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的预防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6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人类组织恶性肿瘤的发生一般认为经过复杂的多阶段过程,它包括DNA损害的初期和早期细胞异常生长,直到形成恶性肿瘤时瘤细胞的生长、发展诸期。不同的致癌物质在此过程的不同阶段中起着作用。

其他文献
前列腺素(PGs)是一类具有活性的物质,在酶作用下,由二十碳的花生四烯酸经由花生四烯酸氧化途径产生。皮肤合成、降解PGs。多种皮肤病与PGs及其衍生物有关。前列腺素D2(PGD2)是PGs中一种,许多组织和细胞中均能合成;在各种生理、病理条件下,调节这些组织、细胞的功能。
以往有皮肤接触药物致敏史的病人,在口服、吸入或经皮使用同样药物后,可引起全身性接触性皮炎,其临床表现为特征性的湿疹样皮损,包括水疱型手部湿疹,在原斑试阳性及接触性皮炎部位发疹,"狒狒综合征",以及在服药2~24小时后出现的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有时症状可能很明显,但未见因过敏引起死亡的报道.
作者用人皮肤血流量(CBFV)测定、兔皮肤红斑肉眼评分、KB细胞尿苷摄取抑制试验研究了5种物质的原发性刺激作用,并对其方法进行了评价。
期刊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病因未明的皮肤病,一般认为其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主要靠全身性皮质类固醇治疗,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引起严重的副作用。金制剂、磺胺吡啶、砜类药及免疫抑制剂单独或辅助治疗也有各自的副作用。本文第一次报道了局部应用氯氟美松治疗泛发和全身性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疗效和安全性。10例患者(男4例,女6例),年龄61~91岁,病程1周~13个月。
本文报道15例中度至重度银屑病患者用依曲替酸(acitretin,AT)治疗,并以安慰剂作对照的双盲试验结果。15例患者均为斑块状银屑病,皮损占体表面积的10%以上,其中2例还有掌跖脓疱性损害。试前1月停止银屑病的系统治疗,试前2周停止外用皮质类固醇。按双盲法随机给患者服用AT(25或50mg/d)或安慰剂8周,双盲期中,每2周评价一次,对鳞屑、红斑、厚度和脓疱的严重程度给予分级记分(0~8),并
本文报告2例死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老年病例,其TEN发生于短期用复方新诺明治疗后。例1男,79岁,因术后尿路感染服用复方新诺明。服2次(4片)后出现发热及泛发性红斑,接着发生严重的水疱(TEN)。皮损累及体表面积的50%。首次服药后第10天患者死亡。18年前患者曾用复方新诺明治疗过顽固性前列腺炎,无不良反应。例2男,86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加剧入院。
维申酸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例如用13-顺维甲酸治疗严重囊肿性痤疮,用依曲替酯和依曲替酸治疗严重全身性银屑病及其他角化皮肤病.该类药物尚可用于预防及治疗某些癌前期及恶性病变.有人也曾用依曲替酯和依曲替酸治疗扁平苔藓获得成功,但常规维甲酸类药物可出现维生素A过多综合征的体征及症状,给治疗带来困难.
期刊
作者报告1例69岁男性患者,因背部反复发生红斑、水疱皮损而入院治疗。临床检查除掌跖外,全身可见多数红斑和糜烂性损害,小腿、腋下、胸部的红斑部有1~10mm直径的紧张性水疱。结合组织学和免疫病理,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给予口服强的松龙40mg/d,2周后改为倍他米松8mg/d。
生殖器尖锐湿疣在过去10年中增加了两倍,且与35岁以下女性宫颈上皮内肿瘤(CIN)的发病率平行增长.各方面的资料表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在尖锐湿疣、CIN和鳞状细胞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在异位性皮炎(AD)中,皮肤正常菌群,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在AD皮损产生中起一定作用.本文对瓶形酵母菌(P.o)引起AD病人皮疹的作用进行研究.118例AD缓解期患者,男54例,女64例,平均年龄52岁.11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平均年龄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