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百年的美丽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y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不知让多少人低回吟咏的诗句,一再沁出林徽因这位奇女子的才情。
  当往昔清澈的文章、飘逸的画作以及留存的建筑与国徽,伴着诗歌悄然穿越年华的浮尘之后,赫然存于人世的不是一只易碎的花瓶,而是一件积淀着绝美才华与诗哲气息的艺术品。
  兰之猗猗 扬扬其香
  从1904年她在西子湖边的第一声啼哭起,林徽因就浸润了西湖的灵秀与风姿。良好的家世背景,给林徽因的成长提供了绝好的条件,也在她骨子里注入了天生的贵族气息。
  1920年林徽因随父游历欧洲,她在这个阶段接触了很多优秀的人,具备了同龄人所难得的视野。林徽因在伦敦受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那时的她背着画夹,或是拿着一本书随地坐在草坪上,在剑桥一带消化她的所思所学所想,四下望去,皇家学院散发着宁静、幽雅的气息,16岁的林徽因满怀着对未来的期望。
  此时林徽因带着敬畏之心结识了正在英国留学的已为人父的徐志摩,他们在一起谈文学,谈诗歌,谈人生。情窦初开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渐渐地谈到了感情。两位才情横溢的青年热烈地相恋了,只是炙热的情感之外,林徽因还有隐隐纠结夹杂的痛:一方面,她感动于他能够抛弃家庭,追求自己;另一方面,她也愤恨徐志摩对家庭的无情。他的妻子张幼仪在徐志摩出国期间一直苦苦守候着丈夫的归来,同是女人,她能够理解张幼仪的固执。经过痛苦的思索,她决定放弃这段无望的爱情,与徐志摩不辞而别,跟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
  徐志摩写的那首《偶然》是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并凄然留下了惊世痛彻的爱情遗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采而佩之 奕奕清芳
  林徽因用她女人特有的心智,结束了和徐志摩一段无望的爱恋。经过一翻理性的思考,林徽因最终嫁给著名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并一起游学欧美主攻建筑设计。婚后梁思成对她呵护备至,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梁思成曾经毫无愧色地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从而成就了一段“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佳话。
  金岳霖是林徽因生命中另一个重要人物,一个杰出的逻辑学家。从青年到晚年,金岳霖几乎是“逐林而居”,梁家住在哪儿,他也前后院的住在哪儿,他带给林徽因更多的是兄长的关爱。有一天,林徽因对梁思成说,“我发现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怎么办?”听到这事梁思成半天说不出话,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紧紧地抓住了他。梁思成想了一夜该怎么办?他问自己,徽因到底和谁在一起更幸福?他觉得尽管自己在文学艺术各方面有一定的修养,但缺少老金那哲学家的头脑,认为自己不如他。于是第二天,梁思成把想了一夜的结论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希望你幸福……”
  当林徽因把这段对话告诉金岳霖时,他的回答是:“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于是从此三人终身为友,金岳霖依旧比邻而居,成为梁家坐上常客,他为了林徽因终身未娶,演绎了民国末世的爱情传奇。
  梁思成在与林徽因一起携手人生的日子里,一直是以欣赏和包容的爱,给了林徽因实现自我的家庭土壤,使林徽因能够率性地发展和自我创造,恣意地幸福着。
  众香拱之 幽幽其芳
  能够得到这样三个杰出的男子的爱,林徽因无疑是幸福的。而给与林徽因关心的又岂止这三个人,她就像一个磁场,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朋友们众星捧月的核心。在她家著名的“太太的客厅”里,常常集聚着一批文坛的名流巨子,如享誉天下的胡适,作家沈从文,朱自清,巴金,美学家朱光潜,文学评论家李健吾,政治学家张奚若,经济学家陈岱孙,物理学家周培源等社会精英。
  在语言的交锋中,这些见多识广的男人们的思想被开掘出来,而这些成熟而优秀的男人们也直接开发了林徽因的天赋和潜质,给了她不断提升自己视野、经验和信心的源泉。这位具有激情、才华、创造力的女子,没有因为需要扶养儿女、支持丈夫、操持家务就放弃自己的专业和心灵追求;更没有因为屈服于社会、他人的舆论而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
  与林徽因同时代的才女不少,但无论是阮玲玉,陆小曼还是张爱玲都没有林徽因那样的幸福。阮玲玉用安眠药让自己远离了可畏的人言,陆小曼直到徐志摩出事后才明白他是自己心中所爱,张爱玲则在触及人生冰凉处消磨了自己的才华。而林徽因得到的始终是来自知性男子诚挚而纯真的爱。她像一株兰花,所及之处,所有花香都黯淡无味。林徽因在众香的拱卫之下,如兰花般吐露清香。
  蕾蕾于冬 兰香四溢
  从1930年到1945年,走出沙龙的林徽因与梁思成一起踩泥泞,乘驴车,足迹遍布15个省份,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0多处古建筑物,此时的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她在村野僻壤访古勘查、爬梁上柱,进行精确的测量,历尽艰辛的挖掘,保护了很多文化古迹,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诸多奥秘,并协助梁思成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在8年抗战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村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留下《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中国建筑史》等珍贵的建筑学史料,为中国建筑史的发展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由于战乱奔波、长期辛劳,林徽因多年的结核病在她四十岁以后严重恶化,两肺布满空洞,肾脏被切除一侧。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外表宛如公主般娇弱的林徽因却仍然拼命在事业之路上不断前行。
  她在病魔的威胁中参与设计新中国国徽,那庄严的国徽融铸着林徽因永远流动的热血。为保护首都北京的古城墙等历史文化遗产,林徽因与梁思成一起上书国务院和市领导,陈词呐喊,殚精竭力,其爱之赤诚、痛之深切令人动容。面对即将失传的国宝工艺景泰蓝,林徽因拖着病体带领学生奔走呼号,亲临工厂作坊,使景泰蓝工艺得以发展壮大。林徽因在生命的最后时期,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了生命的华彩乐章——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林徽因把她的名字用诗一般的语言镶嵌在中国建筑史的丰碑上。
  1955年4月1日,一代才女林徽因香消芳尽,绝尘而去,时年51岁。
  得到林徽因噩耗的金岳霖凄然写道:“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梁思成在爱妻的墓碑上刻着:“这里长眠着林徽因,她是一位建筑师、诗人和母亲。
其他文献
民族题材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甚为久远的历史.南朝萧绎的《职贡图》记录了当时汉族与少数民族地区间的友好往来;20世纪3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前韩乐然、司徒乔等老一辈艺术家
期刊
在不同的中西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巴金和福楼拜的作品有很多的相同点,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他们多着眼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用现实主义手法,客观理性并且准确地揭露现实社
期刊
摘 要:“三言”是冯梦龙后世流传最广的作品,以其百科全书式的庞大体系向读者展现了独特的个人风格特色。作品内容涵盖极其丰富,具有浓厚的惩恶扬善思想,强烈的讽刺批判精神,同时又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一部“三言”书,可谓道尽人间百味事。  关键词: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风格特色  作者简介:张翔(1995.3-),男,汉族,江苏徐州人,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三毛,文学史上的一名传奇女性,一个用生命去写作的作家,她的作品常常被认为是其自由生命的真实写照.本文立足于女性角度,从女性形象的书写和女性自我意识的建构来品析三毛作
摘 要:中国古文典籍,语言优美,感情丰富,又充满了中国文化特色。在我国实行“文化走出去”战略过程中,做好古文典籍的翻译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学习到古代文化,做好文化传承的工作,也可以让更多的外国人体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因其独具文化特色,蕴含人文风情的特点,古文翻译在忠实、达意的基础上,也应该关注译文的优美。不仅要“信达”,而且要“雅”。本文以《陈情表》译文为例,结合严复“信达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