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等于艺术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有关艺术哲学的茫茫书海中,德西迪里厄斯·奥班恩的《艺术的涵义》(以下简称《涵义》)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它却闪耀着晶莹的光彩,格外地引人注目。此书主要谈的是绘画艺术,言之有物,文风清新,可读性很强。
  奥氏所认定的“艺术的涵义”是,“创造等于艺术”(第7页)。所谓“创造”,必须建构于并表现为个体精神的高度自由,一种对于“过程”本身而不是“结果”的自我体验。围绕这一论断,奥氏着重阐述并论证了画匠和艺术家的差别、禅宗和艺术的相通,层层展开。
  “画匠和艺术家之间的差别,是贯穿本书的基本思想”,“没有这种区分,是不可能理解艺术创造的含义的。”(第5、7页)那么,二者的差别何在呢?首先,就方法论、认识论而言,画匠只注意于表面的情节,自古以来所有的画匠都作情节描述性的绘画;艺术家的旨趣则在精神的内涵,他即使描写情节,那也只是一种“副产品”,而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摒弃情节予以抽象的表现。与此相关,画匠只注重技巧的锻炼,艺术家则讲求思想的深刻。
  其次,就具体的创作进程而言,画匠始终为外物所干扰而刻意求工,艺术家则浸沉于无物无我的下意识中而纯尚自然。因为画匠的追求在于尘世的成功,所以,当他在创作时对“结果”的种种关心必然充斥着头脑。艺术家的创造责任则与他的社会道德责任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什么关系,艺术家的责任是他的自我道德责任。因此,对他来说创作的“过程”远比“结果”更有吸引力,在他的创作进程中,诸如野心、虚荣、贪欲和许多其他的人类弱点是完全不相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否,艺术家同样需要考虑他的作品的社会效果,,但那是在作品完成之后,而不是在创作的进程中。
  第三,就结果而言,画匠的作品只能是欺骗外行的伪艺术(Kitsch),除了情节还是情节,除了技巧还是技巧;艺术家的作品则充溢着创造的精神性而能够提供“观众一种新的体验”(第8页)。要比较这一差别是并不困难的,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在一些大的博物馆或美术馆里,二三流的作品一直和大师的杰作同室并列。
  归根到底,画匠和艺术家的区别在于:艺术家是集作曲家、演奏家和指挥家于一身的创造者,而画匠仅仅是演奏家和指挥家二位一体的手艺人——在画匠那里,作曲家的位置为自然所取代了(第10、11页)。因此,艺术家能够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让人们相信虚伪中的真实”(第32页)。而画匠只是照相般地模仿自然。
  与传统画学不同的是,奥氏的差别论并不导致“生而知之”的“天才”论。恰恰相反,他坚决反对“要成为一个艺术家需要有一种只有很少人生来就具备的特殊天赋”的观点,他认为“我们都是天生的艺术家”(第19页)。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难免沦为画匠的命运呢?这是由于教育的不当造成的。于是,从禅宗思想中获得启示,奥氏提出了他的“革命性的”教育模式。
  禅宗,(主要是六祖惠能所创立的南宗禅)与其他佛教宗派根本的不同,在于它主张众生皆有佛性,佛在心中,不在身外,身外的佛全是假佛。只要思想上达到了“顿悟”,到处都可以找到解脱的“真如”。在奥氏看来,“禅宗是一种体验”(第73页),艺术的创造同样是一种体验:一方面,艺术家“完成他的一幅画时总是处在一种新的体验中”;另一方面,艺术家的作品又提供“观众一种新的体验”。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在一幅伟大的艺术作品中的精神启迪和禅宗的启迪(Satori顿悟)是同源的,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同样的影响”(第82页)。所以,奥氏要将他的教育模式“本能地建立在与禅宗相似的思想基础上”(第73页)了。
  《涵义》中也有某些为我们还无法接受的观点。不过,既然作者已经声明他的著作不是详尽无缺的教条,而仅仅是给寻找悟性的人们提供一个“空案”,因此,我们对他的理论就不必求全责备了。
  
  (《艺术的涵义》,〔澳〕德西迪里厄斯·奥班恩著,孙浩良、林丽亚译,学林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七月第一版,1.25元)
其他文献
裴斐同志的文学论文常有独到的见解,最近出版的《诗缘情辨》更是如此。  全书分为上篇:“诗缘情辨”;下篇:“诗缘情举偶”;附篇:“诗律明辨”。上篇是主体。作者在“前言”里说,此篇“意在根据一己之见,将历代诗论勾勒出一个简明的轮廓。”统观全书,确实可以看到作者重构中国古代以缘情论为纲要的诗学体系的意图。  全书立论的基础或出发点,是把我国诗论分为两大派:言志论与缘情论。中国最古老的诗训可以说是“诗言志
北京大学出版社八二年一月版《美学向导》119页,张岱条下说:  张岱赞赏过去的林和靖与苏东坡,十分推崇当时的董遇。他说董遇的“三余”之游,即于岁之余——冬,日之余——雨,月之余——夜游览西湖,能发现和领略一般人平时所不能赏到的湖山之美。  查《西湖梦寻》卷一头条“西湖总记·明圣二湖”,张岱原文是这样的:    “……故余尝谓:‘善读书,无过董遇三余。而善游湖者,亦无过董遇三余。董遇曰:“冬者,岁之
意大利一对24岁的“姐妹花”玛莉亚和茜丝莉没有任何血緣关系,卻神似双胞胎,有时甚至连她们自己的父母也会将她们搞混。  玛莉亚和茜丝莉既是最要好的朋友,也是室友。两人有着极为相似的五官,而且烫着一样的玉米卷发,连穿衣风格也十分相似。她们在比萨大学就读时认识了对方,自那以后两人就成为最好的朋友,许多同学都以为她们是亲姐妹,即便好朋友也很难将她们区分开。
“江苏省小城镇研究”,是列入我国“六五”计划的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一九八三年九月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江苏省小城镇研究学术讨论会”。会后选遍了第一集论文选《小城镇大问题》。  收入这本书中的二十五篇文章,分别就小城镇中的乡镇工业、商品流通、智力开发、文化生活等问题,从不同侧面,再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集镇的变革新貌,展示了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大趋势。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
大家好,我是身在朝阳,心系大咖的朝阳咖。  今年的5月12日,除了是一年一度的护士节,也是护士行业的奠基人弗洛伦斯· 南丁格尔诞辰200周年的日子。  作为护士行业的祖师奶奶,南丁格尔的家世和眼界,可不是普通白富美的水平。她的爸爸是剑桥高材生,爱好钻研书籍,妈妈是贵族富家女,热衷上流交际。少女时代的南丁格尔,环游了欧洲各国、参加了王室舞会、旁观了女王婚礼,是实打实的贵族富二代,还是德才兼备的那种。
何谓“心解”?可解释为对文本的阅读而得之的独立见解;然而又不止此,有的学者还认为“心解”犹“暗解”,有类乎佛家参禅妙悟之意,也就是心有顿悟而言不能尽的意思。近世的解释学揭示,文本的解释者凡在心理上重新体验原作者的心理,并进而占领着一块他人不能取代的理解领域,这情形与“心解”相较,大抵是一样的。  由此可想,文学鉴赏就不止是一种单向的文本解释或鉴赏,倒有点像探险者跋涉于群峦渐登奇峰的意思,若果真如此
在唐代诗坛上,李商隐的诗虽不能和光满人寰、衣被后世的李、杜相比,但它迥不犹人的艺术个性,却宛如一颗明星,也放射出耀眼的光辉,博得不少人对它的皎洁、高远、幽邃,以至带有几分神秘的气象,赏玩、叹美不已,甚而为之陶醉。  由于义山诗长于隶事用典,巧于比兴寄托,诗风有如“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其绰约妙姿,只是仿佛可见,因而远在古昔,博雅如元遗山、王渔洋,即已发出过笺释匪易、解人难得之叹。于是,见仁见智
“中央特科”在行动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第一次国共合作走到终点。周恩来一度被扣押,这使他认识到,斗争方式必须更加隐蔽。同年5月,周恩来任中央军事部长,他倡议并主持成立了特务工作处,隶属于中央军事部,分设特务、情报、保卫等4股,以情报工作为主。  “有了军委特务工作处这样的工作组织,我们党就掌握了敌人的主要动向,事先作了必要的准备,所以在(1927年
关键词:自信;认识自我;积极    【活动理念】  自信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表面上看来,高中生自视清高,但深入他们内心就会发现,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总是在自卑与自负这两个极端摇摆,尤其容易停留在自卑这个点上。因此,应该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活动目标】  增进学生对自信内涵的认识和了解,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提高自信的技巧与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自信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积极向
寒丰1号(中美杂交)2009年由美国引进,高接在3年生寒富苹果砧树上,株行距为3米×35米,接后第二年见果;三年后亩产1000公斤。该品种表现出了果色艳丽、高桩、有微香,甜脆口感好,果个大小均匀、丰产以及树体健壮等优良性状,经连续观察,高接树果实经济性状及树体表现稳定。  寒丰l号果实长圆锥形,平均单果重340克,大果重408克,果形指数1.08,果梗中长,果形端正。果面鲜红色略带条纹,艳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