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材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的备课价值r——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

来源 :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ess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统编语文教材创新了编写体例,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单元编排由单元导语、课文及课下注释、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组成.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是新课标在语文教材中的具体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备课价值.本文遵循新课标要求,对教材中的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等助读材料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并详细探讨了在备课过程中如何有效运用这些助读材料的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中学生英语阅读品格的现状,指出了整本书阅读对发展学生阅读品格的意义,并结合案例阐述了通过整本书阅读发展学生阅读品格的途径:选择合适读物,培养阅读兴趣;监控阅读过程,养成阅读习惯;导读文学作品,激发阅读动机;设计读后写作,丰富阅读体验.
语文学科需要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言语情境中恰当迁移和运用概念解决阅读问题以及现实生活问题,当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形式已经在新高考中较为常见,这类群文主题集中、覆盖面广、多学科渗透,因此笔者设计了跨学科的诗画群文阅读鉴赏,对国画和诗歌的内涵进行比较鉴赏和审美阐释,同时迁移运用到阅读和生活中,引导学生宽容、积极地看待生命的不同形式,从而实现自我成长.
散文作为一种突出抒情主体的文体,学生要想读出其中的深意,必须从读懂“文心”开始.学生要从文中的实景、虚景入手,抓住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要从文章的情节入手,让学生弄清文章的情节、读透文章的思路;教师要通过对文本言语形式的深入探析,挖掘文字的内核,提高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言语感受力.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有一个学习要点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辩证地分析人物形象”,何为“辩证分析”呢?即以多角度、全方位、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某个问题,而非以单一、片面、静止的去思考事物.只有这样,分析出的结果才更加的客观公正.本文以《水浒传》的整本书阅读为例,对于书中的宋江这一人物形象,尝试以辩证分析的方法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群文阅读逐渐走进了师生的视野,成为了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群文阅读关键在于一个“群”字,立足将碎片化的语文材料进行有效组织和整理,读出群文的整体目标,进行探究、建模、图式等等,从而形成进阶式思维.本文结合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具体探讨了从单篇阅读到群文阅读,再到深度阅读的思维进阶.
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要理解书中的内容、人物、思想,对于这些不同要求,我们可以采用通过层级划分的方式,让学生逐一进行解读探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主动鉴赏,细细品味,深入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及思想内涵.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也会活跃思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动分析,积极建构,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愉快的阅读体验,对整本书形成深层次的理解.本文以《朝花夕拾》阅读教学为例,探究了“整本书阅读”层级阅读的方法和策略.
古典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对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有独特的教学价值.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尝试以单元为单位,将微观切入和宏观把握相结合,引领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对文本进行准确的理解和鉴赏品味,以此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传承民族精神、民族品格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若能从“释义”“解码”“评鉴”教学解读的三个层级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自主、自愿、情理通透地学好传统语言的表达艺术,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和辨识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提升.
在初中名著阅读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去概括、对比、发现,从而探寻作品意蕴.本文结合初中纪实文学作品《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谈一谈选择恰当的比较点,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以达成深入研读整本书的教学目的.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研究者甚多.《诗经》的出处说法众多,流传较广的说法为孔子及其后人编撰,但近几年也有学者认为西周太师尹吉甫是《诗经》的采集者和编纂者.本文从《诗经》编撰者的角度出发,对《秦风·无衣》主题进行解析,探讨其思想表达的多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