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全球化语境下审美文化的他律性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k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全球化语境下审美文化是一种共享的、消费的、开放的文化。它会最大限度地与社会文化大系统进行互动,这种互动既包括社会生活对审美的影响,也包括审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今天,我们在一遍一遍地讨论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日常生活化。然而不管是对日常生活还是对审美,它们都各自受到对方的影响,即表现为审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社会生活对审美的影响,而相互影响的结果即为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关键词] 全球化 审美文化 他律性 日常生活审美化 审美日常生活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工具与通讯工具的迅速发展,全球化(globaliation)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在这个进程中,人、商品、信息的流动冲破了区域和国家的束缚,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不同领域之间的互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譬如经济与文化,如今我们讲经济文化或文化经济,即经济与文化不再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因此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任何存在都不再“自律”,而与其他的存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是简单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标准化、媒体普遍化,更是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艺术与生活距离的消解。整个生存环境中的个体失去了原有的“纯粹性”,而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征愈加明显。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征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被称作“他律性”。因此,在全球化时代下,个体的他律特征比以往任何时代更为明显。
  他律性就美学领域来说,它是指审美文化作为一个文化亚系统它的相关性,即它不是独立自为的,而是与其他文化子系统相互关联的。然而,任何事物要使其为本身就必须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即自律性。因此,审美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系统也必有其自律性。于是,审美文化既有自律性也有他律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正如阿多诺在谈及审美文化的主要形态——艺术时所说的:“艺术具有二重性特征,它既是一个摆脱经验现实及其社会效果联系而超乎其上的独立物,然而它同时又落入经验的现实中。落入社会的种种效果之中。于是显示出这种审美现象它是双重的。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现象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知识与经济,艺术与生活边界越来越模糊,审美与日常生活相互浸染的色彩也越来越浓重。如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审美打上了烙印,衣、食、住、行无一不萦绕着美的幽灵。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日常生活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审美化。审美不再是传统文化中贵族特有的精神活动,不再是精英知识分子的专利,它从精神的神坛走向平凡的日常生活,从精英走向世俗。正如德国著名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说的:“审美化最明显地见之于都市空间中,过去的几年里,城市空间中的几乎一切都在整容翻新。购物场所被装点得格调不凡,时髦又充满生气。这股潮流长久以来不仅改变了城市的中心,而且影响到了市郊和乡野。差不多每一块铺路石、所有的门户把手和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没有逃过这场审美化的大勃兴。”P这场审美的大勃兴带来的便是大规模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在审美进入日常生活的同时,日常生活也在不经意间闯入审美的场域。首先看审美的重要形态——艺术。日常生活进入审美掺入艺术,我们最先想到的便是杜尚的《泉》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便池,以艺术的身份进入展览中心供人观赏。这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举动。在人们的理念中,艺术应该是与日常生活有距离的、经过艺术家天才创作的审美对象,而今艺术变成了日常生活的现成品。这即为审美日常生活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其实质都是审美与日常生活的相互渗透及审美与社会相互影响。只是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即审美向日常生活渗透与日常生活向审美渗透:而这两个过程正是审美文化他律性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关系如:
  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日常生活化,虽然都是表示审美文化的他律性,但是其表示的内容和作用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审美进入到日常生活,那么日常生活便被染上审美的色彩,因此这个过程便是日常生活审美化:而日常生活进入到审美中,便使审美粘上日常生活的因素,于是这个过程即是审美日常生活审美化。而这两个过程相结合即成为全球文化语境下审美文化他律性的完整表现。
  日常生活审美化,它虽然是一个古已有之的现象,然而在今天成为一个风靡的论题,那么它必然有它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它带来了审美的民主,使得审美是人人尽得的权利。在传统文化中,纯粹的、精英的审美活动是贵族活动,总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远离普通民众,而使得人民大众无法企及:而今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被大众传媒广泛传播,使人人都能享有审美带来的愉悦。然而,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全球化之时弥漫开来,它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个主要的特征。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空间之中,人们通过种种的方式来超越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以审美的方式装饰日常生活。此时,市场充满各种各样审美的“赝品”,各种商品都贴着审美的标签寻找市场,而商品一旦贴上审美的标签就身价倍增。正如韦尔施说:“一旦与美学联姻,甚至无人问津的商品也能销售出去,对于早已消得动的商品,销量则是两倍或三倍地增加”。“审美氛围是消费者的首要所获,商品本身倒在其次。”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某种意义上是缘起于审美因素对现实的润饰和包装。
  审美作为一种高级的生命活动形式,它的对象不仅是形而下的器,而且包括形而上的道:它不仅是感兴的形式,而且包括理性的内容:不仅是感官的享乐,而且包括精神的超越。但是全球化语境下的审美文化,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情境之下,它却只是形而下的器、感性的形式和感官的享乐。审美已脱离了康德的无功利,精神的超越:而完全地沦落为欲望的满足,感官的享乐。在商品经济的洪流之下,它被商人、资本家所操纵而成为一种“赚钱”的工具。同时,它也局限了审美的内涵,美的内容被抽干,只剩下形式的漂亮,正如韦尔施所说:“我们只是从艺术当中抽取了最肤浅的形式把它表征出来。美的整体充其量变成了漂亮,崇高降格成了滑稽。”
  审美日常生活化,就艺术领域而言是日常生活(包括经济、科技)元素直接介入艺术之中。使艺术传统审美精神发生质的改变。全球化语境下,艺术领域出现了一个关键词——机械复制,它是本雅明在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的范畴下提出的一个概念。机械复制技术开始如照相机、电影,它使得“手第一次从最重要的艺术职责中解脱出来,完全被现在通过镜头观察对象的眼睛所取代。”机械复制不管是之于日常生活还是艺术生产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使传统艺术的唯一性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摹本、赝品。通过复制生产、交换消费,曾经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四处散落。审美沦落为消费,艺术变成为商品,传统意义的艺术终结,神圣的美学消逝。这便是社会生活中科技、经济及价值观念对审美的影响。审美在政治经济技术全球化的语境之下,它的身份日渐式微。曾经崇高令人神往的光晕已经散去,留下的只是赤裸裸的生产消费。
  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下社会生活直接进入到艺术之中,使其失去了前现代艺术的灵光。如果说在日常生活审美化过程中,审美进入生活是对审美的泛化或异化的话,那么在审美日常生活化的过程中,生活进入审美却是对审美的一种升华。现成的装置艺术,其本质只是日常生活用品,而今它被放到美术馆就成了审美的艺术品。面对美术馆、音乐厅林林种种的当代艺术作品,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们也是对生命和艺术的一种理解。如:音乐界凯奇的著名作品《4’33”》,艺术家走到钢琴旁边,默默地坐着没有做任何演奏的动作,持续四分三十三秒。整个演奏结束了。它在音乐界甚至艺术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反映了音乐家观念的一种转变——彻底无声也是音乐。中国有“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学传统,无声更能将人领入审美王国。美术馆的装置艺术也一样,它们并非众说纷纭的那样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但是,它们的表现形式已不再那么容易被人们理解。原来那种柔和的优美已不复存在,而剩下的是荒诞的丑。
  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下,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审美文化的他律性几近淹没其自律的特征。面对这样的现实,人们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愁。首先,审美向日常生活渗透的方面。它带来了审美的民主,带来了审美的自由与狂欢:但是它也导致了审美的泛化和异化。其次,在日常生活向审美渗透的方面,表面地带来了“艺术的终结”,而深层地领导了审美的升华。
  因此,在全球化语境之下面对审美文化的他律性,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社会文化大系统与审美文化之间、生活与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它们有其普遍的优点也尤其特殊的弊端,有其表面的消极也有其深层的积极。
其他文献
段丽娜,贵州财经大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研究院教授  【作者简介】  昆剧《白兔记》剧照 昆曲,这个被称为世界非物质遗产的古老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它深刻地表现出民族的精神与气质。正如希腊的悲剧,意大利的歌剧,俄国的芭蕾,英国的莎剧一般,对于自己民族的“雅乐”,人们都推崇有加,引以为傲。  诞生于明朝嘉靖年间的昆曲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世界戏剧的三大源头之一,被称为“百戏
[摘要] 一个好的的故事,首先要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有意味变化,才能激发出矛盾冲突。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正是一个改变的过程。本片场景集中,空间封闭,多用短固定镜头拍摄,强调人物动作和物件细节,音乐作为该片的线索,参与到叙事中,对影片的情绪产生影响。  [关键词] 《放牛班的春天》 故事创作层面 视听分析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3.06.023  一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香港导演徐克在1994年据此改编成电影《梁祝》。至今,已有多部有关梁祝故事的电影问世。如,1953年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年香港邵氏出品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1994年女导演刘国权执导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前传》等。相较之下,徐克的电影故事改编更具有现代感,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观。  一、现代元素的融入  尽管徐克电影《梁祝》
【作者简介】王姝,女,河南洛阳人,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电影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民国时期电影明星周璇电影诞生之初只是作为视觉影像奇观引起人们注意,不论是在咖啡馆,还是游乐场,它的娱乐性和商业性是创作的最基本动力。然而,社会前行的步伐影响着电影创作意识的变化,电影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成为各类思想的宣泄工具。尽管电影是舶来品,可它在中国的发展早已受到本土
翻译 鲍玉珩 钟大丰    下面所隐藏的:次要情节的艺术魅力  迪斯尼故事的讲述者们从非电影的原材料所创造的一条能够在屏幕中演出的规则就是次要情节。在大多数的时候,初始的故事仅仅能够覆盖主要的故事线。或者一个情节。剧作家们仍然担心B和C的情节——次要情节。当你可能不打算把一个经典的童话故事变成一个90分钟的电影剧本的时候,如果你想要充分地挖掘故事的多层面,次要情节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最有效率和
[摘要] 80后的婚姻已经不再有原来那“马拉松式的长跑”,80后更多地出现的是闪婚、裸婚,在结婚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到结婚之后应该怎么相处,有什么困难;当孩子出生后会给婚姻带来怎么样的改变。《裸婚时代》反映出了真实的80后的婚姻现状,80后的婚姻将被细节打败爱情。  [关键词] 《裸婚时代》 80后 爱情 细节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
一、 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  电影语言如何重现文学语言,一直以来都是电影对文学原著改编的关键所在,尽管电影语言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在表现上的差异性,造成两种语言难以达到平行架构,从而使得小说文本在电影改编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造成艺术效果上无法完整重现的窘境。然而,在文学原著改编的过程中,我们依然看到能够忠实展现原著语言及艺术的电影作品,本文通过分析安·泰勒小说《昨日当我们盛年》的
[摘要] 人文色彩在电视文化记录片中的呈现,对于还原纪录片的艺术光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剧集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人本”叙事、多元共存的文化和人文性与纪实性合一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人文色彩是如何对记录片艺术光晕起到还原建构作用的。  [关键词] 纪录片 人文性 光晕 人本  电视文化纪录片是电影艺术与电视媒介结合的产物。它在向观众揭示事物真相的同时,又大大拓展了电影
随着中国梦的提出,实现伟大复兴成为近代中华民族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是必经之路。提到中国文化就不得不提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了,由墨色的焦、浓、重、淡、清产生丰富的变化,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而水墨动画这一创举又是把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推向世界、实现文化复兴的一种重要方式。  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在实现动画后,其潜在的价值也得以开发,中国早期水墨动画就有很多优秀的例子。然
【作者简介】  大学生开展课外写生活动艺术教育作为一门研究艺术教育现象的学科,侧重的是类属于艺术范畴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艺术或艺术品为媒介来培养人的艺术能力、艺术创作与艺术境界的有规律的系统的教育活动。艺术从某种角度看也属于一种感性的形象,这种感性就带有人文主义的色彩,所以,作为承载人们艺术思维、艺术创想的承载体——艺术品,就不能太注重技法而忽视了文化内涵的表述。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为了使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