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那么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选题指导,促使主动探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选题环节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始阶段,起着关键作用。作为小学生,心智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应和学生一起精心选择活动课题,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选题时,应以学生为本,注意做到:源于兴趣,首选小学生愿意做的,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浓厚的兴趣;立足实践,再选可操作的,完成时有一定难度的、经过适当指导帮助又能较好地完成的主题应是最佳选择;多点功利,挑选值得做的,做一做有价值、有意义的,是肯定不会错的;尽量综合,选择跨学科的,这样有利于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多方面教育内容的整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
如经过精心指导,在“对电磁炉的研究”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少学生就选择了像“电磁炉与其他加热工具(如电水壶)比较哪个省电?哪个加热快?”的这样富有挑战性的选题,这样的小课题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
二、扎实开展活动,提高探究实效
1.注重方法指导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这一点在小学生中更为明显。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应在合适的情况下给予小学生探究方法上的指引,以帮助小学生顺利完成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作用是“授之以渔”,让学生终身受益。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小学生要掌握好这样几种探究方法:观察法,用感觉器官、测量工具、记录工具来开展探究,特别要做好观察记录,如在研究《藿香的一生》时,学生就对一年生草本植物藿香进行了定期观察,并用上了不少的工具,如尺子、照相机等;实验研究法,主动地、人为地控制一些条件,以引发某些预期的现象,证明或推导出某种因果关系的存在,如在研究“废旧干电池的危害”时,我们设计了《废旧干电池浸出液对乌鱼生活的影响实验》,对在有电池浸出液与没有浸出液中生活的乌鱼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为科学的结论;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发现事实,说明问题……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方法,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究就会显得游刃有余,大大地提高了探究的实效性。
2.强调亲历实践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综合实践活动特别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教师要创造条件,多让小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
在具体的活动方式上,尽量采用参观、访问、调查、实验、测量、宣传、郊游、野营、设计、操作等能调动小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我们的小学生一定会体验到活动中的“酸甜苦辣”,这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必经过程,这也正是我们要锤炼出的“不怕困难与挫折,不轻易放弃”的探究意志力。当小学生形成了这样的意志力后,他们才能持久地保持探究学习的兴趣,才能深入开展而不是浅尝辄止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探究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积极展示成果,延伸探究领域
1.积极评价,让学生爱上探究
教师要指导形式学生根据自身和活动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及反思和体会。展示的成果可以是调查报告、实验记录、手抄报、模型制作等静态成果,也可以是表演、演讲、比赛、视频展示等动态成果。我们应该允许学生采用他们喜爱的方式来展示活动成果,采用何种展示形式的主动权在学生手上,他们是活动成果展示的主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特别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毕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起始阶段,说实话有些活动能坚持到成果展示已属不易,所以要悉心爱护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成果,应多作鼓励性的评价。这样,学生通过成果展示,交流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小学阶段,教师一定要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展示交流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不知不觉地爱上探究活动,让探究成为一种习惯。
2.合理引导,适时拓展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是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展示并不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的结束。学生可以利用成果展示的机会向同学、老师、专家请教。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意见,总结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对于一些没搞清的课题或研究不成功的课题,进行改动,并拓展延伸探究的领域,让它们成为再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主题,这一点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受到肯定。如我们的学生在进行了《身边的干电池》的研究后,活动成果还不太明显,因为干电池在生活中用得越来越少,所以又将视线转移到了手机电池上,继续进行研究,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总之,我们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精心挑选课题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方法指引,并注重亲历实践以及做好成果展示,定会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焕发出特有的活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精心选题指导,促使主动探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选题环节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始阶段,起着关键作用。作为小学生,心智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应和学生一起精心选择活动课题,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选题时,应以学生为本,注意做到:源于兴趣,首选小学生愿意做的,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浓厚的兴趣;立足实践,再选可操作的,完成时有一定难度的、经过适当指导帮助又能较好地完成的主题应是最佳选择;多点功利,挑选值得做的,做一做有价值、有意义的,是肯定不会错的;尽量综合,选择跨学科的,这样有利于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多方面教育内容的整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
如经过精心指导,在“对电磁炉的研究”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少学生就选择了像“电磁炉与其他加热工具(如电水壶)比较哪个省电?哪个加热快?”的这样富有挑战性的选题,这样的小课题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
二、扎实开展活动,提高探究实效
1.注重方法指导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这一点在小学生中更为明显。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应在合适的情况下给予小学生探究方法上的指引,以帮助小学生顺利完成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作用是“授之以渔”,让学生终身受益。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小学生要掌握好这样几种探究方法:观察法,用感觉器官、测量工具、记录工具来开展探究,特别要做好观察记录,如在研究《藿香的一生》时,学生就对一年生草本植物藿香进行了定期观察,并用上了不少的工具,如尺子、照相机等;实验研究法,主动地、人为地控制一些条件,以引发某些预期的现象,证明或推导出某种因果关系的存在,如在研究“废旧干电池的危害”时,我们设计了《废旧干电池浸出液对乌鱼生活的影响实验》,对在有电池浸出液与没有浸出液中生活的乌鱼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为科学的结论;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发现事实,说明问题……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方法,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究就会显得游刃有余,大大地提高了探究的实效性。
2.强调亲历实践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综合实践活动特别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教师要创造条件,多让小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
在具体的活动方式上,尽量采用参观、访问、调查、实验、测量、宣传、郊游、野营、设计、操作等能调动小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我们的小学生一定会体验到活动中的“酸甜苦辣”,这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必经过程,这也正是我们要锤炼出的“不怕困难与挫折,不轻易放弃”的探究意志力。当小学生形成了这样的意志力后,他们才能持久地保持探究学习的兴趣,才能深入开展而不是浅尝辄止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探究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积极展示成果,延伸探究领域
1.积极评价,让学生爱上探究
教师要指导形式学生根据自身和活动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及反思和体会。展示的成果可以是调查报告、实验记录、手抄报、模型制作等静态成果,也可以是表演、演讲、比赛、视频展示等动态成果。我们应该允许学生采用他们喜爱的方式来展示活动成果,采用何种展示形式的主动权在学生手上,他们是活动成果展示的主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特别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毕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起始阶段,说实话有些活动能坚持到成果展示已属不易,所以要悉心爱护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成果,应多作鼓励性的评价。这样,学生通过成果展示,交流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小学阶段,教师一定要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展示交流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不知不觉地爱上探究活动,让探究成为一种习惯。
2.合理引导,适时拓展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是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展示并不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的结束。学生可以利用成果展示的机会向同学、老师、专家请教。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意见,总结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对于一些没搞清的课题或研究不成功的课题,进行改动,并拓展延伸探究的领域,让它们成为再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主题,这一点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受到肯定。如我们的学生在进行了《身边的干电池》的研究后,活动成果还不太明显,因为干电池在生活中用得越来越少,所以又将视线转移到了手机电池上,继续进行研究,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总之,我们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精心挑选课题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方法指引,并注重亲历实践以及做好成果展示,定会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焕发出特有的活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