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一个”的语法意义及其演变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csolit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中,“一个”的使用十分常见,它主要作数量词修饰体词性成分,有时也可修饰谓词及其结构。“一个”在现汉里主要作数量词组使用,即是说,“一”是数词,“个”是量词。“个”为量词无可争议,而“一”并非单纯的数词,它同时有其它用法。语法学界多把不同语法单位的“一”当作数词的活用以便省却对“一个”进行重新定性的麻烦,然而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它抹煞了不同语法单位的“一”对词组“一个”的影响,在语法意义的解释上遇到了困难。一些语法学家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对其作了意义强弱的区别,然其认识止于模糊,未有详说。 本文继续对此进行探讨,以便获得确切的解释。
  我们采用河北作家铁凝的新作——《笨花》为语料来源,探索说明“一个”的语法意义。此作不但深刻影响着文坛,也因其富有代表性的词语运用引起语言学界的注意。作品中,“一个”修饰体词结构的文句大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河北方言的特点。当然,本文的关注点是通过个案调查,着眼于语法意义的分析,力求反映和再现“一个”的历史演变过程。
  一、穷尽分析语料对象,我们发现,“一”后向影响使“一个”的语法意义有所变化,分析结果如下:
  1.“一个”为“同一”义
  此所谓“同一”,是指“同一个”,也就是同样一个人或者物。
  (1)躲和等其实道理都是一个,该躲了躲,该等了呢就得等。(P357)
  (2)想到此他甚至就不知道向大人和向喜是不是一个人了。(P177)
  古时,“一”义为“相同”。《孟子·离娄下》“先圣后圣,其揆一也。”赵歧注:“言圣人之度量同也”。因“一”之“相同”意义的影响,“一个”所指可为“同一”。上引例句中,“一个”即指“同一个道理”、“同一个人”。
  2. “一个”为“整个”义
  称为“整个”,是采用口语的解释,是因《笨花》用词具有地域特色,具有方言研究的意义。例如:
  (1)……,一个晚上他们要给牲口添几次草料。(P142)
  (2)这天,向喜插制了一个冬天的佛堂,刹那间就销售一空了。(P22)
  由“一”来修饰的名词本身应当周延,也就是说,“晚上”等等成分是有界限的,比如从日落到深夜这个区间被人视为晚上。例句中“一个晚上”、“一个冬天”是说“整个晚上”、“整个冬天”。当然,“整整一个晚上、一个冬天”的说法也是存在的,而“整整”即使不出现,我们也可体会出“一个”中蕴涵的“从头至尾”、“完整”之意。“一”着眼于整体,使得“整个”、“整整一个”之意在语言实际中由“一”加上“名词”就可得到体现,一定的交际背景下,人们很容易感知对话的内涵。《礼记·杂记下》中:“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一”言“全、满”,指示“整个”,在由“一”形成的组合中也有此义。分析《笨花》用句,不难体会,是“一”的“全、满”义影响了人们对“一个”的体味,使之发展出新的义项——“整个”。吕叔湘先生就“一个”意义偏重于“一”阐明自己的认识,它是由“个”的优势地位决定的,“近代汉语里一方面奠定了名物称数必用单位词的原则,并且发展出众多单位词来,可是同时也似乎让“个”字逐渐扩展它的地盘,变成一个独占优势的单位词。”①在由古代数词直接修饰名词向近代数、名中间必加量词的转变中,虽然不少名词有自己的专用量词,但可用“个”,与其它量词相比“个”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现代汉语八百词》后附《名词、量词配合表》中,能和“个”搭配的名词占名词总数的33.49%,“个”的可用率最高。②另一方面,“一” 饰名词,有时不为数词,但人们在理解时习惯在“一”后加“个”。上引例句中的“一国”很自然地可以作“一个国家”解。基于这两点,由“一”的不同意义发展出“一个”的上述两种用法。
  二、当“一”为数词时,数量词组“一个”的用法如下:
  1.表数量,指单数
  (1)这秃头上还努出了一个脚趾头,脚趾上也长了趾甲。(P6)
  (2)空闲的街上走过来一个鸡蛋换葱的,他以葱换取笨花人的鸡蛋。(P8)
  (3)向家点起了灯,一个黄昏真的结束了。(P13)
  作数量短语,用于计数,修饰人、事物、时间,这是“一个”最普遍的用法。
  2.表界定,指某类中的“一个”
  陈望道先生指出:“数词后面一般要用一个单位词”,“单位是点计的标准。”③“单位词”就是我们所说的量词,它用于名词前,作用在于“划定界限”和“区分式样”。也就是说,量词作为实词是有词汇意义的,它会对事物的“类别”的意义进行认定。这种认定是从两方面进行的,《笨花》中多组用例都印证了这一认识的科学性。
  A.(1)一个男人,主意已定就不能犹犹豫豫的。(P29)
  (2)一个刚脱产的干部少不了忽左一阵忽右一阵,慢慢成熟吧。(P37)
  (3)一个看病的先生,世安堂的经理,穿戴不能象你这样不管不顾的。(P233)
  B.(1)莫非一个抗日干部还能想回哪儿就回哪儿。(P404)
  (2)一个在城市长大的新式女孩,莫非还真能受一个黄土小村的吸引?(P202)
  (3)她一个娘们儿家,只管打闪,她哪敢给雷公上话呀。(P144)
  这里的“一个”已不再侧重于计数,而是界定主语的类别,这种界定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说明“主语是或不是什么”,陈述部分相应分为“主语具备或不具备某种条件”两面。分析如下:
  A’.(1)男人应该是有主见的,作为男人中的一个,自然打定主意后就不能再犹豫。
  (2)刚脱产的干部思想不成熟,作为其中的一个,少不了忽左一阵忽右一阵。
  (3)看病的先生,世安堂的经理,是要讲究身份的,你作为一员不能不管不顾。
  B’.(1)抗日干部是有纪律的,作为其中一个,不符合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条件。
  (2)城市长大的女孩是眼界开阔而时尚的,作为其中一个,一个黄土小村达不到吸引她的条件。
  (3)女人是没有地位的,作为其中一个,够不上给雷公上话的条件。
  以上A、B两组例句是通过正反两方面确定主语的类别,A组从正面说明主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并且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应该符合这一条件。B组从反面阐述主语不具备怎样的条件,反向判定主语类别。B组不能言说多个,其中的“一个”不是严格的数量意义,而指限定范围内的单数,意义已经虚化。
  3.表“特出”
  这一意义是从上一种用法发展来的。如前所述,作为一类事物中的“一个”是应与类的特征相合的,如若事实中的“一个”与事物的类有所不符,就会受到说话人的特意突出,成为被人注意的对象。
  (1)一个长江上游总司令,说免就免了,……(P107)
  (2)一个营长被政府公报指名道姓褒奖,实属罕见啊!(P116)
  (3)没想到,一个区长什么都懂。(364)
  例句中“长江上游总司令”作为要职是不应被随便罢免的,“营长”不会被政府公报表扬,但“这一个”例外,引人关注,语气加重,有了特别突出的意思。
  4.表不符合某种条件
  此意义是由“某类中的‘一个’”义中的第2种用法衍生而来的。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B组例句是从反面对主语进行判定,侧重指出的是主语与背景条件不符。由B组例句的这一特点延伸出新的用法——“不符合某种条件”。如下:
  (1)你怎么教训他呀,一个卖艺的。(P124)
  (2)别闹了你,一个孩子。(P83)
  (3)不表砖也无妨,一个外院居连墙。(P128)
  各句言外之意分别是:
  (1’)他一个卖艺的,(不值得计较,)你怎么教训他呀?
  (2’)一个孩子,(年龄还小呢,)你快别闹了!
  (3’)一个外院居连墙,(不必要表砖,)不表砖也无妨。
  对B组例句进行变换,其语中含义是:
  B.(1’’)一个在城市长大的新式女孩,莫非还真能受一个黄土小村的吸引?(我是瞎担心了。)
  (2’’)一个抗日干部,莫非还能想回哪儿就回哪儿?(你快别指望了。)
  (3’’)她一个娘儿们家,只管打闪,哪敢给雷公上话呀 ?(让做啥就做啥呗。)
  可以看到,第4种用法的意义结构是“主语+结果”,从变换理解采用的句式上看,B句是“主语+不符合某种条件”,突出主语是某类中的“一个”,没有“结果”。其“不符合某种条件”义由主语承担,从而“一个”有了“不符合某种条件”义。
  三、以上是从共时角度划分“一个”的语法意义,并对诸义之间的关系给予讨论。下面我们从历时角度对其发展历程进行探求,说明变化关系。
  1.表数量,单个。这是“一个”最早的用法,在上古文献中已普遍应用。例《左传·昭公三年》:“又弱一个焉,……。”《礼记·大学》:“若有一个臣,……。”
  2.某类中的“一个”。由表单个的意义到表某类中的一个,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北宋时少量出现,话本《错斩崔宁》:“这桩事须不是你一个妇人家做的,一定有奸夫帮你……。”明清时,表“某类中的一个”大量出现,《醒世姻缘传》有:“你一个女人家怎好搭在男人队里?”清代常见,如《七侠五义》:“他一个小孩子家,如何禁得住你打呢?”
  3.表“特出”意义是在表“某类中的一个”义发展成熟时出现的,为后世沿用。明代《醒世姻缘传》:“一个大年下,连个馍馍皮子也不曾见一个”。过年应该是食物最丰盛的时候,但这个年例外,“一个”有强调义。民国时的例子,《上古秘史》:“一个修道一千几百年的人,结果终究如此,真是可惜。”
  4.表“不符合某种条件”的意义亦是明清时代“某类中的一个”的意义发展成熟时出现的,《醒世姻缘传》:“一个大街上,有什么事做?”可以转换为“一个大街上,(不方便说话,)能有什么事做?”原句句式结构为“主语+结果”,“不符合某种条件”的意义由“一个”承担,这是从“某类中的一个”到“不符合某种条件”转变的开始,这种意义到现代已完全发展成熟且在口语中普遍运用。例:“一个江湖骗子,别跟他浪费时间了。”
  综观以上叙述可以看出,要探讨“一个”的语法意义,先要确定“一”的语法单位,当其为非数词语法单位时,“一”的意义就决定了“一个”的语法意义;当其为数词时,“一个”的语法意义错综复杂,这主要是由于诸义之间的衍生关系使大量的“一个”处于这种转变的过渡状态,造成实际运用中很难界定的困境。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一个”基本上经历了由表数量的实指到表“某类中的一个”的“虚实结合”到最后完全虚化的过程。本文即以《笨花》为例,由今而古,逐步探源,再现和说明了“一个”的虚化过程。
  
  注释:
  ①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C].商务印书馆,1984,P150.
  ②薛健.量词“个化”问题管见[J].汉语学习,2006,(5).
  ③陈望道.文法简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版,P75.
  参考文献:
  [1]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2]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晁 瑞.《醒世姻缘传》“一个”的语法化等级[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1).
  [4]周一民.名词化标记“一个”构句考察[J].汉语学习,2006,(2).
  [5]卢优卫.试说现代汉语中的“个”与“一个”[J]. 宁波大学学报,1998,(3).
  (康瑞红,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陈惠玲,冀中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当今中国社会对数字“8”的崇拜达到了惊人的、狂迷的程度。人们挑选电话号、车牌号、楼房号,为商品定价,交易时的讨价还价,都钟情于选“8”,媒体推波助澜,商家乘机炒作,拍卖所谓的吉祥号,凭空大获其利。人们在安排婚庆、乔迁,开工、竣工典礼和运动会开幕式等重要活动时,也挑选逢“8”的日子。总之,凡涉及数字,必以选“8”为宜、为吉、为佳,这就构成了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当然国民心理也能从中得到基本反映。  从
期刊
零、引言  汉字是世界上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自源文字之一。穿越了千年的时空距离,面对着瞬息万变的语音变化,汉字仍然显示着非凡的生命力,并且通过自我调节、自我梳理不断地系统化、范畴化。  我们知道,汉字的系统性表现在形、音、义上,就形与义的系统性而言,《说文解字》是最好的例子。许慎在编撰《说文解字》时,根据“以类相从”的原则,首创了按部首(指意义上更加概括,使用更加规范的义符)分类部居的方法,将935
期刊
汉语对越南的语言影响牟深。汉越词是指已经融入越语词汇系统,受越语语音、语法和语义规律支配的汉源词。
期刊
零 引言  身为六安人,总想为家乡做点什么。于是在向老师、同学作自我介绍的时候,便隆重推荐家乡的特产——六安瓜片。但是尴尬的事却屡有发生,一些同学总会不依不饶地追问:“六安”的“六”字为什么读“lù”?这实在是一个颇为“简单”的难题。说是约定俗成吧,似乎有搪塞之嫌;想给出一些理据性的回答吧,又实在不知从何说起才好。其实王力先生早在1965年的《论审音原则》中就曾指出“……例如‘六安’的‘六’读“l
期刊
秦蕙田(1702——1764),字树峰,号味经,江苏金匮人。乾隆时曾官至刑部尚书。其夙精三礼之学,按《周官》吉、凶、军、宾、嘉之目,因循徐干学《读礼通考》之体例,网罗众说,撰《五礼通考》二百六十二卷。《五礼通考》详考古代礼制源流,是研究我国古代礼制的重要著作。  《五礼通考》卷243记叙从汉代到明代皇帝田猎之礼,属军礼。其中所涉礼节及田猎之事,多出自二十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期刊
据统计,《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新增词共有5625个(不包括西文词),其中二字词有3681个,占全部字词的65.44%,三字词1010个,占17.97%,四字词810个,占1.35%,五字词76个,六字词38个,七字词6个,八字词2个,10字词1个。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新增词大体可分为五大类:百科词、语文词、方言口语词、新词语和一般词。其中百科类1963个,语文类1107个,方言口语类12
期刊
马庆株,1942年生于天津,1963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汉语专业研究生,1981年到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至今。现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南开语言学刊》主编、南开大学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天津市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院校功能语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学术委员,《汉语学报》《汉语学
期刊
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文字也有一个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成熟阶段是指以殷商甲骨文为代表的系统文字,它是目前公认的汉字系统的源头。但是,甲骨文并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文字的起源与发展也不是一条单纯的主线,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在汉字起源的萌芽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中国文字的萌芽是在长江,特别是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完成的。中国考古学的仰韶-大汶口时代
期刊
朱德熙先生(1991)在《词义和词类》一文中再次强调了“词义不能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并举出两个例子来向大家说明“如果不考虑词的语法功能,只从对词义的模模糊糊的感觉出发划分词类,将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其中有一例是“出品”。  “出品”在《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里分成两个条目:  【出品】chū//pǐn 制造出来产品。  【出品】chūpǐn 生产出来的物品;产品:这是本厂的新~|这些~
期刊
一、前言    “V得C”式动补结构在现代汉语语法中是研究的热点。关于它的产生时代学术界尚存在争论,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两种:A 、南北朝时期(潘允忠1980、岳俊发1984)。B、唐代新出现(王力1958,杨建国1959,杨平1990,蒋绍愚1994)。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语法结构在元明时期已经得到了蓬勃发展,本文采用王季思根据明·凌濛初的刻本为主参照各家的刻本、奇本所校注的《西厢记》(上海古籍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