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表明,好的学习习惯能减轻学生的身心负担,能避免注意力的分散,使其专注于学习,因而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反之,坏习惯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有损其身心健康,而且也降低学习效率。由此可见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
一、最大限度地提供听、说练习的机会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的工具,不仅要求能写在纸上,而且还要求能听懂,并能正确地说出来。在英语入门阶段,学生就像小孩儿学说话一样,主要靠模仿老师(或录音),然后通过自己的练习来学会。所以作为老师应该用英语来教英语,尽量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加大听、说训练的比重,在说到学生不易理解的句子时,可通过手势、动作、眼神加以辅助说明。如listen,用手放在耳朵的一旁,stop用两手做出“T”形(跟体育裁判所用的手势一样)。课堂上先让学生模仿着读两遍,基本上掌握正确的语言语调,然后再用自己的话进行对话练习,并在其他同学面前表演,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使用英语的能力。在课外,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台电视机或收录机,甚至语言复读机也轻而易举地进入了家庭。这些有利条件对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很多方便。老师要鼓励学生反复听课文录音,纠正自己的发音,学习正确的语音、语调,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看英语节目,多听英语广播。虽然开始可能听不懂,但久而久之,就能从感受正确的语调、语速中培养语感,有利于顺利通过语言关。
二、培养学生养成开口的好习惯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英语学习更是如此。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同于数、理、化,如果不养成开口的好习惯,想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学生只有在运用英语时才能学会英语,由此可见养成开口的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英语学习中存在着这种现象,自己想说但又怕说错后被人笑话,这时老师必须先转变学生的这种思想观念,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说错就改,同时告诫学生之间应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决不应该去嘲笑他人。课堂上,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可采用这种方法:先播放录音或老师范读几篇,然后齐读、分组(排、行)读,最后单个读,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跟读、齐读的过程中把握准确的读音,不至于站起来后读错,这时老师一定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同时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英语,包括单词、短语、句子、对话、课文,必要时还要背诵,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课上要求学生用英语回答老师的提问,课下也要乐于用英语交谈,如课间,学生之间互借学习用具时,一同学回答到:“Certainly,here you are。”我们听到后要及时表扬他,并鼓励其他同学。再如,当得知今天是谁的生日时,我们就送她(他)一张带有“HappyBirthdaytoyou”的贺卡,并与其他学生用英语齐唱生日歌,祝她(他)生日快乐。总之我们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开口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兴趣。我们已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而一味地让学生学会词汇、语法,学哑巴英语,这既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与英语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
三、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表演,并做好笔记的习惯
上课时,学生容易走神,自控力较差。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采用幻灯机、语音教学系统、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以引起学生注意的同时,也要努力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的能力。应使学生的思路始终保持活跃状态,并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思考,把重、难点记录下来,这样他们不仅注意力集中,还练习了写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及时复习,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初中较小学来说,学科较多,课业较重,所学知识容易被遗忘,所以,老师应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好习惯。及时复习是克服遗忘的最好办法。每天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阶段复习,以便知识在大脑里贮存下来。另外,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目的是为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作业布置应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作业时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并且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培养学生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作为初中生,应尽快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课前预习时学生可通过旧知识了解新知识,以此证实自己的能力,对学习更有信心。在获得英语单词拼写能力后,应鼓励学生积极地自学,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因为学生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知识来源于自学,如:可让学生阅读《英语辅导报》、《校园英语》等。在阅读中,学生不但能学到许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能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这也是一种记忆单词的好方法。学生总是依赖老师教是不行的,老师应教给学生学法,让他们养成自学习惯是很重要的,正如人们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轻松,学习兴趣自然就高,学习效果也就很明显,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最大限度地提供听、说练习的机会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的工具,不仅要求能写在纸上,而且还要求能听懂,并能正确地说出来。在英语入门阶段,学生就像小孩儿学说话一样,主要靠模仿老师(或录音),然后通过自己的练习来学会。所以作为老师应该用英语来教英语,尽量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加大听、说训练的比重,在说到学生不易理解的句子时,可通过手势、动作、眼神加以辅助说明。如listen,用手放在耳朵的一旁,stop用两手做出“T”形(跟体育裁判所用的手势一样)。课堂上先让学生模仿着读两遍,基本上掌握正确的语言语调,然后再用自己的话进行对话练习,并在其他同学面前表演,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使用英语的能力。在课外,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台电视机或收录机,甚至语言复读机也轻而易举地进入了家庭。这些有利条件对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很多方便。老师要鼓励学生反复听课文录音,纠正自己的发音,学习正确的语音、语调,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看英语节目,多听英语广播。虽然开始可能听不懂,但久而久之,就能从感受正确的语调、语速中培养语感,有利于顺利通过语言关。
二、培养学生养成开口的好习惯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英语学习更是如此。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同于数、理、化,如果不养成开口的好习惯,想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学生只有在运用英语时才能学会英语,由此可见养成开口的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英语学习中存在着这种现象,自己想说但又怕说错后被人笑话,这时老师必须先转变学生的这种思想观念,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说错就改,同时告诫学生之间应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决不应该去嘲笑他人。课堂上,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可采用这种方法:先播放录音或老师范读几篇,然后齐读、分组(排、行)读,最后单个读,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跟读、齐读的过程中把握准确的读音,不至于站起来后读错,这时老师一定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同时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英语,包括单词、短语、句子、对话、课文,必要时还要背诵,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课上要求学生用英语回答老师的提问,课下也要乐于用英语交谈,如课间,学生之间互借学习用具时,一同学回答到:“Certainly,here you are。”我们听到后要及时表扬他,并鼓励其他同学。再如,当得知今天是谁的生日时,我们就送她(他)一张带有“HappyBirthdaytoyou”的贺卡,并与其他学生用英语齐唱生日歌,祝她(他)生日快乐。总之我们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开口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兴趣。我们已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而一味地让学生学会词汇、语法,学哑巴英语,这既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与英语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
三、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表演,并做好笔记的习惯
上课时,学生容易走神,自控力较差。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采用幻灯机、语音教学系统、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以引起学生注意的同时,也要努力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的能力。应使学生的思路始终保持活跃状态,并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思考,把重、难点记录下来,这样他们不仅注意力集中,还练习了写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及时复习,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初中较小学来说,学科较多,课业较重,所学知识容易被遗忘,所以,老师应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好习惯。及时复习是克服遗忘的最好办法。每天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阶段复习,以便知识在大脑里贮存下来。另外,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目的是为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作业布置应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作业时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并且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培养学生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作为初中生,应尽快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课前预习时学生可通过旧知识了解新知识,以此证实自己的能力,对学习更有信心。在获得英语单词拼写能力后,应鼓励学生积极地自学,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因为学生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知识来源于自学,如:可让学生阅读《英语辅导报》、《校园英语》等。在阅读中,学生不但能学到许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能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这也是一种记忆单词的好方法。学生总是依赖老师教是不行的,老师应教给学生学法,让他们养成自学习惯是很重要的,正如人们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轻松,学习兴趣自然就高,学习效果也就很明显,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