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项目总监黄武军访谈录
  英国人带来的,仅仅是三张手绘图,严格来说,那只不过是设计师的一个创意。中国的工程师们,除了施工建造,还要完成前期的深化设计,把设计师的灵感变成实实在在的可行性方案,为每一个建造工序画出详细的图纸。难怪当时有人说,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会飞的建筑
  
  英国人把他们在上海世博会的国家馆叫作“会飞的蒲公英”。当风从黄浦江上吹来时,坐落在世博园后滩上的这座建筑,身上的60686根“触须”就会在风中摇曳,好像真的在飞。
  建筑和它的风格,是2010上海世博会的一个重头戏,在世博园内,每个国家馆,每个主题馆都是一座个性张扬的建筑物。被称做“种子圣殿”的英国国家馆,说不上是一个宏大的建筑,但却是一个最独特的艺术品。
  所有参观过上海世博会的人,都会对英国馆留下深刻印象,它不可避免地成了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因为这简直不像是一座建筑,而是一件躺在包装纸上的奇妙礼物。
  英国馆的设计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式公园,展馆核心叫做“种子圣殿”。它是一个圆角立方体,外部生长有6万多根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在风中轻舞飞扬。更有趣的是,仔细看“种子圣殿”的6万多根“触须”,它们随风轻摆时会形成一个“米”字,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恰好是英国国旗上的“米”字。
  外观上,整个建筑几乎无任何支撑地坐落于公共广场上方,就像一朵偶尔休憩于此的蒲公英,随时就会飞走。
  主展馆“种子圣殿”是一处最多仅能容纳100人的空间。“我们不想造一座足球场那么大的展馆,因为占地越大,就需要越多的空调制冷设备。出于环保考虑,白天不需要开灯,利用亚克力杆将光线透入馆内,不但节省能源,也体现了让自然走进城市的理念。”托马斯坦言,希望游客参观时能关掉手机,忘记平时繁忙的工作,静下心来感受片刻的宁静。
  60686根“触须”从内部向外延伸,每一根亚克力杆长达7.5米。白天,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提供内部照明,营造出现代感和震撼力兼具的空间;夜间,触须内置的光源可照亮整个建筑,使其光彩夺目。
  如果仔细观察那些晶莹透明的亚克力杆,就会发现它们每根顶端都嵌着一颗或几颗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植物种子。被26万颗种子环绕的人们能充分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这就是“种子圣殿”名称的由来。
  
  英国人的梦
  
  建筑需要如磐石般稳固,现在却想飞,这是一对深刻的矛盾,近乎一个空想。19世纪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梦想在大英帝国的土地上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
  两百多年后,他的后辈,一位名叫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的小伙子,在设计室里为他“会飞的建筑”画下了三张草图。
  对于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政府十分重视。拿一件什么样的礼物奉献给中国观众,让他们煞费苦心。
  2007年8月,世博会英国馆的6个候选方案正式在上海展出,并接受市民一个月的投票。当时的候选方案包括“网络展馆”、“创意展馆”、“岛屿展馆”、“文化纽带之旅”、“我们的岛屿”、“沟通国界、分享创意”六种。
  而五彩炫目的“创意展馆”——也正是托马斯的“种子圣殿”——受到了最多人的青睐。这一方案外形简单,是一个立方体,不过它的花样可不少,外墙上密布着从所有方向向外伸展的细密触须,每根触须顶端都有一个小光源,整体看上去颜色千变万化。
  “每个人都很喜欢这个创意,将场馆本身作为展示品,而不是造一个大盒子把内容放进去。”英国馆馆长米罗娜认为这正是托马斯最终获胜的原因。“这样一个独特的建筑一定会吸引很多人前来参观。
  
  应战
  
  时间还要回到2年多前。
  2008年夏天,英国人把托马斯画的这三张草图带到了中国,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的设计方案,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这是一份来自英国的礼物,但其实,更像是一份向中国建筑界发出的挑战书。
  黄武军看到了这三张图纸。在这位建筑师的眼里,图纸上的东西有创意、有灵感,却天马行空,无迹可寻。但他接下了。
  后来问起为什么要承接这个可能吃力不讨好的项目时,黄武军说:“我一直想做一个能让自己的自尊心得到小小满足的建筑。当初看到英国馆草图的时候,觉得很炫很酷,就是它了。”
  他如愿担任了英国国家馆的项目总监。
  黄武军师出名门,毕业于同济大学。这位近40岁的青年人遇事平静,做事果断。
  活的种子、亚克力杆、重型木结构、悬挑的“包装纸”……英国馆具有前所未闻的建筑形式。从空间结构形式和建筑表现手法来看,无疑是建筑史上的突破和创新,找不到行业规范,没有先例可循。
  建筑从表现形式上有两种相对的难度,一是往“大”里做的,例如跨海大桥;二是往“小”里做,好似让张飞绣花,难度丝毫不逊大工程。英国馆就堪比面积虽然不大,却是各种创意、工艺和结构形式的融合体。
  英国人带来的,仅仅是三张手绘图,严格来说,那只不过是设计师的一个创意。中国的工程师们,除了施工建造,还要完成前期的深化设计,把设计师的灵感变成实实在在的可行性方案,为每一个建造工序画出详细的图纸。难怪当时有人说,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工程全面展开的时候,一直习惯于西装革履的黄武军,每周去施工现场都穿牛仔裤。一位跟了他多年的助手惊讶地说:“你平时总是穿西装,现在怎么又把牛仔裤翻出来穿了?这么多年从来没看到你去一个项目要穿牛仔裤的。”
  接手英国馆项目,感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
  黄武军说:“做英国馆这样的项目,没有激情是不行的,但前提是要敢于挑战自己。”
  从2008年7月初次接触这个项目,到英国馆正式竣工的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黄武军带着他的一支年轻团队,不辱使命,终于让全世界看到“蒲公英”真的在飞。
  2010年3月26日,英国馆正式建成并移交给英方。这天,托马斯也来到了现场。因为英国馆,这位设计师的名声此时已是如日中天。他细细打量着面前这个灵动的建筑物,说,英国馆现在体现出来的效果,比他当初想象的还要好,非常感谢黄武军团队成就了他的梦想。
  如果英国馆可以在建筑史上留下一笔,那么建造英国馆,这段充满风险、挑战、意外,困难重重,体现着激情、坚韧、想象力和专业精神的跌宕起伏的历程,应该是其中最重要的章节。
  在热闹和喧嚣过后,回顾这段经历,黄武军平静地说:“在我看来,它只是一个项目,一种有益的尝试。我更看重的,是这个团队的专业准备和这一路的心路历程。”
  
  对话黄武军
  
  英国馆项目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是一个什么位置?
  我一直觉得,职业生涯里要做些值得纪念的事情。比如,一个人20岁的时候要做一件很开心的事情,30岁的时候要做一件很自豪的事情……所以我喜欢给自己做五年规划。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不断丰富,从事建筑行业就会体现出一个好处——建筑会记录我们一部分的人生足迹。将来老的时候,可以带着亲朋好友去看看曾经做过的东西。
  我说过,接手英国馆项目,是为了让自己的自尊心得到小小的满足,做完以后果不其然。不仅因为它是上海世博会中的一个公共建筑,更在于它特殊的形态吸引了很多目光。
  在这样一个建筑上投入这么多时间、精力,是值得的。毫无疑问,英国馆在我做过的项目中,是最有意义的一件作品。
  作为项目总监,你如何理解英国馆要表达的含义?
  我认为英国馆比较恰当地表达了这届世博会的主题——Better City,Better Life。
  英国馆是来自未来的礼物,从专业的角度展示了英国的文化创意。种子是传播希望、传播理念的。同时种子作为载体,表达一种思考的方式,含有很深的寓意。这个寓意说出来很简单,但走进英国馆的观众,带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收获,如果观众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发现,就会收获惊喜。
  以一个工程师的角度,你如何评价英国馆这座建筑?
  英国馆建成后,我曾经陪同迪拜棕榈岛的设计师Larry Ziebarth去参观。他在馆内馆外停留了4个小时,又在“包装纸”的草坪上躺了半个小时。起身后他说,上海世博园内所有的展馆,如果从建筑表现力方面来讲,英国馆是No.1。
  英国馆是一个奇特的建筑物,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新和突破。你和你的团队在建造过程中,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和困难。这些挑战来自哪些方面?
  坦率讲,我第一眼看到托马斯画的草图时,就觉得它很有挑战性——是我从事建筑行业近20年来,遇到的最难的混凝土结构、最难的钢结构,和从来没遇到过的重型木结构。但从我个人的职业经验来看,这种挑战是可以跨越的。
  以前我们做的项目,是按图施工,有行业的规范可以参照。英国馆这个项目,有传统建筑的普遍特性,这个时候按照建筑业的普通规律来实施就可以了。但它的创意之处在于,它还具有更多的特殊性——在空间结构、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是创新的——没有先例、规范可以参照。所以在整个深化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自己不断地探索和再次创新。这是一个在现有规范的基础上编制全新标准的过程。
  我们了解到,在对英国馆方案进行深化设计时,你改变了设计师托马斯和英国方面很多原来的想法?
  从技术角度说,这个建筑本身的表现形式是颠覆性的。比如运用亚克力材料,比如用悬挑梁板来表现“包装纸”的褶皱效果。在和英国方面协商设计方案时,设计师曾经提出用亚克力作为承重的支撑杆件。凭我多年专业积累的经验判断,亚克力这种易燃、易老化的材料,如果作为一座公共建筑承重结构的基本构件,应该是很难得以实现的。
  托马斯是一位很有创意的设计师。他的一些想法,以我们建筑业目前的设计水平和拥有的技术条件,在上海世博会这样的外部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
  从某种角度讲,英国馆是一座促进中英两国交流的桥梁。在世博会这样一个预计有7000万参观流量的大型展会中,无疑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甚至是国家责任。我深刻感觉到这种责任的重大,不容半点闪失。所以在管理上要求精益求精,甚至要求苛刻,它需要比一般建筑给予更多的关注。现在做完了以后,我们对这份责任的体会更深。话说回来,如果当时想这么多就会有顾虑。(笑)
  你的团队中部分核心成员都是“80后”,英国馆这么一个难度极高,又不容半点闪失的世博项目,你怎么有勇气交给这些年轻人来做?
  经过英国馆项目,我彻底改变了对“80后”的看法。从他们身上,我找到了激情。他们的所有技术和管理积累都在这个项目上体现出来了,没有任何浮躁。你看他们黑黑的脸,就知道每一个人背后都有很多故事。
  这些年轻人承受了这么大的压力,难道没有彷徨沮丧的时候?
  我让他们感受到了压力。当意想不到的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的时候,团队不可避免地有急躁情绪。但饭要一口口吃,问题得挨个解决。
  现场经理韩毓和技术经理胡永,会为了某个技术难题做不下去而来找我诉苦。而我总会把他们“骂回去”。为了帮助他们减轻压力,我给了他们另外一种工作上的压力:排出每天的工作时间表,每个问题都要有两到三套解决方案,然后从专业、科学的角度选出相对合理的一种方案,再进一步地论证。其实这是一种心理暗示,用这种方式,可以消除因为技术上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惶恐心理,使他们的思维方式按照正确的方向走。
  你是这个团队的带头人,处于这样一个角色,做什么、怎么做是最重要的?
  我记得电影《阿甘正传》里有句台词“RUN!RUN!RUN!”,用以敦促和鼓励周边的人勇往直前,不要停下来。更重要的是,我要做那个在两边设置栅栏的人。
  在做“包装纸”悬挑结构时,空间定位问题让现场经理韩毓等人绞尽了脑汁而没有好办法。他们想得很复杂,希望按照图纸精确到分毫不差。但我的理解是,设计师只是需要表现出一个包装纸的形式。我告诉他们,按照两点一线、三点一面的原则,做到形似就可以,不必刻意满足对测量误差精度的要求。这样一道“栅栏”,帮助团队节约了很多时间。
  在整个深化设计和施工建造过程中,你们有没有特别艰难的时候。当时是怎么面对的?
  我已经很多年不管具体的项目,英国馆项目也可能是我做项目总监、直接管理的最后一个项目。在和英国方面签合同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之后会遇到很多问题。最初的想法是,喜欢就做,并没有去想太多。
  就难度而言,技术问题钻研得越深,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多。我们最苦恼的时候是在2009年的5、6月份,当时在我桌上堆的问题大概有这么厚(黄比划了10厘米左右的高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做一些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而且没有标准,这个过程是艰难的。我一直跟我的团队讲,解决问题的方案多种多样,要从专业的角度,把合理的方案,通过反复试验、不断修正,转化为一个相对正确的成果。除了具备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个关键是做事要有计划性。把问题按先后顺序、时间节点排序,然后逐步予以解决。
  套用温总理讲的话,我们的心态一直是“如履薄冰”,深感责任重大。比如,木结构的剪力环出现问题的时候,我曾经犹豫过,是不是要把木结构重新设计为钢结构。但这个设想是不现实的,要增加300吨的荷载,没有那么多时间返工。
  你的这种思维模式是如何养成的?
  我的工作习惯深受两位老师的影响。
  一位是尹亮俦,是我原来工作单位的一名总工程师,治学严谨,专业技术上对我启发很大。他常讲,做学问要学会“偷”,要做个有心人。他对待工作的严谨从生活中就可以看出来:永远是裤缝笔挺、皮鞋锃亮,他还曾经让我去帮他买发蜡。仔细想想也对,皮鞋都不能走的施工现场,在管理上肯定一塌糊涂。另一位老师叫尹书贵,四川人,睿智,处理问题简洁明了。他喜欢和人聊天,每次我和他在一起就听他讲故事。他是个很会讲、也很不会讲的人。了解他的人,一听就知道他要讲什么;不熟悉他的人,很难抓住他的重点。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有时候得和风细雨,有时候得当头棒喝。
  所以现在和我共事的人,熟悉我风格的会很喜欢我,不了解的很难与我相处。我也很感谢英国馆项目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理解我。
  做完英国馆项目,你感觉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建造英国馆的过程是不可复制的。我们这个行业有趣的地方在于,每天的经历都不同。十几年前有一个同事说,你就像一个部落的酋长,带领我们去不同的地方。所以,如果我的同伴们有所收获,那也就是我的收获。
  过程是很痛苦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在这个过程中,这些“80后”们身心都得到了很大满足,从专业角度上讲,他们应该很有底气了,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们至少具备了一种健康的思维方式。
  英国馆的项目建设,对每一个参与的人来说都是一个职业高峰。我不知道将来是否有机会、有可能超越它,这种心理历程、我们经手的每一件事,无疑都是值得被记忆的,也是应该被记录的。我开玩笑说,英国馆建造过程中,丁杰得了一个女儿;现在英国馆造好了,这是他另外一个收获。
  从建筑施工方面看,英国馆可以得几分?
  设计师托马斯说,英国馆现在体现出来的建筑效果,比他当初设计时,灵感闪动那一刻的想象还要好。比如外立面能够展现出英国国旗的“米”字,这个效果是当初谁也没有想到的,真是意外之喜。
  而这个项目最终获得了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CIOB)的杰出项目管理奖,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吧。
其他文献
2012年,对日本来说是迷惘的一年。去年3·11大地震后,日本面临一个选择,即“复原”还是“复兴”。现在看来,无论哪方面都没做好。没做好的原因,在于政治。  美国一位著名政治学者说过,“政治就是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日本现在的政治框架,是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确立的,整个价值分配倾向老年人。但是,目前日本老龄化速度加快,截至今年9月,65岁以上老人突破3000万,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为应付老龄社会,日
在入院13小时,其间几乎不间断挂了8袋总量1400ml药水后,5岁的钱伊馨突然猛地从床上坐起,她面色酱紫,就像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死死掐着脖子不能呼吸一般,前探着脑袋拼命吸气,她的拳头越捏越紧,怒目圆睁死死盯着父亲钱雪松,几秒钟后,身子突然一软,倒在父亲怀里。  奶奶惨叫一声昏厥在地。抢救室内乱成一片,一小时后,钱伊馨被宣告死亡。  这是3月17日发生在无锡市映山河儿童医院的一起医疗纠纷中最让人沉痛的
当邓锦杰的遗体被打捞上岸时,孙水河公园里的夜幕早已降临,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此,无数的手机闪光灯对着这具一小时前还年轻鲜活的躯体不停闪烁。尽管在后来报纸的版面上,这些照片多在邓锦杰的面部打上了马赛克,然而惨淡的夜幕下,暗绿的草丛掩映着上身赤裸的躯体,仍旧让时值盛夏的人们心底涌上寒意。27岁的邓锦杰,生前曾蓄有一头飘逸的长发,此时,正兀自凌乱地散在草地上,滴着水……  跃入水中的年轻人  时间回到一小
是“慈善家”还是“铁公鸡”?    逃跑就遭毒打、干活如牛如马、吃饭与狗同锅、工钱三四年一分都领不到……12名智障“包身工”在新疆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库米什镇佳尔思绿色建材化工厂遭受的非人待遇经媒体曝光后人神共愤,但消息传到四川省渠县渠江镇三星村并未激起太大的波澜,村民们基于这十多年来对同村的曾令全以及他后来创办的所谓“渠县渠江镇残疾人自强队”的了解,认为曾令全将12名智障人“卖”到新疆做“包身工”
“为那么多的历史学家和批评家们,我提供了靶子。只要这些批评能引起全民对孔子的关注,引起大众对于国学的热情,那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1997年春节,制片人刘文武给导演胡玫带来了一本小说——二月河写的《雍正王朝》。在胡玫之前,刘文武已经见过了11位导演。看完小说的胡玫无法描述出自己的感动和创作的冲动,她去雍和宫烧了一炷香,那里曾是雍正的寝宫。  她40岁出头,因为和张艺谋陈凯歌他们在电影学院里
有人这样评价张云逸: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位大将中,张云逸是极具传奇色彩的:年龄大,授衔时已63岁;工资级别最高,是唯一拿着元帅级别工资的大将;资历最长,参加过同盟会,1926年加入共产党时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  张光东,大将之子,1946年出生于山东临沂,原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  张光东对父亲的形象是慢慢建立起来的。张云逸去世后,“要筹拍父亲的文献片,我和几十个老同志交流了很多”。 
小K是“躺着中枪”的。  7月21日,北京遭受特大暴雨袭击,他恰好在家没出去。第二天,躲过一灾的小K却欲哭无泪地发现,自己居然没把车窗关严,后座一按一坑水。急电4S店的老友求支援,对方特坦诚地告诉他:“兄弟,我这里趴窝的车都没拉完,你就别添乱了,自己先把后座拆开晒晒。”  就在京城瞬间变汪洋的时候,这家经营某高端车品牌的4S店也被水淹了。工作人员李歆(化名)2003年进车行。在他的记忆中,内涝现象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法制建设最突出的问题是“无法可依”、“立法空白”,当时的立法指导思想是“有比没有好”、“宜粗不宜细”。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法制建设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显著变化,“无法可依”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全国人大不久前也召开会议宣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积极论断。  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同志在今年全国人代会前夕,接受了《新
2月恐慌    2月3日,现有的互联网IP地址被分配完毕,IP地址总库已经枯竭,互联网未来发展将系于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下一代互联网通信协议。“互联网之父”、现年68岁的谷歌副总裁兼首席互联网顾问文顿·格雷·瑟夫曾在1月21日的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上告诫全世界“IP地址即将在几周内用完”,想不到2周后另一只靴子就已落下。  IP地址即互联网地址,是用来标志互联网终端的逻辑地址,具有唯一性,相当于生
52岁的徐志荣喜欢把普桑称为“老桑”,作为第一批参与桑塔纳轿车组装的上海工人,徐师傅对桑塔纳的感情特别深。他永远记得29年前第一次见到桑塔纳时的感觉:德国车就是细腻。如今各式轿车在中国马路上随处可见,在汽车厂总装车间工作超过30年的徐师傅还是会向周围人这样推荐:桑塔纳皮实、耐开、耐撞、修理方便,买第一辆车就应该选“老桑”。  开门造车  1977年,上海小伙徐志荣在高考恢复的第一年考上了上海第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