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联交所或联交所”)作为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之一,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致力于维持体系高效有序运转、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形成了由受理审核体系、交易结算体系、会员管理体系、市场服务体系、合规风控体系、信息保障体系组成的六大核心体系经营优势。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制度变革中的助推作用,上海联交所于2021年1月18日正式面向全市场推出无纸化交易模式。
1 建立背景: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永恒的主线
随着互联网行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技术已成为当下传统制度变革的主导力量之一。对于较为传统的产权交易市场,唯有发展方能紧跟时代潮流,唯有创新方能提升平台效率。在此时代背景下,上海联交所以发展和创新为改革基调,积极借鉴证券市场IPO机制,主动学习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电子申报系统的先进经验,全面改革受理审核体系,建立了无纸化交易模式。
上海联交所无纸化交易模式的建立,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提升“六大体系”中“受理审核体系”的核心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大力响应上海推行“数字经济”、提升“城市能级”、改善“营商环境”的要求,提升交易效率。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在盘活存量资产,推动经济结构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2 建立意义:立足于效率与体验,着眼于平台与未来
全程无纸化将显著提升交易效率,增强客户体验。在传统产权交易受理、审核、成交过程中,材料通过纸质化方式运转,不仅拉长了异地交易的时间线,更造成了各相关部门文件堆积如山。同时,在纸质化运转的情况下,审核进度、审核反馈及相关方的回复等信息难以做到准确、及时、透明。补正效率难以确保,修正结果难以预期,合规监督难以开展,而且还会给各参与主体造成时间、物质成本上的负担。上海联交所以“便利交易各方、降低运作成本”为目标,结合疫情期间推行的“电子文件邮箱传送、书面材料邮寄”的模式为基础,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提出无纸化交易模式。通过无纸化模式的全流程电子化改造,信息的流转和沟通将在线进行,信息的提取和公开将及时便利。这不仅可增强客户体验,更有助于提高产权交易市场对专业交易参与者和投资主体的吸引力和关注程度。
交易全程无纸化的意义不仅在于优化流程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流程所沉淀的数据和在数据基础上的可能性。未来的资本市场,数据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资源,基于大数据,资本市场可以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价值。这一是可以从汇集数据的角度,有利于联交所更好地发挥平台功能;二是可以从价值发现的角度,提升联交所的交易撮合能力。除了便利交易,兼顾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和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是产权交易平台的重要职责。联交所未来希望通过在全程无纸化中嵌入CA、电子签名、时间戳等技术手段,避免实践中确权和鉴证方式的繁琐流程及真假难辨,坚守国有资产守护者的本职工作。
3 运行情况:试运行期效果显著,四大特点助力发展
自2021年1月18日无纸化交易模式运行以来,截至6月30日,采用无纸化交易模式项目共计2091件/次,涉及预挂牌、正式挂牌、举牌、成交、协议转让等各流程环节,超过运行期间各环节受理总数的58%。经测算,运行期间项目审核周期从原先的平均7.51天缩短到平均4.89天,平均效率提升35%。同时,上海联交所还对交易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增加了申请书“一键打印”、申请材料“线上受理”、电子版交易材料“批量下载”、电子文件“解锁锁定”等功能,并配套搭建了项目整改“在线沟通”模块,目前各项功能已向各类交易主体和受托机构全面开放。
从运行情况看,无纸化模式的优越性表现在对“四个零”特点的高度响应(即交易进场0门槛,交易流转0障碍,交易过程0次跑,交易服务0距离),设计之初的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改善客户体验,优化营商环境等预期效果均得到体现。
3.1 交易进场零门槛
通过无纸化模式,产权交易进场向零门槛靠近。一是助力远程交易。以电子扫描材料上传的方式不仅节省了纸质材料的递送时间,更克服了疫情期间异地递送材料难的问题,保持疫情期间的交易活力;二是丰富了交易主体的参与形式。受让资产类标的,意向受让方可通过远程PC端及手机端便可在线报名,以降低门槛的方式扩大了潜在受让方的范围。
3.2 交易流转零障碍
通过无纸化模式,产权交易材料流转零障碍已成常态。无纸化模式中,交易主体及受托机构可直接在系统中提交电子文件并进入电子受理通道。电子受理后将直接分配所需的审核流程,而后进行全程电子化审核。由上海国资委监管的项目,还可凭借评估授权码,接入上海国资委评估报告数据库,实现评估报告电子共享,多点同时使用,大幅精简了流转环节,提升了流转速度。此外,各项电子文件都会在系统中在线保存,降低材料丢失风险,提高了文件可溯源性。
3.3 交易过程零次跑
通过无纸化模式,产权交易过程零次跑得以实现。全程电子化审核使得各方反馈及材料补正都能在线完成。受托机构可在线上沟通后,将补正的材料在线上传,无须往返交易所。上海联交所以 “一次告知,一次补正,一次办结”为目标,实现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路。交易项目电子化审核整改完成后,将电子材料与纸质材料核对一致即可发布。
3.4 交易服务零距离
通过无纸化模式,产权交易服务零距离正式落实。无纸化模式以“系统站内信”,“经办人短信”及“项目沟通模块”三大功能实现了各参与方的实时在线交流,提高了交易过程智能化管理,沟通便捷性也大大提升了产权交易用户体验。
4 未來发展:以受理审核为契机,谋智能贯通之平台
目前,上海联交所的无纸化模式以改革受理审核模式为主,积极促进各参与主体从线下向线上转变,但无纸化受理审核只是无纸化交易的第一步,下一步联交所将结合CA数字证书认证、电子签名等技术的运用,推动受理审核、沟通补正、尽调查询、意向登记、撮合成交、电子归档等工作的全线上流转,实现交易全程无纸化闭环管理目标。
在实现全流程无纸化的基础上,上海联交所还将持续探索智能化审核的道路。随着交易量的提升及交易品种的多样化,依靠人力的监管审核将面临瓶颈,诉诸科技的智能审核是大势所趋。例如依靠全流程电子化,引入电子文件的自动比对及自动抓取技术,以科技手段降低人力成本及审核难度等,以科技的升级促成全流程的变革。
5 后记
无纸化交易模式不只是产权交易市场对“互联网+”的一次探索,也孕育着中国产权市场科技化、智能化的巨大可能。上海联交所将深化实施“一体两翼多平台”,为建立规范统一、纵向贯通、横向互联,技术成熟、运行稳定、成本节约的无纸化交易平台而继续努力奋斗。
1 建立背景: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永恒的主线
随着互联网行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技术已成为当下传统制度变革的主导力量之一。对于较为传统的产权交易市场,唯有发展方能紧跟时代潮流,唯有创新方能提升平台效率。在此时代背景下,上海联交所以发展和创新为改革基调,积极借鉴证券市场IPO机制,主动学习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电子申报系统的先进经验,全面改革受理审核体系,建立了无纸化交易模式。
上海联交所无纸化交易模式的建立,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提升“六大体系”中“受理审核体系”的核心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大力响应上海推行“数字经济”、提升“城市能级”、改善“营商环境”的要求,提升交易效率。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在盘活存量资产,推动经济结构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2 建立意义:立足于效率与体验,着眼于平台与未来
全程无纸化将显著提升交易效率,增强客户体验。在传统产权交易受理、审核、成交过程中,材料通过纸质化方式运转,不仅拉长了异地交易的时间线,更造成了各相关部门文件堆积如山。同时,在纸质化运转的情况下,审核进度、审核反馈及相关方的回复等信息难以做到准确、及时、透明。补正效率难以确保,修正结果难以预期,合规监督难以开展,而且还会给各参与主体造成时间、物质成本上的负担。上海联交所以“便利交易各方、降低运作成本”为目标,结合疫情期间推行的“电子文件邮箱传送、书面材料邮寄”的模式为基础,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提出无纸化交易模式。通过无纸化模式的全流程电子化改造,信息的流转和沟通将在线进行,信息的提取和公开将及时便利。这不仅可增强客户体验,更有助于提高产权交易市场对专业交易参与者和投资主体的吸引力和关注程度。
交易全程无纸化的意义不仅在于优化流程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流程所沉淀的数据和在数据基础上的可能性。未来的资本市场,数据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资源,基于大数据,资本市场可以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价值。这一是可以从汇集数据的角度,有利于联交所更好地发挥平台功能;二是可以从价值发现的角度,提升联交所的交易撮合能力。除了便利交易,兼顾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和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是产权交易平台的重要职责。联交所未来希望通过在全程无纸化中嵌入CA、电子签名、时间戳等技术手段,避免实践中确权和鉴证方式的繁琐流程及真假难辨,坚守国有资产守护者的本职工作。
3 运行情况:试运行期效果显著,四大特点助力发展
自2021年1月18日无纸化交易模式运行以来,截至6月30日,采用无纸化交易模式项目共计2091件/次,涉及预挂牌、正式挂牌、举牌、成交、协议转让等各流程环节,超过运行期间各环节受理总数的58%。经测算,运行期间项目审核周期从原先的平均7.51天缩短到平均4.89天,平均效率提升35%。同时,上海联交所还对交易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增加了申请书“一键打印”、申请材料“线上受理”、电子版交易材料“批量下载”、电子文件“解锁锁定”等功能,并配套搭建了项目整改“在线沟通”模块,目前各项功能已向各类交易主体和受托机构全面开放。
从运行情况看,无纸化模式的优越性表现在对“四个零”特点的高度响应(即交易进场0门槛,交易流转0障碍,交易过程0次跑,交易服务0距离),设计之初的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改善客户体验,优化营商环境等预期效果均得到体现。
3.1 交易进场零门槛
通过无纸化模式,产权交易进场向零门槛靠近。一是助力远程交易。以电子扫描材料上传的方式不仅节省了纸质材料的递送时间,更克服了疫情期间异地递送材料难的问题,保持疫情期间的交易活力;二是丰富了交易主体的参与形式。受让资产类标的,意向受让方可通过远程PC端及手机端便可在线报名,以降低门槛的方式扩大了潜在受让方的范围。
3.2 交易流转零障碍
通过无纸化模式,产权交易材料流转零障碍已成常态。无纸化模式中,交易主体及受托机构可直接在系统中提交电子文件并进入电子受理通道。电子受理后将直接分配所需的审核流程,而后进行全程电子化审核。由上海国资委监管的项目,还可凭借评估授权码,接入上海国资委评估报告数据库,实现评估报告电子共享,多点同时使用,大幅精简了流转环节,提升了流转速度。此外,各项电子文件都会在系统中在线保存,降低材料丢失风险,提高了文件可溯源性。
3.3 交易过程零次跑
通过无纸化模式,产权交易过程零次跑得以实现。全程电子化审核使得各方反馈及材料补正都能在线完成。受托机构可在线上沟通后,将补正的材料在线上传,无须往返交易所。上海联交所以 “一次告知,一次补正,一次办结”为目标,实现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路。交易项目电子化审核整改完成后,将电子材料与纸质材料核对一致即可发布。
3.4 交易服务零距离
通过无纸化模式,产权交易服务零距离正式落实。无纸化模式以“系统站内信”,“经办人短信”及“项目沟通模块”三大功能实现了各参与方的实时在线交流,提高了交易过程智能化管理,沟通便捷性也大大提升了产权交易用户体验。
4 未來发展:以受理审核为契机,谋智能贯通之平台
目前,上海联交所的无纸化模式以改革受理审核模式为主,积极促进各参与主体从线下向线上转变,但无纸化受理审核只是无纸化交易的第一步,下一步联交所将结合CA数字证书认证、电子签名等技术的运用,推动受理审核、沟通补正、尽调查询、意向登记、撮合成交、电子归档等工作的全线上流转,实现交易全程无纸化闭环管理目标。
在实现全流程无纸化的基础上,上海联交所还将持续探索智能化审核的道路。随着交易量的提升及交易品种的多样化,依靠人力的监管审核将面临瓶颈,诉诸科技的智能审核是大势所趋。例如依靠全流程电子化,引入电子文件的自动比对及自动抓取技术,以科技手段降低人力成本及审核难度等,以科技的升级促成全流程的变革。
5 后记
无纸化交易模式不只是产权交易市场对“互联网+”的一次探索,也孕育着中国产权市场科技化、智能化的巨大可能。上海联交所将深化实施“一体两翼多平台”,为建立规范统一、纵向贯通、横向互联,技术成熟、运行稳定、成本节约的无纸化交易平台而继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