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对于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小学阶段是我国义务教育最初级阶段,是培养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时期。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学美术课程往往被认为是副课而不受重视。随着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逐步意识到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的潜在价值。但如何真正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人才;小学;美术;创造力
美术是人类重要的艺术呈现形式之一,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有中有地位。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学习美术不仅仅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更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培养。在过去,小学中的美术课往往认为是副课,学生家长不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也松懈。但进入新世纪后,在素质教育的推广之下,人们认识到美术课程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的价值,因此小学美术课程受到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对于现代小学美术教学来说,其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与技巧,而是要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提升智力。
一、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问题
虽然美术的功能与价值已经被社会所认可,但从目前很多小学中的美术教育现状来看,仍旧存在着很多问题,极大局限了美术功能的发挥。
(一)课堂教学局限
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可让教学方面的局限,大部分小学中的美术教育都局限在固定的空间,即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极大限制了学生的美术活动范围,影响学生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发挥。并且从目前教学内容来看,小学美术教学都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任务规划,缺乏灵活性,不能真正的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很多学校仍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的接收老师所讲述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接收的大部分是单一的理论性知识和技巧训练,创造力没有得到培养。
(二)教师缺乏创造精神
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来源是教师,教师的创造性会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产生重大的影响。大部分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仍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自身并没有采用一些创新性的手法来教学。然而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变。新课标提出后,小学美术教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进行改变,但总的来说很多学校仍旧是走老路,没有将创新思维应用到教学中。因此对于小学美术教育来说,如果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策略
(一)小学生创造力特点
每个人的创造力都是不同的,并且会随着年龄的成长和社会经历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在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就是正确认识小学生的创造力。在笔者看来,小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天然性、不均衡性和可塑性的特点。
天然性。创造力并不是精英人群才有的,现代人类学的研究中发现,人类早在孩童时期就已经具有了创造力。有时候孩子的们的奇思妙想在我们看来获取荒诞可笑,但这确实创造力的表现。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常常迸发的思维火花,也学觉得好笑,但要学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不均衡性。现代研究数据中,小学生具有创造力是既定的事实,但却具有不均衡性。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创造性是有一定差距的,在美术方面表现很明显。一些创造力强的学生,在教学中一点就通,可以自己创作绘画。有些学生却只能停留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力相对较弱。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性布置相应的任务。
可塑性。小学生的创造力在可塑性方面极强,虽然不能明确界定学生是否属于创造性人格,但小学生身上存在的创造性是不可忽视的。新课改以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学校教育中越来越注重提倡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发展,小学中也出现了很多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引起社会的关注。
(二)培养策略
在了解小学生的创造力特点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制定相应的培养策略,利用小学美术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首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欲望,创造欲望是创造力的重要来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新型有趣的教学模式,而不是单一的“教师讲述,学生模仿”的形式。并且可以营造宽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教师利用一些绘画技巧现场展示绘画过程,引起学生兴趣,再伴以美术理论的教学,丰富学生的绘画技巧。小学生的潜在创造力是很强的,并且有很强的表现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比赛,最后评选出最佳作品,给予适当奖励。
其次在课堂内容的选择上,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教材内容来按部就班的教学。美术本身就是具有创造和发散性思维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后,可以布置一些发散性的作业,而不是让学生直接模仿、临摹绘画作品,让他们自由发挥,自主创造作品。
除了绘画技巧的教学外,美术作品鉴赏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以及艺术审美水平,也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创造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美术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小学生可能不会用华丽专业的词语来鉴赏美术作品,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让他们畅所欲言,最后教师根据实际作品做出相应的总结,以此保证学生的创造力。
三、结语
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其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术作为人类艺术中的重要元素,在教育中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引导下,小学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课程。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发掘出新的美术教育方法与策略。
参考文献:
[1]郑贤英.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艺术科技.2013年(01)
[2]王胜选.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功能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4年(21)
[3]王丽先.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欣赏评述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2015年(08)
作者简介:
董清(1991.7~ ),女,汉族,浙江杭州人,大学本科学历,杭州市笕桥小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美术。
关键词:人才;小学;美术;创造力
美术是人类重要的艺术呈现形式之一,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有中有地位。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学习美术不仅仅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更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培养。在过去,小学中的美术课往往认为是副课,学生家长不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也松懈。但进入新世纪后,在素质教育的推广之下,人们认识到美术课程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的价值,因此小学美术课程受到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对于现代小学美术教学来说,其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与技巧,而是要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提升智力。
一、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问题
虽然美术的功能与价值已经被社会所认可,但从目前很多小学中的美术教育现状来看,仍旧存在着很多问题,极大局限了美术功能的发挥。
(一)课堂教学局限
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可让教学方面的局限,大部分小学中的美术教育都局限在固定的空间,即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极大限制了学生的美术活动范围,影响学生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发挥。并且从目前教学内容来看,小学美术教学都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任务规划,缺乏灵活性,不能真正的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很多学校仍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的接收老师所讲述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接收的大部分是单一的理论性知识和技巧训练,创造力没有得到培养。
(二)教师缺乏创造精神
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来源是教师,教师的创造性会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产生重大的影响。大部分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仍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自身并没有采用一些创新性的手法来教学。然而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变。新课标提出后,小学美术教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进行改变,但总的来说很多学校仍旧是走老路,没有将创新思维应用到教学中。因此对于小学美术教育来说,如果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策略
(一)小学生创造力特点
每个人的创造力都是不同的,并且会随着年龄的成长和社会经历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在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就是正确认识小学生的创造力。在笔者看来,小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天然性、不均衡性和可塑性的特点。
天然性。创造力并不是精英人群才有的,现代人类学的研究中发现,人类早在孩童时期就已经具有了创造力。有时候孩子的们的奇思妙想在我们看来获取荒诞可笑,但这确实创造力的表现。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常常迸发的思维火花,也学觉得好笑,但要学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不均衡性。现代研究数据中,小学生具有创造力是既定的事实,但却具有不均衡性。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创造性是有一定差距的,在美术方面表现很明显。一些创造力强的学生,在教学中一点就通,可以自己创作绘画。有些学生却只能停留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力相对较弱。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性布置相应的任务。
可塑性。小学生的创造力在可塑性方面极强,虽然不能明确界定学生是否属于创造性人格,但小学生身上存在的创造性是不可忽视的。新课改以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学校教育中越来越注重提倡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发展,小学中也出现了很多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引起社会的关注。
(二)培养策略
在了解小学生的创造力特点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制定相应的培养策略,利用小学美术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首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欲望,创造欲望是创造力的重要来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新型有趣的教学模式,而不是单一的“教师讲述,学生模仿”的形式。并且可以营造宽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教师利用一些绘画技巧现场展示绘画过程,引起学生兴趣,再伴以美术理论的教学,丰富学生的绘画技巧。小学生的潜在创造力是很强的,并且有很强的表现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比赛,最后评选出最佳作品,给予适当奖励。
其次在课堂内容的选择上,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教材内容来按部就班的教学。美术本身就是具有创造和发散性思维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后,可以布置一些发散性的作业,而不是让学生直接模仿、临摹绘画作品,让他们自由发挥,自主创造作品。
除了绘画技巧的教学外,美术作品鉴赏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以及艺术审美水平,也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创造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美术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小学生可能不会用华丽专业的词语来鉴赏美术作品,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让他们畅所欲言,最后教师根据实际作品做出相应的总结,以此保证学生的创造力。
三、结语
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其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术作为人类艺术中的重要元素,在教育中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引导下,小学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课程。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发掘出新的美术教育方法与策略。
参考文献:
[1]郑贤英.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艺术科技.2013年(01)
[2]王胜选.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功能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4年(21)
[3]王丽先.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欣赏评述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2015年(08)
作者简介:
董清(1991.7~ ),女,汉族,浙江杭州人,大学本科学历,杭州市笕桥小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