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蒹葭》;烘托艺术;叠句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2(A)—0027—01
《诗经》卷首之诗《关雎》,以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直率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真挚,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读者。这首诗意象朦胧,言近旨远,实在得益于对丰富的烘托手法的运用,使这首民歌具有文人诗的格调,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经》一般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蒹葭》也不例外。每一节都以基本相同的景物描写开头,中间和结尾也对景物作了简略的描写。这样的景物描写,不仅起到了“赋、比、兴”的作用,而且起到了一唱三叹的逐步增强感情抒发的表达效果,使朦胧迷离的景物和缠绵悱恻的情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一开篇,写深秋的一个早晨,天蒙蒙亮时,天气寒冷,芦苇上的露水结成了晶莹洁白的霜花,和雪白的芦花连成一片。景物的萧瑟凄凉,烘托出诗歌主人公凄清冷落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凄婉惆怅的情感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诗歌主人公去寻找意中人“伊人”。虽然环境描写只有“道阻且长”,却突出了环境的艰险,有力地烘托出他百折不挠追求爱情的精神。追寻的结果却是“伊人”竟在烟波浩渺、碧波万顷的“水中央”,这里的环境描写更增加了诗歌主人公追求不到的失望、惆怅与痛苦之情。在第二、三节里,诗人采用复沓第一节诗句的形式,继续写景,只是把“苍苍”换成“萋萋”“采采”,摹写芦苇的茂盛,把“为霜”换成“未晞(晒干)”“未已(退尽)”,表示时间的推移和景物的变换,使诗歌避免了重复而富于变化,更重要的是烘托出诗歌主人公感情的逐渐深化和对“伊人”思念之真诚。而把环境描写“道阻且长”换成“且跻”“且右”的反复渲染,更加烘托了诗歌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热烈和执着。
动静结合,形神兼备
动静结合是我国古代艺术家写形摹神时常用的手法。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在从静到动的变化和烘托中,把作者热爱自然的旷达胸怀表现得一览无余,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蒹葭》更是充分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塑造了丰满鲜明、形神兼备的男女主人公形象。
在景物描写中,诗歌把静止的“白露为霜”、“ 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等景物,以时间的自然流动贯穿起来,使纯静止的一个个分镜头加入到动态的时间流程中,成为表现男主人公情感变化的一个流动的过程,衬托他逐渐加深的对“伊人”的思念和倾慕之情,烘托出一个伫立河边翘首远望心上人的可亲可爱、真诚憨厚的男子形象。正是基于这种描写,便有了后面男主人公排除“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的艰难险阻,“溯洄”、“溯游”、“从之”的热烈追求的动态情节,有了女主人公“伊人”忽而在上游、忽而在下游、忽而在岸边、忽而在水中、忽而在岛上的位置变换后等待追求的相对静态,及静态中的矜持、羞涩的情态。在强烈的动态中,一个坚贞不渝、不畏险阻、执着追求的男子形象如在眼前。在相对的静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似乎面遮薄纱、神采飞扬、窈窕美丽的女子,在向那位痴情男子或回眸投笑,或暗送秋波。
虚实相生,意境朦胧而幽远
《蒹葭》每一节的开头,以秋景起兴,既渲染环境气氛,为男主人公站在河边,透过薄雾和芦苇丛翘望对岸“伊人”的琼楼和寄托思念提供了“实”景,又让我们通过男主人公的视线和思绪,看到和想到“伊人”居住的仙乡和迷人的美貌。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于是主人公“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再“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男主人公在“实”中苦苦追寻,他一会儿逆流而上,一会儿顺流而下,一会儿来到岸边,一会儿来到河心岛上,行踪清晰,形貌凄楚,企慕思见之情状,历历在目。“伊人”却在“虚”中飘摇,居无定处,行无踪迹,呼之不应,追之不及,似在“水一方”、“水之湄”、“水之涘”,又似在“水中央”、“水中坁”、“水中沚”,似在不远处面带微笑、招手致意,又似面带羞涩、漠然退避。纵观全诗,“伊人”如在仙境,香气缭绕,云托雾罩,虚无缥缈;又似在眼前,挥之不去却又求之不得,令人神往,使人感到可亲可爱又失望惋惜。结尾一句,“在水中央”之前加一虚词“宛(仿佛)”更觉虚幻,更让人感到失望和惆怅,痛苦又不甘心。这样,诗歌虚实结合,寓情于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创造了缥缈朦胧、幽远美妙的意境。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2(A)—0027—01
《诗经》卷首之诗《关雎》,以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直率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真挚,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读者。这首诗意象朦胧,言近旨远,实在得益于对丰富的烘托手法的运用,使这首民歌具有文人诗的格调,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经》一般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蒹葭》也不例外。每一节都以基本相同的景物描写开头,中间和结尾也对景物作了简略的描写。这样的景物描写,不仅起到了“赋、比、兴”的作用,而且起到了一唱三叹的逐步增强感情抒发的表达效果,使朦胧迷离的景物和缠绵悱恻的情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一开篇,写深秋的一个早晨,天蒙蒙亮时,天气寒冷,芦苇上的露水结成了晶莹洁白的霜花,和雪白的芦花连成一片。景物的萧瑟凄凉,烘托出诗歌主人公凄清冷落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凄婉惆怅的情感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诗歌主人公去寻找意中人“伊人”。虽然环境描写只有“道阻且长”,却突出了环境的艰险,有力地烘托出他百折不挠追求爱情的精神。追寻的结果却是“伊人”竟在烟波浩渺、碧波万顷的“水中央”,这里的环境描写更增加了诗歌主人公追求不到的失望、惆怅与痛苦之情。在第二、三节里,诗人采用复沓第一节诗句的形式,继续写景,只是把“苍苍”换成“萋萋”“采采”,摹写芦苇的茂盛,把“为霜”换成“未晞(晒干)”“未已(退尽)”,表示时间的推移和景物的变换,使诗歌避免了重复而富于变化,更重要的是烘托出诗歌主人公感情的逐渐深化和对“伊人”思念之真诚。而把环境描写“道阻且长”换成“且跻”“且右”的反复渲染,更加烘托了诗歌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热烈和执着。
动静结合,形神兼备
动静结合是我国古代艺术家写形摹神时常用的手法。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在从静到动的变化和烘托中,把作者热爱自然的旷达胸怀表现得一览无余,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蒹葭》更是充分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塑造了丰满鲜明、形神兼备的男女主人公形象。
在景物描写中,诗歌把静止的“白露为霜”、“ 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等景物,以时间的自然流动贯穿起来,使纯静止的一个个分镜头加入到动态的时间流程中,成为表现男主人公情感变化的一个流动的过程,衬托他逐渐加深的对“伊人”的思念和倾慕之情,烘托出一个伫立河边翘首远望心上人的可亲可爱、真诚憨厚的男子形象。正是基于这种描写,便有了后面男主人公排除“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的艰难险阻,“溯洄”、“溯游”、“从之”的热烈追求的动态情节,有了女主人公“伊人”忽而在上游、忽而在下游、忽而在岸边、忽而在水中、忽而在岛上的位置变换后等待追求的相对静态,及静态中的矜持、羞涩的情态。在强烈的动态中,一个坚贞不渝、不畏险阻、执着追求的男子形象如在眼前。在相对的静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似乎面遮薄纱、神采飞扬、窈窕美丽的女子,在向那位痴情男子或回眸投笑,或暗送秋波。
虚实相生,意境朦胧而幽远
《蒹葭》每一节的开头,以秋景起兴,既渲染环境气氛,为男主人公站在河边,透过薄雾和芦苇丛翘望对岸“伊人”的琼楼和寄托思念提供了“实”景,又让我们通过男主人公的视线和思绪,看到和想到“伊人”居住的仙乡和迷人的美貌。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于是主人公“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再“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男主人公在“实”中苦苦追寻,他一会儿逆流而上,一会儿顺流而下,一会儿来到岸边,一会儿来到河心岛上,行踪清晰,形貌凄楚,企慕思见之情状,历历在目。“伊人”却在“虚”中飘摇,居无定处,行无踪迹,呼之不应,追之不及,似在“水一方”、“水之湄”、“水之涘”,又似在“水中央”、“水中坁”、“水中沚”,似在不远处面带微笑、招手致意,又似面带羞涩、漠然退避。纵观全诗,“伊人”如在仙境,香气缭绕,云托雾罩,虚无缥缈;又似在眼前,挥之不去却又求之不得,令人神往,使人感到可亲可爱又失望惋惜。结尾一句,“在水中央”之前加一虚词“宛(仿佛)”更觉虚幻,更让人感到失望和惆怅,痛苦又不甘心。这样,诗歌虚实结合,寓情于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创造了缥缈朦胧、幽远美妙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