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统计学基础》课程是中职统计学基础专业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是实现课程的实用性要求的最有效方法。笔者通过对《统计学基础》课程主要内容的分析,结合岗位实践,应用基于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对《统计学基础》项目教学的课程构成内容、形式进行了开发设计,并对教学实施的方法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中职 统计学基础 项目法教学 构建 实施
项目法教学是要求师生在共同完成一个完整工作项目的过程中同期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思路是将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交给学生,要求学生试着独立完成,从统计工作方案设计、到统计调查工作的实施,以及统计资料的理分析,到最后完成后统计分析报告,都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通过完成一个具体的统计调查项目,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统计调查工作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及工作的重点。
项目教学法是改变目前传统职业技术教学方法的有效手段,项目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因师资、教材、教法等方面准备不充分,实施起来,显得难度较大,尤其在课程体系的重新架构和实施方面难度更大。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设计与实现方面做好细致入微的分析和安排。
一、课程培养目标能力与操作技能
课程培养目标能力分析与操作技能分析有较大差异,职业能力是指对复杂工作情境进行分析、判断,并相机采取具体行动的能力。课程设计过程中要通过职业岗位调查,确定具体工作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而从教育与教学规律的角度进行梳理,分解为构成该职业能力的关键职业能力和专门职业能力,建立本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并以据此设置课程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
通过市场职业能力调查,我们确认,《统计学基础》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培养中职管理类专业学生,使之具备“正确搜集整理分析信息,并为决策层提供决策咨询意见”的能力。因此,在围绕这一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及相关教学环节时,笔者认为,课程职业核心能力建设的要求必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正确认识和建立统计工作对象的能力。即本课程要能让学生对统计工作的作用、从业人员的主要社会责任、社会权利的产生基本认知,使其有兴趣、有信心、有动力在利用统计学基础知识和能力,为拓展自己的职业能力服务。
(二)初步具备制定中小型统计工作方案的能力。方案设计是统计工作的开端,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统计工作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工作安排,没有完善的统计工作方案,就不可能有优质高效的统计工作过程。因此,统计工作方案设计是统计工作的基础性能力之一。
(三)初步具备资料获取能力。各级资料是统计工作者用来说明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特征的,所取得的资料的针对性、真实性、完整性会直接影响整个统计工作的质量。同时,资料的收集过程是在统计工作各个阶段耗用各种资源最多的阶段,强化统计工作人员的资料获取能力,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统计工作的成本。
(四)要具备基本的统计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在统计工作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取得的资料都是简单的、零散的、无法说明任何问题的,这些资料需要经过有目的的加工整理,才会变成具有一定说明能力统计指标,而在向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的时候,必须对这些指标进行说明和分析,只有这样,统计工作才能具有整体价值。
构建这四项基本的职业核心能力,需要在教材的安排上解决以下几项职业专门能力的建设问题:
1.要让学生掌握合理确定统计工作对象和范围的能力。
2.要能让学生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统计指标来达到本次工作的目标。
3.要使学生能够具备具备的统计工作基础资料的获取能力。
4.要让学生具备掌握以工作目的为核心的统计资料整理能力。
5.要让学生具备静态统计分析指标的计算和说明能力。
6.要让学生具有利用抽样指标科学推断总体状况的能力。
7.具备基本的积累历史资料编制计算动态指标的能力。
8.具备总结社会经济现象常见规律的能力
二、授课内容结构安排
课程结构分析时,主要针对课程专门能力的构建要求对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和统一安排。传统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的安排特别强调知识结构体系化和完整度,特别像我们盖房子,要先打好基础,才能构建上部主体;而项目法教学则强调课程教学模式的全新设计,需要采用仿生物成长型课程教学结构,要像鸟儿学飞一样,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最终学会飞翔。因而项目法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上严格按照实际工作对能力结构要求来处理教学内容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整个课程教学体系整体规划。因此,项目法教材在每一个具体的专门能力培养内容的安排上,必须以案例为先导,以工作任务为主轴,让学生在老师诱导下去完成具体、明确的工作任务,进而使其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项目法教学的保障措施
设置恰当的工作任务是进行项目法教学的前提,该任务应该能够覆盖课程教学的全部内容,因而在教学任务设置过程中必须与相关单位密切合作。另外,师资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是必须重视的问题。在教学组织上,可以设置独立的教学时段,由学生组建“统计调查工作室”,由指导教师下达调查项目及最终成果要求,由各工作室按照所选择的调查项目及其最终成果要求,制定调查工作方案,实施收集信息的调查工作,进而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最终的统计分析报告。知识储备方面,课程应该增加思维创新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项目实例教学法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它能为课程项目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四、任务及载体选择与评价
学习成果方面以要求学生以工作室为单位,完整的不同类型的统计咨询报告为主,给学生下达具体的工作任务。在任务下达过程中,可以向学生分别提供已经完成了的统计咨询报告实例和电子版,以解决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找不到具体工作方向的问题,加速学生对相关能力的掌握速度。对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应该将任务的每个节点作为一个评价项目,指导教师要对每个评价项目进行记录考核,作为课程成绩考核的依据。考核内容应该综合考虑课堂出勤、任务完成、活动参与程度、有效学习方法的掌握、团队贡献、资料整理、表达交流等各个方面,形成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导的评价模式。
【关键词】中职 统计学基础 项目法教学 构建 实施
项目法教学是要求师生在共同完成一个完整工作项目的过程中同期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思路是将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交给学生,要求学生试着独立完成,从统计工作方案设计、到统计调查工作的实施,以及统计资料的理分析,到最后完成后统计分析报告,都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通过完成一个具体的统计调查项目,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统计调查工作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及工作的重点。
项目教学法是改变目前传统职业技术教学方法的有效手段,项目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因师资、教材、教法等方面准备不充分,实施起来,显得难度较大,尤其在课程体系的重新架构和实施方面难度更大。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设计与实现方面做好细致入微的分析和安排。
一、课程培养目标能力与操作技能
课程培养目标能力分析与操作技能分析有较大差异,职业能力是指对复杂工作情境进行分析、判断,并相机采取具体行动的能力。课程设计过程中要通过职业岗位调查,确定具体工作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而从教育与教学规律的角度进行梳理,分解为构成该职业能力的关键职业能力和专门职业能力,建立本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并以据此设置课程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
通过市场职业能力调查,我们确认,《统计学基础》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培养中职管理类专业学生,使之具备“正确搜集整理分析信息,并为决策层提供决策咨询意见”的能力。因此,在围绕这一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及相关教学环节时,笔者认为,课程职业核心能力建设的要求必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正确认识和建立统计工作对象的能力。即本课程要能让学生对统计工作的作用、从业人员的主要社会责任、社会权利的产生基本认知,使其有兴趣、有信心、有动力在利用统计学基础知识和能力,为拓展自己的职业能力服务。
(二)初步具备制定中小型统计工作方案的能力。方案设计是统计工作的开端,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统计工作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工作安排,没有完善的统计工作方案,就不可能有优质高效的统计工作过程。因此,统计工作方案设计是统计工作的基础性能力之一。
(三)初步具备资料获取能力。各级资料是统计工作者用来说明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特征的,所取得的资料的针对性、真实性、完整性会直接影响整个统计工作的质量。同时,资料的收集过程是在统计工作各个阶段耗用各种资源最多的阶段,强化统计工作人员的资料获取能力,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统计工作的成本。
(四)要具备基本的统计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在统计工作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取得的资料都是简单的、零散的、无法说明任何问题的,这些资料需要经过有目的的加工整理,才会变成具有一定说明能力统计指标,而在向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的时候,必须对这些指标进行说明和分析,只有这样,统计工作才能具有整体价值。
构建这四项基本的职业核心能力,需要在教材的安排上解决以下几项职业专门能力的建设问题:
1.要让学生掌握合理确定统计工作对象和范围的能力。
2.要能让学生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统计指标来达到本次工作的目标。
3.要使学生能够具备具备的统计工作基础资料的获取能力。
4.要让学生具备掌握以工作目的为核心的统计资料整理能力。
5.要让学生具备静态统计分析指标的计算和说明能力。
6.要让学生具有利用抽样指标科学推断总体状况的能力。
7.具备基本的积累历史资料编制计算动态指标的能力。
8.具备总结社会经济现象常见规律的能力
二、授课内容结构安排
课程结构分析时,主要针对课程专门能力的构建要求对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和统一安排。传统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的安排特别强调知识结构体系化和完整度,特别像我们盖房子,要先打好基础,才能构建上部主体;而项目法教学则强调课程教学模式的全新设计,需要采用仿生物成长型课程教学结构,要像鸟儿学飞一样,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最终学会飞翔。因而项目法教学要求课程设计上严格按照实际工作对能力结构要求来处理教学内容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整个课程教学体系整体规划。因此,项目法教材在每一个具体的专门能力培养内容的安排上,必须以案例为先导,以工作任务为主轴,让学生在老师诱导下去完成具体、明确的工作任务,进而使其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项目法教学的保障措施
设置恰当的工作任务是进行项目法教学的前提,该任务应该能够覆盖课程教学的全部内容,因而在教学任务设置过程中必须与相关单位密切合作。另外,师资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是必须重视的问题。在教学组织上,可以设置独立的教学时段,由学生组建“统计调查工作室”,由指导教师下达调查项目及最终成果要求,由各工作室按照所选择的调查项目及其最终成果要求,制定调查工作方案,实施收集信息的调查工作,进而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最终的统计分析报告。知识储备方面,课程应该增加思维创新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项目实例教学法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它能为课程项目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四、任务及载体选择与评价
学习成果方面以要求学生以工作室为单位,完整的不同类型的统计咨询报告为主,给学生下达具体的工作任务。在任务下达过程中,可以向学生分别提供已经完成了的统计咨询报告实例和电子版,以解决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找不到具体工作方向的问题,加速学生对相关能力的掌握速度。对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应该将任务的每个节点作为一个评价项目,指导教师要对每个评价项目进行记录考核,作为课程成绩考核的依据。考核内容应该综合考虑课堂出勤、任务完成、活动参与程度、有效学习方法的掌握、团队贡献、资料整理、表达交流等各个方面,形成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导的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