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非计算机专业的特点以及对计算机的应用需求,对课堂教学、实训项目、考核方式等进行大胆改革,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1 明确课程性质
根据用人单位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要求,本次教学改革将其设定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按照通识课要求,本课程需具备基本性、综合性、启发性、时代性和普适性,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目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一项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已经受到社会、企业和学生的高度重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具有知识面宽、实用性强、技术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或者简单的多媒体教学法,教学效果差,并且在有限的学时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根据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专题教学、网络教学、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1 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为:1)教师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知识模块,然后将知识模块转换成具体的任务;2)针对每个任务制定明确的实施方案,包括任务步骤和用到的软硬件工具,具体实施時,鼓励学生对实施方案进行改进、创新;3)知识点讲解,通过多种方式讲解完成每个任务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要掌握的软硬件工具;4)项目实施,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每一个项目,通常3~4人组成一个小组,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监管工作,掌握学生的任务进展情况,摸清每一个小组存在的问题,针对共性问题要统一指导。
2.2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构建网络教学体系
本门课程建立课程网站,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电子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开设课程论坛,实现网络化教学和辅导。
3 丰富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对于本课程而言至关重要。根据本课程培养目标,制定实物教学、虚拟化教学、开放式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要和划分的课程任务相结合,在不同任务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1 实物教学
从讲授计算机发展史开始,组织学生参观计算机硬件展室。本展室存放学院实验室多年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硬件,从最早的苹果机、VAX机到286、386、486、586等微机,各种机器按照历史年代、机器种类进行分类摆放,并对每一种硬件做了详细的说明。通过参观学习,学生了解了整个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史,对计算机各部件有了感性的认识,增强了计算机硬件学习的兴趣。
3.2 虚拟化教学
本课程中计算机拆卸、组装实验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项目,但由于很多学生是第一次拆装计算机,经常误操作损坏计算机硬件部件,造成实验费用太高。而如果取消这一实验环节,以教师示范为主,实验效果就非常差。针对这种情况,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学生可以现在软件环境下模拟拆装机,熟悉计算机组装的过程和各个接口的连接方式,从而减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既保证学生的实验效果,又降低实验费用。
3.3 开放式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本课程实验室向所有学生开放。开放实验室以项目形式进行管理,首先,学生向实验室递交预约申请报告,报告写明实验项目、时间、实验方法步骤等内容;然后,学生在规定时间去实验室完成实验;最后,要向实验室提交本项目的实验报告。通过这种开放式教学,既提高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受到学生的欢迎。
4 实施以过程管理为主的考核方式
课程考试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课程以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本课程的要求。因此,本课程采用学习档案袋综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考察,重点考察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档案袋的运用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果。
5 结束语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本次改革从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体系、考核形式上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学生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1 明确课程性质
根据用人单位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要求,本次教学改革将其设定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按照通识课要求,本课程需具备基本性、综合性、启发性、时代性和普适性,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目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一项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已经受到社会、企业和学生的高度重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具有知识面宽、实用性强、技术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或者简单的多媒体教学法,教学效果差,并且在有限的学时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根据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专题教学、网络教学、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1 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为:1)教师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知识模块,然后将知识模块转换成具体的任务;2)针对每个任务制定明确的实施方案,包括任务步骤和用到的软硬件工具,具体实施時,鼓励学生对实施方案进行改进、创新;3)知识点讲解,通过多种方式讲解完成每个任务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要掌握的软硬件工具;4)项目实施,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每一个项目,通常3~4人组成一个小组,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监管工作,掌握学生的任务进展情况,摸清每一个小组存在的问题,针对共性问题要统一指导。
2.2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构建网络教学体系
本门课程建立课程网站,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电子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开设课程论坛,实现网络化教学和辅导。
3 丰富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对于本课程而言至关重要。根据本课程培养目标,制定实物教学、虚拟化教学、开放式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要和划分的课程任务相结合,在不同任务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1 实物教学
从讲授计算机发展史开始,组织学生参观计算机硬件展室。本展室存放学院实验室多年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硬件,从最早的苹果机、VAX机到286、386、486、586等微机,各种机器按照历史年代、机器种类进行分类摆放,并对每一种硬件做了详细的说明。通过参观学习,学生了解了整个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史,对计算机各部件有了感性的认识,增强了计算机硬件学习的兴趣。
3.2 虚拟化教学
本课程中计算机拆卸、组装实验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项目,但由于很多学生是第一次拆装计算机,经常误操作损坏计算机硬件部件,造成实验费用太高。而如果取消这一实验环节,以教师示范为主,实验效果就非常差。针对这种情况,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学生可以现在软件环境下模拟拆装机,熟悉计算机组装的过程和各个接口的连接方式,从而减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既保证学生的实验效果,又降低实验费用。
3.3 开放式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本课程实验室向所有学生开放。开放实验室以项目形式进行管理,首先,学生向实验室递交预约申请报告,报告写明实验项目、时间、实验方法步骤等内容;然后,学生在规定时间去实验室完成实验;最后,要向实验室提交本项目的实验报告。通过这种开放式教学,既提高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受到学生的欢迎。
4 实施以过程管理为主的考核方式
课程考试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课程以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本课程的要求。因此,本课程采用学习档案袋综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考察,重点考察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档案袋的运用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果。
5 结束语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本次改革从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体系、考核形式上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学生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