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同义词是指处于同一语言系统某一共时平面中的,有一个义位相同的一组词。本文对古汉语同义词进行了探析,认为古汉语同义词形成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词义引申的途径、方言词进入通语的途径、新词新义与旧词旧义共存的途径、词义渗透的途径等等。
[关键词] 古汉语;同义词;途径;
同义词是指处于同一语言系统某一共时平面中的,有一个义位相同的一组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古汉语中的这些词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形成了同义的关系呢?本文就对古汉语同义词进行了具体的探析,试图找出它们形成的各种途径。根据笔者目前的研究,古汉语同义词形成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词义引申的途径、方言词进入通语的途径、新词新义与旧词旧义共存的途径、词义渗透的途径等等。具体分析如下:
1.词义引申形成同义关系
两个词本义并不相同,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它们的引申义相同了或者是其中一个词的本义与另外一个词的引申义相同了,而人们在使用它们的时候不再细加区分,那么,它们就形成同义关系了。
我们以同义词“追、逐”为例来说明这种现象。根据许伟建编纂的《上古汉语词典》:“追”的意义为追逐,且对象多为人;“逐”的意义有两项,一为追逐,一为驱逐。作为“追逐”义,甲骨文的“逐”多为追逐兽类。《甲骨文合集》10348:“戊戌卜贞:王往逐麋,获。”杨树达说:“余考之卜辞,追逐二字用法划然不紊。盖追必用于人,逐必用于兽也。”由此可见,“追”的本义是追人,“逐”的本义是追逐兽类。但是,随着词义的引申,“追”的对象也可以是兽类,“逐”的对象也可以是人。
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在《左传》中“逐”的对象已经可以是人了,如“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左传·庄公十年》),而“追”的对象还只能是人,没有1例是以兽类为对象的;在《孟子》中,“追”有3例对象为人,1例对象为兽,如:孟子曰:“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孟子·尽心章句下》),“逐”只出现1例,用于追赶兽类;在《韩非子》中,“追”还只是用于追赶人,而“逐”既可以用于追人又可以用于追赶兽类;在《史记》《论衡》中,“追”和“逐”都是既可以用于追人又可以用于追赶兽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时期,“追”和“逐”在追人的意义上就是同义词了,在两汉时期,二者在追逐义上已经是完全同义了。
另如:表示“偷窃”义的“偷、盗、窃”。“偷”,上古是“苟且”“怠惰”“马虎”“不厚道”的意思,一般不作“偷窃”讲。两汉时才有这个意思,但是在当时很少使用。《淮南子·道应训》:“楚将子发好求技道之士,楚有善为偷者往见。”两汉以后它才流行起来。“盗”,用作动词,是“偷窃”的意思。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窃”,《说文》:“盗自中出曰窃”,用作动词也是“偷窃”的意思,如《墨子·非攻上》:“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也就是说,在先秦时期,表示偷窃义的只有“盗”和“窃”。在两汉时期,“偷”发展出了偷窃义,此时“盗”和“窃”仍表示偷窃义,那么,它们三者就在偷窃义上形成了同义词。
2.旧词旧义与新词新义并存形成同义关系
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表示同一个义位,那么,我们把最早表示这个义位的词(或词的一个意义)称为旧词(或旧义),后起的表示这个义位的词(或词的引申义)称为新词(或新义)。当旧词旧义仍表示着这个义位而新词新义也开始表示这个义位时,旧词旧义和新词新义就形成了同义关系。
我们以“詈、骂”为例来说明这种现象。“詈”,张自烈《正字通》:“詈,罗织其言以相谤也。”也就是说,“詈”在骂时要罗列对方的罪状或过错;“骂”,刘熙《释名》:“骂,迫也,以恶言被迫人也。”也就是说,“骂”的本义是用言语侮辱人。但是,二者的最大区别还是在于使用时代的不同。一般认为“詈”是周秦时期的用语,“骂”是汉时的用语。王筠《说文句读》:“‘詈’见《诗》、《书》,是周语也。‘骂’见《史记》是汉语也。《桑柔》‘覆背见詈’无传者,盖秦时但言‘詈’。”先秦时期,《诗经》中出现一例“詈”字,即《诗经·桑柔》:“民之未戾,职盗为寇。凉曰不可,覆背善詈。虽曰匪予,既作尔歌。”《礼记》中也有一例,《礼记·曲礼上第一》:“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笑不至矧,怒不至詈。”在战国末期临近西汉的一些著作,如《荀子》、《韩非子》,还都只有“詈”字而无“骂”字。西汉以后才出现了“骂”字,《史记》中“骂”出现44次,“詈”出现2次;《论衡》中“骂”出现了4次,“詈”没有出现;《颜氏家训》中“骂”有2例,“詈”没有出现。为了更清晰地显示出旧词“詈”和新词“骂”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我们列表如下:
另外,“骂”和“詈”在《史记》、西汉贾谊的《新书》、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中都有连用的现象,如“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史记·魏豹彭越列传》);“司寇牢正小吏骂詈而榜笞之,殆非所以令众庶见也。”(《新书·阶级》);“故仲尼有窃比之叹,未闻有疵毁之辞,而末世庸民,不得其门,修儒墨而毁道家,何异子孙而骂詈祖考哉?”(《抱朴子内篇·明本卷第十》)。二者之所以能够连用,就是人们觉得它们实际上没有区分的必要了。它们在开始共存的时候,就形成了同义词。
3.方言词进入通语
方言词,就是在某一方言地区通行的词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交往的频繁,它们中有一部分词语会进入通语,和通语中已经表示这个意义的词语构成同义关系,因此,同义词组成员具有一些来自方言的成份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如同义词“窥、觇”,都有在隐蔽处观察的意思。但是,“窥”是通语,“觇”是方言词,它们能够形成同义关系就是方言词进入通语的结果。“窥”,《说文》:“小视也。”“窥”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从小孔或缝隙中观看,如《晋书·王献之传》:“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另一种是在隐蔽处观看,如《荀子·议兵》:“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正因为“窥”是从小处或隐蔽处看,所以有偷偷地看或是暗中观察、侦探的意思,如《礼记·少仪》:“不窥密,不旁狎,不戏色”;“觇”,《说文》:“窥视也”。《方言·十》:“凡相窃视,南楚谓之窥……,或谓之觇”,又说“窥,其通语也,自江而北谓之觇”。也就是说,“觇”和“窥”是方言词与通语词的关系。
4.词义渗透
词义渗透,就是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相互影响,彼此渗透。它是词义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孙雍长(1985,P207)说:“‘渗透’主要指在两个(甚至两个以上)语词之间所发生的意义的流转变化,它并不与词的本义直接发生事理联系。它是词义变化的一种横向运动,依据于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也就是说,甲词和乙词由于在使用中经常组合,结果使甲词产生了和乙词相同的一个或几个义位,从而使甲词和乙词有了同义关系。这种同义关系的形成不是因为词义的引申,而是因为词义受语言环境的影响产生的一种同化现象。
比如表示人死亡义的“死、亡”,这其中,“死”与“亡”就是因为词义的渗透而形成同义关系的。“死”的本义是指生物失去生命,“亡”的本义指的是逃亡。它们的本义相差很远,本来是不能构成同义关系的,但是,因为“死”和“亡”在使用的时候经常组合在一起,结果使“亡”也就有了“死亡”义,那么,它们就在“死亡”义上构成了同义关系。据调查,在春秋战国时期,“死”“亡”连用已经非常普遍了,在《左传》中连用9次,如:妇人曰:“鸟兽犹不失俪,子将若何?”曰:“吾不能死亡。”(《成公十一年》);在《吕氏春秋》中连用6次,如:“若言听道行,又何死亡哉?”(《卷第二十六》);在《战国策》中连用6次,如:“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范雎入秦》);在《韩非子》中连用13次,如:“然则虽贤圣不能逃死亡避戮辱者何也?”(《难言》)。
参考文献:
[1]孙雍长.古汉语的词义渗透[J].中国语文.1985,(3):207~213.
[2]王凤阳.古辞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3]王宏剑.《韩非子》同义词研究,2001年硕士毕业论文。
[4]王政白.古汉语同义词辨析[M].合肥:黄山书社,1992.
[5]许伟建.上古汉语词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高钰京,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古汉语;同义词;途径;
同义词是指处于同一语言系统某一共时平面中的,有一个义位相同的一组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古汉语中的这些词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形成了同义的关系呢?本文就对古汉语同义词进行了具体的探析,试图找出它们形成的各种途径。根据笔者目前的研究,古汉语同义词形成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词义引申的途径、方言词进入通语的途径、新词新义与旧词旧义共存的途径、词义渗透的途径等等。具体分析如下:
1.词义引申形成同义关系
两个词本义并不相同,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它们的引申义相同了或者是其中一个词的本义与另外一个词的引申义相同了,而人们在使用它们的时候不再细加区分,那么,它们就形成同义关系了。
我们以同义词“追、逐”为例来说明这种现象。根据许伟建编纂的《上古汉语词典》:“追”的意义为追逐,且对象多为人;“逐”的意义有两项,一为追逐,一为驱逐。作为“追逐”义,甲骨文的“逐”多为追逐兽类。《甲骨文合集》10348:“戊戌卜贞:王往逐麋,获。”杨树达说:“余考之卜辞,追逐二字用法划然不紊。盖追必用于人,逐必用于兽也。”由此可见,“追”的本义是追人,“逐”的本义是追逐兽类。但是,随着词义的引申,“追”的对象也可以是兽类,“逐”的对象也可以是人。
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在《左传》中“逐”的对象已经可以是人了,如“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左传·庄公十年》),而“追”的对象还只能是人,没有1例是以兽类为对象的;在《孟子》中,“追”有3例对象为人,1例对象为兽,如:孟子曰:“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孟子·尽心章句下》),“逐”只出现1例,用于追赶兽类;在《韩非子》中,“追”还只是用于追赶人,而“逐”既可以用于追人又可以用于追赶兽类;在《史记》《论衡》中,“追”和“逐”都是既可以用于追人又可以用于追赶兽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时期,“追”和“逐”在追人的意义上就是同义词了,在两汉时期,二者在追逐义上已经是完全同义了。
另如:表示“偷窃”义的“偷、盗、窃”。“偷”,上古是“苟且”“怠惰”“马虎”“不厚道”的意思,一般不作“偷窃”讲。两汉时才有这个意思,但是在当时很少使用。《淮南子·道应训》:“楚将子发好求技道之士,楚有善为偷者往见。”两汉以后它才流行起来。“盗”,用作动词,是“偷窃”的意思。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窃”,《说文》:“盗自中出曰窃”,用作动词也是“偷窃”的意思,如《墨子·非攻上》:“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也就是说,在先秦时期,表示偷窃义的只有“盗”和“窃”。在两汉时期,“偷”发展出了偷窃义,此时“盗”和“窃”仍表示偷窃义,那么,它们三者就在偷窃义上形成了同义词。
2.旧词旧义与新词新义并存形成同义关系
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表示同一个义位,那么,我们把最早表示这个义位的词(或词的一个意义)称为旧词(或旧义),后起的表示这个义位的词(或词的引申义)称为新词(或新义)。当旧词旧义仍表示着这个义位而新词新义也开始表示这个义位时,旧词旧义和新词新义就形成了同义关系。
我们以“詈、骂”为例来说明这种现象。“詈”,张自烈《正字通》:“詈,罗织其言以相谤也。”也就是说,“詈”在骂时要罗列对方的罪状或过错;“骂”,刘熙《释名》:“骂,迫也,以恶言被迫人也。”也就是说,“骂”的本义是用言语侮辱人。但是,二者的最大区别还是在于使用时代的不同。一般认为“詈”是周秦时期的用语,“骂”是汉时的用语。王筠《说文句读》:“‘詈’见《诗》、《书》,是周语也。‘骂’见《史记》是汉语也。《桑柔》‘覆背见詈’无传者,盖秦时但言‘詈’。”先秦时期,《诗经》中出现一例“詈”字,即《诗经·桑柔》:“民之未戾,职盗为寇。凉曰不可,覆背善詈。虽曰匪予,既作尔歌。”《礼记》中也有一例,《礼记·曲礼上第一》:“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笑不至矧,怒不至詈。”在战国末期临近西汉的一些著作,如《荀子》、《韩非子》,还都只有“詈”字而无“骂”字。西汉以后才出现了“骂”字,《史记》中“骂”出现44次,“詈”出现2次;《论衡》中“骂”出现了4次,“詈”没有出现;《颜氏家训》中“骂”有2例,“詈”没有出现。为了更清晰地显示出旧词“詈”和新词“骂”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我们列表如下:
另外,“骂”和“詈”在《史记》、西汉贾谊的《新书》、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中都有连用的现象,如“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史记·魏豹彭越列传》);“司寇牢正小吏骂詈而榜笞之,殆非所以令众庶见也。”(《新书·阶级》);“故仲尼有窃比之叹,未闻有疵毁之辞,而末世庸民,不得其门,修儒墨而毁道家,何异子孙而骂詈祖考哉?”(《抱朴子内篇·明本卷第十》)。二者之所以能够连用,就是人们觉得它们实际上没有区分的必要了。它们在开始共存的时候,就形成了同义词。
3.方言词进入通语
方言词,就是在某一方言地区通行的词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交往的频繁,它们中有一部分词语会进入通语,和通语中已经表示这个意义的词语构成同义关系,因此,同义词组成员具有一些来自方言的成份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如同义词“窥、觇”,都有在隐蔽处观察的意思。但是,“窥”是通语,“觇”是方言词,它们能够形成同义关系就是方言词进入通语的结果。“窥”,《说文》:“小视也。”“窥”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从小孔或缝隙中观看,如《晋书·王献之传》:“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另一种是在隐蔽处观看,如《荀子·议兵》:“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正因为“窥”是从小处或隐蔽处看,所以有偷偷地看或是暗中观察、侦探的意思,如《礼记·少仪》:“不窥密,不旁狎,不戏色”;“觇”,《说文》:“窥视也”。《方言·十》:“凡相窃视,南楚谓之窥……,或谓之觇”,又说“窥,其通语也,自江而北谓之觇”。也就是说,“觇”和“窥”是方言词与通语词的关系。
4.词义渗透
词义渗透,就是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相互影响,彼此渗透。它是词义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孙雍长(1985,P207)说:“‘渗透’主要指在两个(甚至两个以上)语词之间所发生的意义的流转变化,它并不与词的本义直接发生事理联系。它是词义变化的一种横向运动,依据于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也就是说,甲词和乙词由于在使用中经常组合,结果使甲词产生了和乙词相同的一个或几个义位,从而使甲词和乙词有了同义关系。这种同义关系的形成不是因为词义的引申,而是因为词义受语言环境的影响产生的一种同化现象。
比如表示人死亡义的“死、亡”,这其中,“死”与“亡”就是因为词义的渗透而形成同义关系的。“死”的本义是指生物失去生命,“亡”的本义指的是逃亡。它们的本义相差很远,本来是不能构成同义关系的,但是,因为“死”和“亡”在使用的时候经常组合在一起,结果使“亡”也就有了“死亡”义,那么,它们就在“死亡”义上构成了同义关系。据调查,在春秋战国时期,“死”“亡”连用已经非常普遍了,在《左传》中连用9次,如:妇人曰:“鸟兽犹不失俪,子将若何?”曰:“吾不能死亡。”(《成公十一年》);在《吕氏春秋》中连用6次,如:“若言听道行,又何死亡哉?”(《卷第二十六》);在《战国策》中连用6次,如:“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范雎入秦》);在《韩非子》中连用13次,如:“然则虽贤圣不能逃死亡避戮辱者何也?”(《难言》)。
参考文献:
[1]孙雍长.古汉语的词义渗透[J].中国语文.1985,(3):207~213.
[2]王凤阳.古辞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3]王宏剑.《韩非子》同义词研究,2001年硕士毕业论文。
[4]王政白.古汉语同义词辨析[M].合肥:黄山书社,1992.
[5]许伟建.上古汉语词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高钰京,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