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社会、人自身并进行创造表达的过程,然而中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一听写作就皱眉头,一动笔就咬笔头,一听讲评就晕头,久而久之对作文望而生畏,失去兴趣。而叶圣陶曾经说过:学生学得有味道,教师也教得有味道,只有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时,才能真正尝到获得知识的乐趣,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因此,我认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实际上就是找出并利用学生这一写作主体能动性发挥的触点,开辟学生作为主体写作的绿色通道。
【关键词】写作 能动性 兴趣 激发
触点一:“我”也梦想要成真
人都有一个传统心理:面对某一重要且需要付出努力的目标,付出了努力漫长时期却丝毫品尝不到喜悦或只是收效甚微,徬徨、厌弃、自卑就会摇荡着你。有哪个学生不或多或少地爱表扬?又有谁不渴求成功,品尝喜悦?魏巍在有关文章中以及叶文龄在《我的“长生果”》中都曾不无自豪地回忆过类似经历。
每当有同学比赛获奖时,每当同学们拿到《高中生作文选》看到同班同学有文章发表时,当事的同学喜形于色,其他的同学满怀羡慕因此而跃跃欲试,这无疑是引导学生投身写作的一个上策,它胜过老师千言万语的说教,所以每学期每次作文,在惯例批改外,我们都把好的作文选出来(并尽可能选未被选过的同学的作文),提出我的修改建议并告诉他(她)准备帮助他(她)投稿,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往往是全情投入的。在《高中生世界》、《高中生读写天地》、《金坛日报》、《姚瑚杂志》等报刊杂志上不断有同学的文章发表出来这一事实印证下,很多学生因此而被带动起来,学生从幼儿园、小学到现在念高中,所学的知识都来自书本,书上的铅字对学生来说有一种说不出的情节,谁不梦想有朝一日自己的所思所说也能刊印出来被认可。当我新教一个班或接教一个班时,试用此法时有奇效:身边的同学梦想成真,你不梦想吗?你梦想成真了,你品尝不出成功喜悦吗?你品尝成功喜悦时,你还自卑得无半点自信么?有点自信,你还见到作文就头痛、害怕作文么?走近作文,不再讨厌或者说不再非常讨厌作文,学生有写作主体的意识不就才有转机的可能么?
触点二:“我”与老师“吵架”
长期的、严格的师生关系一旦被打破,学生能平等与教师辩论,新奇之外,学生们倍感的是信心。传统的教师那种威严、什么都懂、什么都对的权威性给学生高不可攀的感觉,幼稚年龄的思想好冲动,是初生牛犊不畏虎,我们教师要好好利用这一点,并以此为触点,适时鼓励和引导学生。
学生们每星期都提出一些焦点问题,有语文课代表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确定选题,课堂上开展师生辩论,刚开始这一辩论还只是课堂上的零星穿插。没多久,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我与学生们决定每星期开辟一节专门辩论课。
我与学生俗称这为“吵架”课。我常引导学生设计自己想讲或会讲的话题,偶尔我还意识的把观点偏激化,譬如有关“韩寒”、有关“考试是一场赌博”、有关“网络文化”、有关“人性”、“环境保护”——引得很多学生眉头紧锁、气乎乎地争着站起来批驳我以一吐为快,情绪极为高涨。一些没轮到发言的同学则如刺在喉,那就让他(她)自然地期待下一节辩论课吧。
我要求“吵架”即辩论不能真的如泼妇骂街,我们要做有文化的人,“吵”得有理,“吵”得有素养。以此为契机,我安排学生课间每一天记住三个成语,每星期摘背一个百十字左右的、或景美或情真或理趣的片段,辩论中引用恰当乃至巧妙时,必定给浓墨重彩的激励并与全班同学来解析和学习这一引用。
口头辩论应该是作文的一种,它综合着词汇的积累与筛选,口头表达、快速思维等多重能力的培养,当主体开始介入时,写作水平的提高将是“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触点三:创设情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作文教学中长期广泛使用的基本模式是:老师布置作文题目——老师讲解作文要求略带提示——然后学生冥思苦想,开始写作。这三步式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之一是:一厢情愿的逼压,单调枯燥,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根本无参与的本能与涌动的激情,为了完成这个“老师要我写”的任务,学生只好东拼西凑或是生搬硬套,文章内容空洞且中心不明确,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我在每一次写作时、题目设置紧密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利用教材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例如:在教《我与地坛》后,我发现此文在对地坛景物描写上很有特色,细致生动,运用了恰当的比喻、细节描写,使文章生辉不少。针对学生平时对身边的事物缺少观察,描写干巴的特点,我认为正好模仿此文进行练笔,于是我把学生带到学校的紫藤萝架下,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远看与近观,整体与局部,枝叶与花朵——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口述出来,并且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小组成员交流所见所感,在学生思维被充分激活的清醒下动笔写,便轻松地以较好的质量完成了这次习作。
写作要有感而发,强制性的、无真情实感心不由衷的写作,只会让学生失去写作的兴趣,老师们在写作中创设情境,让写作主体身临其境,从而缘事而发,缘情而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不吐不快。
触点四:放还作者修改文章的权力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批改作文是教师至高无上的权利,“那或冷或热”的几行字,显示修改者的霸道,创作主体的渺小无奈被动。久而久之,我想无论修改者给予“激励性、指命性”的评语,还是“讽刺性、命令式”的评语,都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权利,削弱了主体者积极参与写作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者本人,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只有让学生参与作文修改,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设置两步走的批改方式:
首先要求学生按以下几个方面举行评改:
1.划出错别字、漏字及病句,并在旁边改正。
2.注意文章结构、中心是否明确。
3.写上评语,指出优缺点,提出希望。
4.批改后要署上评改人姓名,以增加其责任心。
5.批改后,老师指名读一两篇作文及评语。
其次老师收集全班作文进行审阅总结。通过这样一种放还主体批改权利的方式我发现很多优点:从心理上看,学生可能不怕老师笑而怕学生嘲笑,所以每次都郑重的写作。其次,学生为别人批阅也得认真细致,担心老师抽查时读他的评语。另外,学生在批阅时自然会回顾自己的习作,从而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进步。当然最大的优点是让写作主体获得批改自己作文的权利,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创作的兴趣,化被动为主动。
触点五:教师坚持“下水”
在要求学生练习作文的同时,我们教师也能带头“下水”,作文时我们教师亲自下水,有利于体会学生作文时的心理思维,进而及时改进作文的指导方法。只有亲自与学生在相同的时间训练相同的作文题,才能掌握学生作文时存在的问题。理论指导再生动,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因为不顾实际的依葫芦画瓢缺乏可操作性。当然,最主要的是教师的下水作文还可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纸上谈兵谁都会,但谁都明白那是虚的,黑字白纸写出来方能彰显本色。老师一篇较好的下水作文是自身实力的展示,更是一种激励写作主体积极投身写作的有效教学手段,在教师这一榜样力量的鼓舞号召下,学生会倍受鼓舞,兴趣大增。水平较差的学生他会努力模仿他的老师,水平高的学生他想挑战自己的老师,看谁更高明。
“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每一次作文,教师布置作文题目后,与学生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之后利用一节时间在班上互相评改。这样,既能树立教师的威信,又能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并且给学生以有效的启迪,还可以使教学的“双边”活动得到加强和增加学生作文的兴趣。老师亲自下水,进行一场师生擂台,不失为激发写作主体写作意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金坛市金沙高级中学。
【关键词】写作 能动性 兴趣 激发
触点一:“我”也梦想要成真
人都有一个传统心理:面对某一重要且需要付出努力的目标,付出了努力漫长时期却丝毫品尝不到喜悦或只是收效甚微,徬徨、厌弃、自卑就会摇荡着你。有哪个学生不或多或少地爱表扬?又有谁不渴求成功,品尝喜悦?魏巍在有关文章中以及叶文龄在《我的“长生果”》中都曾不无自豪地回忆过类似经历。
每当有同学比赛获奖时,每当同学们拿到《高中生作文选》看到同班同学有文章发表时,当事的同学喜形于色,其他的同学满怀羡慕因此而跃跃欲试,这无疑是引导学生投身写作的一个上策,它胜过老师千言万语的说教,所以每学期每次作文,在惯例批改外,我们都把好的作文选出来(并尽可能选未被选过的同学的作文),提出我的修改建议并告诉他(她)准备帮助他(她)投稿,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往往是全情投入的。在《高中生世界》、《高中生读写天地》、《金坛日报》、《姚瑚杂志》等报刊杂志上不断有同学的文章发表出来这一事实印证下,很多学生因此而被带动起来,学生从幼儿园、小学到现在念高中,所学的知识都来自书本,书上的铅字对学生来说有一种说不出的情节,谁不梦想有朝一日自己的所思所说也能刊印出来被认可。当我新教一个班或接教一个班时,试用此法时有奇效:身边的同学梦想成真,你不梦想吗?你梦想成真了,你品尝不出成功喜悦吗?你品尝成功喜悦时,你还自卑得无半点自信么?有点自信,你还见到作文就头痛、害怕作文么?走近作文,不再讨厌或者说不再非常讨厌作文,学生有写作主体的意识不就才有转机的可能么?
触点二:“我”与老师“吵架”
长期的、严格的师生关系一旦被打破,学生能平等与教师辩论,新奇之外,学生们倍感的是信心。传统的教师那种威严、什么都懂、什么都对的权威性给学生高不可攀的感觉,幼稚年龄的思想好冲动,是初生牛犊不畏虎,我们教师要好好利用这一点,并以此为触点,适时鼓励和引导学生。
学生们每星期都提出一些焦点问题,有语文课代表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确定选题,课堂上开展师生辩论,刚开始这一辩论还只是课堂上的零星穿插。没多久,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我与学生们决定每星期开辟一节专门辩论课。
我与学生俗称这为“吵架”课。我常引导学生设计自己想讲或会讲的话题,偶尔我还意识的把观点偏激化,譬如有关“韩寒”、有关“考试是一场赌博”、有关“网络文化”、有关“人性”、“环境保护”——引得很多学生眉头紧锁、气乎乎地争着站起来批驳我以一吐为快,情绪极为高涨。一些没轮到发言的同学则如刺在喉,那就让他(她)自然地期待下一节辩论课吧。
我要求“吵架”即辩论不能真的如泼妇骂街,我们要做有文化的人,“吵”得有理,“吵”得有素养。以此为契机,我安排学生课间每一天记住三个成语,每星期摘背一个百十字左右的、或景美或情真或理趣的片段,辩论中引用恰当乃至巧妙时,必定给浓墨重彩的激励并与全班同学来解析和学习这一引用。
口头辩论应该是作文的一种,它综合着词汇的积累与筛选,口头表达、快速思维等多重能力的培养,当主体开始介入时,写作水平的提高将是“不见其长,日有所长”。
触点三:创设情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作文教学中长期广泛使用的基本模式是:老师布置作文题目——老师讲解作文要求略带提示——然后学生冥思苦想,开始写作。这三步式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之一是:一厢情愿的逼压,单调枯燥,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根本无参与的本能与涌动的激情,为了完成这个“老师要我写”的任务,学生只好东拼西凑或是生搬硬套,文章内容空洞且中心不明确,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我在每一次写作时、题目设置紧密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利用教材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例如:在教《我与地坛》后,我发现此文在对地坛景物描写上很有特色,细致生动,运用了恰当的比喻、细节描写,使文章生辉不少。针对学生平时对身边的事物缺少观察,描写干巴的特点,我认为正好模仿此文进行练笔,于是我把学生带到学校的紫藤萝架下,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远看与近观,整体与局部,枝叶与花朵——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口述出来,并且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小组成员交流所见所感,在学生思维被充分激活的清醒下动笔写,便轻松地以较好的质量完成了这次习作。
写作要有感而发,强制性的、无真情实感心不由衷的写作,只会让学生失去写作的兴趣,老师们在写作中创设情境,让写作主体身临其境,从而缘事而发,缘情而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不吐不快。
触点四:放还作者修改文章的权力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批改作文是教师至高无上的权利,“那或冷或热”的几行字,显示修改者的霸道,创作主体的渺小无奈被动。久而久之,我想无论修改者给予“激励性、指命性”的评语,还是“讽刺性、命令式”的评语,都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权利,削弱了主体者积极参与写作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者本人,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只有让学生参与作文修改,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设置两步走的批改方式:
首先要求学生按以下几个方面举行评改:
1.划出错别字、漏字及病句,并在旁边改正。
2.注意文章结构、中心是否明确。
3.写上评语,指出优缺点,提出希望。
4.批改后要署上评改人姓名,以增加其责任心。
5.批改后,老师指名读一两篇作文及评语。
其次老师收集全班作文进行审阅总结。通过这样一种放还主体批改权利的方式我发现很多优点:从心理上看,学生可能不怕老师笑而怕学生嘲笑,所以每次都郑重的写作。其次,学生为别人批阅也得认真细致,担心老师抽查时读他的评语。另外,学生在批阅时自然会回顾自己的习作,从而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进步。当然最大的优点是让写作主体获得批改自己作文的权利,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创作的兴趣,化被动为主动。
触点五:教师坚持“下水”
在要求学生练习作文的同时,我们教师也能带头“下水”,作文时我们教师亲自下水,有利于体会学生作文时的心理思维,进而及时改进作文的指导方法。只有亲自与学生在相同的时间训练相同的作文题,才能掌握学生作文时存在的问题。理论指导再生动,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因为不顾实际的依葫芦画瓢缺乏可操作性。当然,最主要的是教师的下水作文还可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纸上谈兵谁都会,但谁都明白那是虚的,黑字白纸写出来方能彰显本色。老师一篇较好的下水作文是自身实力的展示,更是一种激励写作主体积极投身写作的有效教学手段,在教师这一榜样力量的鼓舞号召下,学生会倍受鼓舞,兴趣大增。水平较差的学生他会努力模仿他的老师,水平高的学生他想挑战自己的老师,看谁更高明。
“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每一次作文,教师布置作文题目后,与学生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之后利用一节时间在班上互相评改。这样,既能树立教师的威信,又能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并且给学生以有效的启迪,还可以使教学的“双边”活动得到加强和增加学生作文的兴趣。老师亲自下水,进行一场师生擂台,不失为激发写作主体写作意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金坛市金沙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