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乡接合部初中学生计算能力有待提高的原因有:基础不扎实;“粗心大意”;分析能力欠缺;没有好习惯。解决对策有:巩固双基;培养良好习惯;增设错题本竞争激励;超越自我。
【关键词】城乡接合部;初中学生;计算能力;现状分析;对策
计算能力是数学《新课标》要求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体现,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成绩的提高。当前中考数学题量大,考试时间紧,很多学生都不能在90分钟内完成试卷。究其原因,其中一点是计算不过关。学生计算能力好会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同时激励着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反之,计算能力不强会制约着他们对数学的学习。
一、学生计算能力不过关的原因
作为城乡接合部的初中学生,运算能力需要提高的现象比较明显,所以,如何解决准确率和速度之间的矛盾,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了数学教师当前要探索研究的问题。为了解决这问题,我校几个数学教师自发组织起来,申报了“十三五”规划项目课题“城乡接合部初中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希望通过分析、探究、总结、实践,突破学生计算差这难题,全面提升城乡接合部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我们通过多方面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計算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全面认真分析了学生计算亟需提高的原因。结果发现:造成学生计算不过关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基础不扎实
今年学校安排笔者任教七年级的数学,在讲授新内容之前,笔者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检查,发现我们班有部分学生,小学四、五年级的数学知识都没学好,分数的通分、约分不会,分数的加法法则与减法法则,乘法法则与除法法则混淆,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乘法的分配律。上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基础不好的这部分学生,在有理数的运算和整式的运算的学习中倍感吃力,当然在角的认识,几何图形方面的学习也信心不足。而且,笔者从某个女学生的家长中得知,她女儿因为小学学不好数学,现在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有时候还有怕学的心理,所以说打好基础非常重要。
2.粗心大意
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作业批改、单元测验,甚至期末统考中,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会出现计算结果错误。如看错数字,写错数字,漏写符号,看错单位,或是减法当加法做,除法做成了乘法,例:27.41写成27.14,把“÷”看成“ ”,把109写成169等,甚至有时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这些现象,不只是出现在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数学基础好的学生也常见。这些现象,大多数的学生归结为“粗心大意”。
3.分析能力欠缺
有些学生的计算失误是因为急于求成,拿到题只知道闷头计算,审题不仔细,不懂得先对问题整体理解、分析,以至于题目给出了什么已知条件,这些已知条件能得出什么的结论,哪些结论能够连在一起都不清楚,对已知条件和解决什么问题缺乏分析,导致整道题没有思路;即使有个模糊的思路,但缺乏逻辑思维分析能力,也导致步骤书写乱,不规范,错漏多多。
4.没有好习惯
学习方法千万种,对于数学这科来说,多练多做还是必须的。但有些学生却有惰性,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往往只做简单的一眼能看出方法的题,对于需要动手画图或用脑分析的题目干脆不做;还有的学生从来没有准备数学练习本,他们懒得动手计算,能想出来就想,想不出来就随随便便应付,或者有时就随便找张废纸,哪儿有位置就往哪里写,步骤乱了,结果不清,需要检查的时候就找不出自己的错误在哪里。还有些学生平时做作业、试题从来不打草稿,随便画一画马虎应付完成,从来不做检验、反思。以上这些不好的习惯看似没什么问题,其实一旦形成却很难改掉,所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很重要。
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为了更详细了解学生的情况,我们课题组的教师,连续一段时间,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练习、作业、测试中运算能力上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归纳,共同寻找学生的错误原因,表现在哪些方面,并用表格的形式对运算错误进行归纳总结,并设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1.巩固双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公式、定理、性质或法则等的探究推理,让学生对公式、定理、性质或法则等理解透切,学生理解后记忆,再增加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对于易错的基础题,我们首先按涉及到的知识点来分析:如实数运算、解方程、圆等计算问题;加、减、乘、除、乘方等多种运算公式、法则;解方程中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等计算……通过分析,找出错的原因,然后利用相应的习题进行强化训练,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我们要及时辅导和鼓励,或者利用优秀学生带后进生的方法,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扎实好基础,力求不落下一个学生,达到全员进步。
2.培养良好习惯
初中生的自制力,自控力普遍较低,还没有形成好的思维习惯,有时学生计算不正确的原因不是知识未掌握,只是解题时精神不集中,马马虎虎,不能集中精神进行审题计算,可能少了条件或者看错数字,这是导致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应有意识的加以训练和培养,反复强调,仔细审题,仔细解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状态,养成严谨周密的思考习惯。如果审题时认真,排除外界干扰,专注于解题,那么错误率就会大大降低,从而提高学生运算的正确率。同时,授课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习题讲解中,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已知条件,怎样把已知条件中关键词找出来,并对解题思路的分析多加引导,对步骤的书写多加梳理。做题时要求学生打草稿,在草稿本中将解题的详细过程有序写出来,做到步骤清晰明了。
3.增设错题本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有些错误,虽然教师讲了,但学生根本没有听懂,依然是一错再错。学生没有把问题解决,错误现象印象不深刻,是学生不注意总结积累所致。因此,我们建议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错题本,记录每次作业或测验中做错的题目,对于不理解的错题,不仅记录错误的解题过程,而且在旁边写出错的原因,写出自己思考方法或者哪些地方需要改正的方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研究,相信经过这样做会对错误加深印象,使自己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在平时复习中,我们强调学生重点看错题本,重新对错误的认识,以免一错再错。
4.竞争激励,超越自我
喜欢竞争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竞争中取胜而高兴,学生也不例外,而且他们会为竞争而全力以赴。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我们可以采取抢答和必答两种形式进行训练,如一元一次方程、根式、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或者勾股定理的运用等计算,我们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选用不同形式进行激励。为了鼓励成绩较落后学生,简单的题目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必答,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我们可以用难道较大的题让他们抢答,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在竞争中增强自信心,实现真正的超越自我。
三、总结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课题组成员会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在实践中多总结,多尝试,力求让城乡接合部的中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对数学计算产生兴趣,喜欢上数学课堂,喜欢数学这一学科。
参考文献:
[1]李春梅,段丹东.城乡结合部普通中学学生心理偏差问题[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
[2]张成强.初中数学整式运算中常见错误分析与对策[J].学周刊,2020(6):17.
【关键词】城乡接合部;初中学生;计算能力;现状分析;对策
计算能力是数学《新课标》要求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体现,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成绩的提高。当前中考数学题量大,考试时间紧,很多学生都不能在90分钟内完成试卷。究其原因,其中一点是计算不过关。学生计算能力好会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同时激励着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反之,计算能力不强会制约着他们对数学的学习。
一、学生计算能力不过关的原因
作为城乡接合部的初中学生,运算能力需要提高的现象比较明显,所以,如何解决准确率和速度之间的矛盾,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了数学教师当前要探索研究的问题。为了解决这问题,我校几个数学教师自发组织起来,申报了“十三五”规划项目课题“城乡接合部初中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希望通过分析、探究、总结、实践,突破学生计算差这难题,全面提升城乡接合部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我们通过多方面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計算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全面认真分析了学生计算亟需提高的原因。结果发现:造成学生计算不过关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基础不扎实
今年学校安排笔者任教七年级的数学,在讲授新内容之前,笔者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检查,发现我们班有部分学生,小学四、五年级的数学知识都没学好,分数的通分、约分不会,分数的加法法则与减法法则,乘法法则与除法法则混淆,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乘法的分配律。上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基础不好的这部分学生,在有理数的运算和整式的运算的学习中倍感吃力,当然在角的认识,几何图形方面的学习也信心不足。而且,笔者从某个女学生的家长中得知,她女儿因为小学学不好数学,现在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有时候还有怕学的心理,所以说打好基础非常重要。
2.粗心大意
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作业批改、单元测验,甚至期末统考中,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会出现计算结果错误。如看错数字,写错数字,漏写符号,看错单位,或是减法当加法做,除法做成了乘法,例:27.41写成27.14,把“÷”看成“ ”,把109写成169等,甚至有时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这些现象,不只是出现在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数学基础好的学生也常见。这些现象,大多数的学生归结为“粗心大意”。
3.分析能力欠缺
有些学生的计算失误是因为急于求成,拿到题只知道闷头计算,审题不仔细,不懂得先对问题整体理解、分析,以至于题目给出了什么已知条件,这些已知条件能得出什么的结论,哪些结论能够连在一起都不清楚,对已知条件和解决什么问题缺乏分析,导致整道题没有思路;即使有个模糊的思路,但缺乏逻辑思维分析能力,也导致步骤书写乱,不规范,错漏多多。
4.没有好习惯
学习方法千万种,对于数学这科来说,多练多做还是必须的。但有些学生却有惰性,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往往只做简单的一眼能看出方法的题,对于需要动手画图或用脑分析的题目干脆不做;还有的学生从来没有准备数学练习本,他们懒得动手计算,能想出来就想,想不出来就随随便便应付,或者有时就随便找张废纸,哪儿有位置就往哪里写,步骤乱了,结果不清,需要检查的时候就找不出自己的错误在哪里。还有些学生平时做作业、试题从来不打草稿,随便画一画马虎应付完成,从来不做检验、反思。以上这些不好的习惯看似没什么问题,其实一旦形成却很难改掉,所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很重要。
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为了更详细了解学生的情况,我们课题组的教师,连续一段时间,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练习、作业、测试中运算能力上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归纳,共同寻找学生的错误原因,表现在哪些方面,并用表格的形式对运算错误进行归纳总结,并设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1.巩固双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公式、定理、性质或法则等的探究推理,让学生对公式、定理、性质或法则等理解透切,学生理解后记忆,再增加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对于易错的基础题,我们首先按涉及到的知识点来分析:如实数运算、解方程、圆等计算问题;加、减、乘、除、乘方等多种运算公式、法则;解方程中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等计算……通过分析,找出错的原因,然后利用相应的习题进行强化训练,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我们要及时辅导和鼓励,或者利用优秀学生带后进生的方法,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扎实好基础,力求不落下一个学生,达到全员进步。
2.培养良好习惯
初中生的自制力,自控力普遍较低,还没有形成好的思维习惯,有时学生计算不正确的原因不是知识未掌握,只是解题时精神不集中,马马虎虎,不能集中精神进行审题计算,可能少了条件或者看错数字,这是导致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应有意识的加以训练和培养,反复强调,仔细审题,仔细解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状态,养成严谨周密的思考习惯。如果审题时认真,排除外界干扰,专注于解题,那么错误率就会大大降低,从而提高学生运算的正确率。同时,授课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习题讲解中,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已知条件,怎样把已知条件中关键词找出来,并对解题思路的分析多加引导,对步骤的书写多加梳理。做题时要求学生打草稿,在草稿本中将解题的详细过程有序写出来,做到步骤清晰明了。
3.增设错题本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有些错误,虽然教师讲了,但学生根本没有听懂,依然是一错再错。学生没有把问题解决,错误现象印象不深刻,是学生不注意总结积累所致。因此,我们建议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错题本,记录每次作业或测验中做错的题目,对于不理解的错题,不仅记录错误的解题过程,而且在旁边写出错的原因,写出自己思考方法或者哪些地方需要改正的方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研究,相信经过这样做会对错误加深印象,使自己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在平时复习中,我们强调学生重点看错题本,重新对错误的认识,以免一错再错。
4.竞争激励,超越自我
喜欢竞争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竞争中取胜而高兴,学生也不例外,而且他们会为竞争而全力以赴。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我们可以采取抢答和必答两种形式进行训练,如一元一次方程、根式、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或者勾股定理的运用等计算,我们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选用不同形式进行激励。为了鼓励成绩较落后学生,简单的题目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必答,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我们可以用难道较大的题让他们抢答,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在竞争中增强自信心,实现真正的超越自我。
三、总结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课题组成员会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在实践中多总结,多尝试,力求让城乡接合部的中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对数学计算产生兴趣,喜欢上数学课堂,喜欢数学这一学科。
参考文献:
[1]李春梅,段丹东.城乡结合部普通中学学生心理偏差问题[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
[2]张成强.初中数学整式运算中常见错误分析与对策[J].学周刊,20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