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几乎每一次的宏观调控中,都会出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调控政策越是密集,这种博弈的强度就越大。在过去的几年中,这种现象尤甚,从经济增长速度、房地产价格、到产能治理等问题。
比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7.5%的预期增长目标,但来自各研究机构的预测数据,都普遍认为最终将会超越7.5%,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对GDP的竞争,最终不管是提供注水的数据,还是继续大干快上,都可能突破中央的定调。
在房地产调控上,过去两年虽然中央政府严防死守,但各地仍然屡次进行突破和试探,稍有风吹草动,房价涨幅就立即拉升。原因是分税制制度下,地方财政高度依赖于土地价格,而中央政府对房地产价格的强压使得地方政府如坐针毡。
在产能治理方面,中央政府近8年来一直在强调淘汰落后产能,但从多年的实际“治理”效果来看,效果甚微,反而会出现越调越大的现象。
在地方政府层面,完全有理由抱怨,各地经济发展现状不一,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中央“大一统”的计划调控举措会损害地方发展的积极性,也不合理;而在中央政府层面,则要维护经济和社会的平稳发展,要着眼于大局,解决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这种央地博弈,一直伴随着中国近3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进程。在经济改革事务中,地方改革突破面临着“上位约束”,许多经济资源配置仍需要中央政府的审批和管制,另一方面,中央调控目标又常被架空,“政令不出中南海”。
在历史的视野中,可以看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分配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了经济发展的活跃程度。从计划经济中的中央威权到市场经济中权力的逐渐下放,是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财政收入更多的依赖于地方经济增长,对地方政府竞争的促进作用更大。
但另一个负面效应是,对地方政府竞争作用的肯定,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在某种程度上实际加重了政府公司化。在政府公司化的背景之下,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就是各种资源和资金的竞争,唯GDP主义。在这种主义之下,土地、环保、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违法违规事件多发,不顾资源利用的情况盲目发展,中央政府不得不加强在这些方面的集权。
集权与分权还不仅在于不同发展格局上的着眼点,还在于不同的利益格局,地方官员的利益与部委官员的利益也并不相同,都想将更多的权力归于自己手中。最后导致一种状况的出现,都在高呼要对权力结构进行改革,却无人为各种坏现象负责。
事实上,在经济改革领域,造成这种矛盾的循环,其根源在于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这种权力格局的分配,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竞争的是对经济资源的支配权。合理的约束效果不彰,利益交换却是溃疡。
解决这种长期以来的矛盾,需要真正的放权,使各级权力监督机构真正发挥独立作用,才能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监督,需要尽量弱化政府对经济的参与和干预,将经济发展事务更多交由市场来解决。
比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7.5%的预期增长目标,但来自各研究机构的预测数据,都普遍认为最终将会超越7.5%,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对GDP的竞争,最终不管是提供注水的数据,还是继续大干快上,都可能突破中央的定调。
在房地产调控上,过去两年虽然中央政府严防死守,但各地仍然屡次进行突破和试探,稍有风吹草动,房价涨幅就立即拉升。原因是分税制制度下,地方财政高度依赖于土地价格,而中央政府对房地产价格的强压使得地方政府如坐针毡。
在产能治理方面,中央政府近8年来一直在强调淘汰落后产能,但从多年的实际“治理”效果来看,效果甚微,反而会出现越调越大的现象。
在地方政府层面,完全有理由抱怨,各地经济发展现状不一,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中央“大一统”的计划调控举措会损害地方发展的积极性,也不合理;而在中央政府层面,则要维护经济和社会的平稳发展,要着眼于大局,解决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这种央地博弈,一直伴随着中国近3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进程。在经济改革事务中,地方改革突破面临着“上位约束”,许多经济资源配置仍需要中央政府的审批和管制,另一方面,中央调控目标又常被架空,“政令不出中南海”。
在历史的视野中,可以看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分配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了经济发展的活跃程度。从计划经济中的中央威权到市场经济中权力的逐渐下放,是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财政收入更多的依赖于地方经济增长,对地方政府竞争的促进作用更大。
但另一个负面效应是,对地方政府竞争作用的肯定,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在某种程度上实际加重了政府公司化。在政府公司化的背景之下,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就是各种资源和资金的竞争,唯GDP主义。在这种主义之下,土地、环保、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违法违规事件多发,不顾资源利用的情况盲目发展,中央政府不得不加强在这些方面的集权。
集权与分权还不仅在于不同发展格局上的着眼点,还在于不同的利益格局,地方官员的利益与部委官员的利益也并不相同,都想将更多的权力归于自己手中。最后导致一种状况的出现,都在高呼要对权力结构进行改革,却无人为各种坏现象负责。
事实上,在经济改革领域,造成这种矛盾的循环,其根源在于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这种权力格局的分配,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竞争的是对经济资源的支配权。合理的约束效果不彰,利益交换却是溃疡。
解决这种长期以来的矛盾,需要真正的放权,使各级权力监督机构真正发挥独立作用,才能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监督,需要尽量弱化政府对经济的参与和干预,将经济发展事务更多交由市场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