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信心是一个人成长、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初中特情生自信心的培养尤为重要。初中特情生自信心缺失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类:缺乏关爱型、自我封闭性和家长放弃型,其应对策略亦可以归为:回归温馨家庭、搭建展示平台以及推进家校融合三种。
关键词:特情生;自信心;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3-016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3.107
特情生是指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因特殊情况而构成的品学有一定缺陷的各类学生的总称。其特点是自尊心较强、感情用事、自控力差、缺乏自信心等。其中,自信心的缺失尤为明显,也间接影响其他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培养特情生的自信心是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使笔者认识到,初中特情生自信心缺失的情况大致有三类:缺乏关爱型、自我封闭型和家长放弃型,其应对策略亦可以归为三种:回归温馨家庭、搭建展示平台以及推进家校融合,详见图1。
案例一:缺乏关爱型
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母爱父爱,内心常常有一种失落感。他们十分羡慕双亲健全的家庭,有时不免缺乏自信心,易表现出内向、沉默、冷漠、孤僻的倾向。班里的崔某某就是如此,她少言寡语,性格孤僻,很少与同学交流,学习成绩很差,走路总是靠着墙根溜边走,见到教师也只是低头笑一笑。后来了解到,崔某某从小父母离异又各自成家,跟着年岁已高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亲从未关心她的生活,忽视了她的存在。她因此变得更加少言寡语,不爱跟人交往,学习上也自暴自弃,成绩越来越差。
案例二:自卑封闭型
如遭遇家庭变故,使家庭面临巨大压力,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较以往不同,会使孩子的心理受到冲击从而渐渐养成自卑、压抑、懊丧的性格。班里学生李某就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不爱说笑,表达能力很差。他的妈妈离世多年,爸爸重度残疾,完全靠双拐走路,在家开了个家电维修店,父子俩相依为命,靠爸爸家电维修的微薄收入和社会低保勉强度日。父子俩生活还算过得去,孩子的学习也不错。但多年的困苦生活使李某时常感到自卑、压抑,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圈子里。
案例三:家长放弃型
宽容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表现不刻意制定规范;对子女的愿望与要求不刻意进行限制;在孩子的能力培养上也不刻意要求和规范,任由孩子随其个性自由发展。这就导致自我约束力差的孩子难以控制自己,甚至出现自暴自弃或反社会行为。张某是个多动症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小毛病很多,爱说爱闹爱调皮,就是不爱学习,字也写得潦草不堪,无法辨识,在小学时他妈妈就放弃了他的学习,入学后的很长时间里,他都是以“混”的模式在班里存在着,以狂妄奔放的外在表现掩饰不够自信的内心。
当代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特情生自信心的问题倘若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长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为帮助特情生解决自信心缺失的问题,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其成因,以学校为中心,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协调各种有利资源,有的放矢地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策略一:回归温馨家庭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但离异家庭的学生在家庭中难以得到完整的关爱。在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就是学生与家庭之间的桥梁,而教师就是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如案例一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热爱学生,让他们明白自己没有被抛弃、被遗忘,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悦纳自己。最重要的还是帮助学生缓和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通过电话访问或家访,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要求家长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关心孩子,时时处处给孩子以热情、慈爱,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上、学习上的种种困难,弥补离异给他们精神上带来的创伤,使他们重新回到温馨、健康的家庭生活中来,逐步树立起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心。
策略二:搭建展示平台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位学生都有他们的优秀之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当放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充分锻炼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各种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对于案例二中家庭环境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情况,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多创造一些体验成功的机会。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尝试成功经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对其成功行为给予强化鼓励。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感受到“我也行”“我能行”,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他们的自信心在成功中自然会得以大大增强。
策略三:推进家校融合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只是教师的责任,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教师可以从提高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入手,改善其心理状况。教家长树立正确的成人观、成才观和成功观,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针对案例三中宽容型父母过度放任孩子,对孩子的学习没有信心甚至放弃孩子的情况,教师要深入家长内心,多和家长交流沟通,多向家长传达孩子在学习上的闪光点,逐步建立起家长对学生的信心,鼓励家长和学校配合,同心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于学生本身,教师可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树立奋斗目标并与学生建立“行为契约”,在校内督促学生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并一步一步地朝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 卢向阳.浅谈学生自信心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25(6).
[2] 鲁忠义.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特情生;自信心;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3-016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3.107
特情生是指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因特殊情况而构成的品学有一定缺陷的各类学生的总称。其特点是自尊心较强、感情用事、自控力差、缺乏自信心等。其中,自信心的缺失尤为明显,也间接影响其他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培养特情生的自信心是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使笔者认识到,初中特情生自信心缺失的情况大致有三类:缺乏关爱型、自我封闭型和家长放弃型,其应对策略亦可以归为三种:回归温馨家庭、搭建展示平台以及推进家校融合,详见图1。
一、 自信心缺失的表征
案例一:缺乏关爱型
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母爱父爱,内心常常有一种失落感。他们十分羡慕双亲健全的家庭,有时不免缺乏自信心,易表现出内向、沉默、冷漠、孤僻的倾向。班里的崔某某就是如此,她少言寡语,性格孤僻,很少与同学交流,学习成绩很差,走路总是靠着墙根溜边走,见到教师也只是低头笑一笑。后来了解到,崔某某从小父母离异又各自成家,跟着年岁已高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亲从未关心她的生活,忽视了她的存在。她因此变得更加少言寡语,不爱跟人交往,学习上也自暴自弃,成绩越来越差。
案例二:自卑封闭型
如遭遇家庭变故,使家庭面临巨大压力,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较以往不同,会使孩子的心理受到冲击从而渐渐养成自卑、压抑、懊丧的性格。班里学生李某就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不爱说笑,表达能力很差。他的妈妈离世多年,爸爸重度残疾,完全靠双拐走路,在家开了个家电维修店,父子俩相依为命,靠爸爸家电维修的微薄收入和社会低保勉强度日。父子俩生活还算过得去,孩子的学习也不错。但多年的困苦生活使李某时常感到自卑、压抑,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圈子里。
案例三:家长放弃型
宽容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表现不刻意制定规范;对子女的愿望与要求不刻意进行限制;在孩子的能力培养上也不刻意要求和规范,任由孩子随其个性自由发展。这就导致自我约束力差的孩子难以控制自己,甚至出现自暴自弃或反社会行为。张某是个多动症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小毛病很多,爱说爱闹爱调皮,就是不爱学习,字也写得潦草不堪,无法辨识,在小学时他妈妈就放弃了他的学习,入学后的很长时间里,他都是以“混”的模式在班里存在着,以狂妄奔放的外在表现掩饰不够自信的内心。
二、 自信心缺失的应对
当代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特情生自信心的问题倘若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长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为帮助特情生解决自信心缺失的问题,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其成因,以学校为中心,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协调各种有利资源,有的放矢地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策略一:回归温馨家庭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但离异家庭的学生在家庭中难以得到完整的关爱。在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就是学生与家庭之间的桥梁,而教师就是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如案例一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热爱学生,让他们明白自己没有被抛弃、被遗忘,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悦纳自己。最重要的还是帮助学生缓和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通过电话访问或家访,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要求家长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关心孩子,时时处处给孩子以热情、慈爱,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上、学习上的种种困难,弥补离异给他们精神上带来的创伤,使他们重新回到温馨、健康的家庭生活中来,逐步树立起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心。
策略二:搭建展示平台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位学生都有他们的优秀之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当放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充分锻炼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各种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对于案例二中家庭环境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情况,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多创造一些体验成功的机会。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尝试成功经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对其成功行为给予强化鼓励。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感受到“我也行”“我能行”,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他们的自信心在成功中自然会得以大大增强。
策略三:推进家校融合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只是教师的责任,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教师可以从提高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入手,改善其心理状况。教家长树立正确的成人观、成才观和成功观,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针对案例三中宽容型父母过度放任孩子,对孩子的学习没有信心甚至放弃孩子的情况,教师要深入家长内心,多和家长交流沟通,多向家长传达孩子在学习上的闪光点,逐步建立起家长对学生的信心,鼓励家长和学校配合,同心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于学生本身,教师可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树立奋斗目标并与学生建立“行为契约”,在校内督促学生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并一步一步地朝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 卢向阳.浅谈学生自信心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25(6).
[2] 鲁忠义.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