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需要情感,需要环境氛围。语文教学,需要依据“文章情”创设“教学情”,在激发学生的情感、情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与能力。在学生、教师、教材、教具的“感动”中展示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使教学情境化、心理化、科学化、艺术化。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因此,在认知过程的理解阶段,要充分唤起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情感体验。学生认知心理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包括两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内容:一是学生对于作品内容的情感体验能力,一是学生对作品内容有所评价的情感反应。情感体验能力,保证学生与阅读内容实现交流与共鸣;情感反应,则体现了学生对阅读对象的主体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信息加工时,强调信息的情感度,针对学生的情感需要发出的体验,思索和感悟,融合着自己灵魂个性的精神血脉,渗入到学生心田。让学生在“求知—满足”的平衡感中深感无穷的乐趣,得到精神的愉悦和享受。从而达到“文章情”到“教学情”与“师生情”“三位一情”的最佳教学状态。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因素:苏轼黄州赤壁的瑰丽景致;柳宗元永州愚溪的奇异风光:一见钟情、心心相印的林黛玉、贾宝玉;忠于爱情、反对封建礼教的刘兰芝,这些形象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与意愿,呈现出生命的美丽和活力,当他们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对象时,就绝不只是纯粹认知的静止物象,而成了人们心灵颤动的一种传递物。只有饱含“感情”的知识,学生才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传递伴随着浓烈的感情,才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因此,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把我们人类最美好的东西──感情归还给了学生,让教学充满爱,让教育对象在爱河中游弋,用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敏锐的情感体验能力,引导学生在强烈的感情氛围中展开想象与联想的翅膀,深入体验文章中渗透着的情感跃动。
以诗词教学为例,诗词鉴赏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者的出发点是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热情参与,为此,我尝试构建了“诵读(听)——鉴赏(看)——绘画(画)——写文(练)——评价(讲)”五步教学模式。具体过程:先从学生听音乐、赏画面入手,画面以滚滚东流,一泻千里的长江为背景,以孙权、刘备、曹操等这些主要历史人物为主要内容,音乐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歌。音画配合共同渲染出诗词特有的古典意境,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同时教师随机导入新课,使学生在前面情境的铺垫中明确学习目的。然后采用多种朗读方法,如配乐读、配图读、分组读,教师再辅以朗读常识的指导,让学生了解词的章法、句法和一些格律常识。通过朗读,促使学生会意、入境、动情,领会古诗的节奏美和音律美。再引导他们从词的内容摄取四幅图画的信息,因为“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这时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如何从词中读出其中的四幅图画。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我让学生自读、自画,共讨论,一起讲解。为了沟通作者与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产生共鸣,最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词和画的内容写成一篇文采优美的散文。整个模式的构思是凭借音乐和图画创设情境,从诵读到绘画,从鉴赏到评价,从语感的训练到语言的应用,从阅读到写作,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运用多媒体的优势,体现情境教学的方法、策略。它既有教法的实施,又有学法的渗透,既有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又有现代电教媒体的介入,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鉴赏为主线的现代教学思想体系,充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培养了学生观察、诵读、创造、想象、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中得到了美的熏陶与启迪,找到了美的感觉。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文学欣赏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对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文学欣赏教学中,我们应该这样定位:在文学欣赏教学中解放人的心灵和智慧,让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在媒体教学中尽情地释放出来。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皆是有情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之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感,打动学生的是环境,震撼学生的是气氛,可以这么说,没有情境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绝不能老气横秋,像从阿拉伯运回的木乃伊。教材也好,教法也好,应该让学生充满激情,让学生情动于中,情不自禁,一直保持积极的热情,高昂的情趣,热爱语文,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责编 李 晔)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因此,在认知过程的理解阶段,要充分唤起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情感体验。学生认知心理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包括两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内容:一是学生对于作品内容的情感体验能力,一是学生对作品内容有所评价的情感反应。情感体验能力,保证学生与阅读内容实现交流与共鸣;情感反应,则体现了学生对阅读对象的主体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信息加工时,强调信息的情感度,针对学生的情感需要发出的体验,思索和感悟,融合着自己灵魂个性的精神血脉,渗入到学生心田。让学生在“求知—满足”的平衡感中深感无穷的乐趣,得到精神的愉悦和享受。从而达到“文章情”到“教学情”与“师生情”“三位一情”的最佳教学状态。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因素:苏轼黄州赤壁的瑰丽景致;柳宗元永州愚溪的奇异风光:一见钟情、心心相印的林黛玉、贾宝玉;忠于爱情、反对封建礼教的刘兰芝,这些形象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与意愿,呈现出生命的美丽和活力,当他们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对象时,就绝不只是纯粹认知的静止物象,而成了人们心灵颤动的一种传递物。只有饱含“感情”的知识,学生才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传递伴随着浓烈的感情,才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因此,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把我们人类最美好的东西──感情归还给了学生,让教学充满爱,让教育对象在爱河中游弋,用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敏锐的情感体验能力,引导学生在强烈的感情氛围中展开想象与联想的翅膀,深入体验文章中渗透着的情感跃动。
以诗词教学为例,诗词鉴赏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者的出发点是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热情参与,为此,我尝试构建了“诵读(听)——鉴赏(看)——绘画(画)——写文(练)——评价(讲)”五步教学模式。具体过程:先从学生听音乐、赏画面入手,画面以滚滚东流,一泻千里的长江为背景,以孙权、刘备、曹操等这些主要历史人物为主要内容,音乐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歌。音画配合共同渲染出诗词特有的古典意境,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同时教师随机导入新课,使学生在前面情境的铺垫中明确学习目的。然后采用多种朗读方法,如配乐读、配图读、分组读,教师再辅以朗读常识的指导,让学生了解词的章法、句法和一些格律常识。通过朗读,促使学生会意、入境、动情,领会古诗的节奏美和音律美。再引导他们从词的内容摄取四幅图画的信息,因为“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这时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如何从词中读出其中的四幅图画。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我让学生自读、自画,共讨论,一起讲解。为了沟通作者与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产生共鸣,最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词和画的内容写成一篇文采优美的散文。整个模式的构思是凭借音乐和图画创设情境,从诵读到绘画,从鉴赏到评价,从语感的训练到语言的应用,从阅读到写作,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运用多媒体的优势,体现情境教学的方法、策略。它既有教法的实施,又有学法的渗透,既有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又有现代电教媒体的介入,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鉴赏为主线的现代教学思想体系,充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培养了学生观察、诵读、创造、想象、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中得到了美的熏陶与启迪,找到了美的感觉。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文学欣赏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对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文学欣赏教学中,我们应该这样定位:在文学欣赏教学中解放人的心灵和智慧,让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在媒体教学中尽情地释放出来。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皆是有情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之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感,打动学生的是环境,震撼学生的是气氛,可以这么说,没有情境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绝不能老气横秋,像从阿拉伯运回的木乃伊。教材也好,教法也好,应该让学生充满激情,让学生情动于中,情不自禁,一直保持积极的热情,高昂的情趣,热爱语文,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