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孩子的身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许多问题孩子在学校表现出来的学习问题或情绪问题,追根溯源就会发现都出在家庭上。家校携手改善孩子亲子关系,有助于调节孩子的学习能力、心理状态,从而帮孩子找到了价值感和归属感,进而积极参与到各类活动中来,纠正孩子心理上的偏差,改善其与老师同伴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班级管理;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心理辅导
“报——告——袁老师,小宇又故意欺负同学了……”刚刚上完课的我还没坐下来,班干部小欣跑进办公室一口气罗列了一大堆小宇的罪状。
这个班接手时间不长,小宇可谓独领风骚,他可以说是我们班最令人头疼的孩子,和老师顶嘴,课堂上故意起哄,很多老师不知怎么“对付”他,尽量不与之正面“冲突”——只要上课不捣蛋就行。因为习惯不好,同学们也对他敬而远之,几乎没几个孩子愿意和他交往,可越是这样,他越喜欢用独特的方式搞恶作剧来吸引大家的注意。这样一个孩子,任其发展下去必定成为问题少年。
放学后,我单独和他聊天:“在家里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我谁都不喜欢,他们也不喜欢我……”生硬的语气背后肯定藏着故事,我一次次地和他妈妈进行交谈。
原来小宇妈妈常年忙于自己的牙科诊所,爸爸又常在外搞运输,根本无暇照顾他,从小在别人家长大,不是在姥姥家就是在亲戚家,三岁左右寄养在保姆家里,上学年龄才回到父母身边。在外居住时间长,缺少与家长的沟通,缺乏语言的锻炼和智力的培养。父亲通过电话遥控小宇写完各类作业,命令小宇在他下班回来之前完成各种练习册,回家后检查。在父母看来孩子懒惰、没礼貌、不看书、不讲卫生、不写作业,习惯很差,动不动就拳脚相加,想通过打骂来尽快改掉孩子不好的习惯,孩子觉得父母对他没有一丝爱。
一、问诊把脉寻原因
看来单纯靠教师提醒、制止、惩戒来减少不良行为,效果已经不会很好了。要想改变孩子,得要先改变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改变相互的态度,帮父母认识到问题的症结。
在单独与小宇的父母沟通几次后,逐渐让他们意识到:父母应更加关注和谐家庭氛围的营造,不要一味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父母要耐心与孩子沟通,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交流,在孩子犯错时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做?爸爸妈妈可以怎样帮你?”多和小宇一起玩耍,每个孩子都渴望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并认识到家庭的原因导致孩子在学校的种种不良行为,在别人家长大可以让孩子更独立,父母在成长期疏远孩子,容易引发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但也让孩子从小在缺乏父母爱的环境中成长,反而害了孩子。父母远离孩子努力工作,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子女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影响和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孩子的学习能力、心理状态等落后于同龄人,父母的辛苦付出则显得事倍功半,甚至是得不偿失。最后让其父母共读《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二、“解铃还须系铃人”
我让小宇代表全班邀请他做牙医的妈妈为我们开展一期牙齿护理的讲座。小宇与妈妈一同商定讲座内容,精心绘制挂图,寻找牙齿模型,直至到讲座开始,历时两周,最后将一节班会课彻底交给母子俩。当小宇看到劳累一天的妈妈回到家后又为他准备讲座资料至深夜,请他当助手上台展示牙齿模型,在同学们羡慕的眼神中与妈妈共同进行“讲座”,幸福之情溢于言表。那一刻他紧紧地抱着妈妈笑了……
在征得小宇爸爸的同意后,做了一次角色互换的游戏。爸爸将孩子带回家的所有作业从头至尾抄写了一遍,包括额外布置的各类练习册。爸爸下班回家,按平时对孩子的要求,认真在稿纸上抄写了10多页,历时2小时多,交给小宇,小宇以爸爸的语气进行评判。小宇爸爸私下告诉我:感觉到了孩子学习的“辛苦”,并从儿子对自己的评判中感受到了平时批评孩子的语言明显不妥,不尊重孩子,有了蹲下来和孩子交流的想法,明白了親子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决定多鼓励孩子,取消额外的作业。
要求父母各自领小宇一起工作一天。从早晨上班直至晚上下班,结束后向老师讲述过程。通过这一体验活动,小宇亲历爸爸每天要开车送十几家单位的货,还要扛东西上楼;与妈妈在一起体验了一天的忙碌接待病人,连午饭都来不及吃,理解了爸爸妈妈的辛苦,明白父母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三、静悄悄地改变
通过与家长一次次的努力,孩子开始变了。一次放学后,我顶着寒风站在车站等车时,小宇悄悄将一个热乎乎的红薯塞到我的手中,笑嘻嘻地说:“袁老师,快吃吧,我怕凉了,一直在袖筒里放呢。”接过他捏得扁扁的红薯,看着他可爱的样子,我抚摸着他胖乎乎的脑袋幸福地笑了。
转眼一学期过去了,小宇又长大了一岁,告他状的同学逐渐少了,阳光下嬉闹的同学中也有了他的身影……小宇不再感到孤独,能和同学们玩了,学习不是件难事了,爸爸妈妈会经常鼓励他,小宇也能够主动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愿意与家人分享学校里的所见所闻。父母也注意挤出时间来陪孩子,与孩子共同完成一些学习任务。
四、反思与启发
许多问题孩子在学校表现出来的学习问题或情绪问题,根源都是在家庭上。家长在成长期远离孩子,孩子往往出现自我意识水平较差,幸福满足感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孩子的学习能力、心理状态等落后于同龄人。班主任只有协助孩子融入家庭,融入集体,才能使其建立一种安全感。要让家长明白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必须弯下腰来对话,简单的教育方式只会以牺牲孩子的正常发展为代价。
记得有一段话这样写“我喜欢浪花。瞧它,可以吞掉无数细小的沙粒,可以用它那软的唇,吻碎坚硬的岩石。”我想说,在教育的路上,老师要去做那不离不弃的浪花,吻碎孩子们心中那一块块岩石!
参考文献:
钱娟.石头也能开花:一个学困生的辅导案例[J].新课程(上),2011.
编辑 杜元元
关键词:班级管理;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心理辅导
“报——告——袁老师,小宇又故意欺负同学了……”刚刚上完课的我还没坐下来,班干部小欣跑进办公室一口气罗列了一大堆小宇的罪状。
这个班接手时间不长,小宇可谓独领风骚,他可以说是我们班最令人头疼的孩子,和老师顶嘴,课堂上故意起哄,很多老师不知怎么“对付”他,尽量不与之正面“冲突”——只要上课不捣蛋就行。因为习惯不好,同学们也对他敬而远之,几乎没几个孩子愿意和他交往,可越是这样,他越喜欢用独特的方式搞恶作剧来吸引大家的注意。这样一个孩子,任其发展下去必定成为问题少年。
放学后,我单独和他聊天:“在家里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我谁都不喜欢,他们也不喜欢我……”生硬的语气背后肯定藏着故事,我一次次地和他妈妈进行交谈。
原来小宇妈妈常年忙于自己的牙科诊所,爸爸又常在外搞运输,根本无暇照顾他,从小在别人家长大,不是在姥姥家就是在亲戚家,三岁左右寄养在保姆家里,上学年龄才回到父母身边。在外居住时间长,缺少与家长的沟通,缺乏语言的锻炼和智力的培养。父亲通过电话遥控小宇写完各类作业,命令小宇在他下班回来之前完成各种练习册,回家后检查。在父母看来孩子懒惰、没礼貌、不看书、不讲卫生、不写作业,习惯很差,动不动就拳脚相加,想通过打骂来尽快改掉孩子不好的习惯,孩子觉得父母对他没有一丝爱。
一、问诊把脉寻原因
看来单纯靠教师提醒、制止、惩戒来减少不良行为,效果已经不会很好了。要想改变孩子,得要先改变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改变相互的态度,帮父母认识到问题的症结。
在单独与小宇的父母沟通几次后,逐渐让他们意识到:父母应更加关注和谐家庭氛围的营造,不要一味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父母要耐心与孩子沟通,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交流,在孩子犯错时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做?爸爸妈妈可以怎样帮你?”多和小宇一起玩耍,每个孩子都渴望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并认识到家庭的原因导致孩子在学校的种种不良行为,在别人家长大可以让孩子更独立,父母在成长期疏远孩子,容易引发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但也让孩子从小在缺乏父母爱的环境中成长,反而害了孩子。父母远离孩子努力工作,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子女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影响和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孩子的学习能力、心理状态等落后于同龄人,父母的辛苦付出则显得事倍功半,甚至是得不偿失。最后让其父母共读《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二、“解铃还须系铃人”
我让小宇代表全班邀请他做牙医的妈妈为我们开展一期牙齿护理的讲座。小宇与妈妈一同商定讲座内容,精心绘制挂图,寻找牙齿模型,直至到讲座开始,历时两周,最后将一节班会课彻底交给母子俩。当小宇看到劳累一天的妈妈回到家后又为他准备讲座资料至深夜,请他当助手上台展示牙齿模型,在同学们羡慕的眼神中与妈妈共同进行“讲座”,幸福之情溢于言表。那一刻他紧紧地抱着妈妈笑了……
在征得小宇爸爸的同意后,做了一次角色互换的游戏。爸爸将孩子带回家的所有作业从头至尾抄写了一遍,包括额外布置的各类练习册。爸爸下班回家,按平时对孩子的要求,认真在稿纸上抄写了10多页,历时2小时多,交给小宇,小宇以爸爸的语气进行评判。小宇爸爸私下告诉我:感觉到了孩子学习的“辛苦”,并从儿子对自己的评判中感受到了平时批评孩子的语言明显不妥,不尊重孩子,有了蹲下来和孩子交流的想法,明白了親子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决定多鼓励孩子,取消额外的作业。
要求父母各自领小宇一起工作一天。从早晨上班直至晚上下班,结束后向老师讲述过程。通过这一体验活动,小宇亲历爸爸每天要开车送十几家单位的货,还要扛东西上楼;与妈妈在一起体验了一天的忙碌接待病人,连午饭都来不及吃,理解了爸爸妈妈的辛苦,明白父母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三、静悄悄地改变
通过与家长一次次的努力,孩子开始变了。一次放学后,我顶着寒风站在车站等车时,小宇悄悄将一个热乎乎的红薯塞到我的手中,笑嘻嘻地说:“袁老师,快吃吧,我怕凉了,一直在袖筒里放呢。”接过他捏得扁扁的红薯,看着他可爱的样子,我抚摸着他胖乎乎的脑袋幸福地笑了。
转眼一学期过去了,小宇又长大了一岁,告他状的同学逐渐少了,阳光下嬉闹的同学中也有了他的身影……小宇不再感到孤独,能和同学们玩了,学习不是件难事了,爸爸妈妈会经常鼓励他,小宇也能够主动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愿意与家人分享学校里的所见所闻。父母也注意挤出时间来陪孩子,与孩子共同完成一些学习任务。
四、反思与启发
许多问题孩子在学校表现出来的学习问题或情绪问题,根源都是在家庭上。家长在成长期远离孩子,孩子往往出现自我意识水平较差,幸福满足感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孩子的学习能力、心理状态等落后于同龄人。班主任只有协助孩子融入家庭,融入集体,才能使其建立一种安全感。要让家长明白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必须弯下腰来对话,简单的教育方式只会以牺牲孩子的正常发展为代价。
记得有一段话这样写“我喜欢浪花。瞧它,可以吞掉无数细小的沙粒,可以用它那软的唇,吻碎坚硬的岩石。”我想说,在教育的路上,老师要去做那不离不弃的浪花,吻碎孩子们心中那一块块岩石!
参考文献:
钱娟.石头也能开花:一个学困生的辅导案例[J].新课程(上),2011.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