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情感目标新课标中课堂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之一,它是指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情感控制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要重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培养学生亲近语文、热爱语文,渴望了解祖国语文的情感;体会语文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实现情感目标在语文课堂中有效达成。
【关键词】 情感目标 策略 有效达成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课堂教学的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分为三个方面,即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即“三维目标”。情感目标是指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情感控制能力。它是是相对传统语文课堂重视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而提出来的。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它们是人的素质中的非智能因素。(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它是解决“能不能”学的问题,非智力因素是解决“想不想学”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是推动过程与方法顺利进行,知识与能力掌握的催化剂或说中介力量。为此,语文课堂教学要重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培养学生亲近语文、热爱语文,渴望了解祖国语文的情感;体会语文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中。”
1.创设情境,情至境中生
每一篇文章都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教育总是与创设情境相伴随的。以文情为基调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情趣。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一个教师的魅力就在于他善于在课堂上驾驭学生,为学生设置一个使之入迷入痴的情境,使学生随着老师教学的内容的感情而产生缠绵不断情感波涛,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由于学生受年龄特点的影响,他们的情感只是表象的,浅显的。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还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角度去思考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丰富他们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开启情感闸门,诱发他们的情感蓓蕾,启迪他们的情感境界。教学《丰碑》一课时,由于这篇文章离学生的现实距离遥远,为了避免情感目标的达成成为空泛的说教或喊口号,于是让学生认识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尤为重要。我是这么设计导课的:上课伊始,多媒体出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红军爬雪山的画面配上老师满怀激情的导语: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那艰苦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长征过雪山的途中的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直观的画面情境和浓情的语言情境双管齐下。让学生在凝重的画面和呼啸的风声及老师深情的语言中,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使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缘境生情,情感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达成。
2.挖掘文本内涵,巧抓“语言点”
“情者文之经”文章是一个承载多种情感信息的载体,储满情感的仓库。“情”是“文”的命脉,其中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作者的情感是寄予所描绘的形象中。只有深刻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悟形象、“触摸”形象,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真正利用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把文章的文意美与语言美和谐整合;使文境与课境无痕融合。
只有深刻地挖掘文本内涵,才能使文章所蕴涵的情感去浸染、美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细读中体验情感,表现情感,化文本意蕴为内心情感。在文本细腻的解读中情感目标达成水到渠成。
3.情感朗读,以声传情
一位心理学家实践证明:信息传递的效果是7%的文字加38%的音调和55%的表情。可见表情和音调在传递情感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文章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其中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汉代扬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文章是无声的语言,如何让学生感受作品脉搏的跃动呢?徜徉作者情感的小河呢?朗读是最有效的行经之一,它是沟通教师、学生、文章的纽带。“让学生通过文字这道桥梁,与作者会面,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相契合。”(《叶圣陶语文教学教育论集》)通过朗读的训练,让学生更真切,更准确地感受文本,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做到因声悟情;通过学生多元化的情感朗读训练,以声传情,相互交流,相互感染,增强文本情感熏陶的力量。这样,《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痛与不舍;《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壮烈精神;《地震中的父与子》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父爱;《月光曲》的美妙绝伦——在学生琅琅的诵读中宣泄无疑。学生通过诵读传递真情,从而领略作者的萦萦情思,体验文本情感海洋中所特有的“动态美”和“静态美”。让学生的思想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所寄托的情感中遨游、浸染,情感的审美也随之得到升华。情感目标也在美读中不攻而破。
语文课堂需要情感、需要灵性、需要思想震撼与“流露”。 只有通过学生亲自经历的语言训练。积极参与文本的再创造,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审美趣味、直觉能力,感受作者的社会人生“心理体验”,去“研究”那些“未定性”的层面,去“填充”那些“空白”,实现学生经验与文本情感的融合。注意避免情感性空口号,以“词句”为主要载体,让情感心声依托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如教学《大瀑布的葬礼》,最后组织学生小练笔:假如大瀑布能说话,会饱含深情地人们说什么呢?这样的设计学生只能是简单的“人类啊,你们一定要爱护自己身边的环境,别让我的悲剧重演”等等之类的一句话,这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是太低的要求了,课文中的语言没有迁移运用,也没有归纳内化。假如我们加入:“大瀑布在告诫大家时,一定会说到自己以前的骄傲和现在的悲惨。”这样设计学生就会多用课文语言“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无奈垂头、形容枯槁”等,流露的情感语言必定会抚今追昔,语言文字能力得到训练,人文情感也自然流露其中。
【关键词】 情感目标 策略 有效达成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课堂教学的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分为三个方面,即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即“三维目标”。情感目标是指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情感控制能力。它是是相对传统语文课堂重视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而提出来的。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它们是人的素质中的非智能因素。(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它是解决“能不能”学的问题,非智力因素是解决“想不想学”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是推动过程与方法顺利进行,知识与能力掌握的催化剂或说中介力量。为此,语文课堂教学要重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培养学生亲近语文、热爱语文,渴望了解祖国语文的情感;体会语文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中。”
1.创设情境,情至境中生
每一篇文章都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教育总是与创设情境相伴随的。以文情为基调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情趣。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一个教师的魅力就在于他善于在课堂上驾驭学生,为学生设置一个使之入迷入痴的情境,使学生随着老师教学的内容的感情而产生缠绵不断情感波涛,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由于学生受年龄特点的影响,他们的情感只是表象的,浅显的。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还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角度去思考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丰富他们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开启情感闸门,诱发他们的情感蓓蕾,启迪他们的情感境界。教学《丰碑》一课时,由于这篇文章离学生的现实距离遥远,为了避免情感目标的达成成为空泛的说教或喊口号,于是让学生认识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尤为重要。我是这么设计导课的:上课伊始,多媒体出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红军爬雪山的画面配上老师满怀激情的导语: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那艰苦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长征过雪山的途中的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直观的画面情境和浓情的语言情境双管齐下。让学生在凝重的画面和呼啸的风声及老师深情的语言中,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使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缘境生情,情感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达成。
2.挖掘文本内涵,巧抓“语言点”
“情者文之经”文章是一个承载多种情感信息的载体,储满情感的仓库。“情”是“文”的命脉,其中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作者的情感是寄予所描绘的形象中。只有深刻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悟形象、“触摸”形象,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真正利用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把文章的文意美与语言美和谐整合;使文境与课境无痕融合。
只有深刻地挖掘文本内涵,才能使文章所蕴涵的情感去浸染、美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细读中体验情感,表现情感,化文本意蕴为内心情感。在文本细腻的解读中情感目标达成水到渠成。
3.情感朗读,以声传情
一位心理学家实践证明:信息传递的效果是7%的文字加38%的音调和55%的表情。可见表情和音调在传递情感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文章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其中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汉代扬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文章是无声的语言,如何让学生感受作品脉搏的跃动呢?徜徉作者情感的小河呢?朗读是最有效的行经之一,它是沟通教师、学生、文章的纽带。“让学生通过文字这道桥梁,与作者会面,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相契合。”(《叶圣陶语文教学教育论集》)通过朗读的训练,让学生更真切,更准确地感受文本,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做到因声悟情;通过学生多元化的情感朗读训练,以声传情,相互交流,相互感染,增强文本情感熏陶的力量。这样,《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痛与不舍;《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壮烈精神;《地震中的父与子》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父爱;《月光曲》的美妙绝伦——在学生琅琅的诵读中宣泄无疑。学生通过诵读传递真情,从而领略作者的萦萦情思,体验文本情感海洋中所特有的“动态美”和“静态美”。让学生的思想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所寄托的情感中遨游、浸染,情感的审美也随之得到升华。情感目标也在美读中不攻而破。
语文课堂需要情感、需要灵性、需要思想震撼与“流露”。 只有通过学生亲自经历的语言训练。积极参与文本的再创造,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审美趣味、直觉能力,感受作者的社会人生“心理体验”,去“研究”那些“未定性”的层面,去“填充”那些“空白”,实现学生经验与文本情感的融合。注意避免情感性空口号,以“词句”为主要载体,让情感心声依托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如教学《大瀑布的葬礼》,最后组织学生小练笔:假如大瀑布能说话,会饱含深情地人们说什么呢?这样的设计学生只能是简单的“人类啊,你们一定要爱护自己身边的环境,别让我的悲剧重演”等等之类的一句话,这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是太低的要求了,课文中的语言没有迁移运用,也没有归纳内化。假如我们加入:“大瀑布在告诫大家时,一定会说到自己以前的骄傲和现在的悲惨。”这样设计学生就会多用课文语言“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无奈垂头、形容枯槁”等,流露的情感语言必定会抚今追昔,语言文字能力得到训练,人文情感也自然流露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