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壤旱地不同栽插密度对赣薯2号的结薯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so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江西红壤旱地研究了不同栽插密度对甘薯新品种赣薯2号结薯性状和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栽插密度为6.75万株/hm2时,甘薯的鲜薯产量最高,可达49 260kg/hm2,同时在此栽插密度下结薯性状好,外观品质佳。
  关键词:红壤旱地;甘薯;栽插密度;结薯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7-32-03
  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又名紅薯、山芋、地瓜、番薯、白薯等,为旋花科(Convolvulaceae)甘薯属(Ipomoea)双子叶蔓生草本植物,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年生植物,在温带为一年生作物[1-3]。甘薯为高产作物,适应性强,耐旱耐瘠,适应不同种植方式,曾在我国粮食紧缺年代作为救灾粮食大量种植,1960年全国种植面积为1 048.1万hm2,创历史最高点[4]。近年来,甘薯面积呈下降趋势,但仍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5-8]。
  甘薯合理密植是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陈石品[9-10]研究指出,不同栽插密度对脱毒甘薯产量影响非常大,密度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曲线为抛物线,当密度为60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左明玉[11]等对三康8号栽培研究结果为栽插69 000株/hm2产量最高,效果最好;罗鸿认为甘薯一号栽插密度为75 000株/hm2产量最高。吴问胜[12]等认为短蔓品种应密植,旱薄地宜密植。栽插密度还与栽插时间早晚有关系,一般情况下,同一品种栽插时间早应适当稀植,栽插时间晚应适当密植。本研究以赣薯2号为材料,在江西红壤旱地开展不同栽插密度试验,研究其在江西红壤旱地的合理密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验品种为赣薯2号。
  1.2 试验地点和试前肥力 试验设在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旱作物博览园内,为中度熟化红壤旱地,母质为第四纪红粘土,具有代表性,前茬为秋芝麻—冬闲,持水力较弱,肥力中等(见表1)。
  1.3 试验处理设计和试验方法 赣薯2号是一个新选育水果型品种,以鲜生食为主,也适宜烘烤蒸煮食用。由于赣薯2号从选育到应用时间不长,对其在红壤旱地的配套栽插密度还没有做过具体研究。为研究其在红壤旱地的最佳栽插密度特进行了本次试验。在育苗时间、栽插方式、栽插时间、施肥水平、收获时期一致的前提下,设计了5个不同栽插密度处理,即A1(ck)=5.25万株/hm2,A2=6.00万株/hm2,A3=6.75万株/hm2,A4=7.50万株/hm2,A5=8.25万株/hm2,以处理A1作为对照。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20m2(5m×4m),走道宽40cm,四周设保护行。试验前将土壤翻耕耙匀做小区,2012年5月28日统一栽插。栽插前统一施有机肥400kg/667m2+施复合肥50kg/667m2作基肥,采用取单垄单行的栽插方式。在赣薯2号的整个生育期内各种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都保持一致,各处理统一在10月25日收获。
  各试验处理在收获时分小区测量鲜薯产量。同时每小区随机取5株甘薯考种,调查的指标为生育进程、结薯性状、外观品质、鲜薯产量。
  1.4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Excel2003和DPS v7.05统计分析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插密度对赣薯2号生育进程的影响 育苗时间统一为2012年3月11日,栽插时间统一为2012年5月28日。不同栽插密度处理下赣薯2号的的生育进程表见表2。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生育进程有所不同,主要表现栽插密度越稀,其分枝期越早和封垄期越晚;但不同的栽插密度对赣薯2号的还苗期没有影响。
  2.2 不同栽插密度对赣薯2号结薯性状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由于赣薯2号收获期的弹性比较大,为了比较测产的准确性,所有处理均于10月25日收获。从表3可以看出,单株鲜薯重表现为处理A1(847g/株)>处理A2(837g/株)>处理A3(789g/株)>处理A4(720g/株)>处理A5(640g/株),可见栽插密度越大,赣薯2号的单株鲜薯重就越小;各处理的单株最大鲜薯最重的是处理A1(525g/株),最小的是处理A5(420g/株),而且从单株最大鲜薯重来看,也表现为栽插密度越大其最大鲜薯重越小。赣薯2号是一种鲜食为主的水果型品种,其薯块太大或者是太小均影响商品性,中型薯率越高越表明其商品性越好,价格也要高一些。在本试验中,中型薯率中表现为处理A3(47.0%)>处理A4(43.5%)>处理A2(39.4%)>处理A5(36.2%)>处理A1(30.0%),其中处理A4、处理A3、处理A2的比率较高,商品性较好。在鲜薯外观品质中,处理A3表现最好,其次是处理A4和处理A2。
  2.3 不同栽插密度对赣薯2号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下赣薯2号鲜薯产量情况见表4。由表4可知,产量从高至低依次为:处理A3(49 260kg/hm2)>处理A4(46 800kg/hm2)>处理A2(45 900kg/hm2)>处理A5(42 727kg/hm2)>处理A1(40 367kg/hm2)。进一分析可以得出,(1)不同栽插密度对赣薯2号的产量影响明显。(2)单一从高产这个因素来考虑,处理A3产量最高,比稀植5.25万株/hm2增产22.0%,达极显著差异水平,比稀植6.00万株/hm2增产7.3%,但未达极显著差异水平;比密植8.25万株/hm2增产15.3%,达极显著差异水平;比密植7.50万株/hm2增产5.3%,未达到显著水平。(3)以稀植5.25万株/hm2为对照,稀植6.00万株/hm2增产13.7%,达极显著水平;密植7.50万株/hm2比密植8.25万株/hm2增产,也达到了极显薯水平。因此,在江西省红壤旱地赣薯2号的栽插密度以6.00万~7.50万株/hm2为宜,其中以栽插密度6.75万株/hm2左右效果最佳。   3 小结
  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栽插密度对赣薯2号的生育进程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栽插密度越稀,其分枝期越早和封垄期越晚;但不同的栽插密度对赣薯2号的还苗期没有影响。不同栽插密度对赣薯2号的主要结薯性状有影响,随着栽插密度增大,赣薯2号的单株鲜薯重就越轻,其单株最大鲜薯重也越轻,说明群体密度与赣薯2号单株鲜薯重和单株最大鲜薯重呈负相关。不同栽插密度对“赣薯2号”的结薯性状的中薯率影响表现一定的规律,即密度在5.25万~6.75万株/hm2时随着密度增加,中薯率也随之上升;当密度在6.75万~8.25万株/hm2时随着密度增加,中薯率反而随之下降。赣薯2号的外观品质不是说栽插越稀越好,也不是越密越好。在本次試验条件下,表现为以栽插密度为6.75万株/hm2的外观品质最好。不同栽插密度对“赣薯2号”的鲜薯产量影响明显,过稀过密都不利高产。在江西省红壤旱地5月下旬栽插的情况下,“赣薯2号”栽插密度不宜在6.00万株/hm2以下和7.50万株/hm2以上,以定苗6.75万株/hm2左右为宜,产量最高,可达49 260kg/hm2。
  参考文献
  [1]牟致远,赖仲铭.作物育种学(各论)[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2]陆漱韵,刘庆昌,李惟基.甘薯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3]刁操铨.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4]王裕欣,肖利贞主编.甘薯产业化经营[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5]马代夫.世界甘薯生产现状和发展预测[J].世界农业,2001(1):17-19.
  [6]房伯平,张雄坚,陈景益,等.我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广东农业科学,2004(增刊):3-5.
  [7]陈选阳,陈凤翔,袁照年,等.甘薯新品种金山630的选育及其生理特性[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3):347-350.
  [8]刘润平.整合资源 共走“红薯之路” 解决粮食安全[J].2009,12:8-9.
  [9]黄成星.优质鲜食甘薯品种齐宁10号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
  [10]陈石品.脱毒甘薯不同种植密度对比试验[J].江西农业科技,2000(5):14-16.
  [11]左明玉,周开芳,郑明强.不同栽植密度对脱毒红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8):62-63.
  [12]吴问胜.紫心甘薯赣薯1号主要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1.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摘要 一直以来,云贵山区结构性缺水严重,广大农民生活、生产面临巨大困难。保证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中“不愁吃”的重点工作。在对口帮扶城市上海的帮助下,云南省剑川县清坪村通过建设自然能提水工程彻底解决了农民饮水安全问题,破解了“苦不有水久矣”难题,在健康、经济、环境等方面取得良好效益。对该村相关实践及其成效的总结与分析,并指出成功的原因是利用
期刊
摘要 增强脱贫农户的生计资本状况不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求,还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从可持续生计视角出发,以山西省J乡为研究区,通过问卷调查法,对209户抽样脱贫农户的自然、人力、物质、金融、社会五大生计资本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有利于改善脱贫农户生计资本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农户稳定脱贫的基础。结果表明,①J乡脱贫农户的人均耕地面积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昌吉市始终坚持深入贯彻和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和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农业与企业间利益联结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最终目标,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稳定农户收入。通过对全市700多家合作社中的188家运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着重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的现状及影响农民专
期刊
摘要 分析了中职农业类专业当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园林技术专业为例,参考专业技能教学标准优化了课程设置,调整了课程教学内容,重建了课程结构,构建了基于专业技能教学标准的课程体系,以期为中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学标准;中职;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5-0267-02  Abstract This paper an
期刊
摘要 基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结合新时期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专业综合改革的关键节点,对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剖析,以期在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基本素养及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等的同时,为涉农高校植物生产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种子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特色产业扶贫是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中药材特色产业扶贫是资源禀赋较高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以湖北省蕲春县中药材特色产业为例,运用超效率DEA-Tobit模型,实证分析中药材特色产业扶贫效率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材产业具有较好的市场需求,总体上蕲春县中药材产业扶贫效果显著,效率值大于1,进一步探究了产业扶贫绩效的影响因素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对扶贫效率有负向影响;经济发
期刊
摘要 当前智能农业装备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农业生产过程。在高职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开设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课程,是专业遵循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的切实需要。建立在传统农机装备基础上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已无法适应职业需求,课程改革刻不容缓。通过设计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课程内容,以自动对靶喷药技术与设备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效果反思4个方面介绍教学实施情况,对农业装备智能化
期刊
摘要:采用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明显提高绿豆单产。从选地、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绿豆渗水地膜覆盖的栽培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7-37-02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由于其显著的增产作用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已成为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以及半湿润地区实现农业增
期刊
摘要:研究了2种外植体(叶片、茎段)、消毒方法、培养基种类、活性炭、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头花蓼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消毒方法为以0.15%HgCl2消毒叶片6min和10%NaClO消毒茎段9min;不同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发生率依次为MS>1/2MS>B5;MS+6-BA 1.0mg/L+NAA 0.3mg/L有利于愈伤组织形成;MS+6-BA 4mg/L+NAA 0.2mg/
期刊
摘要:在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基础上,结合广德农技推广实际,从5个方面分析了农技推广法实施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各地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农技推广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技推广法;思考;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7-02-02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于2013年1月1日颁布实施。通过修订,首次明确
期刊