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复习策略 提高学习效益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uz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高考政治复习教学中必须优化政治复习策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下面就高考政治复习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举一反三,全面复习
  学生自主复习的主要途径是自主看书,通过阅读教材、复习用书和其他参考资料,在教师复习牵引下进一步自主建構知识体系。近几年来,关注教材也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很多试题是选择了教材中的材料,一些设问也直接考查教材中的基本知识。但很多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看复习资料、做各种模拟试题上,而对政治教材重视不够。为了适应高考要求、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引语、正文、辅文、插图、设问栏目、资料卡、图表、名人语录、阅读与思考、课后小结、课后练习、活动建设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当前高考的要求。因此,指导学生通过自主看书进行自主复习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为了切实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看书的方法,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归纳同类知识
  我们在看到某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除了要掌握这一知识点外,还应该进一步思考:课本上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哪些?如我们看到政治常识中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这一内容时,应该想到政治常识中除了这三大原则外,还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等;更进一步考虑,还应想到经济常识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制度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对公民存款储蓄的原则、市场交易原则、我国对外贸易原则,等等。
  2、比较易混知识
  我们在看某一个知识点时,还应该把这一知识点与课本上其他地方的易于混淆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更好地把握。如我们看到政治常识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时候,要把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看到哲学常识中的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的时候,我们要自觉地把它与前面的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进行全面的比较与分析;当我们看到经济常识中的股份合作制度的时候,我们要很自然地想到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的区别与联系,等等。
  二、发现问题,激发思维
  帮助学生针对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领域中的现象提炼问题,让他们“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提高发散思维能力。这也是高考政治教学中的题中之义。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传媒手段快捷,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学生每天从各种信息渠道获得的新闻较多,若能把学生经常遇到的又暂时无法理解的现象用问题形式提出来,然后再试着用已学过的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就不仅对政治课的学习有特殊作用,而且对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更有积极作用。如学生在不同的信息渠道看到了我们党和政府的领导同志讲“坚持和平崛起的道路”,一些学生就要求对“和平崛起”的战略予以了解。在高三年级的综合复习中围绕这一理论问题,我指出把握这一问题必须从经济、哲学、政治三大块内容对“是什么、怎么办、表现方式”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思考,然后进行理论分析。
  三、两个结合,联系实际
  由于文综高考在“稳”的基础上追求情境和设问的“新”和“活”,迫使我们在政治复习教学中要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相关学科结合点,从而真正做到两个有机结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复习迎考原则。
  (一)生活观察与理性分析相结合
  政治高考试题不仅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 而且越来越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与心理实际;有的试题涉及对我国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科学方面的新成就。这就要求广大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注重观察生活、观察自然, 同时进行理性思考, 把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方法用于观察的全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和水平。例如我们在看经济常识中企业的作用特别是企业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这一内容时,就应该把它与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重大热点问题联系起来,想想企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有何地位和作用;我们看到哲学常识第一课第一框中“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要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内容时,应把这一内容与处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这一现实问题联系起来;我们在看政治常识中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这一知识点时,应把它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的思考,等等。
  (二)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相结合
  政治高考试题往往以实际为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 要求考生整合书本知识来组织答案。这就要求广大考生平时关心国内外重大时政, 深入思考其中蕴涵的基本政治道理, 力求找到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 之间的交汇点。迄今为止涉及的与考试有关热点大致有以下一些: 经济上的分配问题、国家宏观调控问题; 政治上的党的领导、执政能力建设、外交方略、台海战略问题; 社会发展上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 文化上的科教兴国、自主知识产权等等。把时政热点与政治观点有机地结合好, 关键是要领会时政材料中隐含的国家意志与命题意向。以和谐社会建设为例, 经济发展上的和谐要求——重点在发展速度符合客观规律, 发展质量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符合人民利益, 也就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共同富裕的方向。政治发展上的和谐要求——重点在反腐败和廉政建设, 着力解决人们的切身利益问题。
  总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是高考政治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的关系,实现“掌握知识”向“提升能力”的转变。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是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就现代化信息
任务型教学法基于苏联心理语言学家Vygotsky(1962,1966,1978)关于语言和学习的理论。Vygotsky 强调学习的社会性以及教师和同伴对促进个人学习所起的重要作用。文化知识的获得首先是人们相互作用(interpersonally)的结果,然后变为自己的知识(intrapersonal)。因此,任务型教学强调学习的社会性(与现实生活相似的任务活动)与交际性互动的作用。佘广安(2002
期刊
摘要:学习是一个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任何方面的习得,都要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本文试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供宽裕的学习空间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 教学效率  教学是一个过程,是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
【摘要】:人本史观是希腊古典时代留给后世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有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所著的《历史》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处处闪耀着人本主义思想的光辉。希腊古典时代的人本史观是当时高度发达的城邦政治及当时关注人、重视人的哲学思潮合力推动的一个结果。  【关键词】:希腊古典时代;人本史观;希罗多德;修昔底德  著名的瑞士古典文学家安·邦纳在《希腊文明》一书中写道:“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
学位
在英语学习中,很多学生抱怨自己的记忆力差,笔者作为一名英语教育者,为了使自己跟上形势发展的步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且对提高学生英语记忆的效率也作了一些探索。笔者认为,只有符合科学规律,才能提高学生英语记忆的效率,所以教师要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心理学规律。实验证明:人最初感知印象的深浅,关系到记忆的速度和牢固程度。最初的印象深刻,记忆就快,也会记得牢。根据这一原理,教师在
期刊
摘要:魏书生老师说过:“做老师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邱成国校长曾说过:“没有当过班主任的教师就好像是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随着高中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青年教师引进力度不断加大,青年教师已逐渐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军。本文就初次带班的常见问题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班主任 初次带班 常见问题 分析探讨  青年教师与学生共同语言多、交流沟通渠道通畅,兼之热情高、有活力,容易走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体育作为中学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并非倍受学生“青睐”.事实上,那些意志薄弱、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往往对体育缺少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
摘要:创造力是一个孩子智力和能力的标志,是能否成才的重要因素。它取决于后天的培养。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聪明、智商高就一定会有所发明创造,其实不然。有的人智商很高,却没有任何创造性表现,终生平平庸庸。这是因为创造力的发挥除要求有正常的智力水平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即兴趣、意志、性格、动作、情感。  关键词:幼儿 教育 创造性 培养  幼儿期是人生理和心里迅猛发展的主要时期,随着活动能力的增强,
摘要:“除名”是我国古代各朝代法律中的常见附加刑法之一,本文以隋朝除名制度和唐朝除名制度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了两者的特色及其对后事的影响,期望为中国古代史中有关隋唐历史方面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  关键词:隋唐;除名制度;特征;影响  一、隋朝除名制度探析  (一)隋朝除名制度特征  除名制度在隋朝的使用无论从频率上还是从次数上来看都是十分惊人的,据统计,隋文帝一朝共采用除名制度40次,隋炀帝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