,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完成有困难时,为防止学困生出现抄袭现象,可适当地减轻他们的作业量,这个度就需要教师自己把握了。
其他文献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据笔者所知,在当前的美术教学中,许多教师不重视自身观念的更新,凭陈旧的教学模式施教,由此造成了对美术课认识与理解的偏差,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那么,在当前的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呢?  一、改变教学观念,加快知识更新  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快速发展的年代。这一切给当前的高中
期刊
高三学生在经过分章节的学习后,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生物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是凌乱琐碎的,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由于时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考试是高三学生进行生物复习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利用考试将知识系统化,这样既方便学生对知识查漏补缺,又便于学生对知识点进一步理解和记忆,从而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全面提高生物复习的质量。  一、注重考试内容设计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复习的有效性  《考试大纲》是教师
期刊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渴望被理解、被尊重以及被信任。可是有很多老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而是硬性强加一些内容在孩子身上,在教师的“灌输”下,有些学生思想受到钳制,不能自主创新,只能完全一味地接受,不能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孩子是快乐的学习吗?作为老师,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在换位思考中去学会理解、包容孩子,让他们真正地快乐学习、快乐成长。那怎样才能让孩子与数学快乐成长呢?  一、转变教师观念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了激情,让学生充满了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本文我试从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情境、课堂提问、合作与交流、课堂练习、课堂评价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力求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合作交流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鉴于目
期刊
摘 要: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出彩的一个基本标准应该是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调动,其知识、能力、情感、品质等方面的元素是否得到了最大的新增。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发展比关注预设、关注形式更为重要。  关键词;观察 实验 高效率  一、做好观察实验,加强直观教学,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首要途径  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迫使课堂教学不断改革,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自主探索——把权力让给孩子  1.妙导巧引,激发兴趣。所谓“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巧妙的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它告诉我们,写作能力不仅是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体现,而且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教师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学生们在一起往往有说有笑,滔滔不绝,写起作文来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不然,学生写起作文总是眉头紧锁,冥思苦想,有“无米下锅”之感。如何有目的地教会学生手持一把生活的放大镜,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
期刊
历史是遥远的、不能重现的,信息时代的社会中学生对历史是不太感兴趣的。在他们眼里历史是老掉牙的东西,是不值钱的古董,和现实生活没有多大的联系。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我总是想尽办法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让学生知道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实的今天、历史和现实有密切的联系、历史和现实是息息相关的。这样才能让历史课焕发出人文主义的光彩。  一、根据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  历史教学中创设贴
期刊
在“升学率”的重压之下,语文教师陷入了重教不重学的怪圈。然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应较少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看来教师的作用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更应加强学法的指导。下面本人仅就阅读方面列举几种较为可行的阅读方法:  一、框架阅读法  这是一种着眼于文章整体的阅读方法,根据某一类文体的内容特点和规律性,经过分析和归纳,形成一个个结构
期刊
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都对课外体育活动寄予了越来越大的期望。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抓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管理方面,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质量不够重视。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的制定、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调控是活动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部分学校执行活动计划不严肃,随意更改或取消活动,尤为普遍的是活动过程散乱,教师只管把学生放出来,而不管活动的内容、组织及方式,忽视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