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建筑业还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框架结构,因而混凝土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混凝土质量缺陷,现就具体实例对混凝土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及处置。
关键词:质量缺陷、处置、防控
一、 概述
广西电信南宁分公司黄茅坪IDC机楼(配电机房)工程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1154.84m2,框架二层,一层层高为3.8m,二层层高为4.5m,建筑高度8.80m,
本工程于2011年1月25日浇筑一层框架柱及二层梁板,2月22日进行此层梁板柱的拆模工作。在拆除模板后,发现一层柱及二层梁有不同层度的孔洞、露筋等混凝土质量缺陷。具体部位为:
6、○12轴梯底连接处砼松散。
7、其他部位的混凝土存在不同程度的蜂窝、麻面。
二、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的分类
三、质量缺陷分析:
(1)麻面。混凝土构件表面局部缺浆粗糙出现浅性或的无数小凹点,但没有出现钢筋外露和石子外露现象。这是由于:①木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性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②模板拼缝不严,灌注混凝土时缝隙漏浆;③在混凝土振捣中,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而造成混凝土表面的质量缺陷。
(2)露筋。混凝土结构钩件钢筋暴露在混凝土外面。 (1)砼灌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2)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3)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4)砼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砼表面失水过多。
(3)蜂窝。混凝土表面无水泥浆,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但小于保护层厚度的缺陷,主要由于材料配合比不准确(浆少石多),拌合不均匀,浇筑方法不当,振捣不密实以及模板缝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时模板造成严重漏浆。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與振捣配合不好
(4)孔洞。混凝土结构从表面开始,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结构截面尺寸1/2深的缺陷。(1)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灌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2)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3)砼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4)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5)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6)不按规定下料,吊斗直接将砼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四、混凝土表面缺陷的处置
混凝土质量缺陷的修补应符合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规定。从本工程混凝土的标养试块的抗压强度报告可知,一层柱、二层梁板混凝土已达到C30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针对具体的混凝土缺陷采取的对应的处理方法如下。
1、混凝土外观质量蜂窝、麻面的处理
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2~1:2.5的水泥砂浆抹平,抹砂浆前,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干净基底,在修补前要润湿24小时。
2、柱部分柱脚砼局部松散:具体部位:○C—○1、○C—○2、○C—○3、○C—○5、○C—○6、○C—○8、○C—○11、○A—○6、○E—○7轴。
较大面积的蜂窝、露石的柱脚,应根据缺陷的深度和面积凿去已松动和薄弱的混凝土层和浮石,尽量形成喇叭口,外口大内口小,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在修补前要润湿24小时,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
3、对于柱脚○C—○7、○C—○9深度松散
把深度松散的混凝土凿除,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在修补前要润湿24小时,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由于+500mm下需填土,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柱脚的混凝土强度,对这两个缺陷较深的混凝土柱脚进行加大处理,每边加大50mm,高度为500mm,用C35细石混凝土浇捣振实。如图一。
3、注浆法补强
具体部位:○A—○4、○A—○5、○E—○2二层楼面梁柱节点。
梁柱节点处的露筋,钢筋过密,现场表面看不出孔洞的深度,适当的凿出一角,查看情况,若为不易清理的较深的蜂窝,可采用压浆法补强。压浆法主要是通过管子用压力灌浆。
注浆法操作方法:
A:混凝土表面处理:①对需要修补加固部位进行清理,必须保证足够的施工空间。②定位,将需修补加固的部位进行打凿平整。③把混凝土及蜂窝孔洞内浮尘清理干净。
B:表面加强
应注浆工作必须在表面封闭状态下进行,故先进行表面加强工作。在表面用高一等级细石混凝土补强。
C:钻孔
在补强的适当位置处钻二个40mm圆孔,两个圆孔对立面设置,其中一个圆孔用于将灌浆管伸入孔洞处,另一个圆孔插入一软管作为排气管,钻孔工作应在表面补强后隔天进行。
D:配JN-M胶
配胶前应对JN-M两组分进行充分的上下搅拌。按推存的配胶比例准确称量A、B组搅拌均匀后倒入灌浆器,并立即进行注浆施工,以防反应热在容器内积蓄而造成胶液暴聚浪费。每次配较量应根据注浆速度、气温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宜超过10kg。
E:压力灌浆
用灌浆机具从注浆嘴压力注入JN-M胶液,当排气管中有胶液流出时则将其弯折扎紧,注胶的同时用小锤敲击面层,由声音判断胶液流动情况及胶液是否注满。倾斜及垂直的面层要从最低的位置开始注入。最后一个排气管应在维持注入压力的情况下封堵,以防胶层胶空。施工中,注胶速度不宜过快,注胶先后顺序应合理,以防形成气囊。(如果蜂窝过大时,可在JN-M胶液调配时添加适当的水泥骨料以作填充,以不影响灌注为准)
F:固化
JN-M注胶施工后最初几个小时应注意检查注胶现象,以防脱胶。常温下(25℃)固化不少于3天,固化温度降低,固化时间应相应延长。
G:检验
应排气孔设置在注胶孔的对面,注浆是只要检查对面排气孔流出浆时即可。同时用小锤敲击面层,由声音判断胶液流动情况及胶液是否注满。
4、对○C—○10柱中部砼1/3深度、宽度400mm的孔洞的处理。
由于此柱两面均有1/3深度的孔洞,为了保证上层梁板的不出现质量问题,预先采取加固措施,才能对此柱进行修补处理。
柱支撑的主次梁首先同时进行加固,采用钢管加顶托,柱每侧的梁用双管支撑。在完成梁柱节点的支撑后,经过验收合格,方可对此柱不密实的混凝土进行凿出。要凿成斜形,以便浇筑混凝土,用清水冲刷干净,并湿润保持72小时,然后按照好模板后,再用高一等级细石混凝土浇筑,在细石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膨胀剂,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浇筑后加强养护。
5、○E—○4二层楼面梁柱节点三面存在孔洞,表现砼松散的处理。
○E-○4二层梁柱节点表面观察的孔洞露筋现象,在处理前应对二层梁进行加固处理,混凝土的质量缺陷因面积过小,但局部深度过深,采用注浆法补强。
五、处理记录
1、混凝土缺陷前通知监理进行旁站。
2、每次处理完毕后均要做好由施工、监理双方签字认可的处理记录。
3、在浇筑混凝土时按要求留置混凝土的标养试块及同条件养护试块。
六、混凝土缺陷预防
(1)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蜂窝的预控,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认真清除模板内的杂物,模板表面要洁净,木模要充分湿润,模板隔离剂要涂刷均匀,模板安装必须严密,防止漏浆,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振捣密实以使气泡充分排除。
(2)防止混凝土构件露筋,主要的手段是在混凝土浇筑前严格控制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有位移等缺陷,保护层厚度应准确,垫块要绑扎牢固;混凝土结构件截面尺寸小,钢筋密集的部位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3)对钢筋密集处应预防出现孔洞;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振捣要采用专用工具、捣固密实。在构件预留孔洞处应从两侧同时下料。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4)在浇筑混凝土前,要认直检查模板的形体和几何尺寸,严防模板支架变形和缩胀。以防混凝土结构构件产生缩径现象。
(5)为了针对框架柱的混凝土柱脚松散及涨模现象,严格模板的安装,采取双管加固,钢管箍间距满足要求,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验收合格。混凝土的振捣手应严格按操作工艺进行,浇筑前,柱脚应垫200mm厚的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并振捣密实,浇筑柱混凝土不得一次灌满柱,应每浇筑500mm高上下振捣密实,严防漏振及涨模而产生孔洞。
(6)由于本工程的梁柱截面过小,钢筋布置密集,在二层以上应采取梁、柱分开浇筑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质量缺陷、处置、防控
一、 概述
广西电信南宁分公司黄茅坪IDC机楼(配电机房)工程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1154.84m2,框架二层,一层层高为3.8m,二层层高为4.5m,建筑高度8.80m,
本工程于2011年1月25日浇筑一层框架柱及二层梁板,2月22日进行此层梁板柱的拆模工作。在拆除模板后,发现一层柱及二层梁有不同层度的孔洞、露筋等混凝土质量缺陷。具体部位为:
6、○12轴梯底连接处砼松散。
7、其他部位的混凝土存在不同程度的蜂窝、麻面。
二、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的分类
三、质量缺陷分析:
(1)麻面。混凝土构件表面局部缺浆粗糙出现浅性或的无数小凹点,但没有出现钢筋外露和石子外露现象。这是由于:①木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性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②模板拼缝不严,灌注混凝土时缝隙漏浆;③在混凝土振捣中,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而造成混凝土表面的质量缺陷。
(2)露筋。混凝土结构钩件钢筋暴露在混凝土外面。 (1)砼灌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2)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3)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4)砼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砼表面失水过多。
(3)蜂窝。混凝土表面无水泥浆,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但小于保护层厚度的缺陷,主要由于材料配合比不准确(浆少石多),拌合不均匀,浇筑方法不当,振捣不密实以及模板缝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时模板造成严重漏浆。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與振捣配合不好
(4)孔洞。混凝土结构从表面开始,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结构截面尺寸1/2深的缺陷。(1)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灌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2)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3)砼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4)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5)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6)不按规定下料,吊斗直接将砼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四、混凝土表面缺陷的处置
混凝土质量缺陷的修补应符合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规定。从本工程混凝土的标养试块的抗压强度报告可知,一层柱、二层梁板混凝土已达到C30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针对具体的混凝土缺陷采取的对应的处理方法如下。
1、混凝土外观质量蜂窝、麻面的处理
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2~1:2.5的水泥砂浆抹平,抹砂浆前,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干净基底,在修补前要润湿24小时。
2、柱部分柱脚砼局部松散:具体部位:○C—○1、○C—○2、○C—○3、○C—○5、○C—○6、○C—○8、○C—○11、○A—○6、○E—○7轴。
较大面积的蜂窝、露石的柱脚,应根据缺陷的深度和面积凿去已松动和薄弱的混凝土层和浮石,尽量形成喇叭口,外口大内口小,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在修补前要润湿24小时,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
3、对于柱脚○C—○7、○C—○9深度松散
把深度松散的混凝土凿除,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在修补前要润湿24小时,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由于+500mm下需填土,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柱脚的混凝土强度,对这两个缺陷较深的混凝土柱脚进行加大处理,每边加大50mm,高度为500mm,用C35细石混凝土浇捣振实。如图一。
3、注浆法补强
具体部位:○A—○4、○A—○5、○E—○2二层楼面梁柱节点。
梁柱节点处的露筋,钢筋过密,现场表面看不出孔洞的深度,适当的凿出一角,查看情况,若为不易清理的较深的蜂窝,可采用压浆法补强。压浆法主要是通过管子用压力灌浆。
注浆法操作方法:
A:混凝土表面处理:①对需要修补加固部位进行清理,必须保证足够的施工空间。②定位,将需修补加固的部位进行打凿平整。③把混凝土及蜂窝孔洞内浮尘清理干净。
B:表面加强
应注浆工作必须在表面封闭状态下进行,故先进行表面加强工作。在表面用高一等级细石混凝土补强。
C:钻孔
在补强的适当位置处钻二个40mm圆孔,两个圆孔对立面设置,其中一个圆孔用于将灌浆管伸入孔洞处,另一个圆孔插入一软管作为排气管,钻孔工作应在表面补强后隔天进行。
D:配JN-M胶
配胶前应对JN-M两组分进行充分的上下搅拌。按推存的配胶比例准确称量A、B组搅拌均匀后倒入灌浆器,并立即进行注浆施工,以防反应热在容器内积蓄而造成胶液暴聚浪费。每次配较量应根据注浆速度、气温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宜超过10kg。
E:压力灌浆
用灌浆机具从注浆嘴压力注入JN-M胶液,当排气管中有胶液流出时则将其弯折扎紧,注胶的同时用小锤敲击面层,由声音判断胶液流动情况及胶液是否注满。倾斜及垂直的面层要从最低的位置开始注入。最后一个排气管应在维持注入压力的情况下封堵,以防胶层胶空。施工中,注胶速度不宜过快,注胶先后顺序应合理,以防形成气囊。(如果蜂窝过大时,可在JN-M胶液调配时添加适当的水泥骨料以作填充,以不影响灌注为准)
F:固化
JN-M注胶施工后最初几个小时应注意检查注胶现象,以防脱胶。常温下(25℃)固化不少于3天,固化温度降低,固化时间应相应延长。
G:检验
应排气孔设置在注胶孔的对面,注浆是只要检查对面排气孔流出浆时即可。同时用小锤敲击面层,由声音判断胶液流动情况及胶液是否注满。
4、对○C—○10柱中部砼1/3深度、宽度400mm的孔洞的处理。
由于此柱两面均有1/3深度的孔洞,为了保证上层梁板的不出现质量问题,预先采取加固措施,才能对此柱进行修补处理。
柱支撑的主次梁首先同时进行加固,采用钢管加顶托,柱每侧的梁用双管支撑。在完成梁柱节点的支撑后,经过验收合格,方可对此柱不密实的混凝土进行凿出。要凿成斜形,以便浇筑混凝土,用清水冲刷干净,并湿润保持72小时,然后按照好模板后,再用高一等级细石混凝土浇筑,在细石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膨胀剂,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浇筑后加强养护。
5、○E—○4二层楼面梁柱节点三面存在孔洞,表现砼松散的处理。
○E-○4二层梁柱节点表面观察的孔洞露筋现象,在处理前应对二层梁进行加固处理,混凝土的质量缺陷因面积过小,但局部深度过深,采用注浆法补强。
五、处理记录
1、混凝土缺陷前通知监理进行旁站。
2、每次处理完毕后均要做好由施工、监理双方签字认可的处理记录。
3、在浇筑混凝土时按要求留置混凝土的标养试块及同条件养护试块。
六、混凝土缺陷预防
(1)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蜂窝的预控,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认真清除模板内的杂物,模板表面要洁净,木模要充分湿润,模板隔离剂要涂刷均匀,模板安装必须严密,防止漏浆,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振捣密实以使气泡充分排除。
(2)防止混凝土构件露筋,主要的手段是在混凝土浇筑前严格控制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有位移等缺陷,保护层厚度应准确,垫块要绑扎牢固;混凝土结构件截面尺寸小,钢筋密集的部位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3)对钢筋密集处应预防出现孔洞;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振捣要采用专用工具、捣固密实。在构件预留孔洞处应从两侧同时下料。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4)在浇筑混凝土前,要认直检查模板的形体和几何尺寸,严防模板支架变形和缩胀。以防混凝土结构构件产生缩径现象。
(5)为了针对框架柱的混凝土柱脚松散及涨模现象,严格模板的安装,采取双管加固,钢管箍间距满足要求,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验收合格。混凝土的振捣手应严格按操作工艺进行,浇筑前,柱脚应垫200mm厚的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并振捣密实,浇筑柱混凝土不得一次灌满柱,应每浇筑500mm高上下振捣密实,严防漏振及涨模而产生孔洞。
(6)由于本工程的梁柱截面过小,钢筋布置密集,在二层以上应采取梁、柱分开浇筑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