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到新教育的鼓舞,笔者开始尝试改革属于我的语文教学,构建属于学生的理想课堂,顺着学生的自然身心发展规律,可谓是“顺其然”;还给学生一个实用的学习方法,就叫做“还其道”。感受颇多,收获也不少,现愿与老师读者共勉。
新教育理念 初中语文 启示
近几日,有幸拜读了赵克明老师博客上的几篇文章,其中一篇《学生“被”表达现象堪忧》,引起我深深的共鸣。他说,观察一下我们的课堂,从小学到中学以至大学,老师基本上都是在灌输,告诉学生必须按老师讲述的观点、方法评价一件事,只要这样,在中小学就能保证考试通过,在大学就能保证基本观点正确,不会影响评优、选干等。
为了体现新课程的师生合作,近些年盛行“问答式”教学,表面上看去学生似乎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去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虽然佯装不知道问题的解答,而实际上却以自己预先设定的解答为最终目标,并以此锁定学生的思考,这样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地位,始终处于“被追问”的状态之中。至于写作文,更是“网上作文我最爱”“天下作文一大抄”,真的应了80后作家韩寒所说的那句话,“人生的第一次撒谎常常是从作文里开始的”!可见,学生不只是在内容上“被”表达,形式上也是如此。学生“被”表达现象实在深藏着忧患:它忧在“套子式”的教育;忧在“奴化”的评价体系;忧在“以假乱真”的社会环境……
赵克明老师说出了我们众多教师不敢说的心里话,一语中的,痛快!笔者从教20多年来,也一直被各种形式的教育左右着,困扰着。当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人共识的同时,学生的童年和青春却是充满失败、没有美好梦想的,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而就在这时,新教育如一缕春风,一丝清泉酝酿在我的心田。当我知道王永胜成名作《赢在奋斗》告诉我们,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享受人生时;当我了解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启迪我们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新教育提出,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学生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既要满足学生相对低级的内在需要,如安全的需要与被爱的需要;更要促进学生萌发高级的需要,如爱他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认可的需要。
受到新教育的鼓舞,我开始尝试改革属于我的语文教学,构建属于学生的理想课堂,顺着学生的自然身心发展规律,可谓是“顺其然”;还给学生一个实用的学习方法,就叫做“还其道”。感受颇多,收获也不少,现愿与老师读者共勉:
一、充满激情,让课堂灵动起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老师就有了上课的动力,才有可能创造一个精彩的课堂。教书和学习成为一种享受——教师与学生双方以热情的投入、和谐的交流、愉快的心境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教师用激情,点燃学生创造的热情。这样的课堂定会充满诗意,这样的课堂必是充满人文的关怀。教师的人格魅力如冬日的暖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我在上新授课授毛泽东《沁园春?雪》时,没有播放课件录音,也没有用课件画面渲染,而是根据自己对教本的节奏、内容、情感的把握,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范读了这首诗歌,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当我要求学生各自尝试读一读时,竟有不少学生也模仿我的情调齐读起来……这是我放弃使用复读机后最大的感动,我想只要我们肯付出一粒耕耘的种子,就会收获一树的繁花。
二、挥霍赏识,让课堂充盈起来
虽常说“教无定法”。但实施理想课堂,关键还在教师的方法引导。理想课堂更应该充满赏识和激励。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都有一定层次的收获。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所说,“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生本教育也指出,教是为了学,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引导者和评价者。这样看来,授人以鱼,确实未若授人以渔。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如何进行诗歌赏析时,就预设了这样一个环节,先给他们看几例古诗的赏析解答,然后让他们归纳赏析的技巧方法。学生们开始大皱眉头,嘴里咕噜着这么难的题老师你直接告诉我们不就行了吗。我耐心告诉他们说,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成长,我也不是什么都知道的啊。于是成绩好的学生有的开始沉思,有的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讨论起来,我就和学习较差些的学生主动探讨起来……最后我们一起归纳了学习诗歌的三步走法:画面描述、佳句赏析、情感表达。根据例解加上自己的推测,他们还告诉我画面描述就是生动的扩写,佳句赏析就是根据动词或修辞看作者的寓意及表现手法,而情感表达,一定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背景……我被学生的自主分析的能力惊呆了,其实他们就是一座巨大的金矿啊,只要你肯赏识他们,他们一定会带给你巨大的收获。我激动地说,你们真棒,老师多年来都没总结出来的方法,今天你们却帮我解决了,谢谢你们!今后我们一定还要这样做好不好?学生们则异口同声地说,一定,一定。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在教师赏识、尊重的眼神里,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而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学习知识的渴求,是挑战问题的勇气,是迈开人生步伐的动力。
三、关注成长,让课堂美好起来
成长就意味着要顺其自然。如果我们一旦把学生作为一种类型的人来看待,特别是作为一个“应该懂事了”中学生来看待的话,却不去顾及他们这个年龄的游戏心理、表现心理的话,他们就会失去该发展的天性。我们有必要回归罗素的观点:大自然,本来就希望儿童在长成之前,像个孩子。如果我们把这个秩序打乱,让他们像成人一样懂事又好学,那么,我们可能造就的是一批早熟的果实,这些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在成长观指导下的教育不仅仅是关注它的现实性,更重要的是关注它的潜在性。孩子成长肯定要经历一个成长过程。要允许学生犯错,要宽容地对待学生,要等待,要期望。毕加索曾说:我终身追求的目标,就是用一双童真的眼睛看世界,因为儿童身上有一种生命活力的回归。是啊,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个人的幸福。新教育的本质是实现发展的愉悦,走向自身的完美。最完美的教育应当是一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的教育。惟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实现个人的自由、群体的和谐、社会的公正、人类的福祉与尊严,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完满统一。而语文教学就是走向这种教育的最佳桥梁。回想复习《第一次真好》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写一篇半命题小作文《第一次——真好》,当堂完成,互批互评。我巡视时,发现有的学生写第一次登山,让他觉得战胜困难真好;有的学生写第一次上学的情景,让他感受浓浓师爱真好;而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第一次犯错真好,没有让我继续在游戏里沉沦,老师的怒吼让我明白除了亲情,还有人这么爱我……”我当即范读了这篇作文,指出这篇作文除了創意可嘉外,更值得老师欣赏的是他认识到犯错并不可怕,能把老师的批评当做善意的帮助,知道了受挫才使人成长。读完这篇文章,我发现在座所有的学生眼里都有些湿湿的东西在浸润、在流出。是啊,“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学生正是在他自然成长的过程,逐渐意识到被爱的美好,自然也就会有意识地去爱他人,我们挖掘它,欣赏它,彰显它,就是想让这爱滋润的更多更多!
教学相长,新教育成长着我的学生,也成长着我。我深知,在新教育的实验中追求我钟爱的事业就是我的幸福。新教育生活就像一轮刺破寒冬的春阳,轻盈了我的步伐,年轻了我的容颜。我知道,真正实践新教育,一定会像春草一样更行更远还生。愿老师们在激情中快乐行走,在爱的传递中感悟职业的魅力,从而使自己的课堂充盈着创新的灵性,丰富多彩、充实可爱。新教育实验征途是漫长的,我们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坎坷崎岖。但只要我们用心播撒,只要行动,就一定能收获一路阳光!
新教育理念 初中语文 启示
近几日,有幸拜读了赵克明老师博客上的几篇文章,其中一篇《学生“被”表达现象堪忧》,引起我深深的共鸣。他说,观察一下我们的课堂,从小学到中学以至大学,老师基本上都是在灌输,告诉学生必须按老师讲述的观点、方法评价一件事,只要这样,在中小学就能保证考试通过,在大学就能保证基本观点正确,不会影响评优、选干等。
为了体现新课程的师生合作,近些年盛行“问答式”教学,表面上看去学生似乎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去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虽然佯装不知道问题的解答,而实际上却以自己预先设定的解答为最终目标,并以此锁定学生的思考,这样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地位,始终处于“被追问”的状态之中。至于写作文,更是“网上作文我最爱”“天下作文一大抄”,真的应了80后作家韩寒所说的那句话,“人生的第一次撒谎常常是从作文里开始的”!可见,学生不只是在内容上“被”表达,形式上也是如此。学生“被”表达现象实在深藏着忧患:它忧在“套子式”的教育;忧在“奴化”的评价体系;忧在“以假乱真”的社会环境……
赵克明老师说出了我们众多教师不敢说的心里话,一语中的,痛快!笔者从教20多年来,也一直被各种形式的教育左右着,困扰着。当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人共识的同时,学生的童年和青春却是充满失败、没有美好梦想的,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而就在这时,新教育如一缕春风,一丝清泉酝酿在我的心田。当我知道王永胜成名作《赢在奋斗》告诉我们,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享受人生时;当我了解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启迪我们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新教育提出,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学生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既要满足学生相对低级的内在需要,如安全的需要与被爱的需要;更要促进学生萌发高级的需要,如爱他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认可的需要。
受到新教育的鼓舞,我开始尝试改革属于我的语文教学,构建属于学生的理想课堂,顺着学生的自然身心发展规律,可谓是“顺其然”;还给学生一个实用的学习方法,就叫做“还其道”。感受颇多,收获也不少,现愿与老师读者共勉:
一、充满激情,让课堂灵动起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老师就有了上课的动力,才有可能创造一个精彩的课堂。教书和学习成为一种享受——教师与学生双方以热情的投入、和谐的交流、愉快的心境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教师用激情,点燃学生创造的热情。这样的课堂定会充满诗意,这样的课堂必是充满人文的关怀。教师的人格魅力如冬日的暖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我在上新授课授毛泽东《沁园春?雪》时,没有播放课件录音,也没有用课件画面渲染,而是根据自己对教本的节奏、内容、情感的把握,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范读了这首诗歌,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当我要求学生各自尝试读一读时,竟有不少学生也模仿我的情调齐读起来……这是我放弃使用复读机后最大的感动,我想只要我们肯付出一粒耕耘的种子,就会收获一树的繁花。
二、挥霍赏识,让课堂充盈起来
虽常说“教无定法”。但实施理想课堂,关键还在教师的方法引导。理想课堂更应该充满赏识和激励。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都有一定层次的收获。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所说,“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生本教育也指出,教是为了学,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引导者和评价者。这样看来,授人以鱼,确实未若授人以渔。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如何进行诗歌赏析时,就预设了这样一个环节,先给他们看几例古诗的赏析解答,然后让他们归纳赏析的技巧方法。学生们开始大皱眉头,嘴里咕噜着这么难的题老师你直接告诉我们不就行了吗。我耐心告诉他们说,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成长,我也不是什么都知道的啊。于是成绩好的学生有的开始沉思,有的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讨论起来,我就和学习较差些的学生主动探讨起来……最后我们一起归纳了学习诗歌的三步走法:画面描述、佳句赏析、情感表达。根据例解加上自己的推测,他们还告诉我画面描述就是生动的扩写,佳句赏析就是根据动词或修辞看作者的寓意及表现手法,而情感表达,一定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背景……我被学生的自主分析的能力惊呆了,其实他们就是一座巨大的金矿啊,只要你肯赏识他们,他们一定会带给你巨大的收获。我激动地说,你们真棒,老师多年来都没总结出来的方法,今天你们却帮我解决了,谢谢你们!今后我们一定还要这样做好不好?学生们则异口同声地说,一定,一定。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在教师赏识、尊重的眼神里,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而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学习知识的渴求,是挑战问题的勇气,是迈开人生步伐的动力。
三、关注成长,让课堂美好起来
成长就意味着要顺其自然。如果我们一旦把学生作为一种类型的人来看待,特别是作为一个“应该懂事了”中学生来看待的话,却不去顾及他们这个年龄的游戏心理、表现心理的话,他们就会失去该发展的天性。我们有必要回归罗素的观点:大自然,本来就希望儿童在长成之前,像个孩子。如果我们把这个秩序打乱,让他们像成人一样懂事又好学,那么,我们可能造就的是一批早熟的果实,这些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在成长观指导下的教育不仅仅是关注它的现实性,更重要的是关注它的潜在性。孩子成长肯定要经历一个成长过程。要允许学生犯错,要宽容地对待学生,要等待,要期望。毕加索曾说:我终身追求的目标,就是用一双童真的眼睛看世界,因为儿童身上有一种生命活力的回归。是啊,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个人的幸福。新教育的本质是实现发展的愉悦,走向自身的完美。最完美的教育应当是一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的教育。惟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实现个人的自由、群体的和谐、社会的公正、人类的福祉与尊严,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完满统一。而语文教学就是走向这种教育的最佳桥梁。回想复习《第一次真好》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写一篇半命题小作文《第一次——真好》,当堂完成,互批互评。我巡视时,发现有的学生写第一次登山,让他觉得战胜困难真好;有的学生写第一次上学的情景,让他感受浓浓师爱真好;而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第一次犯错真好,没有让我继续在游戏里沉沦,老师的怒吼让我明白除了亲情,还有人这么爱我……”我当即范读了这篇作文,指出这篇作文除了創意可嘉外,更值得老师欣赏的是他认识到犯错并不可怕,能把老师的批评当做善意的帮助,知道了受挫才使人成长。读完这篇文章,我发现在座所有的学生眼里都有些湿湿的东西在浸润、在流出。是啊,“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学生正是在他自然成长的过程,逐渐意识到被爱的美好,自然也就会有意识地去爱他人,我们挖掘它,欣赏它,彰显它,就是想让这爱滋润的更多更多!
教学相长,新教育成长着我的学生,也成长着我。我深知,在新教育的实验中追求我钟爱的事业就是我的幸福。新教育生活就像一轮刺破寒冬的春阳,轻盈了我的步伐,年轻了我的容颜。我知道,真正实践新教育,一定会像春草一样更行更远还生。愿老师们在激情中快乐行走,在爱的传递中感悟职业的魅力,从而使自己的课堂充盈着创新的灵性,丰富多彩、充实可爱。新教育实验征途是漫长的,我们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坎坷崎岖。但只要我们用心播撒,只要行动,就一定能收获一路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