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疑网帖
这份网帖来源于一位互联网从业人员——葛明东(化名)的一个无意之举。
12月14日凌晨,没有睡意的葛明东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浏览,当他点开家乡政府网站时,发现有一个叫“优讯网”的企业在政府引进技术企业名单当中。而这家企业做的正是全国时下最泛滥的舆情监测。
葛明东点开发现,优讯是被地方政府以高新技术企业身份引进的,此前,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的十多个城市都引进了这家公司。经进一步了解,葛明东发现,多个地方政府之所以引进优讯,是因为其创始人蒋亚洪在2010年入选了国家“千人计划”。
“千人计划”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简称,指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从2008年开始,用5到10年,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的计划。
最终,葛明东选择了披露。他把所有的事情告诉了一位曾做过记者的朋友,由这位朋友将相关信息梳理整合后,写了题为《一个海归的发财路和被玷污的千人计划》的文章,发于网站论坛。
网帖称,这是一个在美国办街头小报的人,在回国后如何摇身一变,依靠一个不成立的商业模式,却成了顶级的引进人才,入选国家最高战略的“千人计划”,并开始在全国多个城市打造商业领地,参与财政瓜分的故事。
随即,从事舆情监测的蒋亚洪发现这条网帖,他在个人实名微博上写道:“网上开始有关于我的不实报道,我将尽快给予正面回复。”但一周的时间过去,网民们没有等到他的正面回复,等来的却是帖子不断被删除。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蒋亚洪表示,网帖对于他的质疑内容全为不实报道,但不实在什么地方,他没有回应。
蒋亚洪是谁
公开的资料显示,蒋亚洪1962年出生于宜兴,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大气物理专业。毕业后,他获得留校任教的机会,4年后,他赴美留学,于1993年获得西北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蒋进入华盛顿的美国海军医院从事生物流体力学方面的工作,后来选择离开,“非正式雇员,工作并不像以前那样稳定。”此后,他又进入华盛顿一家软件公司工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承认“是小公司”。
这些履历很少被蒋提起,在媒体的报道中,他更愿意提起的是此后在美国办的两件事:1993年在美国与朋友合伙创办希望中文学校;1997年创办《新世界时报》,及后创办美龙网。
本刊记者调查得知,这所学校并不是一所全日制学校,而只是在周末,移民美国的家长们才会把孩子送来培训一下,目的是不让孩子把中国文化丢了。至于让蒋亚洪引以为豪的“创办了美国首份简体中文报纸《新世界时报》”,据本刊调查,美国华文免费报刊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到现在,数量已达40-50家之多,遍布全美各地,一般在华人超市、便利店、中文学校、中餐馆、银行等华人流动较多的地方免费取阅。而在众多的华文免费报纸当中,《新世界时报》的影响力很一般。
至于美龙网,如今已不存在。
这样的一个经历,让蒋亚洪开始进入国家侨办的视野。1998年,蒋亚洪在出国11年后,受国务院侨办邀请,第一次回到祖国。并于一年后,获得了侨办颁发的“优秀华文教学工作者奖”。
公开资料宣称,在此过程中,蒋亚洪作为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代表,受到了在此期间访美的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和朱镕基的接见。并于1999年应相关部门邀请回京,参加了国庆50周年庆典。
2006年,蒋亚洪回国,入驻中关村国际孵化园,创立提供电视新闻和广告搜索的北京六维时代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并任总裁。后来公司改名为优讯,称拥有全媒体搜索技术,为政府和企业评估品牌推广活动的宣传效果、处理负面报道。
本刊调查期间,一位已离职的优讯公司前高管说,他2008年入职时,优讯还仅是一个回款额只有30万元的公司。而这些钱远不足优讯每年投入的成本。“优讯刚创办时,投入了50万元。”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则报道也证实了蒋亚洪创业期间企业确实困难重重。
尽管如此,蒋亚洪还是获得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优秀创业留学人员嘉奖。随后,他入选北京市海外人才的“海聚工程”。这些,为其入选2010年国家“千人计划”做了一定程度的铺垫。
“分公司”的作用
2009年,在优讯公司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之下,该离职的前高管找到蒋亚洪,希望解决公司发展的前景问题。他向蒋亚洪建议,把公司向地方政府延伸,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北京市。分公司开起来后,再做产品服务,从而打开市场。
当年底,蒋亚洪就飞往无锡,因为他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当中对海归高层次人才的狂热追求。“为了完成引才任务和引高新技术企业,不关心质量,缺乏评价能力。这就让投机分子有机可乘。”一分析人士说。
很快,蒋亚洪就成为无锡、济南、武汉等多个城市引进的高层次创业人才,优讯这个公司也开始被各地政府以高新技术企业身份引进。据其网站介绍,其在全国各地开设的分公司已近二十家。
一旦被作为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政府资金支持就来了。以济南为例,济南市政府专门设立了每年规模为1亿元的人才引进专项资金,来济创业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最高可享受创业启动资金300万元、安家费100万元的补贴。
“整个(无锡)公司就只招了两个人,根本就不做市场,这带有一定的欺骗性。把政府的钱拿来了,却不好好做产品。”蒋亚洪的这种做法让同事担忧,接受本刊采访的那位离职高管说,这种只开分公司却不做产品服务的问题,让他感觉到危机:“我当时是国内市场唯一的管理人,一旦出了事,我肯定得负责任。”
于是,该高管于2010年7月离开优讯,自己也开了一个舆情监测公司。“我的建议他不听,我知道迟早要破的,一旦破了,就立马倒。”
对此,蒋亚洪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任何公司的创业都需要时间,至于本刊的其他采访申请,他表示需要通过邮箱发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时,已过3天,本刊仍没有收到蒋亚洪的邮件回复。
不过,11月23日,蒋亚洪给公司内部员工发了一份通知,称:“网上有关于攻击我(蒋亚洪)个人的不实博文。该博文诋毁我不同阶段的工作。我们已经给政府相关部门做了汇报,并采取相关措施。”
通知称,公司在外地建立机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客户,以及建立业务发展需要的客服中心、研发中心等。申请政府资金也是按照当地政府的政策规定做的。而至于为什么不回应,通知说,“不会在网上和他们辩论,避免引起更多的关注。”
“人才”利益链
没有人说得清,蒋亚洪这样的海归,是如何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在中关村园区的2010年“千人计划”入选名单上,他和百度的李彦宏赫然并列。一个数据是,自“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前4批已引进共计825名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
入选此类计划的好处是,按照规定,中央财政给予引进人才每人人民币1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视同国家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对于蒋亚洪而言,有着“千人计划”光环,与地方政府谈判的筹码更大。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由于各种引才计划的实施,出现了一个人被重复“引进”多次的现象——“现在引进人才就像‘挤牙膏’,我也是被引进了多次。”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的王宏教授说。
“某些单位在介绍其科研实力的时候,光谈人才一个幻灯片都不够,从院士、长江学者、跨世纪人才、百人计划等等,但是不同头衔下都是同一批人。”这些人需从不同渠道申请这些计划,却都要被评估,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
在2010年9月3日举行的国家高端人才引进研讨会上,这项评审制度开始被各大院校的教授们重新思考。国家“千人计划”第一批入选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觉得评审现在还是不够健全”。
施认为,现在出现一个通病,几乎快成一个恶性循环了:定了一个目标大量引进人才,结果发现第一批引进的质量参差不齐。最终,真正在国外做得好的高端人才引不进来,相反那些做得没那么好的,就想没准可以试试,结果这些并非最优秀的人却回来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张春霆则认为,人才的择录不应该由行政来决定。“专家把关,择优录取。谁来决定把关,专家是谁,谁说了算,现在是行政人员说了算,我觉得不应该这样,应该由专家说了算,而且更高层次的专家来决定把关专家。”
“现在大家口口声声都在说纳税人的钱,实际上也不知道钱是哪儿来的。重要的是你们拿了这些钱,究竟做了什么样的事?这一点大家非常地关注。”在那次高端人才引进研讨会上,自称代表网友发言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说。
这份网帖来源于一位互联网从业人员——葛明东(化名)的一个无意之举。
12月14日凌晨,没有睡意的葛明东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浏览,当他点开家乡政府网站时,发现有一个叫“优讯网”的企业在政府引进技术企业名单当中。而这家企业做的正是全国时下最泛滥的舆情监测。
葛明东点开发现,优讯是被地方政府以高新技术企业身份引进的,此前,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的十多个城市都引进了这家公司。经进一步了解,葛明东发现,多个地方政府之所以引进优讯,是因为其创始人蒋亚洪在2010年入选了国家“千人计划”。
“千人计划”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简称,指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从2008年开始,用5到10年,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的计划。
最终,葛明东选择了披露。他把所有的事情告诉了一位曾做过记者的朋友,由这位朋友将相关信息梳理整合后,写了题为《一个海归的发财路和被玷污的千人计划》的文章,发于网站论坛。
网帖称,这是一个在美国办街头小报的人,在回国后如何摇身一变,依靠一个不成立的商业模式,却成了顶级的引进人才,入选国家最高战略的“千人计划”,并开始在全国多个城市打造商业领地,参与财政瓜分的故事。
随即,从事舆情监测的蒋亚洪发现这条网帖,他在个人实名微博上写道:“网上开始有关于我的不实报道,我将尽快给予正面回复。”但一周的时间过去,网民们没有等到他的正面回复,等来的却是帖子不断被删除。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蒋亚洪表示,网帖对于他的质疑内容全为不实报道,但不实在什么地方,他没有回应。
蒋亚洪是谁
公开的资料显示,蒋亚洪1962年出生于宜兴,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大气物理专业。毕业后,他获得留校任教的机会,4年后,他赴美留学,于1993年获得西北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蒋进入华盛顿的美国海军医院从事生物流体力学方面的工作,后来选择离开,“非正式雇员,工作并不像以前那样稳定。”此后,他又进入华盛顿一家软件公司工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承认“是小公司”。
这些履历很少被蒋提起,在媒体的报道中,他更愿意提起的是此后在美国办的两件事:1993年在美国与朋友合伙创办希望中文学校;1997年创办《新世界时报》,及后创办美龙网。
本刊记者调查得知,这所学校并不是一所全日制学校,而只是在周末,移民美国的家长们才会把孩子送来培训一下,目的是不让孩子把中国文化丢了。至于让蒋亚洪引以为豪的“创办了美国首份简体中文报纸《新世界时报》”,据本刊调查,美国华文免费报刊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到现在,数量已达40-50家之多,遍布全美各地,一般在华人超市、便利店、中文学校、中餐馆、银行等华人流动较多的地方免费取阅。而在众多的华文免费报纸当中,《新世界时报》的影响力很一般。
至于美龙网,如今已不存在。
这样的一个经历,让蒋亚洪开始进入国家侨办的视野。1998年,蒋亚洪在出国11年后,受国务院侨办邀请,第一次回到祖国。并于一年后,获得了侨办颁发的“优秀华文教学工作者奖”。
公开资料宣称,在此过程中,蒋亚洪作为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代表,受到了在此期间访美的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和朱镕基的接见。并于1999年应相关部门邀请回京,参加了国庆50周年庆典。
2006年,蒋亚洪回国,入驻中关村国际孵化园,创立提供电视新闻和广告搜索的北京六维时代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并任总裁。后来公司改名为优讯,称拥有全媒体搜索技术,为政府和企业评估品牌推广活动的宣传效果、处理负面报道。
本刊调查期间,一位已离职的优讯公司前高管说,他2008年入职时,优讯还仅是一个回款额只有30万元的公司。而这些钱远不足优讯每年投入的成本。“优讯刚创办时,投入了50万元。”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则报道也证实了蒋亚洪创业期间企业确实困难重重。
尽管如此,蒋亚洪还是获得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优秀创业留学人员嘉奖。随后,他入选北京市海外人才的“海聚工程”。这些,为其入选2010年国家“千人计划”做了一定程度的铺垫。
“分公司”的作用
2009年,在优讯公司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之下,该离职的前高管找到蒋亚洪,希望解决公司发展的前景问题。他向蒋亚洪建议,把公司向地方政府延伸,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北京市。分公司开起来后,再做产品服务,从而打开市场。
当年底,蒋亚洪就飞往无锡,因为他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当中对海归高层次人才的狂热追求。“为了完成引才任务和引高新技术企业,不关心质量,缺乏评价能力。这就让投机分子有机可乘。”一分析人士说。
很快,蒋亚洪就成为无锡、济南、武汉等多个城市引进的高层次创业人才,优讯这个公司也开始被各地政府以高新技术企业身份引进。据其网站介绍,其在全国各地开设的分公司已近二十家。
一旦被作为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政府资金支持就来了。以济南为例,济南市政府专门设立了每年规模为1亿元的人才引进专项资金,来济创业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最高可享受创业启动资金300万元、安家费100万元的补贴。
“整个(无锡)公司就只招了两个人,根本就不做市场,这带有一定的欺骗性。把政府的钱拿来了,却不好好做产品。”蒋亚洪的这种做法让同事担忧,接受本刊采访的那位离职高管说,这种只开分公司却不做产品服务的问题,让他感觉到危机:“我当时是国内市场唯一的管理人,一旦出了事,我肯定得负责任。”
于是,该高管于2010年7月离开优讯,自己也开了一个舆情监测公司。“我的建议他不听,我知道迟早要破的,一旦破了,就立马倒。”
对此,蒋亚洪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任何公司的创业都需要时间,至于本刊的其他采访申请,他表示需要通过邮箱发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时,已过3天,本刊仍没有收到蒋亚洪的邮件回复。
不过,11月23日,蒋亚洪给公司内部员工发了一份通知,称:“网上有关于攻击我(蒋亚洪)个人的不实博文。该博文诋毁我不同阶段的工作。我们已经给政府相关部门做了汇报,并采取相关措施。”
通知称,公司在外地建立机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客户,以及建立业务发展需要的客服中心、研发中心等。申请政府资金也是按照当地政府的政策规定做的。而至于为什么不回应,通知说,“不会在网上和他们辩论,避免引起更多的关注。”
“人才”利益链
没有人说得清,蒋亚洪这样的海归,是如何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在中关村园区的2010年“千人计划”入选名单上,他和百度的李彦宏赫然并列。一个数据是,自“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前4批已引进共计825名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
入选此类计划的好处是,按照规定,中央财政给予引进人才每人人民币1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视同国家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对于蒋亚洪而言,有着“千人计划”光环,与地方政府谈判的筹码更大。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由于各种引才计划的实施,出现了一个人被重复“引进”多次的现象——“现在引进人才就像‘挤牙膏’,我也是被引进了多次。”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的王宏教授说。
“某些单位在介绍其科研实力的时候,光谈人才一个幻灯片都不够,从院士、长江学者、跨世纪人才、百人计划等等,但是不同头衔下都是同一批人。”这些人需从不同渠道申请这些计划,却都要被评估,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
在2010年9月3日举行的国家高端人才引进研讨会上,这项评审制度开始被各大院校的教授们重新思考。国家“千人计划”第一批入选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觉得评审现在还是不够健全”。
施认为,现在出现一个通病,几乎快成一个恶性循环了:定了一个目标大量引进人才,结果发现第一批引进的质量参差不齐。最终,真正在国外做得好的高端人才引不进来,相反那些做得没那么好的,就想没准可以试试,结果这些并非最优秀的人却回来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张春霆则认为,人才的择录不应该由行政来决定。“专家把关,择优录取。谁来决定把关,专家是谁,谁说了算,现在是行政人员说了算,我觉得不应该这样,应该由专家说了算,而且更高层次的专家来决定把关专家。”
“现在大家口口声声都在说纳税人的钱,实际上也不知道钱是哪儿来的。重要的是你们拿了这些钱,究竟做了什么样的事?这一点大家非常地关注。”在那次高端人才引进研讨会上,自称代表网友发言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