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的每个阶段,自有特别的价值,都很宝贵。人们之所以更珍视青春年华,在于这是“打底子”的阶段。这一阶段形成的思想和情感会影响以后的岁月,这一阶段接触到的美好事物会成为精神的种子。
如果用繁复的“训练”填充如此美好的年华,以不断重复的方式记诵简单的知识和“规训”,花费巨大的代价去获得一张社会“入场券”,而不是在求知欲最强的年华去接触辽阔的世界,将非常可惜。
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注意到,当年那些在学习上“只用了七八分力气”的学生,往往是能独立思考、有趣味的人。他们有参与学习竞争的实力,但志不在此;他们从不把过多的精力花费在考试和竞赛上,总是留意教科书之外、教室之外的各种有趣的事物;对家长的埋怨、教师的疑虑,他们往往轻松应对,但绝不改弦更张,总是有余力并利用一切可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临到期末考试,他们还能坚持读自己想读的书,甚至不错过球赛或夜场电影;至于成绩,只要不掉落到自己无法控制的地步,就算是有所交代了。后来,我公开称赞这样的学生,希望大家能飞得高一些,有远一些的目标。
不要鼓励学生为成绩名次“拼搏”。什么“全身心投入”,什么“过关斩将”“杀出一条血路”,等等,全是在抹杀趣味、拉低思维品质。趣味没有了,思维没得到培育,只剩下没完没了的竞争。人们看功夫片、枪战片,最后一般只剩下两人,苟延残喘,命悬一线,徒手搏斗。最终胜出者,无一不是伤痕累累,浑身血污,满脸戾气——这就是所谓的“终点”。从小学一年级到博士毕业,顺顺当当,一般要读21年,要心无旁骛、全神贯注,要放弃生活趣味、千辛万苦,最后踏上所谓的“成功之路”。这样的成长路径,为什么要引导青少年去羡慕?
教育教学到底要做什么?
在生命最绚烂的青春年华,接触有趣的事物,阅读经典作品,了解未知领域,和有抱负、有智慧的人相处,开阔视野,开始思考探究一些大问题,是理想的人生境界。洁白的纸上最初的几笔,要勾勒一点大气象,作为一生的“底子”;何必急急忙忙地把仅有的一张白纸浸染成钞票、支票?
最令人痛心的,是学生在美好的青少年时代,被灌输了功利的学习观,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放弃了最有意义的学习,把学习演变为无意义的利益竞争。
教学要做的,是教学生“怎样学”,而非教他们“怎样考”。现今大批教师放弃教学,迎合社会需求,纷纷钻研考试。我在培训中经常被老师们的“怎样考”的询问困扰。“怎样考”,我真的不了解,即使我有自己的估算,也没有办法和这些教师展开有价值的交流。在这些教师的眼里,教材不重要,教学方法不重要,阅读写作等等统统不重要,教会学生有绝对把握地做对一份试卷才重要。
为了应付考试,是不是可以不读书、不思考?
我们的学生,在未来要工作很多年,他们需要有很强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不能只学应付考试的方法。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应当是志于学也善于学的人;除了学校教给他们的,他们还能有自觉学习的意识,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岁月继续发展自我。
坦白说,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加三年高中教育后,很多学生并没有学会学习。他们不仅在大学学习有障碍,走上工作岗位后仍然学习困难,甚至寸步难行。中小学12年(如果算实际课时,也许相当于规定课时的1.5倍以上),学生学到的东西太少了。
一名会学的学生,他的生命之途将是多么绚烂!人完全可以学习更多门类的知识,感受不同事物的乐趣。爱因斯坦认为,人的一生如果能合理安排,完全可以多学一门甚至两门专业。美国电影演员琼·芳登曾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爱好广泛:她是厨艺行家,爱打高尔夫球,同时是钓鱼高手;她是注册的室内装潢师,有飞行员执照,在荷兰参加热气球比赛获得过名次;她在中年以后从事公益演讲,晚年时则投资养牛业、不动产和石油行业,经营有方,获利不菲……可以说,她的一生,活得有声有色。小提琴演奏家雅沙·海菲兹幼年为练琴花去了大量时光,可是他成年后并不认为那样的训练有什么益处。他说:“练琴太多和练琴太少一样坏。如果我每天练琴6小时,会一点进步都没有;我还有许多其他兴趣,比如看书或各种运动,诸如打网球、打高尔夫、骑自行车、骑马、划船或游泳。当我该练琴时,却常常拿一部照相机往外跑,我是摄影迷。”现今的教育有可能培育富豪,但是培育出富有趣味的人,我觉得很难:在应当培育趣味的季节没有播种,即使日后补种,也已经错过最好的成长期。
一些学生离开中学30年了,他们仍然会在一起交流一些有趣的书;他们专程去很远的地方去看一些树,漂洋过海去参观一座博物馆。他们能在中年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他们愿意思考一些困难的问题。偶尔,他们会来找我,看看当年的中学老师对某个事物有没有新的看法,让我有机会反思自己的教学。但是,我永远无法说服那些醉心于“状元”“学霸”的教师。
培育趣味,比“勤学苦练”重要。中小学教育,过多的“训练”将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过多地宣扬勤学苦练,不珍惜人的天赋,不重视人的灵性,也就无法激励学生创造未来。儿童对世界的好奇心最为宝贵,每个孩子都有过自我醒悟的“第一次”,这是自我发现之始。而今,越来越多的是灌输,消灭趣味,把儿童当作一个可以无限接受的容器,接受用于竞争的资本。
传统的学习观念,未必适合每个人。只要留心观察,便会发现,在一个学习集体中,不同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和趣味存在较大差异。和“勤學苦练”一样,“因材施教”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了,而教师往往只执其一端。这是自身观念落后所致,他们的职业烦恼往往也源于此。
而尴尬之处在于:目前这一代教师绝大多数是应试教育哺育出来的,他们未必认为学习可以有别的路可以走。我观摩过不少“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也听教师介绍过“苦练基本功”的各种故事。有位教师把课本全背下来了(他上课时手上的确没有书),上课时,听课者都在注意他究竟有没有拿课本,有没有漏句漏字,而不去注意他的教学设计,也不注意学生的反应。我感到十分无趣和无奈:那位教师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仿佛就是在展示“我没拿书”“我会背”;而听课者津津乐道的,也是“的确烂熟于心,的确手上没拿书”。我们绝对不能将这样的观念灌输给学生,绝对不能让学生在中小学的学习中沦为“背书机”“做题机”。
很多有非凡见识的人在中小学阶段培育了趣味,也就有了自己的热爱。
如果用繁复的“训练”填充如此美好的年华,以不断重复的方式记诵简单的知识和“规训”,花费巨大的代价去获得一张社会“入场券”,而不是在求知欲最强的年华去接触辽阔的世界,将非常可惜。
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注意到,当年那些在学习上“只用了七八分力气”的学生,往往是能独立思考、有趣味的人。他们有参与学习竞争的实力,但志不在此;他们从不把过多的精力花费在考试和竞赛上,总是留意教科书之外、教室之外的各种有趣的事物;对家长的埋怨、教师的疑虑,他们往往轻松应对,但绝不改弦更张,总是有余力并利用一切可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临到期末考试,他们还能坚持读自己想读的书,甚至不错过球赛或夜场电影;至于成绩,只要不掉落到自己无法控制的地步,就算是有所交代了。后来,我公开称赞这样的学生,希望大家能飞得高一些,有远一些的目标。
不要鼓励学生为成绩名次“拼搏”。什么“全身心投入”,什么“过关斩将”“杀出一条血路”,等等,全是在抹杀趣味、拉低思维品质。趣味没有了,思维没得到培育,只剩下没完没了的竞争。人们看功夫片、枪战片,最后一般只剩下两人,苟延残喘,命悬一线,徒手搏斗。最终胜出者,无一不是伤痕累累,浑身血污,满脸戾气——这就是所谓的“终点”。从小学一年级到博士毕业,顺顺当当,一般要读21年,要心无旁骛、全神贯注,要放弃生活趣味、千辛万苦,最后踏上所谓的“成功之路”。这样的成长路径,为什么要引导青少年去羡慕?
教育教学到底要做什么?
在生命最绚烂的青春年华,接触有趣的事物,阅读经典作品,了解未知领域,和有抱负、有智慧的人相处,开阔视野,开始思考探究一些大问题,是理想的人生境界。洁白的纸上最初的几笔,要勾勒一点大气象,作为一生的“底子”;何必急急忙忙地把仅有的一张白纸浸染成钞票、支票?
最令人痛心的,是学生在美好的青少年时代,被灌输了功利的学习观,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放弃了最有意义的学习,把学习演变为无意义的利益竞争。
教学要做的,是教学生“怎样学”,而非教他们“怎样考”。现今大批教师放弃教学,迎合社会需求,纷纷钻研考试。我在培训中经常被老师们的“怎样考”的询问困扰。“怎样考”,我真的不了解,即使我有自己的估算,也没有办法和这些教师展开有价值的交流。在这些教师的眼里,教材不重要,教学方法不重要,阅读写作等等统统不重要,教会学生有绝对把握地做对一份试卷才重要。
为了应付考试,是不是可以不读书、不思考?
我们的学生,在未来要工作很多年,他们需要有很强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不能只学应付考试的方法。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应当是志于学也善于学的人;除了学校教给他们的,他们还能有自觉学习的意识,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岁月继续发展自我。
坦白说,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加三年高中教育后,很多学生并没有学会学习。他们不仅在大学学习有障碍,走上工作岗位后仍然学习困难,甚至寸步难行。中小学12年(如果算实际课时,也许相当于规定课时的1.5倍以上),学生学到的东西太少了。
一名会学的学生,他的生命之途将是多么绚烂!人完全可以学习更多门类的知识,感受不同事物的乐趣。爱因斯坦认为,人的一生如果能合理安排,完全可以多学一门甚至两门专业。美国电影演员琼·芳登曾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爱好广泛:她是厨艺行家,爱打高尔夫球,同时是钓鱼高手;她是注册的室内装潢师,有飞行员执照,在荷兰参加热气球比赛获得过名次;她在中年以后从事公益演讲,晚年时则投资养牛业、不动产和石油行业,经营有方,获利不菲……可以说,她的一生,活得有声有色。小提琴演奏家雅沙·海菲兹幼年为练琴花去了大量时光,可是他成年后并不认为那样的训练有什么益处。他说:“练琴太多和练琴太少一样坏。如果我每天练琴6小时,会一点进步都没有;我还有许多其他兴趣,比如看书或各种运动,诸如打网球、打高尔夫、骑自行车、骑马、划船或游泳。当我该练琴时,却常常拿一部照相机往外跑,我是摄影迷。”现今的教育有可能培育富豪,但是培育出富有趣味的人,我觉得很难:在应当培育趣味的季节没有播种,即使日后补种,也已经错过最好的成长期。
一些学生离开中学30年了,他们仍然会在一起交流一些有趣的书;他们专程去很远的地方去看一些树,漂洋过海去参观一座博物馆。他们能在中年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他们愿意思考一些困难的问题。偶尔,他们会来找我,看看当年的中学老师对某个事物有没有新的看法,让我有机会反思自己的教学。但是,我永远无法说服那些醉心于“状元”“学霸”的教师。
培育趣味,比“勤学苦练”重要。中小学教育,过多的“训练”将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过多地宣扬勤学苦练,不珍惜人的天赋,不重视人的灵性,也就无法激励学生创造未来。儿童对世界的好奇心最为宝贵,每个孩子都有过自我醒悟的“第一次”,这是自我发现之始。而今,越来越多的是灌输,消灭趣味,把儿童当作一个可以无限接受的容器,接受用于竞争的资本。
传统的学习观念,未必适合每个人。只要留心观察,便会发现,在一个学习集体中,不同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和趣味存在较大差异。和“勤學苦练”一样,“因材施教”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了,而教师往往只执其一端。这是自身观念落后所致,他们的职业烦恼往往也源于此。
而尴尬之处在于:目前这一代教师绝大多数是应试教育哺育出来的,他们未必认为学习可以有别的路可以走。我观摩过不少“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也听教师介绍过“苦练基本功”的各种故事。有位教师把课本全背下来了(他上课时手上的确没有书),上课时,听课者都在注意他究竟有没有拿课本,有没有漏句漏字,而不去注意他的教学设计,也不注意学生的反应。我感到十分无趣和无奈:那位教师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仿佛就是在展示“我没拿书”“我会背”;而听课者津津乐道的,也是“的确烂熟于心,的确手上没拿书”。我们绝对不能将这样的观念灌输给学生,绝对不能让学生在中小学的学习中沦为“背书机”“做题机”。
很多有非凡见识的人在中小学阶段培育了趣味,也就有了自己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