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界的变化从来不会真正影响到周迅的脚步,她有足够的耐心,也有足够的信心,去坚持那些对她而言重要的事——好或者坏,主动或者被动,有时只在于自己的选择和站立的角度。就如同此次在VOGUEFILM中所呈现的:无论在过去还是未来,无论是虚拟还是现实,她都用力地诠释着角色,又努力地做着自己。
狭长而昏暗的斜坡一直刺入地下,拐弯,下沉,眼前终于亮起了一片昏黄的暖光。这是一个位于北京亦庄的录音棚,与地面上熙攘的日常景色相比,它显得封闭、神秘,更有种冷峻的疏离感。
周迅在为一部新电影配音。我看不见透明玻璃窗那头的她,只能听见环绕在四周的喇叭中传出她的声音——清晰到每一个颗粒都被放大的声音。配音导演不时拉过麦克风说几句意见:开头的词请再进入得早一些……这里有一些合不上音轨……再来一遍……很好。
大部分的工作其实已经完成了,这一次是补充和修正。结束后周迅走出来和配音工作组道别,脸上仍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疑惑,于是站定和导演讨论了一会儿有关声音分轨交叉和分离的问题,然后若有所思地点头。即使在电影行业这么久,即使早已是这个行业最顶尖的演员,学习和好奇心,对她来说始终都是重要的事情。
街边的树枝已经绽开了一片浅粉浓绿,她仍然把自己裹在黑色的羽绒服里,乍暖还寒的天气,她还病着,脸上有些倦色。问她最近在忙些什么?去年她担任了电影《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的监制,参加了真人秀《西游奇遇记》,偶尔会出席一些活动,好像很难再列举出其他的特别事件。这是个“迫不及待”的时代,许多人恨不得把每一分钟都放到网络上直播,信息室塞到错过一秒就好像会落伍出局,她还是不徐不疾地按照她的速度前进,这其中的错落倒让她有了一份特别的从容。
“每天大家都在看各种新闻的更新,感觉上好像我偶尔消失了一样。其实我也在忙,只是有自己的节奏,之前录《西游》就录了三个月,中间也有拍电影。我的新闻一直都比较少,是因为我的性格使然,没有那个习惯去说太多。”
她也常常被人问到,是不是结了婚就尘埃落定,可以信马游缰,逍遥自在,所以放慢了作品的速度?“结婚好像在很多人心里是一个既定的概念和界限,之前和之后必然会有些不同。其实我也在问自己,我真的有变慢吗?可能吧,但我并没有停下过工作,只是也不需要也没必要用超越生命极限那种方式去工作,对吧?”
这个争分夺秒的大环境,她“想看就看,不想看就过自己的节奏”,而且倍感幸运的是,她可以有一些选择权。“在许多其他行业这是不可能的,他们不得不去追那个速度,去证明存在感,也是没办法。”她认定世界不会在一夜之间面目全非,张望一下环境的变化,也只是出于好奇和关心,要来的自然会来,要走的自然会走,何必惊慌失措?
被动与等待
聊天的时候,周迅时不时会揉一下自己的短发,像是努力为思考合适的词句再助一把力。她仍然不怎么擅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有时候,她会不自觉地用语气、神态和肢体动作重现一遍当时当刻的情景。表演,始终是她最恰当自如的方式。
这次她为《Vogue服饰与美容》拍摄了时装电影,与金世佳搭档,从电影《黑天鹅》和《机械姬》中汲取灵感,演一个真实和虚拟、过去和未来交错的故事。周迅是那种“头上带天线”的演员,在她甚至还并不明晰表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她准确的直觉和判断就已经赋予了角色无与伦比的灵魂,那不是一种绝对的完美,却必定是一份特别的动人。但无论一个演员到达怎样的高度,“被动”仍然是挥之不去的属性,对于这一点,周迅并不感到困惑和束缚。
“因为这是一个职业规则,你应该遵守它,不然你要不就去当导演,要不就去当监制。身在演员的位置上,你可以告诉导演你的想法,他能够接受,那就是其同启发,但你不可能凌驾于导演的决定之上。演员很多时候需要服从,除非自编自导自演,但也要看你是否有那个能力去做到。这个时代,大家的主动性都很强,自媒体一出现,想干吗就干吗,赞美或者批评,都可以在那里自由发表,就是你有很大的自控性。所以说,这个世界并不真的存在被动的问题,只是看你自己怎么选。”
虽然商业电影淹没不了她,文艺电影孤立不了她,但让许多朋友感到可借的是,似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空间足够宽阔、层次足够丰富的角色让周迅的天赋可以物尽其用。问她,会觉得不甘吗?
“那种东西没人看了,也没人写了。”说话的时候,她牢牢盯着地面上的某个角落。最近她看了《山河故人》和《一个勺子》,觉得很不错,“他们探讨人性中的层次,那种无奈。”但她不认为自己之前那几部被归为“都市小品”的电影只是浮于一种类型或者话题,“我真的不觉得《撒娇女人最好命》和《我的早更女友》是商业片。又好比周星驰的《美人鱼》,都是在探讨一些社会问题,但是它们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有些人就是喜欢《山河故人》那种悠悠淡淡的调子,有些人就是喜欢《美人鱼》的视觉讲故事的感觉,正如你爱吃荤爱吃辣还是爱吃素,一个道理。”
那个真正精彩、让她过瘾的角色是否会出现,她不确定,“只能等。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就好像写文章那样,一个一个字磨,要慢慢来。”
何况,她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电影之中。最近她看到电视剧《九洲牧云记》的先行版片花,感到一种由衷的兴奋和期待,“能感觉到他们用心在做,有那个要求,有一股年轻的力量在起来。以前大家总是觉得演电影的都是大咖,电视剧好像矮一截儿,其实不是这样的。就演员来说,在电影镜头前的表演和电视剧镜头前的表演,投入和态度会有差别吗?不会的。”
和她一起拍摄电视剧《红高粱》的黄轩说,周迅什么都要“来真的”,有一场哭戏她一时没有情绪,怎么都掉不下眼泪,可还是拒绝了导演滴眼药水的建议,在镜头前,她要百分百的感情投入。那之前她已经有九年没有拍过电视剧了,但唯一不习惯的是台词《橘子红了》临近结束时,周迅扮演的秀禾在临终前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有一段长达十分钟的独白,但她觉得那不一样。“只有那一段,不像现在,电视剧集数越来越多,动不动就是七八十集,中间的台词还特别密。” 我提起刘若英有一回的玩笑话,她说每当自己在现场背不出台词的时候,发现周迅看一眼就什么都记住了,“恨不能掐死她”。周迅忙摆手,“她那是谦虚。不过背台词是从小背惯的,就到一个点,到那儿你就接住了,别的就记不住。”但现在的电视剧倾向于用大量的对话去填充故事,推动进程,即使是周迅这样的台词高手,也只能一个劲感叹电视剧演员的辛苦。拍摄期间她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晚饭,然后躲进房间里背台词,“也没有太多时间准备,但你词说不好,所有人都要等你,我演的九儿又是‘哇哇哇哇’的那种……不由想,拍电影的时候好幸福啊,怎么还会觉得累呢?”
“最重要的是诚实”
凯特·布兰切特是周迅喜欢的女演员,她演的《卡罗尔》周迅当然看了。我问她是否喜欢这样“边缘化的角色”,她有些激动地打断了我,“什么样的人群算是‘边缘化’?这个词语通常有一点贬义。”我结结巴巴地解释,电影中对于同性之爱的描绘,可能在主流的体系之外。她干脆而坚决地摇头,“我不觉得同性恋是非主流,这是自古就存在的。人类要反思一下,是不是真的可以平等地去对待每一个人?我也看到一些消息,不知道真假,就是凯特因为这个角色的取向问题错失了一些奖项,这很复杂,我解释不了,但我不觉得有‘边缘人’一说。”她顿了一顿,“我对‘边缘’的定义是没有道德底线。但什么是道德?每个人的标准又不同。在我而言,你伤害到别人,就过了边缘。”
对于被社会忽略的弱势群体,周迅一直希望尽己所能,去让他们感受到多一点点的爱。为关爱自闭症儿童发起的“One Night”慈善演唱会她已经办了两年,她把这个项目形容为“跋山涉水”,“只是期望可以进步一点。虽然科学越来越发达,但很多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不知道解决的方法,他们的选择就是遗弃那些孩子。这是一个很长远的事情,不是一两年里能看到效果的。”
她觉得自己不需要“力不从心”,“因为我改变不了全部。我不是超人,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中努力。”最重要的,还是为那些孩子募集资金,“这个社会是谈钱的,帮人只靠说是没用的。”但凡谈到钱,事情便不会容易,她靠什么持之以恒?
“作为我自己来讲,我应该做一个更真挚的人才对。”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职业标准,她觉得,身为一个女演员,最重要的品质是诚实,诚实面对自己,诚实面对角色,诚实面对这个世界,“才会有东西。”
去年周迅尝试了担任监制,但她坚持在前面加上“实习”两个字。“我的部分很简单,就是看对剧本的感觉,以及评判那些演员的可能性。我只能做到这一步而已,要我去和某个电影公司谈发行……我搞不好会昏倒。”往这个行业里走得更深一些,她当然有自己的喜好,但她很清楚,自己的兴趣点不在那种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项目掌控感。“当然,我至少要去了解那些东西。我有一些做监制的朋友,总觉得他们的工作挺有趣的,有一个机会,那么就试试看。”
这种角色的转换,并没有对她的行为处事方式真正产生影响。“为什么被动的人一定要变得主动呢?我特别不愿意别人逼着我干什么。”她又强调一句,“那是我特别反感的事情。”她叹一口气,“除非是我自己想要变,才有这个可能性。比如说,以前采访总是说不知道,到现在可以说那么多,是因为我心里知道不能那样,如果记者来采访我,我只会答‘是’和‘不是’,那人家写什么呢……我是从这个角度去想问题的,并不是说我要接受更多访问,或者一定要变得侃侃而谈。我不愿意也可以呀,你逼我也没用”
要点“光合作用”
去年录制《西游奇遇记》时需要在全国各地拍摄三个月,为了多争取一些睡眠时间,周迅干脆把头发剪了。很早之前她就有一个模糊的念头,想和朋友们一起去看看世界,创造些共同回忆,但被七七八八的事情耽搁来耽搁去,最后成型时反而成了一档真人秀。“我们拍戏虽然会去很多地方,但其实和当地人都没有什么真正的接触。很幸运有这么一趟旅程,而身边又有一群好朋友,有刚认识的,也有认识很久的。在那种环境里,你会知道自己是另外什么样的一个‘东西’,能比较清楚地看到另外一面的自己。”
四个核心人物,她是最被动的一个,“有朋友来,说句‘你好’我就没戏了。”阿雅和岳云鹏的主动化解了许多团队磨合的生疏,金世佳强有力的逻辑思维又能帮助分析许多突发的问题,她喜欢这种各司其职的方式。她一度在采访中表示很渴望去学习一些“正常”的日常能力,不是那种从一个剧组又到另一个剧组的封闭式生活,也不是被抽象浓缩在屏幕上的戏剧,学会泡方便面,都让她欣喜万分。但她现在觉得,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
“只要有基础的学习能力,掌握那些其实并不难,只是你要不要去学而已。目前对我来说,它们不算是个重要的事儿。我是那种,碰上的事情就做吧,随遇而安。”每天她都会和团队强调,我们一定要好好休息,只有有体力才能继续。“我觉得我在其中学会了很多自我身体的保护,也就是说,你必须兼有身体的行动力和脑袋的分辨力。”
结束《西游》的拍摄之后,周迅的作息变成了每天晚上11点多就上床睡觉,这和她之前“不规律的作息”的习惯有了180度的不同。“我以前觉得自己不可能11点就睡觉。我们这种自由职业者,很容易睡到中午甚至下午,然后天都黑了。身体和植物一样,需要阳光,要一点光合作用’。”
她觉得或许也应该归结为“夜晚的日子过烦了”。“《西游》对我意识上的改变还是很大的,我从来没有在沙漠里步行过六个小时。所以也会想,为什么之前一气拍了那么多戏要歇个一年半载?是身体告诉你要休息了,但是你没有收到信息,就是以为自己不想做了,觉得这就是我的个性。”她也觉得,生活可以更加简单一些,“我本来就喜欢简单,去过那些地方,更觉得城市里很多东西是多余的。”
生活仍然会露出一地鸡毛的疲惫面目。前不久,她的一个朋友因为抑郁症去世,说起这些的时候,她的脸上并没有任何戏剧化的细节浮动,她只是平淡地说出那件事:它发生了。她的声音中没有强调听闻当时当刻惊诧和难过的部分,但你知道,那只是因为,她在心里默默把那些情绪消化掉了。
“你会知道,除了生死,别的又有什么算大事呢?有些事情就随它去吧,不像小时候,一定要一个结果。你也更加明白,一切都是会变的,万事必有终,‘失去’是随时会发生的事情,所以在这个有限的时间里,要尽量珍惜自己的身体,珍惜所有自己爱的人。”
狭长而昏暗的斜坡一直刺入地下,拐弯,下沉,眼前终于亮起了一片昏黄的暖光。这是一个位于北京亦庄的录音棚,与地面上熙攘的日常景色相比,它显得封闭、神秘,更有种冷峻的疏离感。
周迅在为一部新电影配音。我看不见透明玻璃窗那头的她,只能听见环绕在四周的喇叭中传出她的声音——清晰到每一个颗粒都被放大的声音。配音导演不时拉过麦克风说几句意见:开头的词请再进入得早一些……这里有一些合不上音轨……再来一遍……很好。
大部分的工作其实已经完成了,这一次是补充和修正。结束后周迅走出来和配音工作组道别,脸上仍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疑惑,于是站定和导演讨论了一会儿有关声音分轨交叉和分离的问题,然后若有所思地点头。即使在电影行业这么久,即使早已是这个行业最顶尖的演员,学习和好奇心,对她来说始终都是重要的事情。
街边的树枝已经绽开了一片浅粉浓绿,她仍然把自己裹在黑色的羽绒服里,乍暖还寒的天气,她还病着,脸上有些倦色。问她最近在忙些什么?去年她担任了电影《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的监制,参加了真人秀《西游奇遇记》,偶尔会出席一些活动,好像很难再列举出其他的特别事件。这是个“迫不及待”的时代,许多人恨不得把每一分钟都放到网络上直播,信息室塞到错过一秒就好像会落伍出局,她还是不徐不疾地按照她的速度前进,这其中的错落倒让她有了一份特别的从容。
“每天大家都在看各种新闻的更新,感觉上好像我偶尔消失了一样。其实我也在忙,只是有自己的节奏,之前录《西游》就录了三个月,中间也有拍电影。我的新闻一直都比较少,是因为我的性格使然,没有那个习惯去说太多。”
她也常常被人问到,是不是结了婚就尘埃落定,可以信马游缰,逍遥自在,所以放慢了作品的速度?“结婚好像在很多人心里是一个既定的概念和界限,之前和之后必然会有些不同。其实我也在问自己,我真的有变慢吗?可能吧,但我并没有停下过工作,只是也不需要也没必要用超越生命极限那种方式去工作,对吧?”
这个争分夺秒的大环境,她“想看就看,不想看就过自己的节奏”,而且倍感幸运的是,她可以有一些选择权。“在许多其他行业这是不可能的,他们不得不去追那个速度,去证明存在感,也是没办法。”她认定世界不会在一夜之间面目全非,张望一下环境的变化,也只是出于好奇和关心,要来的自然会来,要走的自然会走,何必惊慌失措?
被动与等待
聊天的时候,周迅时不时会揉一下自己的短发,像是努力为思考合适的词句再助一把力。她仍然不怎么擅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有时候,她会不自觉地用语气、神态和肢体动作重现一遍当时当刻的情景。表演,始终是她最恰当自如的方式。
这次她为《Vogue服饰与美容》拍摄了时装电影,与金世佳搭档,从电影《黑天鹅》和《机械姬》中汲取灵感,演一个真实和虚拟、过去和未来交错的故事。周迅是那种“头上带天线”的演员,在她甚至还并不明晰表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她准确的直觉和判断就已经赋予了角色无与伦比的灵魂,那不是一种绝对的完美,却必定是一份特别的动人。但无论一个演员到达怎样的高度,“被动”仍然是挥之不去的属性,对于这一点,周迅并不感到困惑和束缚。
“因为这是一个职业规则,你应该遵守它,不然你要不就去当导演,要不就去当监制。身在演员的位置上,你可以告诉导演你的想法,他能够接受,那就是其同启发,但你不可能凌驾于导演的决定之上。演员很多时候需要服从,除非自编自导自演,但也要看你是否有那个能力去做到。这个时代,大家的主动性都很强,自媒体一出现,想干吗就干吗,赞美或者批评,都可以在那里自由发表,就是你有很大的自控性。所以说,这个世界并不真的存在被动的问题,只是看你自己怎么选。”
虽然商业电影淹没不了她,文艺电影孤立不了她,但让许多朋友感到可借的是,似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空间足够宽阔、层次足够丰富的角色让周迅的天赋可以物尽其用。问她,会觉得不甘吗?
“那种东西没人看了,也没人写了。”说话的时候,她牢牢盯着地面上的某个角落。最近她看了《山河故人》和《一个勺子》,觉得很不错,“他们探讨人性中的层次,那种无奈。”但她不认为自己之前那几部被归为“都市小品”的电影只是浮于一种类型或者话题,“我真的不觉得《撒娇女人最好命》和《我的早更女友》是商业片。又好比周星驰的《美人鱼》,都是在探讨一些社会问题,但是它们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有些人就是喜欢《山河故人》那种悠悠淡淡的调子,有些人就是喜欢《美人鱼》的视觉讲故事的感觉,正如你爱吃荤爱吃辣还是爱吃素,一个道理。”
那个真正精彩、让她过瘾的角色是否会出现,她不确定,“只能等。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就好像写文章那样,一个一个字磨,要慢慢来。”
何况,她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电影之中。最近她看到电视剧《九洲牧云记》的先行版片花,感到一种由衷的兴奋和期待,“能感觉到他们用心在做,有那个要求,有一股年轻的力量在起来。以前大家总是觉得演电影的都是大咖,电视剧好像矮一截儿,其实不是这样的。就演员来说,在电影镜头前的表演和电视剧镜头前的表演,投入和态度会有差别吗?不会的。”
和她一起拍摄电视剧《红高粱》的黄轩说,周迅什么都要“来真的”,有一场哭戏她一时没有情绪,怎么都掉不下眼泪,可还是拒绝了导演滴眼药水的建议,在镜头前,她要百分百的感情投入。那之前她已经有九年没有拍过电视剧了,但唯一不习惯的是台词《橘子红了》临近结束时,周迅扮演的秀禾在临终前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有一段长达十分钟的独白,但她觉得那不一样。“只有那一段,不像现在,电视剧集数越来越多,动不动就是七八十集,中间的台词还特别密。” 我提起刘若英有一回的玩笑话,她说每当自己在现场背不出台词的时候,发现周迅看一眼就什么都记住了,“恨不能掐死她”。周迅忙摆手,“她那是谦虚。不过背台词是从小背惯的,就到一个点,到那儿你就接住了,别的就记不住。”但现在的电视剧倾向于用大量的对话去填充故事,推动进程,即使是周迅这样的台词高手,也只能一个劲感叹电视剧演员的辛苦。拍摄期间她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晚饭,然后躲进房间里背台词,“也没有太多时间准备,但你词说不好,所有人都要等你,我演的九儿又是‘哇哇哇哇’的那种……不由想,拍电影的时候好幸福啊,怎么还会觉得累呢?”
“最重要的是诚实”
凯特·布兰切特是周迅喜欢的女演员,她演的《卡罗尔》周迅当然看了。我问她是否喜欢这样“边缘化的角色”,她有些激动地打断了我,“什么样的人群算是‘边缘化’?这个词语通常有一点贬义。”我结结巴巴地解释,电影中对于同性之爱的描绘,可能在主流的体系之外。她干脆而坚决地摇头,“我不觉得同性恋是非主流,这是自古就存在的。人类要反思一下,是不是真的可以平等地去对待每一个人?我也看到一些消息,不知道真假,就是凯特因为这个角色的取向问题错失了一些奖项,这很复杂,我解释不了,但我不觉得有‘边缘人’一说。”她顿了一顿,“我对‘边缘’的定义是没有道德底线。但什么是道德?每个人的标准又不同。在我而言,你伤害到别人,就过了边缘。”
对于被社会忽略的弱势群体,周迅一直希望尽己所能,去让他们感受到多一点点的爱。为关爱自闭症儿童发起的“One Night”慈善演唱会她已经办了两年,她把这个项目形容为“跋山涉水”,“只是期望可以进步一点。虽然科学越来越发达,但很多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不知道解决的方法,他们的选择就是遗弃那些孩子。这是一个很长远的事情,不是一两年里能看到效果的。”
她觉得自己不需要“力不从心”,“因为我改变不了全部。我不是超人,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中努力。”最重要的,还是为那些孩子募集资金,“这个社会是谈钱的,帮人只靠说是没用的。”但凡谈到钱,事情便不会容易,她靠什么持之以恒?
“作为我自己来讲,我应该做一个更真挚的人才对。”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职业标准,她觉得,身为一个女演员,最重要的品质是诚实,诚实面对自己,诚实面对角色,诚实面对这个世界,“才会有东西。”
去年周迅尝试了担任监制,但她坚持在前面加上“实习”两个字。“我的部分很简单,就是看对剧本的感觉,以及评判那些演员的可能性。我只能做到这一步而已,要我去和某个电影公司谈发行……我搞不好会昏倒。”往这个行业里走得更深一些,她当然有自己的喜好,但她很清楚,自己的兴趣点不在那种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项目掌控感。“当然,我至少要去了解那些东西。我有一些做监制的朋友,总觉得他们的工作挺有趣的,有一个机会,那么就试试看。”
这种角色的转换,并没有对她的行为处事方式真正产生影响。“为什么被动的人一定要变得主动呢?我特别不愿意别人逼着我干什么。”她又强调一句,“那是我特别反感的事情。”她叹一口气,“除非是我自己想要变,才有这个可能性。比如说,以前采访总是说不知道,到现在可以说那么多,是因为我心里知道不能那样,如果记者来采访我,我只会答‘是’和‘不是’,那人家写什么呢……我是从这个角度去想问题的,并不是说我要接受更多访问,或者一定要变得侃侃而谈。我不愿意也可以呀,你逼我也没用”
要点“光合作用”
去年录制《西游奇遇记》时需要在全国各地拍摄三个月,为了多争取一些睡眠时间,周迅干脆把头发剪了。很早之前她就有一个模糊的念头,想和朋友们一起去看看世界,创造些共同回忆,但被七七八八的事情耽搁来耽搁去,最后成型时反而成了一档真人秀。“我们拍戏虽然会去很多地方,但其实和当地人都没有什么真正的接触。很幸运有这么一趟旅程,而身边又有一群好朋友,有刚认识的,也有认识很久的。在那种环境里,你会知道自己是另外什么样的一个‘东西’,能比较清楚地看到另外一面的自己。”
四个核心人物,她是最被动的一个,“有朋友来,说句‘你好’我就没戏了。”阿雅和岳云鹏的主动化解了许多团队磨合的生疏,金世佳强有力的逻辑思维又能帮助分析许多突发的问题,她喜欢这种各司其职的方式。她一度在采访中表示很渴望去学习一些“正常”的日常能力,不是那种从一个剧组又到另一个剧组的封闭式生活,也不是被抽象浓缩在屏幕上的戏剧,学会泡方便面,都让她欣喜万分。但她现在觉得,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
“只要有基础的学习能力,掌握那些其实并不难,只是你要不要去学而已。目前对我来说,它们不算是个重要的事儿。我是那种,碰上的事情就做吧,随遇而安。”每天她都会和团队强调,我们一定要好好休息,只有有体力才能继续。“我觉得我在其中学会了很多自我身体的保护,也就是说,你必须兼有身体的行动力和脑袋的分辨力。”
结束《西游》的拍摄之后,周迅的作息变成了每天晚上11点多就上床睡觉,这和她之前“不规律的作息”的习惯有了180度的不同。“我以前觉得自己不可能11点就睡觉。我们这种自由职业者,很容易睡到中午甚至下午,然后天都黑了。身体和植物一样,需要阳光,要一点光合作用’。”
她觉得或许也应该归结为“夜晚的日子过烦了”。“《西游》对我意识上的改变还是很大的,我从来没有在沙漠里步行过六个小时。所以也会想,为什么之前一气拍了那么多戏要歇个一年半载?是身体告诉你要休息了,但是你没有收到信息,就是以为自己不想做了,觉得这就是我的个性。”她也觉得,生活可以更加简单一些,“我本来就喜欢简单,去过那些地方,更觉得城市里很多东西是多余的。”
生活仍然会露出一地鸡毛的疲惫面目。前不久,她的一个朋友因为抑郁症去世,说起这些的时候,她的脸上并没有任何戏剧化的细节浮动,她只是平淡地说出那件事:它发生了。她的声音中没有强调听闻当时当刻惊诧和难过的部分,但你知道,那只是因为,她在心里默默把那些情绪消化掉了。
“你会知道,除了生死,别的又有什么算大事呢?有些事情就随它去吧,不像小时候,一定要一个结果。你也更加明白,一切都是会变的,万事必有终,‘失去’是随时会发生的事情,所以在这个有限的时间里,要尽量珍惜自己的身体,珍惜所有自己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