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效应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论对课的评价还是示范各种动作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这种心理影响会产生相应的心理效应。如果忽视这一现象的消极作用,不采取相应积极正确的措施方法,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练积极性和兴趣,也会影响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心理效应在体育教学中的影响。
  【关键词】心理效应 近因效应 投射效应 成见效应 定势效应(刻板效应)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或示范动作必然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这种心理影响会产生相应的心理效应。然而,如果忽视这一现象的消极作用,不采取相应积极正确的措施方法,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练积极性和兴趣,也会影响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种心理效应的影响和作用。
  
  一、近因效应
  
  在长期的了解和接触中,最近的印象起的作用占优势,我们称之为近因效应。它不仅包含最近的印象,而且是突发的,和过去的印象根本不同。比如:体育教师对一个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印象很好,这个学生也很尊敬教师,但因某次迟到,教师批评了他,就对其产生痛恨,从而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抵触和干扰,并否定了过去对教师的良好看法。
  近因效应的作用大小常常受制于认识者的价值观念和个性特征等主观因素,因而可能对以后认识所产生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为了消除近因效应带来的危害,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行为所产生的原因,看是受外界影响偶发的,还是其本质的真实显露,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平时在体育课上,因有一些学生违反纪律,确实令教师生气,甚至有时发火或形成僵局。近因效应的功能启示我们,怒责之后莫忘安慰,也就是说,在批评过程中,难免有些情绪化,但只要结束语妥帖,安慰几句,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也许我讲的话有些重,但愿你能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很报歉,刚才我有些不冷静,希望你好好加油。”用这些结束语,学生就会有受勉励之感:虽然教师批评严厉一点,但都是为我好。切忌用:“如果你再不改,我就不饶你”、“你要再捣蛋,就把你送回家”等话语,这样会给学生留下一个可恶的印象。
  体育比赛中,常有些队员因某些原因而没发挥好。当把他换下场时,有经验的教练员会指出他所存在的问题并安慰他,如“你发挥的已经不错了,不要泄气,好好努力,将来一定能成功”或摸摸该运动员的肩膀,这对他以后的提高很有好处。千万不能说:“下来!你这个笨蛋,你总是不争气,每到关键时刻就会出事,这场比赛就输在你身上!”
  体育教师应加深对近因效应的理解,在体育教学中努力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二、投射效应
  
  人们在认识他人时,常常假定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把自己的特点归属到其他人身上,即所谓的推己及人。自己对某一问题有一定看法,总认为其他人也是这样,我们称之为投射效应。
  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有一些没经验的教师总认为自己喜欢的活动,学生一定也喜欢,结果并非如此。往往会造成学生上课兴趣不高,师生配合不好。要想消除投射效应在体育教学中的不良影响,教师必须多接触学生,或通过体育骨干及时反馈,深入了解他们的特点、爱好、生活、心理发展的水平、运动技能的高低。在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时要有针对性,要站在学生一边多想想,做到有的放矢。
  
  三、成见效应
  
  平常积累起来的对某人某事的看法直接影响着以后评价的心理现象,就叫做成见效应。
  有一次,一位体育教师下课时发现少了一个篮球,他就认为一定是班级那个最“捣乱”的学生干的。于是,下课后把他留下单独谈话,要求他把球找回来。学生走后,这个教师又把筐里的球查了一遍,结果发现刚才点错了数,现在一个也不少。
  这位教师为什么会发生如此的认识偏差呢?主要是成见在作怪。
  有一个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同一个人的一张照片分别给两组学生看。第一组看时,告诉他们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个恶习难改的罪犯;给第二组看时,告诉他们照片上的人是一位著名学者。然后要求每组学生口头描述照片上人的肖像。第一组学生说:“深陷的双眼隐露凶神,一副向外翘起的下巴,显示出他在干罪恶勾当时死不回头的决心。”而第二组学生的描述则大不相同:“深陷的眼睛,流露出深遂的思想,而向外翘出的下巴,显示了他在探求真知的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这两种对同一照片截然不同的描述,就是受“成见效应”的影响。
  在体育教学中怎样克服成见效应的影响呢?
  1、要全面地看待学生。要从多方位、多层次着手,不要只见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2、要客观地看待学生。不要因学生的相貌、年龄、性别、是否是干部、运动成绩的高低而判断好坏。而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
  3、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中小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发展时期,他们的变化很大,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待他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历史的经验值得记取。
  
  四、定势效应(刻板效应)
  
  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态,对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现象,称之为定势效应。
  人们往往根据一个人的一种品质推断其具备的其他品质。如:有些教师看到有爱打扮的学生,就认为她一定怕脏怕累,不会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种以点概面的看法常常出现差错。定势效应有时也可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概括了解,但有很大的片面性。因此,教师在了解学生时要多角度、多方面,总体评价分析,尽量避免形成偏见。
  体育教学中,定势效应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意义。如下面的实验:把学生分成相同的两组,以同样的方法、同样的复习时间去练习相同的技术动作,但预先告知第一组学生说在考试前没有复习机会了,而对第二组学生说考试前还要复习几次。此后,突然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查,结果第二组学生成绩较差,因为他们没有彻底地掌握技术的定势效应,还希望再练习几次。可见,定势效应在学生学习中有巨大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定势效应的积极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培养学生积极锻炼的正确态度,使之养成习惯、形成定势。许多研究表明:学习是学习态度的函数,而不是重复次数的函数。只要形成积极锻炼的态度,就会提高锻炼效果。
  2、当学生在教学训练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指示和提醒,尽快消除定势的不良效应,从僵局中解脱出来。
  3、当某学生练习某动作一直不能掌握时,可先放一放,做其他的一些活动。因暂时放下此练习,不合适的定势便会逐渐缩小或消除,同时也可做其他的辅助练习进行引导。
  4、再创设良好的情境。问题情境中的压力往往会导致定势的不良效应:因考试或体育比赛,气氛十分紧张,对学生压力过大,则学生动作僵化,很难发挥水平。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造良好的情境。
  5、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遇到问题时能从多方位、多层次思考,力求尽快消除定势的干扰,提高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总之,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正确注意心理效应的作用和影响,不仅能加强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练积极性,而且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P325
  (作者单位:222111江苏省赣榆县海头中学)
其他文献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社会上一些落后的、非科学的价值观的影响,致使好多学生都不愿学思想政治课。作为一名政治老师,特别是一名青年教师,我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从不感兴趣到主动去学习呢?我的体会是:先从情感上紧紧抓住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紧紧抓住学生,并非在课堂占用学生的很多时间,也并非用“钢性手段”来命令学生,强迫学生去学习,而是从感
期刊
小学一年级新生刚刚离开幼儿园,有的刚刚离开家庭,在他们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有时,由于他们的任性,倔强及娇生惯养,使他们的缺点更加严重而难以克服。这就决定了对小学一年级新生实施德育工作的特殊性。    一、根据小学一年级新生特点,采取有效的德育措施    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很深的道理是行不通的了,对他们进行教育只能通过实践,利用本班本校的真人真事或具体的材料
期刊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新的形势下,首先要开展好学校德育工作,这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    一、树立“立德乃立校之本”观念,大力提倡四种意识    “以德立校”是学校治校纲领,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始终把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作为头等大事,逐步使德育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1、思想意识:教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这是一个基于知识、注重创新和实践的时代。大力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是我国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现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创新的精神,形成创新的能力。作为政治课教师应在创新素质教育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把学生培养成善于思考,富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性人
期刊
地理是普发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从提高现代公民素质的角度来看,地理知识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地理教学工作者来说,能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也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地理教学也需要讲究方法,优良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初中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将我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几点艺术方法简述如下:    一、巧用歌谣、谚语    地理学科是一门科学性、
期刊
【摘要】做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其自身进行改革与创新,其中榜样的示范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榜样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认真做好,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可靠保障。当前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很重要,也很难做,要针对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思路。    一、关键是增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物理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已成为大势所趋。那么,在物理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精心营造探索氛围  传统的物理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老师能讲清,学生能听得懂,教学就是成功了。这样教出的学生对所学知识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仅靠机械记忆和单纯模仿,缺泛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而强调创造力的培养的
期刊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在15—18岁之间,他们思想活跃、心理素质差、可塑性强,容易受周围环境和各种消极腐朽思想的影响而产生不良心理,若教育和引导不当,这些不良心理将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和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有利于职校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职校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对毕业后所面临的社会激烈的竞争有正确的心理准备,有必要根据职业教育和职校中学生的特点,提高德育工作质量,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
期刊
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最迫切的工作,应是坚持自身道德的全面修养,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师范形象,最大限度地提高身范言教的效能,以完美的师范形象和行为来深刻地影响学生,努力引导学生有力抵制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的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是只停留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创新的探求。那么,教师道德的全面修养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六楷”并修,方可师范。所谓“六楷”并修,即:    一、孝行楷模的修养   
期刊
新颁布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第一次提出了“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教学任务,正在实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开拓出了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社会适应”。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着由服从、沉默、反抗、竞争、合作、展示、成功、失败等带来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逐步经历着社会适应的过程。因此,分析研究学校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    一、体育课中的相互行为  1、控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