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词语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但却日益发展成为教学中最易被忽视的部分。许多教师能够看到单纯的字词学习的枯燥性,将其带入到课文中,却又不小心陷入主观忽视的误区。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进一步提出教学策略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词语教学 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103
词语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在当前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存在着机械呆板、不重理解、脱离教材等问题,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立足于教材内容,注重积累补充,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帮助情景再现等,能够全面推进字词教学的发展,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学习、记忆字词。
一、当前小学語文字词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对课标的关注及依赖日益提高,能更多地关注到每一个教学目标并且对自身的教学工作做出反思。对于课标中规定的“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这一目标也提高了重视。尽管如此,教师在教学中对于词语教学仍然会出现许多新的误区。
其一,词语教学脱离课文存在,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总会有意识地先将字词提炼出来,让学生先克服字词关,再进入到阅读的学习中。这样的做法看似是为阅读扫清障碍,实际上会将阅读与词语完全分开,使学生词语运用能力变弱、词语记忆多数通过记忆力完成,而不是理解记忆,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同时也不经意划清了两者的界限。
其二,词语教学缺乏认知度,但是在当前教学中,教师仍然以机械记忆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字词的学习,即使在字典的使用中,也是片面追求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字词查询。除此之外,在一些练习与测试中,教师也会要求学生进行字词填空等内容的学习,这些都是当前教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三,学生尽管在不停地接触新的词语、学习新的词语,而且学习的难度也在增加,但是在运用的时候,学生所用的十分有限,常规词语,对于一些较为新鲜的词语所涉猎的还是十分有限,这其实正是学生不知如何运用词语的表现。
最后,许多词语教学在实际开展教学内容的过程当中,错误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仅仅将单个的词语从文中拿出来进行讲解,没有通过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进行解读,从而使学生没有办法很好地理解词语的内容。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此时则容易产生误解,存在片面记忆的情况。长此以往,会加大学习的难度,且不利于学生的记忆。而且小学生受性格局限,本身对词语学习这种相对枯燥的知识内容就更比较排斥,此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如果再采用直接示意法,十分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为词语学习十分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思考
(一)立足教材,在课文中学习词语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在课文中发现词语,也在课文中积累词语。在小学阶段每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几乎都会遇到一些陌生的词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去积累这些词汇,更要帮助学生去认知这些词汇。有些时候,一些词语的原本意思与其在课文中的意义是不相同的,这就需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与理解。如在讲解《鸟的天堂》一课时,其中有“应接不暇”一词,主要是形容人或事太多,应付不过来。但是在课文中用来形容鸟的多,其实用在这里无非就是一种表达的方式,也是可以的,只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教学生词语的基本用法,也要带领他们一起体味具体的运用等,这些都是当前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需要关注到的,只有立足于教材,词语教学才是活的。
(二)改进词语教学观念
想打破这种自己教学的局限性和艰难现状,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真正的理解词语教学的意义。在词语教学的开展的过程当中,不应当是单独的解释以及生硬的翻译,应当与文章的句子以及内容相互结合,一边学习词语,一边将词语文章当中的知识和文章内容进行叠加分析,才能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比如在学习《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文当中,有一句写道“他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前面白皙的少年”,当教师解释“白皙”这一词语的时候,一般通俗的解释是干净、肤白,但是在这个具体的句子当中,其所指的则是少年营养不良,生活贫困贫困,因而呈现出脸色苍白的病态状况。所以在解释这个词语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将“白皙”与句子进行结合,了解这个词语在句子当中的具体含义,从而使学生加深对于词语的理解。只有教师学会将词语与文章内容相互结合,才能够摆脱脱离文章内容解释词语所造成的难度和困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更好的理解词语。而且这种学习相较于单个的词语学习更加的具有趣味性,使学生能够投入进去,适当的减轻词语学习的枯燥乏味感。
(三)假设情景,理解词语
另外,学会假设情境,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以及印象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教学方式。在每一篇课文当中,作者在用文字的形式來表现自己的内心思维以及活动过程时,都离不开其当下的时代背景驱使和个人性格特点的缔造。而小学生受知识的掌握能力不足、知识的储备不多等的限制,很难直接理解文章内涵和词语运用的真谛,因此其在理解文章的过程当中难度较大。教师在此时就要将文章的背景与历史特点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从而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能够有一些文章思想情感上的铺垫,从而更加有利于学习词语的过程。
比如在学习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一诗时,如果只是学习诗句当中的词语,由于年代太过久远,词语内容较为复杂,学生很难理解词语在诗句当中的含义。教师可以先通过对作者的生平以及诗作创作背景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世态炎凉,人被流放在外,从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孤独感。在了解这些历史背景之后,学生才能够理解文章当中的“相看两不厌”的心理状态,从而理解“厌”这个字在具体情境中的含义。
所以,情境创设就是让学生融入具体的情境当中产生共鸣,只有在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内心的情感波动才能够理解诗人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所使用词语的深刻含义,才能够更加加深对于词语的印象以及理解的深度。
参考文献
[1]金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科普童话,2015(09).
[2]叶姗姗.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育导刊,2013(09).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词语教学 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103
词语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在当前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存在着机械呆板、不重理解、脱离教材等问题,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立足于教材内容,注重积累补充,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帮助情景再现等,能够全面推进字词教学的发展,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学习、记忆字词。
一、当前小学語文字词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对课标的关注及依赖日益提高,能更多地关注到每一个教学目标并且对自身的教学工作做出反思。对于课标中规定的“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这一目标也提高了重视。尽管如此,教师在教学中对于词语教学仍然会出现许多新的误区。
其一,词语教学脱离课文存在,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总会有意识地先将字词提炼出来,让学生先克服字词关,再进入到阅读的学习中。这样的做法看似是为阅读扫清障碍,实际上会将阅读与词语完全分开,使学生词语运用能力变弱、词语记忆多数通过记忆力完成,而不是理解记忆,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同时也不经意划清了两者的界限。
其二,词语教学缺乏认知度,但是在当前教学中,教师仍然以机械记忆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字词的学习,即使在字典的使用中,也是片面追求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字词查询。除此之外,在一些练习与测试中,教师也会要求学生进行字词填空等内容的学习,这些都是当前教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三,学生尽管在不停地接触新的词语、学习新的词语,而且学习的难度也在增加,但是在运用的时候,学生所用的十分有限,常规词语,对于一些较为新鲜的词语所涉猎的还是十分有限,这其实正是学生不知如何运用词语的表现。
最后,许多词语教学在实际开展教学内容的过程当中,错误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仅仅将单个的词语从文中拿出来进行讲解,没有通过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进行解读,从而使学生没有办法很好地理解词语的内容。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此时则容易产生误解,存在片面记忆的情况。长此以往,会加大学习的难度,且不利于学生的记忆。而且小学生受性格局限,本身对词语学习这种相对枯燥的知识内容就更比较排斥,此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如果再采用直接示意法,十分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为词语学习十分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思考
(一)立足教材,在课文中学习词语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在课文中发现词语,也在课文中积累词语。在小学阶段每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几乎都会遇到一些陌生的词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去积累这些词汇,更要帮助学生去认知这些词汇。有些时候,一些词语的原本意思与其在课文中的意义是不相同的,这就需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与理解。如在讲解《鸟的天堂》一课时,其中有“应接不暇”一词,主要是形容人或事太多,应付不过来。但是在课文中用来形容鸟的多,其实用在这里无非就是一种表达的方式,也是可以的,只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教学生词语的基本用法,也要带领他们一起体味具体的运用等,这些都是当前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需要关注到的,只有立足于教材,词语教学才是活的。
(二)改进词语教学观念
想打破这种自己教学的局限性和艰难现状,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真正的理解词语教学的意义。在词语教学的开展的过程当中,不应当是单独的解释以及生硬的翻译,应当与文章的句子以及内容相互结合,一边学习词语,一边将词语文章当中的知识和文章内容进行叠加分析,才能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比如在学习《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文当中,有一句写道“他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前面白皙的少年”,当教师解释“白皙”这一词语的时候,一般通俗的解释是干净、肤白,但是在这个具体的句子当中,其所指的则是少年营养不良,生活贫困贫困,因而呈现出脸色苍白的病态状况。所以在解释这个词语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将“白皙”与句子进行结合,了解这个词语在句子当中的具体含义,从而使学生加深对于词语的理解。只有教师学会将词语与文章内容相互结合,才能够摆脱脱离文章内容解释词语所造成的难度和困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更好的理解词语。而且这种学习相较于单个的词语学习更加的具有趣味性,使学生能够投入进去,适当的减轻词语学习的枯燥乏味感。
(三)假设情景,理解词语
另外,学会假设情境,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以及印象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教学方式。在每一篇课文当中,作者在用文字的形式來表现自己的内心思维以及活动过程时,都离不开其当下的时代背景驱使和个人性格特点的缔造。而小学生受知识的掌握能力不足、知识的储备不多等的限制,很难直接理解文章内涵和词语运用的真谛,因此其在理解文章的过程当中难度较大。教师在此时就要将文章的背景与历史特点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从而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能够有一些文章思想情感上的铺垫,从而更加有利于学习词语的过程。
比如在学习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一诗时,如果只是学习诗句当中的词语,由于年代太过久远,词语内容较为复杂,学生很难理解词语在诗句当中的含义。教师可以先通过对作者的生平以及诗作创作背景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世态炎凉,人被流放在外,从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孤独感。在了解这些历史背景之后,学生才能够理解文章当中的“相看两不厌”的心理状态,从而理解“厌”这个字在具体情境中的含义。
所以,情境创设就是让学生融入具体的情境当中产生共鸣,只有在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内心的情感波动才能够理解诗人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所使用词语的深刻含义,才能够更加加深对于词语的印象以及理解的深度。
参考文献
[1]金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科普童话,2015(09).
[2]叶姗姗.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育导刊,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