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骑马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有人认真投入,有人自私自利。正经喜欢马的人,一旦有条件,总要备置马和鞍子,可有人偏不,明明很富裕,就是只骑俱乐部公用的马,狠狠地骑,一点儿都不爱惜。这反映着他的为人——只顾自己需求,不顾马匹和他人的感受。”
“我承认,小雷吃的苦是够多的。”李苏和贺小雷年龄相仿,但是开始骑马已经是十多年后的事情。“我不像小雷那么投入,起点也不一样,我是被朋友拉进这个圈子的,对骑术也不那么上心,我的本职是制片人,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把重心挪到骑马这件事上。”
作为中国最早的影视从业人员之一,李苏从电视剧《渴望》的摄像、广告发行公司的经理、《北京人在纽约》的演员、《梦断紫禁城》的制片,经过了几级跳跃,但是他的气质感觉非常平稳,一点儿不受演艺圈浮躁的影响:“我觉得骑马是我的爱好,到周末,找个马场,呼吸点儿新鲜空气,对身心都是很好的调节。”
非专业者的专业态度
“西坞马场在北京马圈儿是老资格了,我们一帮朋友有这么个聚集的地点挺好……随着事业走上轨迹,我有了越来越多的时间搞搞自己喜欢的活动。现在我自己养马,也愿意支持马术活动,我看今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好,不过骑马是件有意思的事儿,能通过骑马交些朋友更是收获。”
李苏慢条斯理得很有亲和力,想来他有个好人缘:“韩小京是个热心人,我们从骑马到工作上的往来都很密切。他是律师,更是一个认真的马友,他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提供了不少法律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哈哈,我算是受益匪浅,这是骑马带来的实惠啊。”
10年前,顺义有个赛马场,10块钱跑一圈,一堆业余爱好者越骑越上瘾,干脆就组了队。他们按照奥运会的项目练习,和专业骑手切磋竞争,李苏是其中的中坚分子:1997年,李苏练习障碍不久,拿了个北京市的第一,98年又拿了一个西坞举办的赛事的业余组第一。从此,只要在北京,李苏就抽时间到马场报到。
“马跟马不一样,用途特长都不一样,”李苏娓娓而谈:”马术运动是人和马的配合,必须了解马,懂得马才能取胜……以前,我也和一些记者朋友办过马术俱乐部,不过对于马场管理,我们都不在行,所以,那个俱乐部很快就垮了。”
李苏反复提起没有搞专业的条件,但是他几乎每年都和同好者一起出国,去丹麦、瑞典、英国听课,观摩,学习关于马的知识,对优良品种的繁育和训练。想来和专业的态度也相去不远。
骑马带来丰富的生活体验
“通过骑马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有人认真投入,有人自私自利。正经喜欢马的人,一旦有条件,总要备置马和鞍子,可有人偏不,明明很富裕,就是只骑俱乐部公用的马,狠狠地骑,一点儿都不爱惜。这反映着他的为人——只顾自己需求,不顾马匹和他人的感受。”
李苏对此不十分赞同:“马术的很大一部分是与马沟通,与马协作。人不能粗暴地对待马,你知道,培养一匹比赛用马是很辛苦的,赶上有灵性的马,它会与你齐心协力赢得一场比赛的!”
无论是在生活里,还是在马背上,李苏对自己的衣着都不甚讲究。但是李苏对马的养护是一流的。他的马鞍,马护成龙配套,精益求精,处处体现着对马的关切,好马到了这样的知音手里,是受不着什么委屈的。
李苏向不远处的韩小京点头致意了一下:“小京是个兴趣广泛的人,我最近受他影响,也开始收藏一些古董了。他们那是另外有个收藏圈儿,我偶尔跟着玩玩儿,买几件好看不贵的摆设放在家里,也是个乐子。”
沉静,儒雅,李苏的人生态度让人联想到山涧里蜿蜓的溪水,清凉下暗藏勃勃生机,优游自在。“我喜欢在旷野里骑马,说是我骑马,其实是马给我带来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我有个搬家计划,想搬到马场住下,这样就可以更多地和马在一起,更仔细地钻研马术。要是一切顺利,那不久以后我就可以起床之后就能看见马匹了。”
春天的马场,室外比室内暖和。因为房子大,周围全是田地,草场,春天的湿气弥漫在室内的空间里,墙壁和地板都阴森森地寒意料峭,水管子里的水流出来凉得像小针扎手指头。这样的地方,当个待人接物的临时场所还不错,真要长住进来,恐怕还需大刀阔斧地整治才能舒适。
“我和韩小京经常商量这个事儿,他也有这个意向。我们要做了邻居的话,见面就更方便了。”
以前只知道天大地大,没想到爱好的力量这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