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活动的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大胆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恰当的语言能使美术创造活动更加顺畅,更能展现孩子们的所思所想。现就实践活动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1 活动中要用孩子的语言与他们交流
用孩子的语言与他们对话不是蹲下身子模仿孩子的声音和语调,而是基于对孩子年龄特点的真正了解,在与他们交流时要注重语言的生活化、趣味化、形象化,要使孩子更容易理解。反之,脱离他们已有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的抽象概念和语言是幼儿无法理解和掌握的。
如:在引导小班孩子第一次握笔时,不管老师怎样反复引导总是有的孩子会用整个手握住笔杆,有的会把食指、中指都搭在笔杆上。为了解决这一难点,老师结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了游戏的语言对孩子们说:“咱们一起玩打手枪的游戏好吗?”孩子们一听要玩游戏各个高兴的学着教师的样子用拇指和食指摆出握手枪的样子口中还兴奋的说者:“啪、啪、啪。”教师便顺势引导孩子们用小手枪去握笔,这样孩子们就轻而易举的掌握了正确的握笔姿势了。游戏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而小手枪也是他们玩过的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用手表示手枪既形象化又能解决他们满手握笔的现象,教师富有趣味化的语言孩子们更能够理解乐于接受,孩子们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了起来。
再如:刚学画的孩子们总会把笔弄得到处是,画完画有的还不会把笔放回原处。为了养成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教师会用拟人化的语言引导孩子们:“小朋友水彩笔宝宝非常喜欢戴帽子,现在把笔宝宝的帽子取下放在笔盒里,笔用完了要给及时给笔宝宝戴在头上。不然它们会不高兴的。”孩子们听后画画时便小心翼翼把笔帽放在笔盒里。这样笔帽丢弃的现象少了。孩子们画完画后教师又会说:“小朋友笔宝宝累了想休息了快把它们放回小床里(笔盒)。富有生活化、趣味、形象化的语言,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的认知水平,孩子们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这样在美术活动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养成的习惯便迎刃而解了。
2 语言能营造美的氛围引发想象激发创造
教师富有情感性、情境性、启发性的语言往往能营造一种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的氛围,拨动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共鸣,诱发他们的思考,并能让他们有所领悟,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思考的积极性。
如:在大班美术活动《我想飞》中为了引发孩子们大胆的想象创造,教师让孩子们把眼睛闭上,在轻柔的音乐衬托下,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言轻声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突然长出了一对翅膀我飞过了高山、飞过了河流、飞过了田野、飞过了公园、飞过了……我还会飞过那里?我除了能长出翅膀飞还会怎样飞?是像孙悟空一样脚踏筋斗云飞?还是会像铁壁阿童木那样脚踩火箭去飞?还是会像哪吒那样脚踏风火轮去飞?还是会……?”在引导孩子们想象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或高或低、或快或慢、或轻或重、或拉长音或停顿)像蜜一样牢牢的“黏”住了他们的心,在他们脑海中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使他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当老师让孩子们睁开眼睛时,孩子们便急不可耐的拿起了笔,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符号瞬间展现在了纸上。可见此活动中教师的语言为孩子们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提供了一个“脚手架”启发了他们的“思”,支持着他们不断的建构着自己心灵的世界。
3 语言能听见孩子们绘画中内心的声音,增强绘画的自信心
教师在美术活动中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聆听、唤醒、鼓励。通过倾听孩子们对创作内容的讲述、通过与他们的交流走进他们内心的世界,了解到了他们在情感上的、生活经验上的、技能上的需求,教师及时的肯定、支持、幫助使他们在不断激励、不断成功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
如:在中班的绘画活动《我的妈妈》中,有一位小朋友把妈妈的脸涂成了绿色,在他与大家的分享交流绘画内容时,我们才知道他妈妈病了,他把妈妈的脸涂成了绿色表示妈妈生病时难受的样子。教师了解到这一信息便发动全体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表达对他的关爱,有的说话来安慰他、有的帮他拿杯子、有的……让他感受到了大家庭给予他的爱。可见倾听孩子们对绘画内容的讲述是获得孩子们对绘画想法和内心世界的良好时机,能获得更全面、更丰富的信息,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孩子们内心的世界。
倾听、分享能浦捉到孩子的心声而教师在与孩子的互动对话中也能解读到孩子的需求。如:在小班的一次圆圆的苹果中一位小朋友总是把苹果的形状画的长长的,尝试了多次总是画不出圆一些的苹果,急的哭了起来。这时教师微笑的来到他身边说:“看!你多棒能画出甜甜的香蕉,别的小朋友还不会画呢!。”听了我的话他便破涕为笑,不好意思说:“老师我还想画个苹果,可我不会画。”“好。老师和你一起玩咕噜噜的游戏,你肯定会画出苹果的。”于是教师就大手握小手一起和他口中说着“咕噜噜、咕噜噜,笔儿转一圈变个大皮球,皮球上面加个把,一个苹果就出现。”在教师这种形象有趣的引导下,他很快的画出了一个个大大的苹果。此活动中教师与孩子的对话无时不尊重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体的差异,保护了他的自尊心,并在技能上给予了他帮助,使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可见教师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投入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还有自己的教育智慧,这正符合柏拉图所主张的“教育非它,乃心灵的转向。”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或信心不足时,教师不失时机的鼓励和帮助,增强了他们绘画创造的兴趣、决心和信心。
综上所述语言看似与美术活动无关却成为了孩子们绘画创造的“助力器”,活动的“加油站”,推动着孩子们在活动中能淋漓尽致的创造。
青岛西海岸新区长江路中心幼儿园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1 活动中要用孩子的语言与他们交流
用孩子的语言与他们对话不是蹲下身子模仿孩子的声音和语调,而是基于对孩子年龄特点的真正了解,在与他们交流时要注重语言的生活化、趣味化、形象化,要使孩子更容易理解。反之,脱离他们已有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的抽象概念和语言是幼儿无法理解和掌握的。
如:在引导小班孩子第一次握笔时,不管老师怎样反复引导总是有的孩子会用整个手握住笔杆,有的会把食指、中指都搭在笔杆上。为了解决这一难点,老师结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了游戏的语言对孩子们说:“咱们一起玩打手枪的游戏好吗?”孩子们一听要玩游戏各个高兴的学着教师的样子用拇指和食指摆出握手枪的样子口中还兴奋的说者:“啪、啪、啪。”教师便顺势引导孩子们用小手枪去握笔,这样孩子们就轻而易举的掌握了正确的握笔姿势了。游戏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而小手枪也是他们玩过的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用手表示手枪既形象化又能解决他们满手握笔的现象,教师富有趣味化的语言孩子们更能够理解乐于接受,孩子们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了起来。
再如:刚学画的孩子们总会把笔弄得到处是,画完画有的还不会把笔放回原处。为了养成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教师会用拟人化的语言引导孩子们:“小朋友水彩笔宝宝非常喜欢戴帽子,现在把笔宝宝的帽子取下放在笔盒里,笔用完了要给及时给笔宝宝戴在头上。不然它们会不高兴的。”孩子们听后画画时便小心翼翼把笔帽放在笔盒里。这样笔帽丢弃的现象少了。孩子们画完画后教师又会说:“小朋友笔宝宝累了想休息了快把它们放回小床里(笔盒)。富有生活化、趣味、形象化的语言,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的认知水平,孩子们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这样在美术活动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养成的习惯便迎刃而解了。
2 语言能营造美的氛围引发想象激发创造
教师富有情感性、情境性、启发性的语言往往能营造一种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的氛围,拨动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共鸣,诱发他们的思考,并能让他们有所领悟,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思考的积极性。
如:在大班美术活动《我想飞》中为了引发孩子们大胆的想象创造,教师让孩子们把眼睛闭上,在轻柔的音乐衬托下,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言轻声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突然长出了一对翅膀我飞过了高山、飞过了河流、飞过了田野、飞过了公园、飞过了……我还会飞过那里?我除了能长出翅膀飞还会怎样飞?是像孙悟空一样脚踏筋斗云飞?还是会像铁壁阿童木那样脚踩火箭去飞?还是会像哪吒那样脚踏风火轮去飞?还是会……?”在引导孩子们想象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或高或低、或快或慢、或轻或重、或拉长音或停顿)像蜜一样牢牢的“黏”住了他们的心,在他们脑海中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使他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当老师让孩子们睁开眼睛时,孩子们便急不可耐的拿起了笔,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符号瞬间展现在了纸上。可见此活动中教师的语言为孩子们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提供了一个“脚手架”启发了他们的“思”,支持着他们不断的建构着自己心灵的世界。
3 语言能听见孩子们绘画中内心的声音,增强绘画的自信心
教师在美术活动中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聆听、唤醒、鼓励。通过倾听孩子们对创作内容的讲述、通过与他们的交流走进他们内心的世界,了解到了他们在情感上的、生活经验上的、技能上的需求,教师及时的肯定、支持、幫助使他们在不断激励、不断成功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
如:在中班的绘画活动《我的妈妈》中,有一位小朋友把妈妈的脸涂成了绿色,在他与大家的分享交流绘画内容时,我们才知道他妈妈病了,他把妈妈的脸涂成了绿色表示妈妈生病时难受的样子。教师了解到这一信息便发动全体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表达对他的关爱,有的说话来安慰他、有的帮他拿杯子、有的……让他感受到了大家庭给予他的爱。可见倾听孩子们对绘画内容的讲述是获得孩子们对绘画想法和内心世界的良好时机,能获得更全面、更丰富的信息,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孩子们内心的世界。
倾听、分享能浦捉到孩子的心声而教师在与孩子的互动对话中也能解读到孩子的需求。如:在小班的一次圆圆的苹果中一位小朋友总是把苹果的形状画的长长的,尝试了多次总是画不出圆一些的苹果,急的哭了起来。这时教师微笑的来到他身边说:“看!你多棒能画出甜甜的香蕉,别的小朋友还不会画呢!。”听了我的话他便破涕为笑,不好意思说:“老师我还想画个苹果,可我不会画。”“好。老师和你一起玩咕噜噜的游戏,你肯定会画出苹果的。”于是教师就大手握小手一起和他口中说着“咕噜噜、咕噜噜,笔儿转一圈变个大皮球,皮球上面加个把,一个苹果就出现。”在教师这种形象有趣的引导下,他很快的画出了一个个大大的苹果。此活动中教师与孩子的对话无时不尊重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体的差异,保护了他的自尊心,并在技能上给予了他帮助,使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可见教师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投入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还有自己的教育智慧,这正符合柏拉图所主张的“教育非它,乃心灵的转向。”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或信心不足时,教师不失时机的鼓励和帮助,增强了他们绘画创造的兴趣、决心和信心。
综上所述语言看似与美术活动无关却成为了孩子们绘画创造的“助力器”,活动的“加油站”,推动着孩子们在活动中能淋漓尽致的创造。
青岛西海岸新区长江路中心幼儿园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