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前言
古人云:立言之要,在于有物。“物”就是文章内容,它是靠材料来体现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写作者来说,“米”就是材料,没有材料就写不出文章来,材料是写作的物质基础。只有占有了丰富、新鲜的材料,才能写出言之有物、富有说服力的佳作来。那么,如何积累材料并将其运于笔端妙笔生花呢?
2 材料的积累
联系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可以从3个方面积累作文材料。
2.1 从生活中积累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文学的土壤。一片落叶,一缕饭香,一张笑脸,两鬓白霜,蔚蓝天空中的云卷云舒,辽阔草原上的牛马羔羊……“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就看会不会发现,能不能挖掘。
2.2 从课本中积累
课本中的文章往往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且这些文章大都是经过时间的淘洗,积淀下来的文质兼美的作品。在诵读中涵泳,在涵泳中领悟,你一定会发现,很多的事例和语言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如陕西高考满分作文《冷香飞上语文》就是化用了课本中的《三国演义》《岳阳楼记》《琵琶行》中的内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的口中微微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口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琵琶女的琴弦上飘出。”
2.3 从媒体中积累
一篇好的高考作文除了应具有文化性之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性。这也是高考对考生的一贯要求。因此,考生的文章应力求与时事、热门话题相联系,使文章跟得上时代,跟得上形势。例如,2008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不要轻易说“不”》写到:“当翁帆选择了杨振宁,多少人轻易说‘不’?当万科老总王石为赈灾捐款不多之时,多少人轻易地说‘不’?当范美忠老师说出地震时自己先跑,未救学生时,多少人轻易地说‘不’?可是有谁规定,28岁不能嫁82岁?有谁规定,自愿捐款,数量必须达到一个定量?有谁规定,教师不能懦弱胆怯害怕死亡,而必须成为舍生忘死的英雄?”文章就紧密地联系时事,强化了自己的观点。此外,近几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也成为考生喜欢选择的素材,许多考生正是用“感动中国人物”论事说理,从而“感动”了阅卷人,“感动”了读者,成就了一篇篇考场佳作。
3 材料的应用
光有积累的材料还不足以写出好的文章来,这就需要对材料进行归纳、整合,即把能支持统一观点的不同材料筛选出来,并按照一定关系加以连接。常见的方法有:
3.1 正反结合
对于现实生活中人们众说纷纭的、莫衷一是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和事件,对那些耳熟能详又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事件、典故,用现代的观点加以审视,大多能生发出新意。如前例《不要轻易说“不”》中的观点句“可以说‘不’,但请不要轻易说‘不’,请不要以正义为名,用伟岸、崇高的道德绑架了平凡卑微的人性”,让人读后顿觉清醒。
3.2 古今结合
古人讲“以史为鉴”,昨天的事理和情感虽历经岁月的阻隔和尘封,然而在某些方面和今天仍具有相似性。选用古今事例相结合,可以使材料相得益彰,更具包容性,说理更具普遍性。如高中课文《漫话清高》一文,作者先揭示出古代社会中“清高”的内涵,然后,举出许由、陶渊明等纯正、清高的事例证明清高应有“实”和“名”的条件和特征,再以李白和孟浩然为例指出评定“清高”的标准既严格又模糊,最后水到渠成地引出当代对“清高”的认识和存在的必要性。由古到今,文脉分明。
3.3 小大结合
“小”指作者或他人在各类生活空间的亲身体验或日常琐事。以小事为例可增强说理的生动性、认同感。“大”指超越个人“小我”,抒写无限“大我”的比较重要,有价值的生活材料。它既是题材外延丰富的要求,也是作品内涵深广的呐喊,更是作者胸怀宽广,文章大气的不凡表现。有“小”无“大”,容易让文章流于琐屑;有“大”无“小”,文章会成为空中楼阁、空洞叫喊。因此,需“小”“大”结合,运用推己及人,由个体到群体,由团队到民族的方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表现重大主题。如2008年河北省高考佳作《穷得只剩下爱心》写汶川大地震后,一个高三学生因家境贫困,没钱捐款,只得献血的事情。文章最后写到:“他没有回学校,他回到了一个多月未归的家。他怕他们看到他虚弱的样子,极力掩盖。但他看到,娘把她最新最好的棉衣捐了,爹和他一样献了200 cc的血,8岁的弟弟把捡来的塑料瓶卖了钱交给了老师……他哭了,堂堂七尺男儿竟然哭了……”作者从“小我”到“大我”,彰显了在灾难过后,全社会无私奉献,传递爱心的主旨,完美而自然。
综上所述,材料的积累是为了运用,而运用则需要对材料進行深入的挖掘后,将材料和材料或材料和观点用一定的方法加以连接。相信同学们按照上面的做法多加尝试,一定能写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七树庄中学)
古人云:立言之要,在于有物。“物”就是文章内容,它是靠材料来体现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写作者来说,“米”就是材料,没有材料就写不出文章来,材料是写作的物质基础。只有占有了丰富、新鲜的材料,才能写出言之有物、富有说服力的佳作来。那么,如何积累材料并将其运于笔端妙笔生花呢?
2 材料的积累
联系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可以从3个方面积累作文材料。
2.1 从生活中积累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文学的土壤。一片落叶,一缕饭香,一张笑脸,两鬓白霜,蔚蓝天空中的云卷云舒,辽阔草原上的牛马羔羊……“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就看会不会发现,能不能挖掘。
2.2 从课本中积累
课本中的文章往往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且这些文章大都是经过时间的淘洗,积淀下来的文质兼美的作品。在诵读中涵泳,在涵泳中领悟,你一定会发现,很多的事例和语言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如陕西高考满分作文《冷香飞上语文》就是化用了课本中的《三国演义》《岳阳楼记》《琵琶行》中的内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的口中微微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口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琵琶女的琴弦上飘出。”
2.3 从媒体中积累
一篇好的高考作文除了应具有文化性之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性。这也是高考对考生的一贯要求。因此,考生的文章应力求与时事、热门话题相联系,使文章跟得上时代,跟得上形势。例如,2008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不要轻易说“不”》写到:“当翁帆选择了杨振宁,多少人轻易说‘不’?当万科老总王石为赈灾捐款不多之时,多少人轻易地说‘不’?当范美忠老师说出地震时自己先跑,未救学生时,多少人轻易地说‘不’?可是有谁规定,28岁不能嫁82岁?有谁规定,自愿捐款,数量必须达到一个定量?有谁规定,教师不能懦弱胆怯害怕死亡,而必须成为舍生忘死的英雄?”文章就紧密地联系时事,强化了自己的观点。此外,近几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也成为考生喜欢选择的素材,许多考生正是用“感动中国人物”论事说理,从而“感动”了阅卷人,“感动”了读者,成就了一篇篇考场佳作。
3 材料的应用
光有积累的材料还不足以写出好的文章来,这就需要对材料进行归纳、整合,即把能支持统一观点的不同材料筛选出来,并按照一定关系加以连接。常见的方法有:
3.1 正反结合
对于现实生活中人们众说纷纭的、莫衷一是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和事件,对那些耳熟能详又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事件、典故,用现代的观点加以审视,大多能生发出新意。如前例《不要轻易说“不”》中的观点句“可以说‘不’,但请不要轻易说‘不’,请不要以正义为名,用伟岸、崇高的道德绑架了平凡卑微的人性”,让人读后顿觉清醒。
3.2 古今结合
古人讲“以史为鉴”,昨天的事理和情感虽历经岁月的阻隔和尘封,然而在某些方面和今天仍具有相似性。选用古今事例相结合,可以使材料相得益彰,更具包容性,说理更具普遍性。如高中课文《漫话清高》一文,作者先揭示出古代社会中“清高”的内涵,然后,举出许由、陶渊明等纯正、清高的事例证明清高应有“实”和“名”的条件和特征,再以李白和孟浩然为例指出评定“清高”的标准既严格又模糊,最后水到渠成地引出当代对“清高”的认识和存在的必要性。由古到今,文脉分明。
3.3 小大结合
“小”指作者或他人在各类生活空间的亲身体验或日常琐事。以小事为例可增强说理的生动性、认同感。“大”指超越个人“小我”,抒写无限“大我”的比较重要,有价值的生活材料。它既是题材外延丰富的要求,也是作品内涵深广的呐喊,更是作者胸怀宽广,文章大气的不凡表现。有“小”无“大”,容易让文章流于琐屑;有“大”无“小”,文章会成为空中楼阁、空洞叫喊。因此,需“小”“大”结合,运用推己及人,由个体到群体,由团队到民族的方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表现重大主题。如2008年河北省高考佳作《穷得只剩下爱心》写汶川大地震后,一个高三学生因家境贫困,没钱捐款,只得献血的事情。文章最后写到:“他没有回学校,他回到了一个多月未归的家。他怕他们看到他虚弱的样子,极力掩盖。但他看到,娘把她最新最好的棉衣捐了,爹和他一样献了200 cc的血,8岁的弟弟把捡来的塑料瓶卖了钱交给了老师……他哭了,堂堂七尺男儿竟然哭了……”作者从“小我”到“大我”,彰显了在灾难过后,全社会无私奉献,传递爱心的主旨,完美而自然。
综上所述,材料的积累是为了运用,而运用则需要对材料進行深入的挖掘后,将材料和材料或材料和观点用一定的方法加以连接。相信同学们按照上面的做法多加尝试,一定能写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七树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