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za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环境是指提供学生学习的内外部条件。广义上来讲,主要包括学校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和社会学习环境。学校环境包括校舍、师资、教学条件、校风、学风等;家庭环境包括家庭为学生学习提供的物质条件以及家庭和睦、开明促学的软性条件;社会学习环境是指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学习目的的社会氛围。三者有机联系,互相影响和渗透,需综合考虑、统筹管理。下面笔者将从学校的角度分三个方面就如何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学习环境 重要性 影响因素 以人为本
  一、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中国有句古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形象地描述了环境对人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环境,无论是优美的校园、整洁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还是良好的校风、学风、强大的师资、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和谐的内外部氛围等软件条件,都有利于教学活动周而复始的高效运转,并能很好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励学生勤奋努力、积极向上,有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由此可见,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影响学习环境的因素
  1.社会环境
  当前,人们在享受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显得有些浮躁、急功近利。而在这个大氛围下,作为社会成员的我们多少会受点“熏陶”有点沾染,在考虑问题时或多或少的带有点功利性,而缺少一种人文关怀的本色宁静。而这也极可能影响家庭成员及学校成员并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或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动力。
  2.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从小就有的,并且影响深远,学生的性格与品德都是家庭教育所创造出来的。并且家庭的很多事情,包括家庭和睦、经济状况、学习氛围等等,都影响着学生的心情与学习的主动性。
  3.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毫无疑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指标。无论是校园、教室、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的好坏,还是校风学风、师资力量、办学理念等软件条件良好与否,都无时无刻不从侧面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些要素同样起着十分显著的推动性作用。
  三、如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当前,从我国教育环境来讲,学校环境就是狭义上的学习环境。教育事业、培养人才不是学校一方之责,更非其一方之力。需统筹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共同来塑造有效的学校环境,共同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而这依靠依托家庭,分散无处抓;依靠社会协调,复杂且时间跨度大。唯有依托学校这个平台主导塑造有效的学习环境,才能更好地行使“理头绪”“扎辫子”的功能,这就要求:
  1.踐行创新、求实、务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教育是一个公益性活动,是一个需埋头苦干、扎实育人的行业。这就一方面,要求学校上到校领导,下到教职工都要树立百年树人的育才精神,不浮躁、不功利,扎实教学研究、积极传导授业。另一方面需要学校履行好服务职能,创新办学理念,完善教学考核,为教职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更为其发展提供持续的“充电”机会,免除其后顾之忧,使其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2.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诚如上文所述,良好的学习环境非学校一方之力。而家庭、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需加强学校与社会,特别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探讨共同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关于这方面,学校采用月度抽样、年度覆盖及事件触发等方法予以实施,并重点开展与家长的平等沟通,使其抛弃“送孩子到学校就是进了保险箱,自己不管”的错误想法,让其意识到学生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和严峻性。促使其积极投入到学习环境建设中来,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其良好发展。
  3.创新教学思路,积极引导,因材施教
  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直接参与者和责任人,教师有着相对比较大的责任和压力。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学校的教学考核压力,还要照顾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动态。而现在的学生,多为个性、非主流、新思维,同时独生子女的一代也使他们养成了一些自私、自以为是等不良习性,以及物质条件良好所带来的手机、网络、游戏等诱惑,而这更加大了教学管理难度。大禹治水,用疏而不用堵。同样的道理,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创新教学思路,因材施教,同时,提升管理并及时与家长沟通,联动施教,共同引导学生发挥手机、网络等的积极作用,避免其不利影响,共同促进良好学习环境的塑造,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中职人文地理内容多元整合,广泛且复杂;时空悠长,有限与无限并存;语言趋于抽象,思维倾向间接,是对人类、自然、经济、社会、区域、国家、地球的认知科学。从传统上看,中职人文地理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对课本依赖性过高,偏重于理论的被动传达,重地理之形而忘人文之神,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忽略了学生有效知识的生成和具体地理问题解决的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中职人文地理教学实践的优化策略,并
"就业即失业"的现象是中职学校办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班级引入企业化管理的内涵、原则、实施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助推中职
摘 要:民歌是中华文化的缩影,也是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排头兵,然而在流行音乐占主流的当下,如何提高技校学生对民歌的鉴赏能力和喜爱程度,是摆在技校音乐教师面前的首要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拟从激发兴趣、提高审美、加强宣传三个维度对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民族音乐 流行文化 民歌新唱 宣传民歌  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也叫民间歌谣,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随着
指职场人在职业生涯中获得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缺乏职业安全感时,往往会对工作产生恐惧和抗拒,因为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员工只有有了安全感、归属感,才会全心全意地投入
2009年,在全国第六届烹饪大赛上,张洁获得了中餐服务的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但谁能想到,这名技术能手居然是位从最苦最累的端盘子干起的女大学生,并且这盘子一端就是十年。1999
摘 要:本文围绕铁路专业技能,重构制图过程教学。教师以专业能力为本,设计一个实际任务项目,组织学生围绕该项目开展学习,使学习任务具体化。学生可仿真性地综合运用各种相关理论和操作知识来完成任务,使教学做到学用结合,直接服务于专业,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 铁路专业技能 重构 制图过程教学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1.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自治区经济发展和区内铁路企业的建设
本文对传统教学模式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教学过程、课程构建等进行了对比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如何采取科学可行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技工学
摘 要:技工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应以兴趣为先导、目的为准绳、练习为载体、专业为基础,创设优良写作情境,把握结构要领,善用比较方法,采取阶段教学,使应用文写作真正成为学生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 教学方法 情境 结构 比较 阶段  应用文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理实际事务而进行的写作,有着实用性特点,并有着惯用格式的文章,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
摘 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体系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本文从校本资源开发、教学模式研究、教师教、学生学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校本教材 教学对策 学习兴趣  笔者就新课程改革理念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对策,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充分发掘校本资源,加强校本教研,拟编校本教材  1.创设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